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耗费巨资的下西洋,是什么支撑郑和七下西洋,又给明朝带来了什么

耗费巨资的下西洋,是什么支撑郑和七下西洋,又给明朝带来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2/4 2:18:49

郑和,永乐大帝朱棣剧照 1405年,正处于明永乐年间,郑和接到“命令”下西洋,这也是他第一次下西洋,同时这也开始了他的航海人生。对于郑和来说,海洋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此去凶多吉少,后来的事件也证明了,就算能够平安度过海洋的威胁,也不一定逃得过登陆地区武装者的威胁。在第一次登陆的时候,那个国家正在打仗,他的人就被误杀了几个,真是危险。 万事开头难,虽然第一次航海遇到了这样的生死大事,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航行中,他们帮助那个国家解决了战争问题,名声大噪,使得后面去往的一些国家,都开始知道了明朝的使团,后面几次航海就很少出现这样的威胁了。

后来郑和下西洋,每到一次,当地的居民和“政府”就会欢迎他们的到来,这也为郑和多次下西洋创造了有利条件。不过郑和能够七次下西洋,凭借的绝不是这些便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郑和的航海“靠山”和收获……

第一、永乐大帝朱棣的全力支持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郑和下西洋都是永乐大帝朱棣亲自授权的,有皇帝在背后,他就有强大的经济支撑,航海在当时是一个“不赚钱,只花钱”的事情,没有足够雄厚的经济基础是做不到的,更况是郑和带领的庞大航海舰队,这个开支可是普通人支付不起的。明永乐年间,经济恢复和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不管是农业还是手工业,又或者是纺织等副业,都很发达,正是有着这样的大环境,才使得郑和能够七次下西洋。

第二,航海技术支持 这个支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明朝的造船技术,一个是航海技术。在郑和时期,明朝可以造出容纳千人的大船,足可见当时造船技术的发达,而郑和舰队又是皇家主持的,条件相比其他的舰队来说要更好,他能够多次下西洋,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另外,航海技术的发展也是关键,茫茫大海,进去了就可能找不到方,不过他们为了航海,发明了水罗盘,可以更好的定位,这就解决了航海上的一大技术难题。

有了经济和航海方面的技术支撑,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实现了七下西洋的目标,而且历史能够记载并传扬至今天,说明当时郑和下西洋还是有很多的“收获”的,那到底有哪些呢? 首先,郑和下西洋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朝贡贸易的发展和国威的宣扬。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经会登陆路过的国家,带去大明朝“封赏”给他们的东西,然后说服他们“臣服”于大明王朝的统治,至少不和大明王朝成为敌人。

这对于明朝时期的国内外环境的稳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有很多小国家真的会定期来明朝朝贡,寻求庇护,这让明朝的“国际地位”上升了不少,一时间明朝成为众多国家宗主国的存在。另外,不管郑和下西洋是不是带着特殊的使命去的,他的航海行动对帝王和明朝百姓来说都是一种“安抚”。 明朝在朝贡中付出了很多的财物,可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也带回来了更多的东西,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人的交流,明朝的人也可以从他们的事迹中更好地去认识世界,从而激发了一些人“走出去看看”的心理,不过这在后来的统治者推行“海禁”政策的时候,成为了一种的“阻碍”。

然而,郑和下西洋是为帝王服务的,一切都要和帝王统治挂钩,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是继续还是暂停,只能是帝王的抉择,包括郑和在内的其他人都改变不了什么,永乐朱棣之后,明朝国威不比以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便从此消失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宋徽宗赵佶被金国囚禁了8年,为何还生了14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赵佶简介,宋徽宗赵佶被要求生娃,宋理宗赵佶什么关系

    这又是什么鬼,大家听我说。要知道那时候的宋徽宗,已经是人家金国人的俘虏了,尽管他在北宋的时候,是妻妾成群,因为他是天下最富贵,最有权威的人,所以,他的妻妾无人敢欺辱。但是,当他们宋皇室的这些人,全部被金国人俘虏到了天寒地冻的长白山一带的时候,这里就不是他们的王国了。这时候宋徽宗以及他的妃子,皇子、皇

  • 岳飞被陷害致死,十万岳家军袖手旁观,真的无人反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被杀为什么岳家军没有报仇,岳飞被杀10万岳家军都袖手旁观,岳飞为什么要背叛岳家军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大家若是知道岳飞是在什么时候被杀的就明白了。我们大致说一下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岳飞最后一次北伐,收复河南的时候,碰到了金国名将金兀术。两军对垒的时候,岳飞的儿子,岳云带领的岳家军打败了金兀术的王牌军队,铁浮屠,拐子马。但是,这次岳家军的胜利,只是暂时的胜利,并非是全胜。此刻的金兀

