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能更好解决藩王问题?

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能更好解决藩王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028 更新时间:2023/12/8 8:27:04

清朝之所以覆灭,主要是袁世凯与革命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藩王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

清朝最终是覆灭在了时代的浪潮之下,如果清朝得以延续的话,那么藩王也不可能撼动政权。

清朝当时的处境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但藩王这个群体却相对比较安静,没有对国家造成太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准王爷出京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藩王的问题。

笼统的说完了清朝,咱们再来将目光转向明朝,明朝的不准王爷进京也不是一直都有的政策,明朝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以朱棣登基为分水岭。

一、明成祖登基前(也就是朱元璋朱允炆时期)

明朝不准王爷进京这个现象,还要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说起。

朱元璋曾在遗诏中提到:“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也就是说不让王爷来京城,即便是自己驾崩了都不要来奔丧。

而这也并不是他在病危的时候临时制定了这个政策,明朝在建立之初就将王爷分封出去,并要求王爷们除非皇帝召见否则不得入京。

所以我们可以将“明朝不准王爷入京师”看成是朱元璋贯彻一生的政策。

而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保护朱允炆的安全。

可令人遗憾的是,朱元璋最终的担心还是变成了现实。燕王朱棣不但起兵,而且还成功夺取了自己长孙朱允炆的皇位。

这个结果其实也并不令人意外,虽然朱允炆这边兵力更多,但朱棣的个人素质更为优秀,同时支持他的高级将领也是非常多。随着时间的流逝,支持朱棣的人越来越多,在此消彼长之下,他很快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不准王爷进京对于解决藩王问题似乎效果很差。

二、明成祖登基后(朱棣掌权时期)

而朱棣在登基之后,为了笼络人心,他先把被削藩的王爷全部都官复原职。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意打压各个王爷的实力。在朱棣登基后,王爷们的待遇虽说要比朱允炆执政时期好,但是这个好的程度非常有限——朱桂这个例子就非常典型,朱桂被朱允炆罢免,而朱棣给他恢复了官职,可是朱棣三番五次召他来京城,同时还罢免的他的护卫,这波操作下来,朱桂完全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对于自己的兄弟,朱棣还算是比较客气。可是对于朱标的儿子,朱棣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他最初的想法是把他们给杀死,但是朱棣当年起兵的名义是清君侧,如果他杀了朱标的儿子,就变成谋反了,所以他想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他们圈进在陵园当中,这样可以随时监测他们的动向,避免他们谋反。

建文帝朱允炆被作为藩王的自己给推翻,所以在朱棣登上皇位后,他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削弱藩王的力量,同时把那些最不放心的存在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监管,这变相说明,朱棣觉得不准王爷出京是解决藩王问题的最好方法。而他之所以没有彻底变革,是为了稳妥起见。

所以说只要让藩王镇守各地,那么藩王就肯定会造反,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封建制度的劣根性导致王爷这个特权阶级即便是在不断被削弱,但只要不对其加以监管,依旧会对皇权有不小的威胁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藩王的实力的确是太强大了,强大到让皇帝本人都忌惮了。

要是朱允炆不对他们进行抑制,那么等到他们的实力累积到一定程度,肯定也会剑指王庭。

朱允炆虽然削藩的程度有些过分,但他削藩不过是个导火索罢了,因为即使他只是象征削藩,那么身板硬起来的藩王依旧有可能起兵造反。

很多人异想天开,觉得削弱藩王的力量就可以了。

但这样有效果吗?

显然是没有的,因为当初朱元璋在登基的时候就把这点做到了极致,他规定王爷们只能统领府兵,不能组建自己的军队,如果有人胆敢违反那么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天高皇帝远,在远离皇帝的情况下,王爷们自然可以选择背着皇帝私下集结招募军队。

这也是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的一个通病——地方藩王作为帝王的直系亲属,即便他们一直被不断削弱,但他们依旧可以依靠着自身的身份,或者特权及影响力,钻一些空子,“开发”出一些利益出来,而这些开发出来的利益,随着时间茁长成长,最终形成强大的反叛势力。

把王爷放在京城,他们处在监管之下,虽然依旧可能会出现王爷和大臣勾结的情况,但是他们绝对不可能对皇帝造成威胁。

毕竟,军队才是最重要的,空有影响力和地位,而没有能力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军事力量,就如同是空中楼阁。无论王爷的权力膨胀到了什么程度,处在皇帝监管之下的他们,被发现逾越了底线,那么皇帝可以随时把他杀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举措的核心目的并不是减少王爷谋反成功的可能性,而是想让王爷从心理层面彻底放弃造反的这个想法。

为了做到这点,皇帝给予王爷们的待遇也是非常优渥的,王爷们可以在王城当中尽情享受,而皇帝则是可以安心执政,这个做法可以说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不准王爷出京的确是解决藩王问题的最好办法。

总结(美中不足之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政策,不准王爷出京可以将藩王对社稷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

1、首先,就是阶级矛盾的增加。这些王爷在京城,那么所有的资源肯定都会优先给他们的后辈。这对于他们来说会是一个良性循环,他们拿到了无数的资源,再把这些资源倾注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更加优秀,为家族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但如果长此以往,他们则会垄断国家的政治,抑制平民的崛起。

那到时候社会当中的矛盾就从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逐渐变成权贵和平民之间的矛盾。

如果后者的矛盾真的集中爆发,情况是更为严峻的。

2、当然了,藩王聚集在京城的另外一个坏处,就是国家如果遇到危急的情况,藩王们会被一网打尽。清

朝的时候袁世凯之所以能轻松控制整个国家,就是因为他们彻底掌握了王城。

八旗子弟当时全在王城,谁都没有幸免于难。随着他们被捕,清朝彻底失去了反败为胜的可能。

更多文章

  • 87版《红楼梦》中的服饰,为何采用明朝而不用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红楼梦里的服饰文化,红楼梦 明代服饰图,红楼梦为啥穿明朝服饰

