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个小人物,觉得自己混的不好,这篇文章给大家看一下历史上的小人物,可以说这个人改变了历史。不过事先说好了,我们不要向他学习,因为他是个很自私的人。闲话就不多说了,下面直接进入正题,看一下这个小人物是怎么改变历史的。
隋朝杨广时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分别是大兴、洛阳和江都。要说其重要性,那么大兴是最重要的,而洛阳仅仅次于大兴,甚至于和大兴不遑多让。最没用的城市就是江都了,可是在杨广经历了人生中的失败后,他没有去大兴,也没有去洛阳,而是带着自己的禁军来到了江都。
因为杨广在生活几十年,在他人生受到打击的时候,他心中觉得最安全的地方是江都,这也是人的本性,落叶归根,江都就是杨广的根。
本来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雁门被围后还能够扭转乾坤,不至于使隋朝走向覆灭,可是杨广一直不愿意回到大兴,更别说洛阳了,所以这两个城池被别人占领了,而杨广本人也再也没有能够离开江都。因为他被自己的部下宇文化及杀了,然后宇文化及找来了杨广的侄子当皇帝,接着带领杨广的禁军要回到大兴,可大兴已经成为了李渊的地盘。
宇文化及带领着大军来到了洛阳一带的时候,碰到了李密。李密比李渊等人造反都要早,杨广第二次东征高句丽的时候,李密就跟着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反了,杨玄感兵败身死,而李密凭借灵活的头脑和很好的运气活了下来,并最终来到了瓦岗寨,成为了瓦岗寨的一员。
在李密的身份背景(柱国曾孙)和个人的努力之下(宣扬李姓将称帝),李密成为了瓦岗的老大,原先的翟让退居第二位。翟让的退位是心甘情愿的,而李密却不这么想,因为翟让身边的人总是劝翟让把权力拿回来。
时间久了,李密自然就觉得翟让是自己的绊脚石,量变引起质变,李密最终一脚把翟让给踹开了,至此,整个瓦岗寨,李密说了算。李密率领着瓦岗寨的众将士们围了洛阳,只要打下洛阳,那么就有了夺取天下的资本。
凭借李密的智商能把瓦岗烂牌打成好牌,虽然这一点还不及李渊,但是他的手上还是有着很多的能人猛将,比如魏徵、徐茂公、秦琼、程咬金等人。到那时候,李渊的唐朝没机会完成统一,就算有,机会也非常的渺茫。
李密经常幻想着自己当上皇帝的场景,可现实给了他一巴掌,洛阳城就是打不下来,对于此李密非常的着急,毕竟那个比自己起兵晚很多的李渊已经占据了大兴。杨广去世后,都开国称帝了,正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在李密急地团团转的时候,宇文化及带领着江都的那些禁军来了,他走到半路没有了粮食,就看中了李密的粮仓。洛阳城中的王世充等人一看宇文化及来了,直接建议城中的皇帝(杨广的孙子,被大臣们拥立)招降李密。
条件很好说,不仅把李密地位提到了三公级别,还加封大将军衔。李密一时间也打不下洛阳,所以接受了,还是非常愉快的高兴了,毕竟三国时期有个曹操,李密觉得等他先收拾完了宇文化及,就进入洛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尽管隋、唐没有诸侯。
李密带领着瓦岗寨的猛将们掉过头来和宇文化及作战,虽然李密的人多,但是宇文化及的部队都是禁军,双方打得不亦乐乎,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各有胜负。
河北的窦建德坐山观虎斗,洛阳的王世充坐山观虎斗,大兴的李渊观虎斗。李密和宇文化及这两个“老虎”最终谁也吃不掉谁?宇文化及带领着剩余的人马送到了窦建德的嘴中,被窦建德吃掉了。
李密带领着剩下的人准备进入洛阳城,挟持天子,可是有一人比他动作快,这个人就是王世充,他把属于李密的东西拿去了。李密非常的生气,但是刚刚和宇文化及打过一仗,暂时不好发动进攻,就休息了两个月的时间。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面,一位名叫邴元真的小人物登场了,邴元真本来是翟让的心腹,被派去当李密的秘书。不过李密根本就不信任他,等到翟让死了之后,邴元真就失去了领导,所以卧底也没有了意义,人总是要给自己找一个信念支撑自己,邴元真找到了,那就是钱。
洛阳城虽然是隋朝的备用国都,可是已经被翟让和李密围了那么多年,城中的布匹很多,可是粮食消耗的快差不多了,甚至于士兵的口粮都在减少。对此王世充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那就是拿布匹换粮食,和谁换呢?和有需求的人换,这个有需求的就是李密。
两个死敌在休息的功夫做起了买卖,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但凡是不傻的人,都不会和王世充交换,那种时期,粮食就是命,谁敢换出去,但人家李密就这么做了,不是他傻,是邴元真太爱财。
但凡交换,总会有个差额,或者说回扣,于是邴元真为了回扣当起了说客。
他跟李密讲:我们士兵很久没有新衣服了,但是我们粮食多的吃不完,换了对我们来说好处多多。用多余的东西换取我们需要的东西,这种买卖可以做。李密本来很清醒,架不住邴元天天说。就这样王世充得到了粮食,李密得到了布匹,邴元真得到了回扣。换个角度看,王世充成功了,李密失败了。
王世充得到了充足的粮食后,不再担心挨饿。又对全军将士们说:周公会帮助我们打败李密的。除了这个,王世充还在军中散步消息说:不把李密灭了,军中就会发生疾病,到时候一个都跑不掉。
在王世充的这种心理战术下,群情激愤,都很想把李密给灭了。由于李密兵多,将广,粮多,自然对此不屑一顾。可是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李密轻敌,完败!李密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洛阳,也失去了和李渊角逐天下的机会。
讽刺的是:李世民后来带领着原本属于李密的猛将们,轻易的灭了窦建德和王世充;加上李靖,李勣(徐茂公)等人的努力,没多久就完成了天下的统一。再看看李密,本来都是好牌,本来大好的形势,却被一个小人物给搅黄了。对于李密,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