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晏婴遭人嘲笑矮小,司马迁愿为其驱车,他有什么魔力助齐国称霸?

晏婴遭人嘲笑矮小,司马迁愿为其驱车,他有什么魔力助齐国称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65 更新时间:2024/1/23 3:26:46

那天太阳正好,楚国城门处,齐国士大夫晏婴心里却阴云密布。

迎接他的楚国官员虽笑意盈盈,眼中却早止不住露出看笑话的丑陋。

紧闭的城门,新开的狗洞,晏婴心里的火不断朝上冒,小门表面看是笑他个子矮小,实是嘲讽齐国国弱。

如齐国够强,他矮小,又怎样?谁敢小觑!

但齐国不强,他只有忍。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婴克制着情绪,言语凿凿。

楚人一听,赶紧开门。

晏婴入城,心下凄楚:国家贫弱,在强国面前没有尊严,就如人不优秀,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var1]

[var1]

晏婴,齐国上卿士大夫晏弱之子,长相怪异,身材矮小。

齐灵公二十六年,晏弱病故,晏婴子承父爵入朝为官。

入朝初,他矮小的身材,不仅群臣,灵公也暗暗讥笑,晏婴不语,他知道让人信服,靠实力,不靠口舌。

此时齐国,内忧外患,但晏婴意气风发,只要有机会,他相信自己能让齐国重新称霸。

皇帝不急太监急,晏婴有其志,齐灵公却不仅无志,还愚不可及,为讨妃子欢心,他废长立幼,除姜光太子之位,让齐国陷灭顶之灾。

鲁国国君乃姜光舅舅,外甥被废,他一怒之下,派使臣入齐,谴责灵公。

灵公不思己过,还对使臣百般羞辱,之后更率部队讨伐鲁国。

[var1]

鲁国情急,求助晋国,晋国驰援鲁国,灵公惨败,逃回齐国,回国后,他不思守国,反带宠妃逃离,弃齐国臣民于水火。

国君弃国,必人心涣散,亡国便成可能。

千钧一发之时,晏婴扯住马头,马车站定后,对齐灵公慷慨陈词,晓以利害。

随后,他主动请缨,欲举全国之力,筑高城墙,以抵敌军侵袭。

如晏婴所料,齐国众志成城,敌军无力久耗,悉数撤退,齐国危机解除。

古代多有忠臣,以死相谏。死不可怕,怕的是国将不国,民之所危。晏婴敢以矮小瘦弱之躯,拦御驾,谏言利害,晏婴勇也。

[var1]

[var1]

勇拦国公马头显示了晏婴的胆量,那以一己之力智退晋军,则让人见识到他的智慧。

晋军撤退后,另一场浩劫向宫廷奔来。

姜光对齐灵公耿耿于怀,一直在寻找机会重夺太子之位,而朝中大臣崔杼正预谋相位,两人一拍即合,崔杼做内应,开宫门。

姜光进宫,血洗宫廷。

姜光进宫,先杀弟弟,再使灵公呜呼,他成为齐庄公

姜光即位后,晋国联合十一个诸侯国再向齐国开战。

齐国实力薄弱,非联军对手,但姜光不顾这些,叫嚣着要应战,满朝臣子皆看透时局,知道决战,无异以卵击石,但面对弑父的国君没人敢反驳。

[var1]

只有晏婴,知道战火燎起,最苦莫过百姓,挺身反对姜光。

他反对,还因他知道自周文王开始,若一方君主谢世,另一方则息兵停战,是周朝的道义。

他有把握诸侯联军会因齐灵公去世不战而退。

征得姜光同意,他派劳其、晏友以报丧人模样出现在敌军视野内,齐灵公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各诸侯国国君耳中。

联军随之撤退,齐国百姓再次免遭战火,晏婴在百姓心中的位置进一步提高。

因私利,视他人生命于儿戏,得了天下得不了民心;不费一兵一卒,化战火于无形,救百姓于水火,晏婴智也。

[var1]

[var1]

但晏婴不仅要在百姓心中树威信,还要做贤臣,带齐国重夺霸主之位。

何为贤臣?正如晏婴智退联军后,为与晋国结盟,出使晋国时,对晋平公所言:“才华足以安国,德高足以固邦,和柔足以惠及百姓,对君主,不可讨要名誉利禄,其言行不可违背百姓意愿,这是大贤臣。”

但作贤臣,也要有做贤臣的机会,即辅佐的国君是否如他一样有宏图之志。

管仲之所以名垂千古,成就贤臣之名,也是齐恒公志向高远,管仲有一展宏图的机会和平台。

晏婴有才、有志,然而他辅佐的国君却非贤能,灵公不智、庄公狂妄,这让晏婴虽有心,却无施展才能的机会。

那晏婴能等到恒公一样的明君吗?