    曹雪芹用隐秘的手法,婉转的把南明王朝浓缩成了贾府,然后又月隐秘的影射之法,把南明诸多政治人物影射到了大观园诸人身上,从而褒贬了南明王朝失败的惨痛。表达了作者对南明诸多政治人物的,看法。同时,指责了大清满汉一体(金玉良缘)的虚伪以及满人奴役压迫汉人的残暴!创作者为了避免统治者的猜忌,在进行写作时,通常

  • 明朝的军队为什么在投降清朝之后,战斗力暴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军队投降后的表现,明朝士兵为何投降清军,历史上真实的明朝军队

    在欧洲足坛有两大笑话,一个是觉得英格兰很强,一个是觉得意大利很弱。在我们的历史认知中也存在这么一个笑话,那就是觉得明末的明军很不给力,很弱鸡。其实事实恰恰相反,明末的明军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他们在打农民军的时候,其实是很给力的。明末的农民军是在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中逐渐壮大的,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

  • 明朝王爷不准进京,清朝王爷不准出京,那么这两种制度哪种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皇子进京规定,明朝王爷进京藩王出京,明朝王爷等级一览表

    在秦朝时藩王制度还没有建立,秦始皇的儿子基本上都在京城,没有人被封王。但到了汉朝,刘邦称帝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分封了一大批刘姓诸侯王和异姓诸侯王,虽然刘邦在临终前基本上处理完了异姓诸侯王,可在绝对权力面前同姓诸侯王也不会护卫你皇室。于是藩王问题越来越大,直至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汉武帝吸取教训

  •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太极跟崇祯谁死得早,皇太极在崇祯哪一年死的,皇太极与崇祯差多少岁

    从1640年开始,皇太极对明朝发动松锦之战。双方投入十几万大军,历经两年。1642年,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松锦之战以明军惨败而告终。在东北的明军只剩三万残兵败将,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不久,清军攻下明朝在关外的其他城池。此时,明朝内地农民起义迅猛发展,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不断攻城克地,明政府军只有招架之

  • 大明风华:隔代亲?朱棣和康熙太相似,传位时孙子都起了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临死传位给老二,朱瞻基和朱棣隔代亲,朱棣最后传位了吗

    《大明风华》的故事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开始,燕王朱棣装疯卖傻好多年,甚至不惜在猪圈里吃猪屎来解除建文皇帝对他的猜疑,后来时机成熟后朱棣突然发难顺利夺取天下,正因如此朱棣也称自己是大明第一罪人,虽然打下了江山可他晚上睡觉总是做噩梦,从自己侄子手中夺走皇位,还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前朝旧臣,这些事他一直不能

  • 古代人房产如何交易?宋朝卖房最麻烦,清朝先进却留下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百姓买房心酸史,宋代不动产买卖的步骤,古代房屋买卖

    以地定房对于隋唐以前房屋与土地也有不同规定,但隋唐时期,两个朝代国家治理进行了规范,隋朝时一些典章制度基本确立,而到了唐朝后,国家治理更加规范,比如《唐律》的制定就体现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唐朝对社会事物的规范,唐朝时房产统计是以土地为依据,根据土地统计为准。据《新唐书·食货志一》记载,唐朝对土地统计,

  • 名将最多的朝代,几乎是宋朝的10倍,清朝的20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一代十大名将,宋朝100名将排名,历史上有名的将军宋朝

    那么这个朝代是什么朝代呢?许多人想到的都是唐朝,但是真正的结果并不是唐朝,虽然唐朝也出现了非常多的名将,但是唐朝还是不能够和这个朝代相比,这个朝代的名将数目是宋朝的十倍左右,是清朝的二十倍。中国历史上名将最多的朝代是汉朝,为什么会是汉朝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我们都知道汉朝其实是有着两个朝代的,东汉和

  • 历史上被皇帝用脚踹死的两个人,一个是明朝皇后,一个是清朝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哪一位王爷是剔骨之刑死的,历史上差点被宫女勒死的皇帝,历史上被活活踩死的皇帝

    第一个是明朝皇后,这个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明朝嘉靖皇帝的皇后。嘉靖皇帝我们很熟悉了,此人的封地在今天的湖北钟祥,本来他跟皇帝无缘,无论如何也当不了皇帝的。可是命运就是这么奇特,明武宗朱厚照玩了一辈子,突然暴毙,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他的母亲张太后合议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决定拥立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位,史称嘉

  • 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做法能解决藩王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藩王进京,明朝藩王每年需要进京吗,明朝王爷进京藩王出京

    什么人能成为藩王?宗室成员、功臣以及势力首领。朱元璋在公元1370年建立了藩封制度,这个藩封制度是借鉴了以往的各种分封才制作而成的。在藩封制度实行之后,朱元璋先后将自己的儿子们和一个孙子分封在了各地,比如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是北平;十子朱檀封为鲁王,封地兖州。朱元璋为何建立封藩制度呢?他的初衷是为了

  • 明朝兵败,皇太极提出议和,为何崇祯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崇祯与皇太极比较,崇祯和皇太极哪个死得早,崇祯和皇太极的关系

    明朝兵败,皇太极提出议和,为何崇祯不同意?崇祯和所有的亡国之君都不太一样,他统领国家17年,虽然勤于政务,殚精竭虑,但最终却没能挽回国家衰亡的局势。其实也不是没有给过他中兴的机会,只是崇祯却没有利用起来。1642年,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朝已经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满清却提出议和。崇祯听到虽有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