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风华:隔代亲?朱棣和康熙太相似,传位时孙子都起了关键作用

大明风华:隔代亲?朱棣和康熙太相似,传位时孙子都起了关键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35 更新时间:2023/12/29 11:22:39

《大明风华》的故事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开始,燕王朱棣装疯卖傻好多年,甚至不惜在猪圈里吃猪屎来解除建文皇帝对他的猜疑,后来时机成熟后朱棣突然发难顺利夺取天下,正因如此朱棣也称自己是大明第一罪人,虽然打下了江山可他晚上睡觉总是做噩梦,从自己侄子手中夺走皇位,还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前朝旧臣,这些事他一直不能释怀!

登基之后明成祖朱棣在立太子的时候也犯了难,大儿子朱高炽是燕王世子,也是自己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朱高炽身体肥胖体弱多病、性格懦弱主张以仁政治天下。二儿子朱高煦一生戎马还屡立战功,尤其是靖难之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朱高煦也是所有儿子中最像朱棣的,当年朱棣起兵谋反时曾承诺如果此役成功就传位给老二,所以朱高煦一直尽心尽力为他卖命。

当时朝野上也分成两党,朱高炽因为仁爱儒雅深得文官们的拥护,而朱高煦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在武将中威信极高,其实朱棣还是想立朱高煦的,但无奈长幼有序况且不想再遭杀戮,最终还是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朱棣非常喜欢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明宣宗),朱棣对这个孙子喜爱有加,可能是爱屋及乌的原因让他在立太子的时候偏袒了朱高炽,他也想让朱高炽将来把皇位再传给朱瞻基,最后也如他所愿了。不过朱高煦最后效仿朱棣再次起兵谋反,但终究还是失败了!

朱棣的经历让人想到了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九子夺嫡其实主要有两股大势力,一股是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一股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后八爷党几乎得到了所有朝臣的支持,他们还在康熙驾崩前做好了兵变的准备,只是康熙早就拟好了圣旨,决定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胤禛,后来胤禛在老十三允祥的帮助下顺利登基。康熙选择胤禛是因为他做事勤勉、手腕强硬、铁面无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胤禛的儿子弘历(乾隆),弘历从小就深得康熙喜爱,康熙还经常辅导他读书和练剑,传位给胤禛时弘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康熙几乎已经默认了弘历会成为胤禛的继承人!

隔代亲这个词由来已久,朱棣和康熙的经历也再一次证明了隔代亲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而明宣宗朱瞻基和乾隆皇帝弘历都是历史上不错的皇帝,他们都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

更多文章

  • 古代人房产如何交易?宋朝卖房最麻烦,清朝先进却留下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百姓买房心酸史,宋代不动产买卖的步骤,古代房屋买卖

    以地定房对于隋唐以前房屋与土地也有不同规定,但隋唐时期,两个朝代国家治理进行了规范,隋朝时一些典章制度基本确立,而到了唐朝后,国家治理更加规范,比如《唐律》的制定就体现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唐朝对社会事物的规范,唐朝时房产统计是以土地为依据,根据土地统计为准。据《新唐书·食货志一》记载,唐朝对土地统计,

  • 名将最多的朝代,几乎是宋朝的10倍,清朝的20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一代十大名将,宋朝100名将排名,历史上有名的将军宋朝

    那么这个朝代是什么朝代呢?许多人想到的都是唐朝,但是真正的结果并不是唐朝,虽然唐朝也出现了非常多的名将,但是唐朝还是不能够和这个朝代相比,这个朝代的名将数目是宋朝的十倍左右,是清朝的二十倍。中国历史上名将最多的朝代是汉朝,为什么会是汉朝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我们都知道汉朝其实是有着两个朝代的,东汉和

  • 历史上被皇帝用脚踹死的两个人,一个是明朝皇后,一个是清朝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哪一位王爷是剔骨之刑死的,历史上差点被宫女勒死的皇帝,历史上被活活踩死的皇帝

