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乱世,英雄辈出,秦琼的大名早就传遍山东,早年,秦琼行侠仗义,算得上是一方豪杰,后来秦琼参军,在隋将来护儿的麾下,来护儿把秦琼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但隋朝已经大厦将倾,秦琼几经辗转,和裴仁基一起投奔了瓦岗寨,李密听闻秦琼来投奔,非常高兴,招待众人的时候,邀请秦琼坐在他的右手边,挽着手对大家说:“我得秦叔宝,犹如刘备得关羽也。”
可李密为人傲慢,在和王世充的巅峰之中,李密不听忠言,错失好局,最终被王世充打败。秦琼、李勣等人被王世充所收拢,但王世充实在非英主,秦琼等人只好弃王世充而投奔唐军。且说李渊听闻秦琼来投奔,鞋子都没顾得穿,亲自出门迎接,因为秦琼的大名,实在太响亮了。
李渊正值势力扩张之际,求贤若渴,秦琼有能力,也有名气,若能收纳秦琼,天下英雄定会纷纷效仿,都归到李渊帐下,所以李渊对秦琼嘘寒问暖,不仅赏赐他高官厚禄,问秦琼:“爱卿可曾吃过龙肉?朕贵为天子,也算是龙了,如果爱卿想吃龙肉,我可以从身上割2将斤给爱卿煮食。”秦琼一听,感动的留下眼泪,发誓这辈子就跟着李渊干了。
后来,秦琼帮助李渊和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鏖战宋金刚、收服尉迟恭、激战王世充,秦琼就是李渊最勇猛的战将之一。秦琼投奔唐军之后,大小战斗经历200多次,身上遍体鳞伤,但从未后悔过,因为李渊以“国士”待之,他就要以“国士”来回报李渊。后来,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相争,都想拉拢秦琼,但秦琼效忠的,始终是李渊。
所以,秦琼虽然战功赫赫,但在李世民登基后,秦琼却很少再有战绩,秦琼虽然有开疆辟土的大功劳,在贞观年间没有大作为,所以在凌烟阁上排名靠后。也有人说,贞观年间,秦琼为了自保,只能连续12年“装病”,最终保住了家族,也保住了身家性命。
平心而论,秦琼对得起李渊。或许,李世民一直认为,秦琼是父亲的旧臣,冥顽不化,无法成为自己所深信之人,但这样的结果,对秦琼来说也是一种解脱。秦琼戎马一生,在贞观年间赋闲在家“养病”,是多么完美的结局。
后记:关于秦琼的两点争议:其一,民间传说,包括一些野史都记载秦琼是李渊一家的救命恩人,这个在正史上并无记载。其二,关于秦琼是否参与玄武门之变,因为新旧《唐书》对此事描述不一,从秦琼的凌烟阁排序来看,秦琼很可能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或许是间接参与,或许没有参与。关于秦琼此人,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