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匈奴、突厥还在北方,还会有后来的蒙古人吗?

如果匈奴、突厥还在北方,还会有后来的蒙古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32 更新时间:2024/1/20 3:30:19

如果梳理一下古代草原上的霸主们,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即游牧民族的政权都相对短暂,茫茫的大草原上一直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激列场面。可谓沉船侧畔千舟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首先第一出场的是匈奴,与其并驾齐驱的就属东胡。匈奴人在中原人眼中是胡人,所以将其的东邻称为“东胡”,以方位名称对二者加以区分。匈奴人的发源地位于今内蒙古大青山一带,东胡发祥于东北的辽河上游一带,两个民族的起源时间都差不多,所以很容易形成对立。游牧民族的生活资料单一、匮乏,促使其形成靠扩张、劫掠的生存方式,所以他们除了频繁入境中原掠夺,还时常与周围四邻争锋。

西汉初年,两个实力相当的草原霸主终于爆发决定生死的争斗,结果匈奴冒顿单于夜袭东胡,东胡大人脑袋搬家,部众四下溃散。接下来就是匈奴的天下,他们以草原为载体与中原民族持续了近二百多年的纠缠不休。

东汉和帝时期,北匈奴终于被汉朝与南匈奴及乌桓联军彻底击败,大部分劫后余生的匈奴人用沉重的马蹄声叩响了欧洲大地,余下约十万残部融入随后占领他们故地的鲜卑,南匈奴则被汉朝安置于西北边境。到此,匈奴人的历史暂告沉寂,而鲜卑人大放异彩的时代随之来临。

鲜卑与乌桓都是东胡余部,东胡被打散后,他们部落分两部蛰伏于大小鲜卑山及乌桓山一带,因此得名“鲜卑”与“乌桓”。只是乌桓不甘寂寞,屡次插手中原与匈奴的争斗,结果把自己玩成了墙头小草,在中原与匈奴两点一线之间疲于奔命,要么被迫为匈奴提供物资,要么沦为汉军的斥候(侦查兵)。

东汉末年,乌桓终于在曹操之手化整为零。而一直“韬光养晦”的鲜卑却逐渐壮大,北匈奴人西迁后,他们迅速占领匈奴故地。更为广阔的天地为鲜卑人积累了强劲的实力,并成为后来席卷中原的跳板。

西晋灭亡之际,鲜卑人成为继氐、匈奴、羌、羯之后又一股涌入中原的洪流。就在五个少数民族将中原大地搅的天翻地覆的时候,鲜卑的一个旁支柔然(郁久闾氏部落)却趁机占领鲜卑留下的真空地带(原匈奴故地),并且成为草原的新霸主。而鲜卑人的拓跋鲜卑部却在其众多兄弟部族中脱颖而出,建立北魏,成为中原霸主。此后,北魏与柔然分别成为了中原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对抗的主角。

就在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北齐、北周,预示汉化鲜卑政权日落西山之际,在西北阿尔泰山一带沦为柔然“锻奴”的原属北高索人种的“平凉杂胡”以星火燎原之势击溃其昔日主人柔然,一跃成为新的草原霸主。他们就是继匈奴之后,又一个影响中亚及欧洲格局的突厥,而真正与其对抗的是隋唐朝,但将其灭亡的是大唐帝国。

突厥灭亡后,踏上了一条与北匈奴相同的路线:西突厥搅乱欧洲,东突厥融入汉族。而就在东突厥臣服唐朝的同时,另一个游牧民族正悄悄壮大,他们就是在五代十国后期建立大辽国的契丹族。溯本追源,契丹是鲜卑旁支,东胡的后裔。唐朝建立后,契丹与兄弟部落库莫奚被安置于松漠之间(西拉木伦河流域及老哈河下游一带),接受中原王朝的羁縻统治。唐朝武则天时期,契丹已经呈现出不可控制的势头。

伴随着契丹的崛起,两个古老的渔猎民族后裔也开始如冬眼过后的种子破土而出,一个是室韦,一个是靺鞨。室韦是蒙古人的祖先,靺鞨是女真人的先祖。唐朝灭亡后,契丹人先入为主,建立大辽,女真人后来居上,建立大金。宋、金联手灭辽,蒙古“螳螂捕蝉,麻雀在后”,将宋、金各个击破,建立大元帝国。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一条草原霸主路线,即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其中匈奴、鲜卑、柔然是承继关系,即彼此之间基本没有发生过正面冲突,当前者倒下之后,后者马上抢占其位置,成为新的霸主;突厥取代柔然是通过武力实现,而当唐朝将突厥这只猛虎擒住后才给了契丹、室韦、靺鞨壮大的机会;随后契丹(辽)、女真(金)、蒙古上演的是一个先后吞并、群雄逐鹿的一台大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匈奴、突厥一直存在,蒙古人出现的机会很渺茫,更不会出现声势浩大、炟赫一时的局面。因为表面上他们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必然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当然他们的种族不会消失,但会以与其他游牧民族融合的面貌呈现而来。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更多文章

