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不撤兵,北伐一定赢?根本不可能,南宋无力灭金

岳飞不撤兵,北伐一定赢?根本不可能,南宋无力灭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49 更新时间:2024/1/26 10:41:54

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宋金双方的实力,以及当时的战场形势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当时认为岳飞不撤兵,北伐就能成功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多是书生士大夫,他们对于战争形势,以及双方的实力并不了解,完全是出于愤慨,这一情绪深刻影响了后人。

首先,我们先看看宋金双方当时的军事实力。先说南宋,据历史学家徐规先生考证,在绍兴四年到绍兴十二年间,南宋的军队总数大概在30万人左右,除去川陕外,大约有20万人。这20万人中,具有较强战斗力的,也就是岳飞、韩世忠刘锜等人的部队。

其实金国军队的总数,与南宋大致相同,也在30万人左右,不过金军拥有当时令人恐怖的重甲骑兵。虽然双方兵力基本相同,但宋军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虽然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军队骁勇善战,但他们不相统属,各自为战,很难协调一致行动。

再看金军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当时的金军统帅完颜兀术统领各路军队,可以随时集中优势兵力,对宋军进行各个击破。反观宋军是以步兵为主的,在野战时处于明显的劣势。另外有一部分宋军属于临时招募,战斗力极差,所以只能倚靠岳飞等人的精兵强将。

其次,我们再看看宋金双方的经济实力。宋朝南迁后,领土大幅缩水,加上战火不断,所以只能依靠淮浙、广、江南的财力支撑,收入“才平时五分之一”,用有限的财力去支撑这场战争,对于南宋来说,十分艰难。金国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占据汉地,另一方面以掠夺为生,经济上问题不大。

最后,再来说说宋金当时的军事形势。岳飞虽然短期内取得了多场大捷,但此时的形势也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岳家军恢复了许多领土,这直接导致兵力分散。再加上接连几场恶战,岳家军虽然取胜,但其实也遭到严重损失,比如杨再兴等人纷纷战死。

另外整体战场局势也十分不妙,岳飞的友邻部队纷纷撤兵,岳家军成为北伐的孤军。此时金兀术在主力军的基础上,有征集河东、河北等地的10多万军队。对于这些情况,岳飞是了如指掌的,此时敌我双方实力发生变化。因此在之后的时间,岳家军一直处于守势,根本无力去恢复东京开封府。

当时的形势对岳飞来说,已经非常困难,凭借自己手中的几万人是无法恢复中原的。此时岳飞接到了宋高宗的命令,“择利进退,全军为上”。也就是说宋高宗没有明确让岳飞撤兵,而是让他根据战场形势判断,以保全军队为上策。无奈之下,岳飞只得撤军。

之后,宋金双方达成绍兴和议,合约的内容当然是可耻的,但也反映了宋金双方的真实情况,宋朝无法恢复中原,金朝无法完全灭宋,双方处于一种均势的状态。此时对于赵构来说,此时最危险的不是北方的金兀术,而是手握重兵的岳飞!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请关注【纵横五千年】

微信公众号:纵横五千年

更多文章

  • 明朝版“越战”:出兵八十万,交战二十多年,最终丧师失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越战纪录片完整版,明朝越战真实情况,丧师失地

    这场战争就是明朝初年的南征安南之战!安南指的就是越南北部地区,自秦朝开始此地原属于中国领土,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才独立建国。此后,统治安南的政权一直向中原王朝朝贡,成为其藩属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统治安南的陈朝最先表示臣服,朱元璋大喜,册封其国君为安南国王。但是到了1400年,安南国内爆发政变,宰相胡

  • 儿子被害死,朱元璋却骂他死有余辜,揭开明朝皇室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儿子死的最惨的一个,明朝皇帝评价朱元璋,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

    话说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人数比一个排还要多。长子朱标被封为太子,其他儿子被封为亲王,分封到全国各地。在众多的儿子中,除了长子朱标外,朱元璋最重视的就是次子朱樉,但恰恰就是朱樉让朱元璋非常失望。按照正史记载,朱樉也是马皇后所生,比太子朱标仅小一岁。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诸子,15岁的朱

  • 崇祯骂他欺世盗名,乾隆赞他一代完人,他誓死抗清,令人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评价崇祯,乾隆和崇祯的能力,崇祯抗清名将有哪些

