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为什么失败的那么快?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的那么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51 更新时间:2024/1/9 21:21:04

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尖锐,再加上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明末农民起义最先在陕北爆发,那里的土地本来就贫瘠,生产十分落后,再加上那时陕西又逢旱灾,同时赋税徭役又很重,这些种种压的人民喘不过来气,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铤而走险,发动起义。而李自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英勇善战,而且非常有智慧和谋略,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后来更是接替了闯的位置,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好不容易将明王朝这个腐败的朝代给推翻了,占领了京城,但却短短维持了一个月就被满清给灭了,一切终究化为了泡影。下面就具体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李自成失败的这么快。

首先,要知道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腐败的明朝给推翻。但在当时,明朝吃了内忧还有外患,这个外患就是满清部落。明朝国内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爆发。外部满清也不断对其进行侵扰,虎视眈眈。而农民起义的针对的就是明王朝,最终在李自成的带领下明王朝是灭亡了,但他却忽视了一点,没有了明王朝,他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罩。

本来明王朝还能和他一起抗击满清部落,但现在明王朝没了,就只剩下李自成率领的部队和满清部落相对抗了。可以说,明王朝和李自成率领的部队是共存亡的,他们应该先一致对外再处理国内问题。所以,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满清的存在,而他自己完全不是满清部落的对手,最后明朝灭亡了,李自成也失败了。

“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关于李自成的说法一直流传着。李自成心里十分清楚,这些农民之所以选择起义就是因为纳粮交税太重,于是他就提出了均田免赋,意思就是地大家平分了,而且不需要纳粮叫赋税。但是一个军队没有财粮也是没办法维持的,所以李自成主要对那些地主、贵族阶级进行劫掠。到了北京城中更是如此,对那些明朝官员开始进行烧杀抢掠,城中百姓对此更是十分害怕,不敢归顺于李自成。这也是李自成不得民心的主要原因。

但其实,李自成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他带领的军队没有一个核心,他手下的士兵可以说是一群土匪,平日里烧杀抢掠习惯了,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约束力。李自成军队涣散,没有军纪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初进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就应该像当初刘邦那样对自己的手下立好规矩,不然也不会那么混乱。李自成在军队中也没有什么指挥力,当时入住北京城后,他曾派手下的刘宗敏去山海关对付清军,但刘宗敏却觉得为何自己出去出生入死其他人却在享乐,因此拒绝前往,最终无奈之下,李自成只能亲自率兵前往。由此可见,李自成说话根本就没人听,没有一个规章制度去约束他手下的人。

最后一点就是李自成身边没有什么可以重用的人且他也不会选贤举能。当初吴三桂驻守山海关,但其家眷在北京,无奈之下,吴三桂委屈地投降于李自成。但李自成由于没有约束好部下刘宗敏,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侍妾陈圆圆,这一下子惹怒了吴三桂。吴三桂将李自成在山海关的部队杀了个精光,最终选择造反。就这样李自成失去了和吴三桂联盟的机会。最终清军也在山海关汇集,吴三桂选择投降于清军。于是这两股势力连在一起,最终将李自成给打败了,李自成仓皇逃回北京城,回城后在武英殿上搞了一个登基仪式,就这么当了42天的皇帝。最终清兵打了过来,李自成做皇帝的日子也就到头了,落荒而逃。

时势造英雄,李自成刚开始能有那么多人拥护,是因为他提出的均田免赋让很多农民心动,大家都支持他。但最终失败却也是因为失去了民心,他约束不了自己的部下,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从而让他们肆意妄为,伤害到了人民的利益,最终失败也是必然的。所以,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说的一点都不错,无论是哪个领导者都应该要做到这一点,否则终将功亏一篑。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父母逝世,地主拒绝安葬,朱元璋称帝后,地主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老家的地主下场如何,朱元璋父亲在朱元璋几岁死的,陈宝国的朱元璋和胡军的朱元璋

    再说了朱元璋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恐怕能力有限,也取不了名字吧。说来也是够惨的,朱元璋的父母都是给人家种地,但是,种地的人却是被饿死了。朱元璋的父母还有大哥,全部是被饿死的。那时候的朱元璋还很小,他和二哥面对死去的父母不知所措。他们知道父母死了是要下葬的,可是天下之大,他们才发现竟然没有埋葬父母的地方

  • 当年明月:靠写下《明朝那些事儿》赚4100万,书里非常推崇王阳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第一鬼才王阳明,明朝的王阳明到底有多强,明朝如何评价王阳明

