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亡国之君杨广,一件事赢过秦始皇和唐太宗,后世人甘拜下风

亡国之君杨广,一件事赢过秦始皇和唐太宗,后世人甘拜下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71 更新时间:2024/1/26 7:46:40

杨广是个忒倒霉的皇帝,有个历史学家是如此总结他倒霉的帝王生涯,“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做过,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他做过的事情,唐太宗多半也做过,唐太宗没有开运河。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但是有一件事,他比这两个皇帝幸运,无论后人怎么抹黑他,这件事情上他是远远胜过嬴政和李世民的。

杨广是一个长期被泼脏水的皇帝,民间有他是硕鼠转世的传说,在某些刻意“打扮”他的史书的作用之下,他被贴上了荒淫无道、奢靡挥霍、穷兵黩武的标签。他的形象烂到底了,自然没有办法跟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和有“万世帝范”的唐太宗相比了。

很简单,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杨广三征辽东不遂,逆臣杨玄感谋反如同一把手点燃中原大地的烽烟,杨广的大业在农民起义烽火中分崩离析,他本人也在江都被乱臣贼子宇文化极所弑。发妻萧皇后用一副薄薄的床板作棺材把他埋葬在雷台之下。取代他的表兄弟李渊开创了唐朝,也送给了他一个恶心的谥号“炀”。古代《谥法》曰:“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这个炀字算是把杨广牢牢地钉在耻辱柱上,完全掩盖他作为君主雄才大略的那一面。

秦亡于过度役使民力,这同样是隋朝灭亡的原因。秦始皇嬴政修长城、建直道驰道、营造阿房宫、骊山陵墓,沉重的徭役埋下了秦二世而亡的祸根;杨广营造东都洛阳、开南起余杭北至涿郡的大运河,三征高句丽,天下不堪重负,农民起义成压垮隋朝的最后一棵稻草。嬴政和杨广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登基之后不喜欢好好在京城呆着,喜欢全国巡游。这两名有着过人精力和行动力的皇帝,在后世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口碑。后人虽然诟病秦始皇暴政的一面,但是也敬他是千古一帝,倒是没有过分抹黑。他的帝王形象并没有因为“焚书坑儒”减分,基本上史书还是肯定他开创大一统格局的历史功绩。到了杨广这儿,巡游全国就是浪荡误国、生活糜烂的证据,要知道秦始皇可是死在最后一次巡游的路上,也没有谁因此数落过他劳民伤财。

跟李世民比更加吃亏了。杨广和李世民都不是嫡长子,都是以老二的身份以非常手段夺嫡成功,李世民夺嫡的过程更加血腥残酷。他不仅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还把太子东宫和齐王府上十几个未成年的王子全弄死了,目的就是让李建成和李元吉绝后。虽然隋文帝的死跟杨广肯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是谁也没有证据证明杨广弑父。李世民虽然没有杀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夺宫逼李渊退位肯定是真的。不然以高祖李渊的雄才大略,春秋正盛,再当十年皇帝是没有问题的。玄武门之变后第九年,唐高祖李渊郁郁而终。李世民和杨广一样算计皇位,残害父兄,更加神同步的是他们都栽在三征高句丽这件事情上,但是后世对李世民的评价,比杨广不知道高出几个级别。在世人眼里,马上能打仗马下能纳谏的李世民,是后世皇帝的模范,而杨广则是所有帝王的反面教材。

固然杨广自己也要负一定责任的,他好大喜功不顾惜百姓,掏空隋文帝留下的底子,把隋朝拖向无尽的深渊。如果论为皇位手上沾的亲人血,恐怕李世民比杨广更多。杨广开通的运河直到现在还承载着南北航运的重要功能,李世民的名气虽大,却没有留下什么足以造福后人的伟大工程。但是李世民光辉的帝王形象就是立起来了,这其中的蹊跷就在于,李世民打破了皇帝不过问起居注和史书的传统,把手伸向了史书。在两《唐书》中,李渊太原起义的功劳、李建成浴血奋战平定天下的过程,基本上都被他抹干净了。有没有把父亲和兄长的功劳往自己头上放,就要问问李世民他自己。

