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为何无缘大一统?地缘缺失,兵政潜患

齐国为何无缘大一统?地缘缺失,兵政潜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04 更新时间:2024/2/5 13:38:32

唯一不同的是,欧洲缺少一个秦国。那战国七雄中谁又是英国呢,答案是齐国。日不落帝国曾塑造了世界,而齐国却不可能承担起统一华夏的使命。

齐国有五败,俱可致国亡。

[var1]

人败:兵民官,皆病矣

齐国是战国时代的大国强国,如果秦国代表的是朴实无华的农业文明,那么齐国代表的就是自由浪漫的商业文明,渔盐之利富甲天下,齐国首都临淄更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我们所熟悉的成语摩肩接踵和挥汗成雨,说的就是这个临淄城。

这么先进的商业文明,怎么就会输给了,全国那么落后的农业文明呢?这就是齐国的第一败,民败。

富庶之民偏安而厌战,自由之民散漫而据法。庄稼是长在土地上的荣誉登记造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农民也是靠土地生存的,只要土地还在,人就跑不了。所以全国能够调集到足够多的人当兵,调集到足够多的税赋充当军粮。商人,自由散漫,居无定所,漂泊无家,今天赵国明天齐国,只有利益没有国家,何必为你拼命呢?

[var1]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下齐国的第二败,政败。

老田家的齐国来历不正,当年是靠大斗出小斗进,损害国家利益,树立个人私恩,对原来的齐国实行和平演变,既然是和平演变,那么原来齐国的那些旧贵族阶层自然也要留下来,原来释放掉的国家利益自然也就收不回来,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各国兴起变法活动,绝对核心的目标就是要打击贵族阶层,实现对民众对社会底层的直接管理,以便于高效率调动国家资源。

可是老田家不正,田家人为了巩固自己对齐国的控制力度,拼了老命生孩子,自己生不够就让朋友们帮忙生,只要这孩子姓田就行。一大堆田家子弟被分封到齐国72个城市。贵族阶级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此为政败。

[var1]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齐国第三败,兵败。

战国时期,列国兼并的程度已经不是激烈,而是惨烈。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保家卫国的第一要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赵国改革家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改革,还有魏国名将吴起,打造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特种兵魏武卒。

秦国商鞅变法之后也打造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叫做秦锐士,秦国的军队如果砍下敌人的人头,那就能够得到土地,爵位,房子,奴仆。魏国的武卒则是特种兵,普通士兵一旦当选为魏武卒,国家就要给他提供最精良的装备,最好的伙食,他的家人还可以终身免除一切税务徭役。

齐国的军队呢,叫齐技击,都是一些三教九流,市井游侠,武林高手组成,单挑很厉害,这群人不但不能够形成有效的配合,而且纪律还非常败坏,当年就是因为在燕国不断的烧杀抢掠激起民怨,导致齐国吞燕功败垂成。荀子称呼他们为亡国之兵。

[var1]

地败:无险可守

齐国的第四个劣势就是地缘劣势。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农业区大多数都是集中在平原地区,那是农业社会的生产中心,但是平原地区四通八达没有任何天险可以作为防守依托,很容易就会遭受到敌人的打击,所以一般四周高中间低,有山脉围绕的平原才是国家发展理想的基地。

可是齐国的地缘却非常坑爹,四周低中间高。敌人很容易就能够长驱直入,对国家造成重大伤害。所以齐国为了保护自己的核心区,就在边境周围修建了长城。可是这个长城真的不如山脉保险,山脉这个东西由于崇山峻岭,爬上去走下来,爬上去再走下来,这样一座一座的区分,等到达目的地早就累得半死了,只能走几条有限的峡谷通道,比如函谷关,那么国家就可以集中全国兵力这一个点上。

可是齐国长城不同啊,它是一个均匀的东西,想从哪里破就从哪里破,你得到处分散兵力,而且翻过去之后就是花花世界了,跟崇山峻岭没办法比。此为势败。

[var1]

谋败:见利忘命

基于以上的地缘劣势,所以齐国应该采取的外交谋略,就是跟英国一模一样,离岸平衡。因为这个国家的地缘实在是太恶劣了,承受不了一次群殴。

所以齐国不应该主动地去侵略别的国家,他最应该做的就是维持天下军事,不让一个国家一家独大,当年英国人总是因为吸取了英法百年战争的教训,不能够主动去侵略大陆国家,即便你一时得势 ,也不可能长久,英国人被法国赶回来英伦三岛之后痛定思痛,才制定的那个执行数百年的离岸制衡策略。

我不主动谋求在欧洲大陆上的领土,这样我就可以减少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冲突,任何国家跟我的矛盾都比他跟其他国家的矛盾少,那么他随时都是我的潜在盟友。

[var1]

一开始的时候齐国也是这么做的,齐威王在桂林之战马陵之战,打残霸主魏国。不让周边有一家独大的强国出现。打残魏国后,齐国没有向中原扩张。魏国被打败之后,吴起变法以后休养生息了五十年的楚国开始问鼎中原,齐国又开始联合秦国,一东一西夹击楚国,在垂沙之战联合韩魏把楚国打废。

为什么韩国和魏国会帮他,因为这场战争之后所得到的土地,孟尝君全都分给了这两个国家,因为问鼎中原,问的就是韩国和魏国。韩魏两国和楚国的矛盾远远大于它们跟齐国的矛盾。同样的道理,秦国东出,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和魏国,孟尝君继续联络他们,三国合力攻破函谷,这可是唯一一次。

[var1]

到此为止,齐国的谋略还是对的,可是他最后还是受不了土地的诱惑,趁着大家都在函谷关前抗秦。他居然吞并了同样地处中原的宋国,而且还是独吞,这可犯了众怒。韩魏赵秦燕五个国家一起围殴他,楚国趁机落井下石。齐国经受这次沉痛的教训之后非但没有像英国那样反省自身,反而搞起了闭关锁国。此为谋败。

