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变之后一件大事让所有的改革者都坐了蜡。
在这一年的初夏,京师的首长所在开封官衙,让求活路的属下千余居民围了个进不可进,出不可出;他们的要求是让想办法救救他们,用钱来免除国家用劳力的制度,让他们已经破产;他们没有冲击官衙也未使用暴力,只是想让他们的“父母”给自己一个办法,但这位官员竟不予理睬。
那些没有得到回复的民众,马上到了改制的负责人王安石的宅子;如此多的民众在京城聚集,这个消息马上就捅破了天。
纵观宋的变法,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太快了,本应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可以推进的大事,为什么短短几年就要见个成果?
当时的宋在面对西夏时有一个巨大问题,他们对宋占据了地理优势,只要派兵攻击西北就不可避免的牵制开封的兵力,而那时辽国有不可能不来进攻。所以只有增兵,军队太耗钱了,那只有化被动为优势,将西夏的前进基地打下来,后来历次的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而想要攻击以当时军队的战斗力只有再增兵,但钱的问题总是摆在宋朝君臣的面前。所以急于开源的新制进行的那么快。
但王相公对于怎样对待下属却有着少有的不精明,这成为他的一个弱点,作为一个依靠变革制度获得皇帝赏识的人;他没有足够和得力的人才来做好具体的事;而面对投奔过来的官员他又不能分辨谁是真正的战友。他发现自己提拔的官员自私任性的之后,就准备何其切割作冷处理,没想到此人知道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疯狂攻击提携自己的恩人,那时士大夫的下限真是低的可以。
新政的弊病是后人分析得来的,而在那时是否起到了作用,实现了转变边境态势的目的呢?其实是实现了的,在最初的几年国家的财力得到迅速的恢复,已经空到没有老鼠的府库又重新别填满,皇帝高兴地作诗来庆祝,再加上对外几十年都没有的巨大胜利和多出无数耕地让这个国家重新繁荣,可恨的是这样的新政竟然被可笑的原因废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