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做法能解决藩王问题?

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做法能解决藩王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97 更新时间:2024/1/15 5:48:03

什么人能成为藩王?宗室成员、功臣以及势力首领。

朱元璋在公元1370年建立了藩封制度,这个藩封制度是借鉴了以往的各种分封才制作而成的。

在藩封制度实行之后,朱元璋先后将自己的儿子们和一个孙子分封在了各地,比如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是北平;十子朱檀封为鲁王,封地兖州。

朱元璋为何建立封藩制度呢?他的初衷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略,尤其是元朝的余党。

当然,既然是制度,那一定就有漏洞,每个藩王都有属于自己的军事权利,其中燕王朱棣是所有藩王中实力最强大的。

朱元璋虽感叹这种制度帮自己消除了北方的后顾之忧,但仍提心吊胆,所以规定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根本的消除危害,藩王依旧拥有兵权,以至于后来燕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其实就是因为朱允炆削藩而导致的,这种削藩行为让藩王们利益受损,于是只能奋起反抗,推倒朱允炆的统治。

朱棣当上皇帝后,深知不能削藩,于是换了一种策略,就是“藩禁”,在政策上对藩王进行一种限制,凡是藩王府的成员皆不可农、工、士、商,同时对入朝也做了一些规定,比如不能随便进京。

清朝时期分封的藩王和明朝时期的藩王又有所不同,清朝是为了控制南方所以分封了一些汉人降将来管理南方。比如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他们合称三藩,权利非常大。

其实想要解决藩王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解决藩王实权,让藩王没有实质性的权利,只是有一个宗室政治待遇就可以了,或者让其权利分散,不全部掌握在藩王手中。

更多文章

  • 明朝兵败,皇太极提出议和,为何崇祯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崇祯与皇太极比较,崇祯和皇太极哪个死得早,崇祯和皇太极的关系

    明朝兵败,皇太极提出议和,为何崇祯不同意?崇祯和所有的亡国之君都不太一样,他统领国家17年,虽然勤于政务,殚精竭虑,但最终却没能挽回国家衰亡的局势。其实也不是没有给过他中兴的机会,只是崇祯却没有利用起来。1642年,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朝已经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满清却提出议和。崇祯听到虽有怀疑,

  • 历史打假第6集:明朝火器领先世界200年,鸦片战争清朝阵亡3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鸦片战争历史资料视频,鸦片战争资料解析,鸦片战争明朝火器

    今天为大家打假的谣言发生在明朝与清朝,传播率较高。老规矩,3分钟搞定!明朝火器领先世界200年谣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军队进入京城在清军的某个仓库里发现了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根据调查发现是明朝末年制造的,更为关键的是,这批火器竟然比他们英国的装备还要先进!正史:根据昊童了解,明朝火

  • 关于明朝最大的谎言,相比于清朝,很多人都承认自己误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各个朝代对明朝的评价,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

    明朝有位皇帝叫做明仁帝,他在位时间很短,仅有十个月。当他上位的时候,有位名叫李时的大臣,说他只知道美女,贪恋美色,不关心国家大事,父亲去世也不知道守孝。皇帝一听,十分生气,就采用廷仗的手段来惩罚他。这个大臣就被当着众大臣的面,扒光了衣服,被人用仗来指责。李时受到了屈辱,颜面尽丢。可是,他对皇帝说出这

  • 此人杀死清朝皇帝,却被明朝凌迟处死,部下17代为其守墓4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的战神杀死清朝50余将领,清朝杀了明朝皇族多少人,清朝杀明朝官员

    在中国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大明王朝风雨飘摇,首先因为天气原因,当时明朝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小冰河时期,导致粮食减产,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没有饭吃,很多人都起义造反,这就形成了不少流民,李自成,张献忠就是靠着这些流民聚众为寇,动摇了大明王朝的根基,除了内忧之外,北方的女真部落也迅速崛起,他们直接威胁

  • 刘罗锅告老还乡,乾隆为何说宫灯歪了呢?有何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罗锅告老还乡宫灯歪了,刘罗锅和嘉庆关系,刘罗锅与乾隆最后一次对话

    2、深层的含义,是说刘告老还乡基本退出官场,那就是电影的主题中体现的:刘庸跟和砷之间正义和奸诈的平衡被打破,宫灯代表的皇室3、那个时候刘罗锅很老了,皇上想看看刘罗锅腿脚是否灵便。还可不可以爬上去。有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味道!4、看谁能真正的扶佐大清的江山社稷。乾隆说:灯歪了。大臣们就说:是歪了

  • 清朝人口为何出现爆炸式增长,从7000万猛增到4亿多,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人口为何从7000万猛增到4亿,清朝人口激增原因,清朝人口为何能从7千万增长到4亿

    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共有两千多年,而在这期间出现过近百个朝代,这也就意味着平均两百年左右就有一个新兴的政权,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必然会出现战争,这种情况也导致古代的人口一直偏低,偌大的华夏大地很多时候只有几千万人,若是有大规模的战争爆发甚至很有可能不足千万。虽然在宋朝时期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可也

  • 清朝灭亡111年,为何如今还有人守皇陵,他们是谁,谁来发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一般世代传承,拿着朝廷固定的饷银又过着闲云野鹤的清闲生活,而且还很富有荣誉感,他们就是守护皇家陵墓的守陵人。按说封建时代结束后,守陵人这种职业应该消失才对。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如今距离清朝灭亡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清朝的皇陵依然还有很多人在守护,那么他们又是什么身份呢?

  • 清朝比和珅还聪明的人,留下千亿资产,子孙如今都是亿万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帝和珅真实图片,清朝比和珅还聪明的人,清朝大贪官和珅哪里人

    满清是封建历史的终结,此后天底下再无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因为时间并不算久远,所以常人对清朝的了解相对还是比较多的,而这几年清宫剧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所以清朝中那些达官贵人的名字也就更加的被人所熟知了,乾隆年代是盛衰交替点,其中的大贪官和珅更是人尽皆知,其敛财一生可谓是富可敌国。和珅本人与我们今日

  • 湘军水师统帅彭玉麟生辰八字解读,爱而不得,一生知己是梅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彭玉麟,字雪琴,祖籍湖南衡阳县,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非进士出身,武将出身,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外号“活阎王”,后来被辜鸿铭称为:“傲骨丹心的奇男子,别样柔情的伟丈夫”。彭玉麟不要钱,不要

  • 清朝平台前军政官员曾出现矛盾,平台后施琅力主在台设府管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施琅将军的资料,施琅个人简介,施琅石像

    幸好,在明末清初,有闽商郑成功家族,靠海上贸易积累起来的经济力量,将台湾从荷兰人手里抢了回来。当时,郑芝龙、郑成功、郑经家族是明末清初兴起的著名海商家族集团,在台海一带具有强大的商业实力,郑氏集团拥有“海陆十大商”,由“仁、义、礼、智、信”的“海五商”和“金、木、水、火、土”的“陆五商”构成。其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