  • 假如不是一小人物搅局,此人不会失败,李渊的唐朝没机会完成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李渊简介,唐朝李渊是怎样夺取天下的,唐朝李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个小人物,觉得自己混的不好,这篇文章给大家看一下历史上的小人物,可以说这个人改变了历史。不过事先说好了,我们不要向他学习,因为他是个很自私的人。闲话就不多说了,下面直接进入正题,看一下这个小人物是怎么改变历史的。隋朝杨广时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分别是大兴、洛阳和江都。要说其重要

  • 流言背后的唐朝社会心理:用民谣俗语骂人,唐朝人真的很在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人的社会风气,唐朝人是怎么说话的,民间评价唐朝

    古代人没有互联网,老百姓无法像我们现在一样,随时上网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但古人有自己的方法,他们会编些民谣和俗语传唱,以表达对统治者的意见。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员,对于市井中所传唱的民谣都很在意,因为这是对社会舆论百姓心声的一种反应。绝大部分统治者都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引

  • 作为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寿王李瑁的结局,杨贵妃秘史寿王李瑁,安史之乱后的寿王李瑁

    所以唐玄宗娶杨贵妃,也相当于抢了自己儿子的女人。那么失去心爱之人的李瑁最终结局如何呢?李瑁还是非常老实的,没有跟父亲过不去,他也得以善终,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瑁跟随父皇一起逃进川地,最后无疾而终。(一)李瑁:身份显赫,唐玄宗宠爱的小儿子唐玄宗一朝早期,唐玄宗最宠爱的是武惠妃,而李瑁正是武惠妃的亲生儿子

  • 李世民有三件事情没有完成,留给了李治处理,最后一件和武瞾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与李治武则天的关系,李世民驾崩前如何交代李治,李世民怎样评价李治的

    李世民是一位十分狠的人,不仅仅在玄武门把他的哥哥和弟弟给杀了,还来了一个斩草除根,把李建成的儿子和李元吉的儿子全部给杀了,这下子李渊这个皇帝就只剩下李世民这一脉嫡亲。后来的李渊看到自己在皇位上也没有了什么意义,干脆就把位子给了李世民来当,自己当起了太上皇,在深宫之中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李世民当上了

  • 隋朝的统一是大势所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利弊,乐乐课堂历史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热热闹闹的魏晋南北朝结束后,中国历史终于进入了最强盛的时期——隋唐。历史上,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但是,皇后只有一位,也只能有一位。因为,皇帝就一位,所以嫡妻也只能有一位,一帝一后,一阳一阴,古来有之。如果皇后早逝,可以续立,但!这个“皇后”的名号却具有唯一性,不能同时出现两个活着的皇后。真

  • 唐朝一代名相魏徵,其坎坷的职业生涯,告诉了我们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代魏徵,唐朝魏征一代名相,唐朝四大名相为什么没有魏征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很对。只有经历过坎坷与挫折,才能够走向成功巅峰。在唐朝的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职业生涯非常的坎坷,可后来他的成就很少有人能及,他就是魏徵,大唐王朝的一代名相,甚至于在整个的历史上都是名相,能够和他相比的没有几个人。那么魏徵是如何一步步的当上宰相,他那坎坷的职业生涯

  • 唐朝女性在思想和观念上过度开放的原因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女性自由程度,唐代女性对唐朝的影响,唐朝女性抹胸长裙

    一系列的封建制度和礼教,都要求女性必须严格尊崇“三从四德”。所谓的三从,是指幼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所谓的四德,是指德、言、工、貌兼具。唯独,在唐朝时期有所例外,那时的女性,无论是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还是家庭地位,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跳跃。由此,使得唐朝女性的观念和作风,都极其的自由和开放,这在整个

  • 一夫一妻拥护者隋文帝何以被气得离家出走,且看独孤皇后强势御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文帝临终前大喊独孤误我,隋文帝最后为何说独孤误我,隋文帝 独孤皇后

    杨坚拥护一夫一妻制的缘由隋文帝杨坚能顺利结束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建立大隋朝,全靠北周大司马独孤信鼎力相助。而独孤伽罗则是独孤信的嫡孙女。17岁的杨坚被独孤信看中后,将自己14岁的孙女许配给他。虽然独孤伽罗当时只有14岁,却是一个非常有胆识有个性的硬核少女。她对杨坚说:“想让我嫁给你

  • 此人一战成名,却被李世民冷落20年,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临死前得罪一个惹不起的人,李世民最著名的事件,历史上谁能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唐朝时期能人辈出,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的老将们也纷纷的去世,其中包括李靖、屈突通、秦琼等等。不过在这些人的身后,还有着很多的名将,只不过在这些人的光芒之下,贞观年间的他们并不怎么耀眼,或者说并不被人知晓。都说金子总会发光的,有一个人在对外的征战中一战成名,但是回来后的他却被李世民冷落了二十年,一直

  • 朱棣能不能学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同样是两个父亲,李渊在儿子李世民面前,几乎可以算是一个渣渣,大唐的天下几乎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而反观朱棣,在父亲朱元璋面前,则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渣。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朱棣在干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小屁孩而已,比他厉害的,除了他大哥朱标,还有二哥秦王和三哥晋王,随便哪一个,都要比朱棣强悍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