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就是明朝初年的南征安南之战!安南指的就是越南北部地区,自秦朝开始此地原属于中国领土,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才独立建国。此后,统治安南的政权一直向中原王朝朝贡,成为其藩属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统治安南的陈朝最先表示臣服,朱元璋大喜,册封其国君为安南国王。
但是到了1400年,安南国内爆发政变,宰相胡季犛废掉国君,自立为王,改国号位大虞(史称胡朝),但胡季犛一直向明朝隐瞒此事。后来胡季犛的儿子胡汉苍在位时,向刚刚称帝的朱棣称臣,还自称是陈朝国君的外甥,受到群臣推戴,请求册封。朱棣刚刚夺取皇位,自然没时间调查,于是就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断有陈朝的大臣跑到明朝,朱棣最终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朱棣最初并不像用兵,他派几千人送陈朝皇室后裔陈天平回国为王。但没想到这支明军遭到伏击,最终全军覆没,陈天平被凌迟处死。消息传来,朱棣龙颜震怒,立即下诏讨伐统治安南的胡朝。
永乐四年七月,朱棣“以成国公朱能为大将军,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为左右副将军”,统率数十万大军出征。关于明军的人数,明朝方面称有八十万之众,但这很有可能是明朝虚张声势,根据史料分析,明朝动用的军队大概有21万左右。双方尚未交战,明军主将朱能病死,朱棣命副将张辅出任主帅。
明军进入安南境内后,势如破竹,张辅只用了五个月,就推翻了胡朝,生擒胡季犛父子。永乐五年,朱棣按照内地的统治方式,在安南地区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换言之他将安南地区纳入明朝的统治范围。朱棣的行为违背了《皇明祖训》,当时就遭到了解缙的反对,但永乐皇帝不以为然。
明朝占领安南后,境内不断爆发反抗,安南地方势力不断起兵造反,明军根本无法控制局面,他们甚至拥立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永乐帝再度派张辅出马,他不负所托,很快就镇压了安南各地的反叛。但张辅刚走,安南就又陷入战乱,朱棣只好再派张辅前往镇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暂时稳定局势。
永乐十六年,安南人黎利率众起义,自称“平定王”,迅速占据安南大部分地区,明军屡战屡败,甚至连主将柳升都被击杀。任凭明朝如何派出援军,都无法扭转安南境内的局势,而明朝损兵折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已经陷入了“越战”的泥潭。宣德二年,在统治安南22年后,明宣宗做出决定,从安南撤军,废除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参考资料:1.《明太宗实录》;2.《明史》;3.《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