很多人都误会杨广开运河是为了方便巡游江南,为一己之私劳役天下百姓。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杨广开运河肯定也有沟通隋帝国南北交通的考虑。

尽管杨广没留下什么好声名,他的功绩被有意无意地抹去,后世朝代一边享受着他开凿的运河一边骂他,可是他身上却有一件事情是任何史书都抹煞不了,且让李世民甘拜下风。这就是他的文学才华,如果在古代皇帝的序列里做个诗人排行榜,杨广是能够排上前几名的。这一点,任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努力,都超越不了的。或许文学才华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天赋的吧,在当上皇帝后,李世民很努力的写诗,他虽然诗名不显,但至今留下上百首诗。他在位23年期间,一直是位高产的诗人,论数量怕是比他所有文学侍从加起来的还多。但是他的诗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还被后人评论“粗鄙”,有人给他八个字评价:“远逊汉武,近输曹公。”

少废话,还是上两首杨广和李世民各自的诗,让诸君好好比较一下吧。

杨广写过一首《饮马长城窟》:“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这打头的四句,就描绘出秋天边关旷达疏阔的景致,自带苍凉雄健的边塞诗气场。

还有一首《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这首五言古诗极为精简,炼字颇为老道,“月去”和“星来”两句将春夜旷野里的美景展现无遗。

李世民也留下一首《饮马长城窟》:“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这几句抓住了风雪山河,边塞诗的意境是有的,就是文辞不够流畅优美,练字不够精致。这首至少还算过得去,真正“粗鄙”的看下面:“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这两句看得出是硬生生凑在一起的,既不流畅也没有什么美感。李世民是贵族出身,按理说文化水平应该比流氓出身的刘邦高多了,但这两句诗跟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相比,相形见绌了不是?

还有《还陕述坏》:“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民?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这首诗不缺乏帝王的霸气,但是木直呆板没有灵气,文辞粗陋算不得上乘诗作。

嬴政就更加不用说了,基本没留下什么诗作,跟他本人关系最近的文章应该就是在几座山上留下的石刻,还有可能是臣僚代笔的,几乎看不出什么文采。

据说,一心想当个好诗人的李世民,是相当服气杨广的写诗水平的。他刚登基就在朝堂上大谈杨广的诗歌,还给《隋炀帝集》四字评语:“文辞奥博。”李世民着人把杨广的诗谱成曲,让乐官传唱。谱了曲的诗,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歌了。这样的待遇,算是想当看得起前朝的亡国之君了。看来,历史或许能夺走杨广的声誉,可是夺不走他的文学才华。

更多文章

  • 薛仁贵两个孙子在安禄山治下故不得已参与安史之乱,后归降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史中的薛仁贵及后代,历史薛仁贵真正的儿子和孙子,薛仁贵四个孙子勇猛刚强

    薛仁贵一生功绩显赫,让家族再次发扬光大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其先祖为蜀汉蜀郡太守薛永,蜀汉灭亡后,薛永的儿子薛齐迁往河东汾阴居住。薛齐有三个儿子,其中次子薛雕这一脉十分昌盛,因此号为南祖,他的四世孙薛安是北魏时期的著名将领,封为河东王,而薛仁贵就是薛安的六世孙。可以发现,薛仁贵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家

  • 唐朝继承隋朝的各项制度但避免陷入危机故可延续近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的制度都是隋朝的吗,唐朝继承隋朝的制度,唐朝继承和发展隋朝的什么

    唐王朝由李渊创立,经李世民、李隆基等的治理,曾经出现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唐的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拒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而且,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声威极为显赫。李唐王朝接纳各国来唐交流学习,经

  • 刘裕的成功是军人集团崛起的表现,但其因私心错过改变历史的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裕是刘渊的儿子吗,刘裕墓,宋武帝刘裕电视剧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矮子里面挑将军”——在那个时代,刘裕确实优秀;但作为帝王,他的短板也比较明显,跟其他时期的顶级同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他的成功,本质上只是军人集团在特定时代的必然崛起。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著名的大分裂时期,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阶级大碰撞的特殊时代,就南方而言,自从中原沉沦后,“衣冠南渡

