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蔺相如真的是才华横溢的邦交奇才吗?其实他只是做了表面文章而已

蔺相如真的是才华横溢的邦交奇才吗?其实他只是做了表面文章而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3 更新时间:2024/1/19 22:57:03

[var1]

一、咄咄逼人的邦交态度 我们通过对于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则事件的仔细分析会发现再此其中,首先违反约定的并不是秦国而是蔺相如。 当时的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秦国的国君斋戒沐浴并以高规格典礼迎接他,但是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呢?他看到秦昭襄王将和氏璧传给旁边的君臣观看之后,就直接断定秦国是在欺骗赵国。 所以连夜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这完全是凭着自我的臆想来进行邦交谋划,我们先不说秦国当时到底有没有欺骗赵国的心思?但是至少秦国的心思并没有表现出来,如此最先违约的就是蔺相如,反而是秦昭襄王大人大量并没有与他计较,并且将其好生送回了赵国,和氏璧事件也不了了之了。 在渑池之会上也是如此,真正有能力进行帮教斡旋的人比拼的都在言语上,两国君主会面,彼此之间的较量自然不会少,但是面对秦王与赵王之间的言语较量,蔺相如的做法却是带着凶器以死相逼,这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人员所做出来的事情,这种行为也是大不敬的,不仅不能够给赵王寻找脸面,反而是拉低了赵国的整体档次,如果当时蔺相如面对的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君主,那么他的结局还很难说。 所以其实蔺相如在这两次事件当中所使用的手段并不高明,那么就会有人问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蔺相如的目的还达成了呢?其实原因并不在他,就好比两人比武一样,一方获胜并不是因为他所使用的武器,而是因为本人出神入化的操作。

[var1]

而蔺相如在这一事件当中顶多只能扮演武器的角色,真正有威慑力的是他背后的赵国军队。

二、武力威慑 司马迁在记载完璧归赵事件的时候用了一句话叫做:赵亦盛设兵于秦,秦不敢动,这句话其实才是蔺相如之所以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为蔺相如并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有强盛的赵国军队为他提供支持,而且那时赵国处在赵惠文王时期,是赵国刚刚结束了胡服骑射变法,军事实力最为巅峰的时候。 如此,对于秦国来讲,赵国的军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如果一旦在这件事情上处理不好,那么就不单纯的是一件外交事件了,可能会爆发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所以当时秦国真正畏惧的并不是蔺相如而是他背后的军队,如果赵国的军事实力不那么强盛,秦国还需要给予蔺相如脸面吗?恐怕是不需要。 这一点历史已经为我们证明了,战国末年的时候,赵国因为经历了长平之战的失败而跌入了发展的低谷,此时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赵国派遣太子入秦做人质,并且奉上和氏璧为和谈的诚意。 所以当发展拥有巨大差距的时候,秦国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就能够获得和氏璧的所有权,这充分说明了蔺相如此人并不能给秦国带来威胁,他能够成功更多的是依赖于当时赵国的整体实力。

[var1]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要看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果是类似于宋襄王或者齐涽王那样的君主,不给就鱼死网破,如此,哪怕赵国拥有着强势的军事实力恐怕也很难在这件事情当中毫发无损。所以这也与秦昭襄王当时的统治风格和个人性格有着很大关系。

三、秦昭襄王的台阶 秦昭襄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虽然在他执政的前半段时间里是他的母亲秦宣太后执掌秦国政权,但是此人也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为秦国谋取过不少的利益,对于秦昭襄王来讲,秦国的国家安危和社稷是要比自身的利益更大的,和氏璧再怎么珍贵也只是一个身外之物,对于国家的发展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所以当蔺相如两次以死相逼的时候,秦昭襄王也就寻找了可以下的台阶,大不了只是损失了自己的一些颜面,对于秦国却毫无利益威胁,反而放过了蔺相如也更能够体现自己的宽容和大度。可是如此就真的认为秦昭襄王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君主那就错了。 战国后期,赵国私自接受了韩国献给秦国的土地,此事让秦昭襄王大怒,立刻派王龁发兵赵国,与赵国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对峙,最后又派武安君白起将赵国一举击溃,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 此战中,白起共斩首赵国军队近四十万,直接将赵国的军事实力拉垮,为后来秦国的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当其他国家的行为真正威胁到秦国切身利益的时候,秦昭襄王是不会做任何退让的,对于他来讲,可打可不打的,可以不打,但是必须要打的也绝不含糊。

[var1]

因此,蔺相如当时之所以能够成功也与和氏璧的自身价值是有关的,即便和氏璧是不可多得的宝玉,但是却并不能影响秦国的切身利益,得到与得不到并不是秦昭襄王纠结的事件,而如果将这一宝玉换成领土则就大不一样了。

小结: 所以说,当时的蔺相如之所以能够成功是有很多客观因素堆积而成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蔺相如确实有一定的外交才能,不然也不会为赵国出头,但是这只是很小的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赵国军事实力确实强盛。 如果秦国只为了和氏璧而与其发生争执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秦国成全了蔺相如的目标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的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失,而当它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的时候,哪怕是十个蔺相如也保不住赵国。 长平之战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后来人对于蔺相如的评价有一些言过其实,单纯凭借着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并不能证明他真正的邦交才能,就如同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他所充当的只是武器的作用,做的也大多数是表面的工作,真正对秦国形成威慑作用的则是赵国的廉颇以及廉颇所领导的赵国军队。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并不是蔺相如保全了当时的赵国,而是当时赵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成就了立足在邦交方面的蔺相如。

[var1]

