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存续54年的五代十国,提起就头大,跟着我来了解这个乱世

存续54年的五代十国,提起就头大,跟着我来了解这个乱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21 更新时间:2024/1/27 7:21:32

如果用些词来形容这段乱世,我觉得这几个词比较恰当:烽火连天,打打杀杀。政权更迭频繁并且短命,五家八姓,“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皇帝腹黑脸皮厚。

先说五代,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唐末的藩镇首领,靠军事割据称霸一方,这些军阀打仗在行,为国家起名很随意,也是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为了区别以往朝代国号,史学家不得不在前面加个“后”字来区别。

这段乱世,最大特点就是政权更迭频繁,短的几年,长的也就十几年。

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仅仅是中原政权就换了五个,平均每十年时间就完成一次政权交替。

其次,政权更替充满暴力和屠戮,不按常理出牌,谁实力强,谁就能过把皇帝瘾。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不管出身如何,姓甚名谁,是华夏子孙还是蛮夷后裔,只要你有实力,有兵马,就可以问鼎中原,争霸天下。这是五代十国皇帝的典型特征。

据统计,中原五十四年间共有十四个幸运儿过了一把皇帝瘾,平均每人享国4.1年。十四位皇帝中以篡位方式登上帝位的有七人,占50%,七人中又有五个人弑杀父兄夺权,占到71.4%。

五代的历史,就是一连串的政变史。什么仁义道德法律人权,在这个时候统统失去价值了,剩下来的只是原始的本能,只有征服与被征服,杀人与被杀。

在五代十国,皇帝绝对是个高危职业,前一秒高高在上,下一秒就身首异处。而且夺去上任皇帝性命的还不是外人,绝大部分是最亲近的人,可能是儿子,可能是手足,可能是得力部将或亲密战友。越是亲近的人越毫不留情。

再次,这些皇帝少有雄才大略的,大部分目光短浅,志大才疏,属于过把瘾死了也无憾的流氓无赖型。

比如后梁二代皇帝朱友珪杀了父亲朱温,嫡子朱友贞又政变杀了朱友珪,都是才能平庸的主,重用的一帮大臣弄权乱政,败坏风气,下面的官吏贪赃枉法,任意盘剥百姓。

后唐李存勖能征善战,英勇神武,统一了大半个中原,可是一旦稳定,就开始宠信戏子。历史记住的都是他与戏子们的故事,可见有多荒唐。

李存勖在位的三年间,除了宠信戏子之外,而且还宠信大批宦官,搞得朝纲紊乱,民怨沸腾,最后众叛亲离,自己最终也在兵变中被流箭射死。

说到后晋,真有点一言难尽。

五代乱世中,要说哪一个政权,兼具喜感与悲感于一身,后晋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喜的是它有一个“儿皇帝”石敬瑭:50岁的人认30岁的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当父亲,开了历史的先河。悲的是它对辽国割地称臣,为后世留下了长久的祸患。这个依附于辽国建立起来的政权,虽然在风雨飘摇中仅仅坚持了11年,但后人却把它的故事讲述了一千多年。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是沙陀人,原是石敬瑭心腹大将,可惜后汉存在最短,仅仅四年而亡。取代后汉的也是刘知远的心腹大将郭威,客观地说,后周两位君主在五代皇帝里都是少见的英主,特别是周世宗柴荣,可以说是五代时期最英明的君主,假如不是英年早逝,天下统一大业就是他的了,可惜辛苦创下的基业却是为心腹爱将赵匡胤作嫁衣裳。

在五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朝代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地方割据政权,所谓的“十国”,指的是势力较大、存在时间较长的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即荆南)、楚、南唐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一时间,中国大地之上,皇上遍地都是。

十国并存于唐宋之际的六十余年间,也是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的无序时期。

各国之间合纵连横,你方唱罢我登场,你闹完了我耍,也是一场历史大戏。

先说北汉,因为它是十国中唯一一个属于北方版图的国家,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建国,最后一个亡国的政权。

北汉夹在两个强大的北周和辽国中间,活得小心翼翼。在凭国力说话的乱世,北汉注定难有作为,只能看人脸色行事。北汉先后经历四主,共存在了29年。最终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被宋太宗赵光义从历史上抹去。

南吴又称杨吴,为杨行密所建,存续三十年。为区别于前春秋战国之际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吴国,故在其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称之为“杨吴”;从地理上看,由于其居于南方,所以有南吴之称。

杨行密曾为唐朝的淮南节度使和弘农王,所以又称其为“淮南”政权或“弘农”政权。

这些割据政权有个共同点,就是开国君主拼命打江山,后代拼命祸江山,没有多少合格的守成之君,所以绝大部分都是短命王朝。当然吴越是个例外。

南吴就是很典型的这种,杨行密去世后,政权被权臣徐温把持,君主就是傀儡,而徐温有六个儿子,也都资质平平,倒是养子徐知诰是个可造之材。结果也就是这个养子先称齐王,后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称帝,建国号大齐,尊义父徐温为太祖武皇帝。

