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最早称帝的女皇不是武则天,她才是第一个,只是低调而已!

历史上最早称帝的女皇不是武则天,她才是第一个,只是低调而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4/2/4 2:19:14

在古代,女人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诸如女子无才便是德、小女子、槽糠之妻等等一些贬义词,无不说明女子还是安分守己的好。

世界之大肯定有个例,历史上女人佼佼者,除了武则天称帝做到了九五至尊,其实我们还忽略了一个奇女子。

她在武则天之前就自立为帝,整整比武则天称帝早了三十七年!因她开天辟地般的女性称帝行为,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称她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陈硕真

陈硕贞,又名陈硕真,唐代睦州雉山县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省淳安梓桐镇)人。

陈硕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众起义,自封为“文佳皇帝”,是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起义军的女首领。不过她的起兵坚持了一个月就被镇压下去了。

陈硕真自幼父母双亡,与妹妹相依为命,早年丧夫,遍尝了人间疾苦。

唐末,朝廷腐败,官吏横征暴敛,百姓负担十分沉重,不堪忍受残酷赋税的陈硕真开始策划起义,为了扩大影响,她在起义前称自己在深山遇到了太上老君,并被收为弟子,自己是九天玄女下凡,掌握了奇门遁甲,并向大家展示她所学到的种种法术,由此信者愈众,方圆数百里的百姓无不对陈硕真顶礼膜拜。

历来农民起义的套路基本如此,比如,刘邦“斩白蛇”,陈胜吴广的“狐狸说话”等等。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月,陈硕真正式在睦州清溪县宣布起义,并仿照唐朝官制建立了政权,任命章叔胤为仆射,总管各项事宜,而她自己则称为“文佳皇帝”。

陈硕真发动起义后,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拥护,义军很快就攻陷睦州首府及所属诸县,顿时震动朝野。

为了将义军剿灭,朝廷对起义地区实行封锁,严格控制人口流入义军,以弱其势。

为了打开局面发展力量,陈硕真则乘胜进攻安徽,攻打歙州,但因歙州城坚,久攻不下,只得撤离。

起义军节节胜利,转战到婺州,不料遇到的是婺州刺史崔义玄,陈硕真率领的义军在房仁裕的大军和崔义玄的夹攻之下,义军苦战之后,除一万多人被俘外,全军覆灭。“文佳皇帝”陈硕真及仆射章叔胤在战斗中被俘。

官军为了彻底摧毁她的意志和神话形象,使用了很多毒辣的手段凌辱她,但她始终刚毅不屈。在受尽酷刑凌辱后,身无寸缕的陈硕被腰斩弃市,就义时年仅三十三岁。

(秉烛读春秋/文)

更多文章

  • 唐朝贵族有“三宠”: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她们有何妙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昆仑奴新罗婢,新罗婢图片,唐朝四大贵族

    据说当时长安城的百姓多多少少会几句外语,因为各种肤色和各种语言的外国人随处可见,想象一下,这可是在一千年以前,唐朝就已经走向了国际化,长安城更号称是世界之都,所以很多人特别好奇,唐朝人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新罗婢平民百姓,当然肯定是富足安康,而富贵阶层或许就像今天流行的一句话:他们过着朴实无华的生

  • 李元芳声称自己是千牛卫,那千牛卫是什么官职,在唐朝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元芳说谁杀了千牛卫,李元芳千牛卫盔甲,唐朝有千牛卫中郎将李元芳吗

    狄仁杰在历史上算的上是一位神相,在生活中会有不少的护卫,电视剧中狄仁杰的护卫就是李元芳,李元芳武艺高强无人能敌,在电视剧中如同开了挂一般的存在,其实历史上是没有李元芳这个人的,李元芳只是电视剧中杜撰出来的人物。既然人物是虚构的,拿李元芳总是拿出来显摆自己千牛卫的身份也是假的吗?如果千牛卫是真的,那千

  • 杨广是如何等到太子之位的?是杨坚心甘情愿给他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坚和杨广个人简介,杨坚杨广最新消息,杨广与杨坚谁的功劳大