能。

[var1]

崔杼是姜光的恩人,如果不是崔杼,他没有机会做国君,然而姜光对崔杼不感恩戴德,还精虫上脑,勾引崔杼妻子棠姜。

崔杼气恼,威逼棠姜色诱姜光,待姜光入崔府,他便将其砍杀。

国君去世,依周礼,朝中大臣理应吊唁,然崔杼犹如困兽,凡去崔府吊唁者,皆被杀。

崔府的肃杀之气,令人胆寒,亦让晏婴两难,他不去崔府,或可保全性命,但会落下不忠的名声,而这,背离了他作贤臣的初衷。

去,注定危机四伏,生死难料。

晏婴思谋良久,决定独自驾车前往。

明知不可为而为,即使危险,仍死命向前冲,为死去的君王冒险,晏婴忠也。

[var1]

[var1]

但有的时候,放手一搏,往往却能颠倒乾坤,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晏婴的气概,崔杼折服,晏婴的威望,让他不敢对其放肆,晏婴从崔府全身而退。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

逃避,或可换一时安逸,但立下的壮志必将夭折;面对,虽前途难料,但人生不会因没有尝试有所遗憾,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齐庄公惨死,齐国群龙无首,人心动荡,崔杼对国君之位虎视眈眈。

眼见齐国要风起云涌,晏婴决定以退为进,欲扬先抑,明着迎合崔杼,待其大意后,在朝廷上提出由齐灵公幼子杵臼继位的想法。

兄终弟及,顺天理民心,崔杼无法反对。

杵臼继位后,拜晏婴为师,习治国之道。

[var1]

晏婴先以“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账困、接绝”九惠政策教育杵臼,让其从小树立做明君的想法。

后,又以坐山观虎斗之法,瓦解齐国四大家族的势力,替杵臼趟平做明君的政治道路;又以两治东阿的不同,让杵臼明白为君之道,在晏婴的帮助下,齐国政治清明,景公亦有了明君之德。

有道之臣,有德明君,强强联手,假以时日,国家兴盛指日可待,称霸中原亦不再只是梦。

[var1]

在其位,谋其政,有德有志,但没相应的位置,说话做事明显就底气不足。

晏婴有志,有威望,但没有实权,做起事来不免处处掣肘,这间接影响了齐国称霸的速度。

念及于此,齐景公拜晏婴为国相。

[var1]

晏婴做国相后,对齐国开展了大刀阔斧地改革,数年后,其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在各诸侯国里都渐为翘楚。

但就如蝼蚁可蛀空大树,再强的国力也会因奸佞小人而毁灭,为齐国免遭此难,为称霸大业不被腰斩,国相晏婴最后又将景公身边的无德之人一一除却。

有志者事竟成,最终,齐国在齐景公当政时回归霸主之位。

[var1]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人才辈出,贤臣国相不在少数,缘何司马迁唯对晏婴钦佩,竟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是因晏婴帮助了齐景公重建霸业?

不,应该是他对晏婴惺惺相惜,因为两人身体都有缺陷,却都孤傲、不甘平庸。

司马迁以历史做背景,修《史记》。

晏婴,创造历史。

[var1]

晏婴、司马迁,数以万计缺少先天优势的人不流于现状,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坚强、向上,只因他们知道不甘平庸,积极进取,才有可能成功。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说,我一直都在努力,但就是不成功。

我每天学习到深夜,不算努力吗?可我的成绩还是排名靠后;

我每天加班、每天都在吸收新知识,可既没有成为公司里的中流砥柱,也没有升职加薪;

我每天都勤勉地工作,可我却一直都囊中羞涩,给不了家人幸福的生活,爱人也说我没用;

……

听起来很是凄惨,就像《抖音文案》里所说的“不甘平庸,却也贫乏。”

但这有什么呢?只要努力了,即使没有成功,最起码我们会无怨无悔。

而且只要努力了,或迟或早都会像王安石在《拟寒山拾得》中所说:“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道艰难,但无论多么丧的人生,只要我们平常做足功课,总会有一线生机。

. END .

【文| 杜萧染 】

【编辑| 谦钟素】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

不贷款不上市,老干妈凭什么手握几十亿现金流?