徐知诰坐上了大齐皇帝后,改回了自己的李姓,改名为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吴越与闽有些共同点,这两个国家君主没有太大野心,在自己一亩三分地认真耕耘,致力于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出现了五代时少有的繁荣景象。成为五代十国时难得的“世外桃源”。

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978年纳土归宋,历时近百年,是五代十国中名副其实的不倒翁。立国之初,钱镠便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方针,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它是十几个政权中政局最稳定、战事最少的一个,宋朝没有对吴越动一兵一卒。可以说,浙江之盛,兴于南宋,始于吴越。

王审知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今福建省)的建立者,福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开闽王”。王审知是秦代名将王翦的后代,琅琊王氏士族。白手起家,相当不易。

他对福建的影响极为深远。在他主政期间,注重发展经济,勤俭节约,近三十年时间,福建基本上没有发生过重大战事。他的励精图治,使闽地和钱镠的吴越一样,史称“轻徭薄敛,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

可是后代为了王位又打打杀杀,就让人失望了。自唐景福元年(892年)二月王潮进入福州,王氏割据福建共53年,至王延政降于南唐,闽国灭亡,先后一共有七人做了帝王,统治闽地37年。

在群雄争霸的五代十国,在长沙历史版图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王朝,也是唯一一个王朝,即五代时期最强割据势力之一的马楚王朝。

南楚(马楚)富甲天下,第一代君主马殷木匠出身,却是一代枭雄,他在位三十五年,社会安定,国富民强,使马楚出现了十国中少有的繁荣局面。

马楚政权和闽国类似,都是开国君王厉害,后代却是不争气,以致“五马争槽”,兄弟相残,存在55年,亡于南唐。

在弱肉强食的五代十国中,南唐算得上是十国中数一数二的强国。闽国、南楚政权都被它所灭。

可是五代割据进入尾声阶段,南唐再无精力到处蹦跶,面对后周,主动去掉帝号,改称国主,使用后周年号。不禁让人又想起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还是被北宋灭了。

而南唐后主李煜与后蜀后主孟昶对历史的贡献不在于治国,而在于文化。他们是被皇帝耽误的文学家。

而他们的命运也很相似,都被北宋所灭,都有漂亮的夫人,李煜有小周后,孟昶有花蕊夫人,他们夫人由于太漂亮,小周后服务赵光义,李煜被毒死,花蕊夫人被赵匡胤纳入后宫。

他们在五代十国这个“文学荒漠”中打造了两片“文化绿洲”。五代十国时,唐朝的文学发展被战乱破坏得比较严重,这个时期内,只有南唐和后蜀的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

他们的文学素养在五代十国帝王中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

前蜀、后蜀听起来很有连贯性,其实是两个人建立的,前蜀王建建立,后蜀孟知祥建立,都是二代而亡,没蹦出啥浪花来。

前蜀末帝王衍投降后唐,结果一族全部被杀掉了。后蜀孟昶被北宋所灭。

南平,也称荆南,是五代十国中最小的政权。

因为这个政权的建立者高季兴先是被朱温封为荆南节度使,后又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时被封为南平王,所以史称荆南或南平。这个国家生存之道就是八面称臣,在夹缝中求生存,存续55年,是宋朝拉开统一大幕后第一个被消灭的地方割据政权。

在广东有个割据政权为南汉。南汉可以说是十国中最腐败、最残暴的一国。

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太监王国。历任君主都是荒唐透顶,堪称五代一绝,为后人留下许多笑柄。中原王朝由于战乱无暇南顾,使民不聊生的南汉政权幸运地延续了六十四年。

这就是五代十国浓缩版介绍,博学的你们肯定有补充,欢迎交流。

认同文章,欢迎转发收藏。

更多文章

  • 如果匈奴、突厥还在北方,还会有后来的蒙古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匈奴 突厥 蒙古,匈奴突厥蒙古有什么关系,匈奴突厥契丹蒙古谁更强

    如果梳理一下古代草原上的霸主们,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即游牧民族的政权都相对短暂,茫茫的大草原上一直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激列场面。可谓沉船侧畔千舟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首先第一出场的是匈奴,与其并驾齐驱的就属东胡。匈奴人在中原人眼中是胡人,所以将其的东邻称为“东胡”,以方位名称对二者加以区分。匈奴