  •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既没有时间也无权力伐蜀,其更想建立西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却不攻蜀,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没有灭蜀,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不伐蜀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为原本,编撰出的一部历史小说,其中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叫“空城计”。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小说和戏说,却是有些许道理在其中。一场“空城计”道出了司马懿与诸葛亮互为知音的大戏。可以说三国时期,是司马懿激发并衬托了诸葛亮的智慧,也是诸葛亮成就了司马懿。如果没有诸葛亮,也就没有了

  • 此隋唐好汉只因误杀一人,从而导致了李元霸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唐中有几人可以挡住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隋唐中谁能打过李元霸

    比如宇文成都,他身为隋唐第二条好汉,能够失手(人间现象)被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两次打败,可李元霸一个人就锤震了十八山,打得几乎所有隋唐好汉们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第三条好汉的裴元庆,仅接了李元霸3锤,就差点吐血,李元霸这不是“天神”是啥?但世间的事,奇妙就奇妙在事件之间有因果关系,哪怕天神般的李元霸也不能

  • 创造隋唐盛世的关陇贵族集团,到底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唐期间关陇集团,关陇贵族怎么灭亡,隋唐时说的关陇是现在什么地区

    题:读史可以明志,以史为镜,可以自知,看历史,可以给后人很多启发。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是什么时代?首属隋唐,隋唐的来源是什么?关陇贵族,那么什么是关陇贵族?恐怕没那么多人了解。首先,关陇集团是陈寅恪取的名称,史书上并没有这个概念。从时间上说,它开始于北魏,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经常受北方

  • 《唐朝诡事录》甘棠驿案子结束了吗?甘棠驿案件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诡事录》甘棠驿案子结束了吗甘棠驿案子肯定还没结束,毕竟还有谜题尚未解开,官方自己cue的问题还没说。凶手捉到了,但是凶手怎么杀的人为什么杀人都没有讲,然后就早早结束了,是为了后边来做铺垫,还是说故事已经结束了呢?而且好像这个凶手抓的太简单了,人家根本没有跑是等着被抓的。如果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

  • 《唐朝诡事录》崔卢李郑指的是哪几大家族?崔卢李郑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诡事录图片,唐朝诡事录在线免费观看全集,唐朝诡事录全集txt下载

    《唐朝诡事录》崔卢李郑指的是哪几大家族崔卢李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大的门阀氏族,分别是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太原王、荥阳郑。七姓十家,亦称“禁婚家”,为唐朝“山东郡姓”中的几个世家大族,由北魏四姓、五姓发展而来,为唐代社会影响力最大、最具清望的十个家族,地位居全国甲族之首。这十个家族分别是:“北

  • 新剧丨拒绝灵异、破除幻象,《唐朝诡事录》的最大看点是硬核探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诡事录图片,唐朝诡事完整版电影,唐朝诡事录 电视剧

    由此,《唐朝诡事录》成为长信传媒自主研发项目之一,郭靖宇成为涵盖网络剧、短视频剧、音乐剧、沉浸式演出等多个类别的新“IP”。“真正的IP不仅要吃很多鱼,还需要不断产生的新内容来补充和补充。 ”在郭靖宇看来,IP的开发不是相互重复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电视剧作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自然是IP开发的关键

  • 《唐朝诡事录》有多少个案件?苏无名和卢凌风有没有历史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诡事录杨志刚苏无名,唐朝诡事录里有苏无名这个人吗,唐朝诡事录根据什么小说改编

    苏无名和卢凌风有历史原型吗《唐史》中有关于苏无名的记载,他生活在武则天时期,《纪闻》这本小说里记录了很多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非常有名,曾因破获太平公主珠宝被盗案而声名鹊起,除了《纪闻》,野史中也有苏无名这个人,只不过《唐朝诡事录》里把苏无名设定为狄仁杰的弟子。卢凌风是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无此人。朝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