  • 辟谣:庞籍并非文艺作品里那般奸佞,真实历史上的他并不比包拯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包拯庞籍哪里人,庞籍和包拯谁厉害,包拯和庞籍有什么关系

    庞吉为国丈加封太师,原是个馋佞之臣,倚了国丈之势,每每欺压臣僚……明欺圣上年幼,暗有擅自专权之意。从这样的描写之中便能够看出,这庞太师果真是个奸臣。出身名门,官路亨通但是这庞太师在历史上真的是一个整天和包公作对的大坏蛋吗?其实并不是,庞太师庞吉原型是为北宋名臣庞籍,他并不是一个整天作威作福的国丈,而

  •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的那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为啥失败,陈圆圆李自成私下关系,84版闯王李自成

    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尖锐,再加上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明末农民起义最先在陕北爆发,那里的土地本来就贫瘠,生产十分落后,再加上那时陕西又逢旱灾,同时赋税徭役又很重,这些种种压的人民喘不过来气,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铤而走险,发动起义。而李自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英勇善战,而且非常有智慧和谋略,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

  • 朱元璋父母逝世,地主拒绝安葬,朱元璋称帝后,地主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老家的地主下场如何,朱元璋父亲在朱元璋几岁死的,陈宝国的朱元璋和胡军的朱元璋

    再说了朱元璋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恐怕能力有限,也取不了名字吧。说来也是够惨的,朱元璋的父母都是给人家种地,但是,种地的人却是被饿死了。朱元璋的父母还有大哥,全部是被饿死的。那时候的朱元璋还很小,他和二哥面对死去的父母不知所措。他们知道父母死了是要下葬的,可是天下之大,他们才发现竟然没有埋葬父母的地方

  • 当年明月:靠写下《明朝那些事儿》赚4100万,书里非常推崇王阳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第一鬼才王阳明,明朝的王阳明到底有多强,明朝如何评价王阳明

    这本是一个让许多人都羡慕的稳定职业,我没什么意外的话,都会沿着前辈们的人生轨迹,就抱着这个铁饭碗过下去。2006年他看见网络论坛上有很多人发表一些历史军事一些看法和感想之类的东西,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他就萌生了写一些历史随笔的想法。没有想到的是,很快他写的这些东西受到了网友的热捧。2006年3月,最

  • 地图上的战争:开禧北伐打响!南宋大军再败金兵,大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开禧北伐之谜,南宋开禧北伐的真实故事,金兵入侵南宋

    刚刚登上帝位不久的宋孝宗赵昚积极北伐,可北伐战事的结果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南宋王朝辛苦征调十三万大军,几乎在一夜之间彻底崩盘,这对于南宋王朝而言无疑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而在淮河北岸的金国,再一次实现了自己以战促和的真正目的。宋孝宗赵昚下令撤除前线战区所有的防御据点,同时将新修筑的壁垒也一并拆除,以示

  • 陆游只因成绩太好,被视为热门状元人选,最终惨遭淘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陆游的状元为什么会被别人夺去,陆游的赤伶,十一月风雨大作陆游

    大概也就正是因为他仕途上的不得志,然后才成就了他诗坛上的美名吧,后人一般都是这样安慰陆游的!事实上并非如此!陆游年少有为,从小就是一个十里八乡世人皆知的神童,这样的人按道理说,想要金榜题名应该也是不难的吧。再加上陆游本就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书生,甚至不用参加考试,就可以被地方官举荐去到朝廷当官的人。但是

  • 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听不懂百官奏报的他如何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历皇帝为何二十八年不上朝,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万历皇帝朱翊钧怎么读

    接下来我们就用明朝万历皇帝作为典型案例来说一下,小皇帝们怎么应对这样的场景。万历皇帝剧照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可以说很不幸这么小就失去了父亲,不过隆庆皇帝给小小的朱翊钧(万历皇帝)留下了庞大的“家业”,可是对于朱翊钧来说,“家业”太过于巨大根本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想象的庞大。因此,小小的朱翊钧也不得不当上皇

  • 朱元璋称帝后,有许多忌讳和禁忌,你知道和他的那些事有关联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最忌讳的10个字,朱元璋忌讳杀猪吗,朱元璋外甥征战时朱元璋是否称帝

    郑玄说,“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就是说,臣民知道先王死的日子,不能作乐。知道先王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司马相如作《上林赋》说,“鄙人固陋,不知忌讳。”由于中国的风俗习惯往往忌说某些认为不吉利的话,或者忌讳做某些认为不吉利的事。比如在年三十的晚上,是不能说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即便打破了碗碟,也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