  • 假如不是一小人物搅局,此人不会失败,李渊的唐朝没机会完成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李渊简介,唐朝李渊是怎样夺取天下的,唐朝李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个小人物,觉得自己混的不好,这篇文章给大家看一下历史上的小人物,可以说这个人改变了历史。不过事先说好了,我们不要向他学习,因为他是个很自私的人。闲话就不多说了,下面直接进入正题,看一下这个小人物是怎么改变历史的。隋朝杨广时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分别是大兴、洛阳和江都。要说其重要

  • 流言背后的唐朝社会心理:用民谣俗语骂人,唐朝人真的很在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人的社会风气,唐朝人是怎么说话的,民间评价唐朝

    古代人没有互联网,老百姓无法像我们现在一样,随时上网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但古人有自己的方法,他们会编些民谣和俗语传唱,以表达对统治者的意见。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员,对于市井中所传唱的民谣都很在意,因为这是对社会舆论百姓心声的一种反应。绝大部分统治者都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引

  • 作为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寿王李瑁的结局,杨贵妃秘史寿王李瑁,安史之乱后的寿王李瑁

    所以唐玄宗娶杨贵妃,也相当于抢了自己儿子的女人。那么失去心爱之人的李瑁最终结局如何呢?李瑁还是非常老实的,没有跟父亲过不去,他也得以善终,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瑁跟随父皇一起逃进川地,最后无疾而终。(一)李瑁:身份显赫,唐玄宗宠爱的小儿子唐玄宗一朝早期,唐玄宗最宠爱的是武惠妃,而李瑁正是武惠妃的亲生儿子

  • 李世民有三件事情没有完成,留给了李治处理,最后一件和武瞾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与李治武则天的关系,李世民驾崩前如何交代李治,李世民怎样评价李治的

    李世民是一位十分狠的人,不仅仅在玄武门把他的哥哥和弟弟给杀了,还来了一个斩草除根,把李建成的儿子和李元吉的儿子全部给杀了,这下子李渊这个皇帝就只剩下李世民这一脉嫡亲。后来的李渊看到自己在皇位上也没有了什么意义,干脆就把位子给了李世民来当,自己当起了太上皇,在深宫之中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李世民当上了

  • 隋朝的统一是大势所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利弊,乐乐课堂历史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热热闹闹的魏晋南北朝结束后,中国历史终于进入了最强盛的时期——隋唐。历史上,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但是,皇后只有一位,也只能有一位。因为,皇帝就一位,所以嫡妻也只能有一位,一帝一后,一阳一阴,古来有之。如果皇后早逝,可以续立,但!这个“皇后”的名号却具有唯一性,不能同时出现两个活着的皇后。真

  • 唐朝一代名相魏徵,其坎坷的职业生涯,告诉了我们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代魏徵,唐朝魏征一代名相,唐朝四大名相为什么没有魏征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很对。只有经历过坎坷与挫折,才能够走向成功巅峰。在唐朝的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职业生涯非常的坎坷,可后来他的成就很少有人能及,他就是魏徵,大唐王朝的一代名相,甚至于在整个的历史上都是名相,能够和他相比的没有几个人。那么魏徵是如何一步步的当上宰相,他那坎坷的职业生涯

  • 唐朝女性在思想和观念上过度开放的原因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女性自由程度,唐代女性对唐朝的影响,唐朝女性抹胸长裙

    一系列的封建制度和礼教,都要求女性必须严格尊崇“三从四德”。所谓的三从,是指幼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所谓的四德,是指德、言、工、貌兼具。唯独,在唐朝时期有所例外,那时的女性,无论是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还是家庭地位,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跳跃。由此,使得唐朝女性的观念和作风,都极其的自由和开放,这在整个

  • 一夫一妻拥护者隋文帝何以被气得离家出走,且看独孤皇后强势御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文帝临终前大喊独孤误我,隋文帝最后为何说独孤误我,隋文帝 独孤皇后

    杨坚拥护一夫一妻制的缘由隋文帝杨坚能顺利结束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建立大隋朝,全靠北周大司马独孤信鼎力相助。而独孤伽罗则是独孤信的嫡孙女。17岁的杨坚被独孤信看中后,将自己14岁的孙女许配给他。虽然独孤伽罗当时只有14岁,却是一个非常有胆识有个性的硬核少女。她对杨坚说:“想让我嫁给你

  • 此人一战成名,却被李世民冷落20年,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临死前得罪一个惹不起的人,李世民最著名的事件,历史上谁能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唐朝时期能人辈出,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的老将们也纷纷的去世,其中包括李靖、屈突通、秦琼等等。不过在这些人的身后,还有着很多的名将,只不过在这些人的光芒之下,贞观年间的他们并不怎么耀眼,或者说并不被人知晓。都说金子总会发光的,有一个人在对外的征战中一战成名,但是回来后的他却被李世民冷落了二十年,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