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的故事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开始,燕王朱棣装疯卖傻好多年,甚至不惜在猪圈里吃猪屎来解除建文皇帝对他的猜疑,后来时机成熟后朱棣突然发难顺利夺取天下,正因如此朱棣也称自己是大明第一罪人,虽然打下了江山可他晚上睡觉总是做噩梦,从自己侄子手中夺走皇位,还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前朝旧臣,这些事他一直不能释怀!
登基之后明成祖朱棣在立太子的时候也犯了难,大儿子朱高炽是燕王世子,也是自己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朱高炽身体肥胖体弱多病、性格懦弱主张以仁政治天下。二儿子朱高煦一生戎马还屡立战功,尤其是靖难之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朱高煦也是所有儿子中最像朱棣的,当年朱棣起兵谋反时曾承诺如果此役成功就传位给老二,所以朱高煦一直尽心尽力为他卖命。
当时朝野上也分成两党,朱高炽因为仁爱儒雅深得文官们的拥护,而朱高煦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在武将中威信极高,其实朱棣还是想立朱高煦的,但无奈长幼有序况且不想再遭杀戮,最终还是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朱棣非常喜欢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明宣宗),朱棣对这个孙子喜爱有加,可能是爱屋及乌的原因让他在立太子的时候偏袒了朱高炽,他也想让朱高炽将来把皇位再传给朱瞻基,最后也如他所愿了。不过朱高煦最后效仿朱棣再次起兵谋反,但终究还是失败了!
朱棣的经历让人想到了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九子夺嫡其实主要有两股大势力,一股是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一股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后八爷党几乎得到了所有朝臣的支持,他们还在康熙驾崩前做好了兵变的准备,只是康熙早就拟好了圣旨,决定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胤禛,后来胤禛在老十三允祥的帮助下顺利登基。康熙选择胤禛是因为他做事勤勉、手腕强硬、铁面无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胤禛的儿子弘历(乾隆),弘历从小就深得康熙喜爱,康熙还经常辅导他读书和练剑,传位给胤禛时弘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康熙几乎已经默认了弘历会成为胤禛的继承人!
隔代亲这个词由来已久,朱棣和康熙的经历也再一次证明了隔代亲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而明宣宗朱瞻基和乾隆皇帝弘历都是历史上不错的皇帝,他们都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