    这本是一个让许多人都羡慕的稳定职业,我没什么意外的话,都会沿着前辈们的人生轨迹,就抱着这个铁饭碗过下去。2006年他看见网络论坛上有很多人发表一些历史军事一些看法和感想之类的东西,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他就萌生了写一些历史随笔的想法。没有想到的是,很快他写的这些东西受到了网友的热捧。2006年3月,最

  • 地图上的战争:开禧北伐打响!南宋大军再败金兵,大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开禧北伐之谜,南宋开禧北伐的真实故事,金兵入侵南宋

    刚刚登上帝位不久的宋孝宗赵昚积极北伐,可北伐战事的结果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南宋王朝辛苦征调十三万大军,几乎在一夜之间彻底崩盘,这对于南宋王朝而言无疑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而在淮河北岸的金国,再一次实现了自己以战促和的真正目的。宋孝宗赵昚下令撤除前线战区所有的防御据点,同时将新修筑的壁垒也一并拆除,以示

  • 陆游只因成绩太好,被视为热门状元人选,最终惨遭淘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陆游的状元为什么会被别人夺去,陆游的赤伶,十一月风雨大作陆游

    大概也就正是因为他仕途上的不得志,然后才成就了他诗坛上的美名吧,后人一般都是这样安慰陆游的!事实上并非如此!陆游年少有为,从小就是一个十里八乡世人皆知的神童,这样的人按道理说,想要金榜题名应该也是不难的吧。再加上陆游本就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书生,甚至不用参加考试,就可以被地方官举荐去到朝廷当官的人。但是

  • 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听不懂百官奏报的他如何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历皇帝为何二十八年不上朝,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万历皇帝朱翊钧怎么读

    接下来我们就用明朝万历皇帝作为典型案例来说一下,小皇帝们怎么应对这样的场景。万历皇帝剧照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可以说很不幸这么小就失去了父亲,不过隆庆皇帝给小小的朱翊钧(万历皇帝)留下了庞大的“家业”,可是对于朱翊钧来说,“家业”太过于巨大根本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想象的庞大。因此,小小的朱翊钧也不得不当上皇

  • 朱元璋称帝后,有许多忌讳和禁忌,你知道和他的那些事有关联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最忌讳的10个字,朱元璋忌讳杀猪吗,朱元璋外甥征战时朱元璋是否称帝

    郑玄说,“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就是说,臣民知道先王死的日子,不能作乐。知道先王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司马相如作《上林赋》说,“鄙人固陋,不知忌讳。”由于中国的风俗习惯往往忌说某些认为不吉利的话,或者忌讳做某些认为不吉利的事。比如在年三十的晚上,是不能说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即便打破了碗碟,也不能说

  • 明末风云录,从财政角度分析为何大明王朝不敌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末财政开支,明朝衰败史全集,明末的简介

    明末辽形势图为什么明朝的正规部队却打不过满族的业余部队呢?其实双方的财政起到很大的决定因素!你认为明朝统治上亿的人口财政情况会比满清的政权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是拖垮明朝政府的重要因素,明朝末年,天灾不断,粮食欠收,物价就会飞涨,加上世界其他地区的白银流入,导致通货膨胀,而明朝的财

  • 南宋共有九位皇帝,谁才是对南宋贡献最大的皇帝?为什么会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九位皇帝及简介,伯颜征南宋南宋翻盘的机会,蒙古侵入南宋南宋有多绝望

    此次事变,除被宗泽劝阻留在河北磁州的康王赵构,北宋嫡系皇族全部被俘,无一人幸存。之后,康王赵构作为北宋唯一未被金兵俘虏的北宋嫡系皇族,于1127年6月12日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被仍忠于赵宋的李纲、宗泽等将领拥立为帝,重建赵宋,史称“南宋”。1276年2月4日,元兵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5

  • 明末风云录:后金一开始真的想灭了大明王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末后金的实力,明末后金现在的位置,大明时后金崛起时间

    一、爱新觉罗祖上,为明戍边从爱新觉罗家族能查到的历史开始,爱新觉罗家族就为明朝戍边,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受到永乐帝朱棣的招抚,开始为名戍边,一直到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接受明朝的指挥,即使,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叛明,努尔哈赤的祖父与外祖父划清界限也为明朝效力,可见爱新觉罗家族到祖父及父亲这,从来没有过要

  • 明末风云录,李自成在京城干了这件事简直大快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进北京在李自成带领大军打到北京的时候,派人去和崇祯谈判说到:“勋言李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受封后,愿为朝廷内遏群贼,外制辽沈,但不奉召入觐。”什么意思?就是投降,崇祯大哥,你封我个西北王,给我个百八十万两银子,我就是你的人了,以后你叫我打哪我就打哪!什么农民起义军,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