有此五败,虽富必亡。

更多文章

  • 孔子七十二弟子中,他的名字最“贱”,但做的事最值得称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孔子七十二弟子花名册,孔子的七十二贤人有哪些,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说明什么

    单父的老百姓听说后,就赶紧去找单父的领导,因为现在正是麦子成熟的时候,得赶紧把麦子收回来,要不然齐军一来,就都被他们抢去了。单父的最高领导是谁呢?请注意,又一个有个性的名字来了——宓子贱,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var1]当时宓子贱正在家里弹琴,听了老百姓代表的话,头也没抬,继续弹他的琴。代表一

  • 战国豪赌:司马空之谋到底能否挽救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四大名将秦国赵国各占一半,战国赵国的女人漂亮,战国简史赵国

    [var1]司马空是何许人也?他是战国时期秦国文信侯吕不韦手下的一个小编撰。当年吕不韦在秦国当家作主之后,有感于秦国虽然武力天下无敌,但是由于商鞅变法,把秦国内部所有的娱乐产业文化产业几乎全部扼杀,全部资源都要往军工产业倾斜,秦国居然成为了文化荒漠,诸子百家没有一个出自于秦国,甚至秦国内部的顶级战略

  • 西施在吴国灭亡后与范蠡过起了幸福的生活?不,她被恋人谋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施跟范蠡,西施和范蠡电视剧,西施和范蠡最后结局

    大家都知道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今诸暨)的浣纱美女,被越王勾践进献到吴国,目的是以美色迷乱吴王夫差的心智,使之沉缅其中,荒废政事。西施姿容绝代,入吴后,施展媚功,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吴王夫差的心,从而帮助越国顺利地灭掉了吴国。 但是,关于史书上所记载的西施种种行迹,许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首先,这个故事

  • 西安秦王府城墙倒塌?是李世民的秦王府?其实是明朝秦王朱樉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王朱樉不正常死亡,朱元璋儿子秦王朱樉墓,明嘉靖西安秦王府

    [var1] 倒塌后的秦王府城墙 西安秦王府,号称天下第一藩封。很多人会以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府邸。因为说起秦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王李世民。然而真不是,虽然西安历史悠久,但真正保留下来的唐代建筑很少,其中很多的唐代建筑,都是后世重修而已。所以当初梁思成和林微因两位学者走遍中国最后才在五台山佛光寺寻

  • 被称为‘第一大国’的楚国,为何常年受到秦国的打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国vs秦国,秦国和楚国谁更文明,秦国是被楚国灭的吗

    有人说,爱,就是“猫吃鱼,鱼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在战国时代,还要加上一条,那就是秦国打楚国。但,秦国爱打楚国,楚国可不爱被秦国暴打,他们二者绝对不是周瑜和黄盖的关系,中间的恩怨情仇,相当复杂。 作为从春秋时期延续下来的古国,秦楚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姻关系。即使是在兵戈相向的战国时期,两国之间的

  • 被武则天杀害的外甥女,魏国夫人贺兰氏,实在是可怜可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处置贺兰敏之和冬梅,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武则天秘史贺兰怀孕

    [var1] 可是贺兰氏算计错了,武则天已经掌握了朝政,李治已经是空有皇帝名号的傀儡。 但是李治虽然没有了实权,也没有妃嫔,但对美女的追求上,他一点都不差。他自然看中了年轻美貌的贺兰氏。 贺兰氏比武则天年轻,自然比武则天漂亮,她是一朵最娇美的花,象清晨带着露珠的俏牡丹,浑身上下散着着美貌少女的迷人馨

  • 被人称为神医的扁鹊,一生治病救人,为何最后却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神医扁鹊的真正故事,扁鹊神医救人视频,神医扁鹊戴帽子吗

    关于他的身世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他是不存在的一个被神话了的人,当然了更多的人都觉得扁鹊还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且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一直都是广为流传。至于说扁鹊一生精湛的医术是怎么来的?或者是说他师从于谁?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他的医术的来源,来时很有戏剧性的。其中流传最

  • 蜀国的国运尽头:费祎不支持诸葛亮北伐,却信任魏国的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费祎北伐之计,魏国汉寿大将军费祎,蜀汉费祎

    都听过“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你们知道历史上其实还有个“身在汉营心在曹”的故事吗,故事要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说起。 刘备死后本就靠着诸葛亮作为主心骨尽心尽力扶持刘禅这才勉强维持住了蜀国的稳定,结果好巧不巧主命灯被魏延给失误打破熄灭。这之后 诸葛亮自知大限将至,再怎么样也是无力回天,只得急招姜维、蒋琬

  • 春秋五霸因何更迭?解析霸业兴衰的内在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五霸总结,春秋五霸历史讲解,春秋五霸称霸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曾经有一位网络大v说过,读懂了春秋就能够读懂当代的大国博弈,对于这句话笔者深表认同。礼崩乐坏,诸国林立,尊王攘夷,会盟诸侯。这不就是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事吗?这里有我们所熟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有退避三舍的城濮之战,还有问鼎中原的楚庄王,更有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逆袭壮歌。可是很少有人会将他们拼接起

  • 假设长平之战时,赵国坚持用廉颇为主将,胜算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廉颇赵国,长平之战赵国有可能赢吗,廉颇是赵国名将吗

    [var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场战役:秦国通过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日渐强大,国家管理制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战役上也能更好地为这场战役提供牢靠的军事基础和后勤保障,极大程度上减少战争的后顾之忧。在长平之战爆发之前,虽然赵国至少在声势上还具备与秦国平起平坐的姿态,但就宛如甲午战争之前的中国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