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骑红尘妃子笑,杨贵妃的这口贪吃的黑锅,可是足足背了千余年

一骑红尘妃子笑,杨贵妃的这口贪吃的黑锅,可是足足背了千余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43 更新时间:2024/1/23 19:13:59

一直以来,杜甫的这首诗都给我们一个这样的假象,那就是因为杨贵妃爱吃荔枝,所以唐玄宗才会专门为其开辟了一个特快专递,让千里之外的岭南荔枝能够火速送入宫内,这就就可以让自己的最爱—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了。

这种说法听起来暖心,然而这恐怕是杨玉环所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锅了,其实在古代向朝廷进贡荔枝本来就是一个惯例,而且从汉代开始,荔枝就常规化上供了,像这种加急快递,自汉武帝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了。

我国是荔枝的发祥地之一,其原产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大约从春秋战国之时,我国先民们便将这种野生植物驯化成了人工栽培的果树,只是当时的岭南与中原之间隔了延绵千里的群山峻岭,因此那个时候,中原的书籍对此未有记载,而直到西汉时期,这种水果才出现在书籍之中。

“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葡萄,隐夫薁棣,答沓离

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上林赋》

马相如的 《上林赋》中所提及的“离支”便是荔枝,荔枝鲜甜可口,让人垂涎欲滴,就连皇帝这种资深吃货,一尝之下也是喜爱非常,要是平时能够没事吃几颗,该有多好呀。

于是就有人建议,咱们在长安也种几棵荔枝树,不就行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热带植物移植到温带地方的经验,但皇帝既然想,咱们就要办呀。

因此在汉武帝的命令之下,数十棵荔枝树便从的苍梧被移植到长安,种在了长安宫廷内的上林苑内。

然而移植的效果却很不理想,结果很悲催,一株也没活下来。

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偶一株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

这可就犯难了,移植不成,但皇帝还必须要吃,那怎么办呢?

多大的事儿呀,不就是几颗荔枝吗?在帝面前,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最古老的生鲜特快专递便由此产生。

因为荔枝需要保持鲜嫩,所以其一旦被摘下来就要火速送到宫内,速度决定一切,在这种任务紧、压力大的情况之下,很多专门送荔枝的快递小哥儿累死在了岗位之上,让人唏嘘不已。

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患。

而在唐代,荔枝是贡品,作为贡品,自然有其专门的运输方式,作为生鲜品种,快递速运是必然的手段,因此快马邮递本身就是荔枝进贡的一种运输景象,和杨贵妃真的关系还不算大。

所以说,杨贵妃能够吃上荔枝也并非是因为唐玄宗对其的偏爱,而是宫廷里本来就有啊。

为了口吃的,背了千年的黑锅,杨贵妃倘若知道,恐怕自己都要爬起来喊冤了。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请求出家为僧,不一会又反悔,李世民:我忍你很久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出家做和尚过吗,李世民出家原因,李世民为什么要出家

    李世民奉李渊之命,立即到河池拜见太守大人,得到了太守夫妇的热情款待。在宴席上,李世民非常恭敬地对太守夫妇说:表姑、姑父,小侄离京时父王特备家书一封,请姑父母赴京共商朝政。太守拆信一开,果然是李渊诚挚邀请,爽快地对李世民承诺:“既然表哥相邀,我自当到长安效力。”于是,隋朝的河池太守归顺了唐朝。这位河池

  • 淝水之战:八万北府兵大破百万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淝水一战相关资料,淝水之战的淝水是哪一条河的资料,淝水一战

    而此时在中国北方,各派势力征战不穷,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终于,一个雄才大略的男人结束了乱世,横扫中原,统一北方,他就是建立了前秦王朝的氐族人苻坚。他352年称帝,一路征战,376年,灭前凉和代国,前秦王朝统一北方。雄心勃勃的苻坚大帝自然不会只满足于一半的河山,这位雄姿英发的男人看着自己的江山,

  • 追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十位将领,下场各不相同,谁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多少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太子妃完整版,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哪年

    按照李世民阵营的说法,他们之所以发动玄武门之变,完全是因为事先得到确切消息,说是李建成、李元吉准备谋害李世民,后者属于被动发难。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说法不一,按照《旧唐书·长孙无忌传》的记载,李世民是带着十名心腹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这十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