    第一个是明朝皇后,这个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明朝嘉靖皇帝的皇后。嘉靖皇帝我们很熟悉了,此人的封地在今天的湖北钟祥,本来他跟皇帝无缘,无论如何也当不了皇帝的。可是命运就是这么奇特,明武宗朱厚照玩了一辈子,突然暴毙,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他的母亲张太后合议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决定拥立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位,史称嘉

  • 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做法能解决藩王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藩王进京,明朝藩王每年需要进京吗,明朝王爷进京藩王出京

    什么人能成为藩王?宗室成员、功臣以及势力首领。朱元璋在公元1370年建立了藩封制度,这个藩封制度是借鉴了以往的各种分封才制作而成的。在藩封制度实行之后,朱元璋先后将自己的儿子们和一个孙子分封在了各地,比如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是北平;十子朱檀封为鲁王,封地兖州。朱元璋为何建立封藩制度呢?他的初衷是为了

  • 明朝兵败,皇太极提出议和,为何崇祯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崇祯与皇太极比较,崇祯和皇太极哪个死得早,崇祯和皇太极的关系

    明朝兵败,皇太极提出议和,为何崇祯不同意?崇祯和所有的亡国之君都不太一样,他统领国家17年,虽然勤于政务,殚精竭虑,但最终却没能挽回国家衰亡的局势。其实也不是没有给过他中兴的机会,只是崇祯却没有利用起来。1642年,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朝已经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满清却提出议和。崇祯听到虽有怀疑,

  • 历史打假第6集:明朝火器领先世界200年,鸦片战争清朝阵亡3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鸦片战争历史资料视频,鸦片战争资料解析,鸦片战争明朝火器

    今天为大家打假的谣言发生在明朝与清朝,传播率较高。老规矩,3分钟搞定!明朝火器领先世界200年谣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军队进入京城在清军的某个仓库里发现了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根据调查发现是明朝末年制造的,更为关键的是,这批火器竟然比他们英国的装备还要先进!正史:根据昊童了解,明朝火

  • 关于明朝最大的谎言,相比于清朝,很多人都承认自己误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各个朝代对明朝的评价,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

    明朝有位皇帝叫做明仁帝,他在位时间很短,仅有十个月。当他上位的时候,有位名叫李时的大臣,说他只知道美女,贪恋美色,不关心国家大事,父亲去世也不知道守孝。皇帝一听,十分生气,就采用廷仗的手段来惩罚他。这个大臣就被当着众大臣的面,扒光了衣服,被人用仗来指责。李时受到了屈辱,颜面尽丢。可是,他对皇帝说出这

  • 此人杀死清朝皇帝,却被明朝凌迟处死,部下17代为其守墓4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的战神杀死清朝50余将领,清朝杀了明朝皇族多少人,清朝杀明朝官员

    在中国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大明王朝风雨飘摇,首先因为天气原因,当时明朝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小冰河时期,导致粮食减产,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没有饭吃,很多人都起义造反,这就形成了不少流民,李自成,张献忠就是靠着这些流民聚众为寇,动摇了大明王朝的根基,除了内忧之外,北方的女真部落也迅速崛起,他们直接威胁

  • 刘罗锅告老还乡,乾隆为何说宫灯歪了呢?有何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罗锅告老还乡宫灯歪了,刘罗锅和嘉庆关系,刘罗锅与乾隆最后一次对话

    2、深层的含义,是说刘告老还乡基本退出官场,那就是电影的主题中体现的:刘庸跟和砷之间正义和奸诈的平衡被打破,宫灯代表的皇室3、那个时候刘罗锅很老了,皇上想看看刘罗锅腿脚是否灵便。还可不可以爬上去。有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味道!4、看谁能真正的扶佐大清的江山社稷。乾隆说:灯歪了。大臣们就说:是歪了

  • 清朝人口为何出现爆炸式增长,从7000万猛增到4亿多,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人口为何从7000万猛增到4亿,清朝人口激增原因,清朝人口为何能从7千万增长到4亿

    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共有两千多年,而在这期间出现过近百个朝代,这也就意味着平均两百年左右就有一个新兴的政权,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必然会出现战争,这种情况也导致古代的人口一直偏低,偌大的华夏大地很多时候只有几千万人,若是有大规模的战争爆发甚至很有可能不足千万。虽然在宋朝时期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