“没工作,你为什么不去送外卖?”外卖还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更多文章

  • 千古之谜,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看看王立群老师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立群秦始皇3mp3,王立群讲千古一帝秦始皇,王立群讲秦始皇是谁的儿子

    [var1]关于始皇帝的身世之谜,已经流传了千年,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定论。一部分学者认为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并不是皇室血统,不过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争论和分歧?来自河南大学的教授王立群老师,曾经非常科学地分析过嬴政的身世问题,权威专家能解开这个千古谜团吗?《

  • 孔子生前活的普普通通,如同你我,为什么死后却意外封为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孔子死后的下场,复旦大学刘强讲圣人孔子的一生,孔子真的是个圣人吗

    要说文化界的一哥,非孔子莫属,绝对实力扛鼎。有人这么评价他:天不生孔丘,万古如长夜。作为教育界的祖师爷,孔子顶着圣人的光环,被后人顶礼膜拜,享受万千荣光。[var1]可是你知道吗?孔子生前,并非如此志得意满,相反他一辈子壮志难伸,不得已以教师身份抱憾而死。他之所以能封圣,真离不开他那一帮掏心掏肺的好

  • 如果秦始皇真的被荆轲所杀,秦国还有多大的可能征服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荆轲刺杀的是秦始皇吗,荆轲秦始皇,秦始皇灭六国秦国死了多少军队

    战国后期,秦国开始了对六国的征服之战。燕国的太子丹不甘心燕国就此灭亡,就用重金收买了刺客荆轲,让荆轲带着秦国仇人樊於期的人头,以及督亢地图(今北京南地区),企图刺杀秦王嬴政,“可惜”功败垂成,荆轲当场被杀,燕太子丹也没逃过秦兵的追杀。那么,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荆轲刺杀秦王成功了,太子丹能保住燕国吗

  • 蔺相如真的是才华横溢的邦交奇才吗?其实他只是做了表面文章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蔺相如的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签文解释,蔺相如的事迹及其评价

    [var1] 一、咄咄逼人的邦交态度 我们通过对于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则事件的仔细分析会发现再此其中,首先违反约定的并不是秦国而是蔺相如。 当时的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秦国的国君斋戒沐浴并以高规格典礼迎接他,但是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呢?他看到秦昭襄王将和氏璧传给旁边的君臣观看之后,就直接断定秦国是在

  • 周朝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有两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天下共主地位,周朝实际统治时期,周朝的两个阶段

    周天子从有名有实的天下共主到有名无实的天下共主周王室势力的持续衰落是它开始失去有名有实共主地位的根源。1、西周初年,大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地盘占据天下1/3,相比于各大诸侯就是巨无霸。西周初年,大周两封天下70多位诸侯,以分封制度控制天下,各大诸侯自成一国。但大周并不傻,因为留给自己的直属地盘占据了当时

  • 赵国先祖本是周穆王车夫,怎么跑到了晋国做大夫,并瓜分了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国和赵国谁强,赵国是不是晋国的后代,赵国起源于晋国吗

    赵之先与秦之先共祖,虽说都是大费伯翳之后(羸氏),其实赵氏这一族才一直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传至蜚廉之时,蜚廉有二子:一曰恶来,其后为秦。一曰季胜,其后为赵。恶来无子,有女名防,防生旁皋,旁皋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就是说恶来(秦)这一枝是女儿之后。 言归正传,说赵是如何入晋,如何兴起的。《史

  • 西周崩溃的缘由:自身制度的弊端,以及来自王室内部的经济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周分封制的弊端,西周王室简介,西周的政治秩序

    一、西周分封诸侯这些诸侯被赏赐一片土地,然后就镇守一方,守土有责。除了这些诸侯,还有就是周人的大小贵族。王朝总得有战争,就得不断赏赐这些人。金文里边有关于赏赐土地,赏赐各种车、马、器的记载。车马上边不是有很多器械吗?就把旗子和各种各样的货物赏赐给他们。久而久之,王朝里边就孕育出了一个阶层。什么阶层?

  • 姜子牙创下的家业,这个家族花了三百年夺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女儿,姜子牙电影免费版完整,老梁完整版姜子牙

    齐国面积辽阔,又临近大海,物产富饶,逐渐成为诸国之中最为富裕的国家。不过这么一大份家业,姜子牙也是凭借了头脑和性命给后世子孙挣下的,却被别的家族所篡夺了。这个家族叫做田氏,西周时期,齐国在姜子牙的后人统治之下倒也过得比较惬意,不过春秋初年,有一个人来到了齐国。他叫田完,本来是陈国国君的儿子。陈国是个

  • 从西周礼乐文化产生的背景入手,探研古代“艺德合化”的镜鉴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的礼乐文化从制度上看,其礼乐体系有“三千”、“三百”之序,广博精微;而其官僚系统分为天地春夏秋冬,甚是完备;其分封制诸侯环立拱卫周室,万国咸宁。从教育上看,周王官即学官,天官大宰以“八统”教万民亲敬贤能,地官司徒实施“十二教”,教民让亲和安、春官宗伯教礼仪、春官司乐教乐德,夏官司马春教振旅、夏教

  • 秦公一号大墓出土马骨,经过研究,解释了商朝战马的来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公一号墓的铭文,赵王墓出土马,商朝的战马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5000多年的繁盛文化传承,伴随我国独特文化传承的同时,战争也从未休止过。如果翻开中国历史,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发现,我国的历史几乎是一部战争史,而战争史最真实可考的开端,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