    而在他的上位之旅中,有两个人也押上了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杨约和杨素。当时隋朝的丞相是杨素,而他的弟弟就是杨约,由于小时候过于顽皮,在爬树时不慎掉了下来,杨约的下体被树枝刺破,相当于失掉了做男人的能力,因此,杨约就把心思放在了读书上,书看的多了,自然学问也就高了,有了很高的计谋,对此,杨素也很器重他,有

  • 杨广是怎么骗过杨坚和独孤皇后而成功夺嫡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剥去表面的光鲜,杨广的内心却擅长心计,他知道母亲独孤皇后反感男人多宠,于是就整天和王妃萧氏待在一起,从来不让母亲知道他和别的女人待在一起。即使他不小心让别的美人怀孕了,杨广也让他们堕胎,甚至还把已经生下来的胎儿给掐死。不过皇后对这些事情都是完全不知道,就单纯认为他只宠爱王妃一人,就对杨广的行为连

  • 他是崇祯亲叔,比皇帝都富,却一毛不拔,最后被李自成吃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爷爷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朱翊钧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其中三个夭折),但他最喜欢的是第三子朱常洵,最讨厌的是长子朱常洛。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明神宗非常宠爱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相反非常厌恶朱常洛的母亲王氏。正因如此,万历皇帝在位期间,一直不册立太子,他的借口是等待嫡子降生,其实他是等待机会,册

  • 明朝最聪明功臣:才能堪比诸葛亮,智商超过刘伯温,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最厉害的十大将领,刘伯温评价诸葛亮,明朝最聪明的将领是谁

    此人就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的陈遇!这是一个令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陈遇字中行,出身书香门第,他的高祖在宋朝担任翰林学士,自此迁居建康,“子孙因家焉”。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陈遇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特别是对天文星象之术有很深的研究,“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朝末年,陈遇

  •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将四个普通农民的牌位,奉入皇陵祭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的皇陵碑全文,朱元璋皇陵气势,朱元璋死后的规矩

    一、赠地之恩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四个人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大恩人!先说前两位,即刘继祖夫妇。事情还得从1343年说起,凤阳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农民几乎颗粒无收,之后又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四月初三,朱重八(朱元璋的原名)的大哥朱重四病死,三天后父亲朱五四亡故了,四月二十三,母亲陈氏

  • 蒙古传奇皇后满都海,功绩被认为可比肩成吉思汗,死因却是个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蒙古英雄满都海皇后,蒙古皇后简介,成吉思汗历史功绩和相关资料

    但是在历史上,却有这么一对“老妻少夫”,这个“老妻”苦苦寻找“少夫”多年,几乎是连哄带骗地拉着他和自己成了婚,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话说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金陵,年号洪武,此后更是驱逐元朝,将蒙古的大元朝廷一路赶出了中华大地。蒙古的大元朝廷在被打残之后,只能一路奔逃到了漠北之地,改名

  • 北宋最尴尬胜仗:违抗皇帝圣旨,却击败辽军,取得大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979年7月,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率军北伐,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在幽州附近的高粱河之战中遭到惨败。宋太宗腿部中箭,坐着驴车仓皇而逃。宋太宗逃到定州后,才稳下心神,他认为辽军一定会报复,于是在定州、镇州、关南三地布置重兵防守。辽军果然来犯,辽景宗耶律贤派出两路军队南下,并且在进入宋境后集结,

  • 宋朝文化极度繁荣,但是有几方面,它还是比不过同期的少数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文化繁荣的原因,宋朝的文化很惊人,宋朝文化鼎盛吗

    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宋朝可谓是他们最向往的朝代。虽然与其他的朝代相比,宋朝在军事、政治方面都显得有些懦弱无能,可它对文人的极度推崇与尊重却是其他任何朝代都不能及的。从建国到灭亡,宋朝周边始终围绕着西夏、辽、金等强国。那么与宋朝极度繁荣的文化相比,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是否就不值一提呢?事实并非如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