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生赢家朱元璋,“收服人心”之举

人生赢家朱元璋,“收服人心”之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85 更新时间:2024/3/5 6:37:58

“收服人心”这一策略,朱元璋用的是得心应手。

“得人心者得天下”。

自古以来,中国那些窥伺帝位的人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但是虽然熟悉,临到自己行事的时候,许多人还是常忍不住将它抛至脑后。其原因就在于,人在面对眼前现实利益的时候,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懂得区分眼前利益以及长远利益,更加懂得为了长远利益,选择克制自己的欲望。

朱元璋为了收服人心,主要做了两项工作,第1就是笼络当时的读书人,也就是所谓的“礼下士”。不论是隐居的读书人,还是下野的元朝旧吏,也不管是否真的有才干,是否徒有虚名,朱元豫都要访求,加以礼遇,并听取其谏言。

在当时,读书人拥有广泛的资源以及深厚的社会人脉。而朱元璋的这一做法,不但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能够安定一地之人心。甚至因此网罗了许多像基、朱升这样的能人异士,这就等同于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智囊团,这是其他群雄无法比拟的。

第2项工作就是朱元璋能够比较好地约束军纪,收服人心。

关于这一点,因为史料所记载的内容不尽相同,史家们一直存在争歧。

明朝官修的资料,就像是《太祖实录》等,自然都是竭力宣传朱元璋的部队是仁义之师。朱元璋登基之后也夸口说,他的成功经验就是“不嗜杀人”,然而朱元璋劫掠的事实,却留在了一些野史上。

经过考究可以认为,朱元璋的部队在当时的形势下,要争战,就要有供给,绝不可能真真正正地做到秋毫无犯,完全没有劫夺百姓财产、胡乱杀人的行为。但是,朱元璋的部队与其他部队相比,其军纪相对较好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生活在乱世之中的老百姓,他们的要求极低。有的史料记载,别人杀人盈野,甚至有食人之举。

朱元璋只要对自己的部队稍加节制,就特别能够彰显其仁义,使得天下万民望风归附。

更多文章

  • 宋朝“城门官”的一张画,如何能成为宰相王安石“下课”的推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年,北宋全国多地发生了大旱灾。从上一年秋天开始,东京开封城附近连续十个月滴雨未下,庄稼颗粒无收,以至于连天子脚下也开始流民四起、饿殍遍野。一个名叫郑侠的开封城门官,决定站出来为民请命,他直接越过N级向宋神宗上奏。而他的奏章也别出心裁,除了一份言辞激烈的奏章以外,他还画了一幅画。郑侠在奏章上如此说

  • 宋朝的自救:官员的短视,王安石的弱点,让变法不可持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王安石变法是为了什么,宋朝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宋朝为啥会发生王安石变法

    制度改变之后一件大事让所有的改革者都坐了蜡。在这一年的初夏,京师的首长所在开封官衙,让求活路的属下千余居民围了个进不可进,出不可出;他们的要求是让想办法救救他们,用钱来免除国家用劳力的制度,让他们已经破产;他们没有冲击官衙也未使用暴力,只是想让他们的“父母”给自己一个办法,但这位官员竟不予理睬。那些

  • 如何正确评价明太祖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太祖朱元璋有多厉害,明太祖朱元璋的历史贡献简介,明太祖朱元璋人物评价

    现在的人们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有很大分歧,有的朋友觉得朱元璋当过和尚和乞丐,却能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开创了大明帝国,十分了得。也有很多朋友认为朱元璋太残暴了,他晚年可没少杀功臣,很多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勋贵被杀,人们觉得他这是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那朱元璋究竟是个明君,还是个昏君呢?他又为何杀戮那

  • 努尔哈赤连明朝的秀才都不放过,皇太极为何大量重用汉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关系,皇太极与努尔哈赤的功劳谁大,皇太极对努尔哈赤的影响