    他就是明末著名学者、抗清名臣黄道周!黄道周是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编修等职,到崇祯年间担任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崇祯二年,黄道周第一次顶撞了崇祯皇帝。此时大学士钱龙锡因曾举荐袁崇焕,受到株连。满朝官员无一人敢出声,唯有黄道周先后三次上书。在奏折中,黄道周直指崇祯帝的过失,引起了崇

  • 生同衾,死同穴!从北宋古墓发现的“过仙桥”闲说古代丧葬形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二仙桥古墓,宋代坟墓的埋葬方法,北宋仙桥古墓图片大全

    近日,在湖南省宁乡市坝塘镇南芬塘村杨家湾,当地考古专家对一个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的北宋时期的一个夫妻合葬墓。这个墓葬出土的文物不是很多,仅仅出土了四件釉陶罐,还有一些棺钉等,但是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墓葬中,却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在两个相邻墓室墓壁的中间,留了一个小窗户相通。图注:湖南省宁乡市北

  • 天上掉皇冠!14岁少年“躺着”做皇帝,统治明朝45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童年最惨皇帝,大明最鸡贼的皇帝,明朝16帝奇葩事件

    事情还得从明朝正德十六年三月底说起,一向平静的湖北小城安陆顿时热闹了起来,一个来自北京朝廷的豪华使团抵达了这里,主要成员有司礼监太监谷大用、韦霦、张锦,内阁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礼部尚书毛澄等人。“正德八虎”之一谷大用扯着公鸭嗓宣读了一封诏书:嘉靖皇帝画像“朕绍承祖宗丕业十有七年

  • 他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为何却绝食自尽?以死向皇帝抗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名叫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出身将门,他的曾祖刘仁恭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一方,占据着幽州地区。后来,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父杀弟,于是年幼刘廷让跟随父亲刘延进逃到了中原地区。成年后的刘廷让身强体壮,且武艺高强,因此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周祖镇邺,以隶帐下”。郭威称帝后,刘廷让在禁军中任职,“补内

  • 被刺杀的明朝名将:推荐刘伯温出山,却被朱元璋“断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伯温一死朱元璋大开杀戒,朱元璋吃了刘伯温面条,朱元璋在刘伯温屋里吃面

    此人就是明朝开国功臣、名将胡大海!据史书记载,胡大海是虹县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朱元璋起兵之时,胡大海就前来投奔,担任前锋。之后,胡大海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被封为右翼统军元帅。之后,胡大海协助邓愈镇守宁国,领兵占领徽州。元将杨完者领兵十万前来攻城,被胡大海击败,接着他又领兵追击,“再败杨完者

  • 明朝最低调功臣:智谋堪比刘伯温,归隐山林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刘伯温智谋全书下载,明朝最有谋略的将领

    他就是堪称朱元璋的智囊的朱升!在《明史》中,关于朱升的记载非常少,但他却是明朝建立过程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朱升是安徽休宁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朱升刻苦好学,博览群书,于1348年考取进士,名列第二。朱升曾在元朝担任过池州学正,后见天下大乱,弃官隐居,潜心研究学问。1357年,是朱升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 辽被灭后,一猛人率200人,仅用8年建立西辽,为大辽强行续命88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辽粤之战最新消息今天,西辽和大辽谁强大,西辽被谁所灭

    这次盟约的内容大体上是和新崛起的金国约定共同灭亡辽国,之所以愚蠢,是因为作为羔羊的宋朝,却满心想着驱虎吞狼来保一方太平,最终才酿成了靖康之难的千古奇耻。而正是因此,之前长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辽国,在1122年,也就是北宋宣和四年,由金国大军攻破中京、末代皇帝天祚帝失踪后宣告灭亡。在这之后,北宋最大的

  • 帮明朝铸火炮,为清朝修历法,传教士汤若望,因何被判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汤若望为明朝做了什么,康熙处死汤若望,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

    汤若望相信许多人听到汤若望的名字,都会十分熟悉。1619年,十七岁的汤若望来到澳门,适逢明朝派官员来与葡萄牙人商议购买火器,结果汤若望便借机跟随办差队伍一路北上,成为了明朝的“火器顾问”,受到了重用。留在明朝政府的汤若望,主要是观测天文和修订历法,另外还奉崇祯旨意,带人研究和铸造火炮。时值明朝与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