  • 自古太子都爱谋反?为何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和康熙的关系,康熙平定太子谋反,康熙的太子为什么要谋反

    1. 戾太子刘据,7岁立为太子,悲情自杀西汉汉武帝建元二年,淮南王刘安来长安朝拜,在拜见过汉武帝和窦太后后,太尉田蚡秘密约见刘安,对刘安说:"当今武帝继位十余年都没有儿子,您是高祖皇帝的亲孙子,诸位藩王就数您最贤明,一旦皇上发生不测,除了淮南王您,还有谁更适合做天子呢?"淮南王刘安听过此话后窃喜。不

  • 李世民召见中亚使臣,使臣说:我也姓李!李世民泪流满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突厥使臣李世民,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李世民真的姓李吗

    三年后,李世民派李靖、薛万彻等人领兵10万,打败突厥,颉利可汗被灭。此后,唐朝继续远征西北,吐谷浑、吐蕃、高昌国等国纷纷向大唐臣服。此时,远在中亚的吉尔吉人,建立了一个叫“黠戛斯”的国家,他们派了一个使臣,不远千里,从遥远的中亚,穿过西域来到长安,朝拜唐太宗。谁知使臣刚开口,就和李世民攀起了亲戚,使

  • 冒牌的千古名君:唐太宗的皇帝生涯,就是不忍卒读的“烂账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千古帝王之唐太宗,唐太宗成为千古名君的原因,唐太宗(千古明君)

    首先说明一点,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完人,任何一位以“伟光正”形象示人的皇帝,背地里可能都有一大堆不忍卒读的“烂账”,比如号称“尧舜之君”的唐太宗。杀兄、杀弟、杀侄。谈论“玄武门之变”中孰是孰非,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如果李建成有抢先一步的机会,他必然也会率先发难。所以,事后李世民一再把自己打扮成被迫害者角

  • 一个心机婊的人生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为李渊次子。童年时代的李世民,可是一个真正的皇族公子,由于当时的皇太子是李建成,所以李世民根本不能得到有关帝王的特殊教育。但他受到的仍是其他普通家庭所受不到的典型的上层儒家教育。李世民童年时就非常好学,文武都很厉害。而且在后来作为皇帝时表现出的他精通历史、经济、书法、军事,可以知道童年

  • 背全李白的诗,穿越到唐朝,能击败李白成为诗仙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白简介资料,男子穿越到唐朝背诗被叫诗仙,历史上李白最好的诗

    在很多穿越小说里,有这样的桥段,主角穿越到异时空,盗用一些唐诗宋词,就成为顶礼膜拜的大诗人,技惊四座。假如有个无耻的法外狂徒张三,先花一段时间死记硬背,将李白的诗背得滚瓜烂熟,然后,他在穿越到李白出生前。那么他能击败李白,成为诗仙吗?《庆余年》范闲背李白《将进酒》名场面01、诗仙李白李白是唐朝著名大

  • 李世民登高远望:你看到我媳妇没?魏征:我只看到你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征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李世民魏征大唐情史,李世民魏征直谏图片

    长孙皇后是隋朝名将长孙晟的女儿,因为父母早亡,从小跟着哥哥长孙无忌在舅舅高士廉家中长大。13岁时,长孙皇后嫁给了李世民。后来李渊和李世民起兵反隋,长孙皇后和他的哥哥、舅舅一路跟随李世民,她和李世民可以称得上是患难夫妻。李世民登基后,册封妻子为皇后。长孙皇后贤良淑德,一方面教育子女,另一方面劝自己的哥

  •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何监致仕,浅谈唐朝的尊老养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致仕制度的发展轨迹,长安十二时辰关于唐朝生活的描述,唐朝致仕制度什么时候开展

    太子对这位耆老格外尊崇,特许东宫药园可以随时为其供药。贺知章致仕之后,把京城房产全都卖掉了,只剩了这一座还在,可见是非常喜欢……李泌踏进寝屋,定了定神,深施一揖:“李泌拜见贺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个80岁的老臣,虽然已经退休,不管是当朝皇帝,还是太子,乃至官员,对贺知章都非常尊重。本文不谈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