    后来,努尔哈赤的实力越来越强,他对汉官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经常斥责手下的汉官,指责他们跟明朝勾结,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为了巩固沈阳等地的局势,大规模的镇压百姓,当地汉官也跟着遭到了牵连。根据《满文老档》记载:“使贤良秀才亦被杀绝”。换句话说,努尔哈赤在镇压的时

  • 如果巅峰时期的明朝和清朝相遇,还会有后来的清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16帝vs清朝12帝,为什么清朝和明朝共用太庙,明朝和清朝对话

    清朝和明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两个朝代,每每读到他们的历史不免让人唏嘘不已,因为明朝和清朝都曾经辉煌过,都曾是在这个世界上不可一世的帝国,最终还是逃不过灰飞烟灭的命运。其实,通过对比清朝和明朝的历史会发现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第一、文化不同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稳定是建立在强大的军队的基础上的,而军队的

  • 红楼梦:贾母保护了鸳鸯,为什么没护住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贾母为什么不像保护鸳鸯那样保护晴雯呢? 世易时移,贾母已经不复昔日一言九鼎的能力。 贾母护鸳鸯周全是在第46回,晴雯被王夫人批评是在第74回,晴雯被撵在第77回,晴雯夭亡是在第78回。贾母保护鸳鸯的时候,她的精力和能力全部在线,她有能力和儿子儿媳妇翻脸。贾母保护的不仅仅是丫头鸳鸯,她捍卫的是自己的地

  • 清圣祖晚年对隆科多的任命有暗中提示其扶持胤禛远离胤禩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隆科多简历,隆科多带兵逼宫,雍正王朝隆科多带兵逼宫

    同时,相较于当时继位呼声最高,时任抚远大将军的皇十四子胤禵;虽被康熙皇帝屡次打压,但朝野势力依然异常强大的皇八子胤禩;皇四子胤禛绝非能够凭实力继承皇位的第一人选。况且,就清朝官方文献对康雍皇权更迭过程漏洞百出的记载来看,康熙皇帝即使属意传位于皇四子胤禛,其继位过程也绝非合法进行。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隆

  • 清仁宗将白莲教之乱归咎于和珅,为整饬官场风气也不得不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整治清仁宗,嘉庆帝处死和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和珅白莲教

    在乾隆帝病重时,和珅毫无忧戚之容,每当进见后,与外廷人员谈笑如常。乾隆帝在晚年披阅奏章时,因老眼昏花,字迹间有未真之处,和珅胆敢口称不如撕去,竟另行拟旨。和珅所盖私邸,皆楠木房屋,僭侈逾制;所盖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和珅家族还于直隶蓟州修造坟莹,居然设

  • 朱由检之子朱慈炤在清朝因给子孙命名而被发现,年过古稀仍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慈照个人简历,荣王朱慈照,穿越成为朱慈照

    虽然杨起隆反清举事在康熙帝的“关闭九门、合围缉拿”严旨下旋起旋灭、两天内就被清军击败并绞杀了,但这微不足道的起义却因杨起隆抬出了被人们淡忘许久的崇祯帝皇太子朱慈烺旗号、以增强自身的号召力,从而在三十年后,再一次使得崇祯帝的皇子被展现于世人面前,向天下宣示他们的存在感。杨起隆举事失败后,康熙帝大张旗鼓

  • 努尔哈赤曾将褚英立为嗣子,但其不断争权注定其被杀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后代被杀了吗,褚英被杀,努尔哈赤死前杀褚英

    褚英的功绩此时,褚英只有17岁,但他不畏艰险,“星夜驰至”,取“屯寨二十处”,其余屯寨“尽相服之”,获人畜万余,胜利回师。努尔哈赤以这位尚未成年的长子出征英勇,赐以“洪巴图鲁”的美号。巴图鲁,乃满文butunu的音译,意为英勇。这次出征,是努尔哈赤创业建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万历十一年(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