试问,如果蔺相如出生在韩国或者燕国,他能够有这个底气出使秦国吗?能够有这个底气面对秦王吗?就算有,没有国家的支持他又是否能够成功呢?答案大概是否定的吧! 参考资料:《蔺相如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周朝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有两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天下共主地位,周朝实际统治时期,周朝的两个阶段

    周天子从有名有实的天下共主到有名无实的天下共主周王室势力的持续衰落是它开始失去有名有实共主地位的根源。1、西周初年,大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地盘占据天下1/3,相比于各大诸侯就是巨无霸。西周初年,大周两封天下70多位诸侯,以分封制度控制天下,各大诸侯自成一国。但大周并不傻,因为留给自己的直属地盘占据了当时

  • 赵国先祖本是周穆王车夫,怎么跑到了晋国做大夫,并瓜分了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国和赵国谁强,赵国是不是晋国的后代,赵国起源于晋国吗

    赵之先与秦之先共祖,虽说都是大费伯翳之后(羸氏),其实赵氏这一族才一直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传至蜚廉之时,蜚廉有二子:一曰恶来,其后为秦。一曰季胜,其后为赵。恶来无子,有女名防,防生旁皋,旁皋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就是说恶来(秦)这一枝是女儿之后。 言归正传,说赵是如何入晋,如何兴起的。《史

  • 西周崩溃的缘由:自身制度的弊端,以及来自王室内部的经济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周分封制的弊端,西周王室简介,西周的政治秩序

    一、西周分封诸侯这些诸侯被赏赐一片土地,然后就镇守一方,守土有责。除了这些诸侯,还有就是周人的大小贵族。王朝总得有战争,就得不断赏赐这些人。金文里边有关于赏赐土地,赏赐各种车、马、器的记载。车马上边不是有很多器械吗?就把旗子和各种各样的货物赏赐给他们。久而久之,王朝里边就孕育出了一个阶层。什么阶层?

  • 姜子牙创下的家业,这个家族花了三百年夺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女儿,姜子牙电影免费版完整,老梁完整版姜子牙

    齐国面积辽阔,又临近大海,物产富饶,逐渐成为诸国之中最为富裕的国家。不过这么一大份家业,姜子牙也是凭借了头脑和性命给后世子孙挣下的,却被别的家族所篡夺了。这个家族叫做田氏,西周时期,齐国在姜子牙的后人统治之下倒也过得比较惬意,不过春秋初年,有一个人来到了齐国。他叫田完,本来是陈国国君的儿子。陈国是个

  • 从西周礼乐文化产生的背景入手,探研古代“艺德合化”的镜鉴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的礼乐文化从制度上看,其礼乐体系有“三千”、“三百”之序,广博精微;而其官僚系统分为天地春夏秋冬,甚是完备;其分封制诸侯环立拱卫周室,万国咸宁。从教育上看,周王官即学官,天官大宰以“八统”教万民亲敬贤能,地官司徒实施“十二教”,教民让亲和安、春官宗伯教礼仪、春官司乐教乐德,夏官司马春教振旅、夏教

  • 秦公一号大墓出土马骨,经过研究,解释了商朝战马的来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公一号墓的铭文,赵王墓出土马,商朝的战马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5000多年的繁盛文化传承,伴随我国独特文化传承的同时,战争也从未休止过。如果翻开中国历史,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发现,我国的历史几乎是一部战争史,而战争史最真实可考的开端,则

  •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10万块钱!历数公认的甲骨文大师应该拿多少奖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甲骨文大师许建勋,甲骨文十大巅峰之作,中国甲骨文专家排名

    目前除去私人所藏匿的外,有10余万片有字甲骨,含有近9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公认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最早发现这种文字的是清末学者、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他发现在当时药铺“龙骨”上有类似文字的图案,认为是比籀文更加古老的殷商遗物,便大肆收购。王懿荣1899年发现甲骨文,次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

  • 姜子牙没封自己,其他神仙却不敢得罪,除了有背景外还有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姜子牙为什么不封自己一个神仙,姜子牙为什么没有当上神仙,姜子牙是哪位神仙下凡

    在封神演义里,昊天上帝以天庭人手不足,想要阐教十二金仙称臣。遭到了元始天尊的反对。元始天尊属于圣人级别,境界修为要在昊天上帝之上。再加上他的师傅鸿钧老祖,身份更是高不可测。用封神演义里的话就是先有鸿钧后有天。面对昊天上帝和原始天尊的分歧,能够解开这个死结的,只有鸿钧老祖一人。于是,鸿钧老祖召集弟子开

  • 最古老的筷子被发现,原来它不是姜子牙或者妲己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子牙发明筷子,姜子牙与筷子的故事传说,大禹姜子牙与筷子的民间传说

    中国很多传统的发明,都被周边邻国虎视眈眈,它们出于各种目的,希望能够沾沾光,顺便延长自己国家的历史。然而,说到筷子,这些国家再妄自尊大,也不敢胡说八道,因为筷子在中国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久远得连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关于筷子的发明,最著名的是两个故事。其中之一,是说姜子牙发明了筷子。

  • 商末周初的平均年龄不过20多岁 为何姜子牙能活到275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姜子牙预言周朝有多强,姜子牙出生和死亡时间简介,商末周初就是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吗

    首先明确一点,在《史记》、《尚书》这些权威史料当中,根本没有姜子牙年龄的记载。按理说姜子牙这么出名的人物,他的生平应该十分详细,但是史书对他的死亡也只是一带而过。而我们现在看到关于姜子牙年龄的说法,其实都是野史,都是世人猜测的。那猜测也不能凭空想象吧,得有一定依据吧,那姜子牙高龄的依据是什么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