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场唐朝版的闪击战,奠定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千秋伟业

一场唐朝版的闪击战,奠定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千秋伟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30 更新时间:2024/1/16 15:32:44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靠着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大唐天子的宝座。然而,这位后世人称唐太宗的千古一帝还没把皇位坐热乎,就被突厥来了个下马威。贞观元年(627年),突厥颉利可汗亲统20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唐都长安。在国内战争中淬炼出来的唐军,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厥铁骑竟不堪一击,很快就让人打到了长安边上的渭水。唐太宗无奈之下只能放手一搏,率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侯君集、段志玄、独孤彦云区区六骑来到渭水便桥南岸,隔河大骂颉利背信弃义(之前唐曾与突厥达成和约)。

与此同时,唐军将士浴血奋战,威胁到了颉利的侧翼,这才迫使颉利收敛骄狂,在收下大笔金银财宝后,得意洋洋地撤军北返。对于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来说,这样的城下之盟无异于奇耻大辱。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卧薪尝胆、枕戈待旦,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一雪前耻!

大唐亮剑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天并没有让唐太宗等待太久。贞观三年(629年),突厥遭遇到了严重的霜冻灾害,牛、羊、马匹冻死无数。原本臣服于突厥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亦趁机群起反抗,弄得颉利疲于应付。不仅如此,在突厥统治集团内部,长期被颉利压制的突厥小可汗突利也向大唐暗通款曲,表示愿意内附。而大唐这边,经过唐太宗君臣三年的励精图治,国内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粮食储备富足,百姓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在唐太宗的大力支持下,唐朝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骑兵军团,完全具备了和突厥铁骑一较高下的实力。鉴于此,唐太宗决定结束隐忍,向突厥亮剑,为自己、为大唐洗刷渭水之盟的耻辱。

贞观三年十一月十四日,唐太宗颁布圣旨,向全天下臣民历数颉利的十大罪状,随即下令兵分六路北伐,征讨突厥:

以并州都督、英国公李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代州都督张公瑾为副将,率东路军进击襄平(今辽宁辽阳);

以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鄂国公尉迟恭、折冲都尉苏烈(苏定方)为副将,率中路军进击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

以右卫大将军、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胡国公秦琼为副将,与李靖部遥相呼应,掩护其左翼;

以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甘州刺史张宝相为副将,从灵州(令宁夏灵武)向西北进发,负责截断颉利西逃的路线;

以检校幽州都督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卢国公程知节(程咬金)为副将,率军从幽州(今北京)北上,协助李勣部截断颉利东逃的路线;

以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玄为副将,负责监视并牵制突利可汗的部队。

大唐六路兵马一共十五万人,统一由李靖节制。这时候,除去陈国公侯君集代理兵部尚书坐镇京师外,所有健在的唐初名将悉数随军出征。下了这么大的本钱,足见唐太宗也是拼了。

连战连胜

十一月底,李道宗部率先在灵州与突厥遭遇。唐军迅猛出击,首战告捷。随即,李靖率唐军主力直扑颉利本部。颉利猝不及防,只能在丢下大量车仗、牲畜和马匹后仓皇北逃。李靖紧追不舍,斩首万余级而还。获胜之后,李靖派人向突利通报唐军大捷,顺带着敲山震虎,暗示突利投降。早就想归顺大唐的突利心领神会,当即率部众五万户向李靖请降。

另一边,唐军在李勣的率领下,一月之内连破突厥四个部落,俘获两万余人、牛马骆驼五万余头。不久后,李勣、李靖两部在马邑顺利会师。接到捷报之后,唐太宗欣喜异常,立即下令李勣、李靖两军合二为一,以李靖为总管、李勣为副总管,直捣突厥腹地,务必生擒颉利。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点起三千精骑,悄悄从马邑北上,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正面的突厥军队,于当月十一日趁夜突袭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战而下。消息传来,颉利吃惊不已,他认为李靖敢孤军深入突厥腹地,定然是举倾国之兵而来,遂连忙北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然而还没等颉利喘口气,探马来报说唐军已经追了上来,于是他只好不顾疲劳,继续北撤至阴山。就在这时,柴绍突然领军杀到,截住颉利死斗。颉利不敢迎战,只顾加鞭逃跑,部众被柴绍虏获极多。好不容易甩开柴绍,颉利又迎面撞上了李勣。一场激战下来,突厥大败。颉利拼死杀出重围,狼狈退往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收拢残部。颉利意识到这回唐太宗是来真的了,忙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实际上,他是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

团灭突厥

二月,李靖、李勣汇合,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李靖认为颉利虽败,但兵力仍有数万之众,如果不趁此连胜之际一鼓作气将其歼灭,待其缓过劲来,再打可就难了。但当时,唐太宗已派鸿胪寺卿唐俭前去与颉利面谈投降事宜,大将张公瑾认为如果继续进攻颉利,唐俭或有不测。李靖说道,今唐俭在彼,颉利对我必无防备,一战可擒。若能擒颉利,则大局可定,区区唐俭又算什么呢?说服了大家之后,李靖命李勣统领部队,自己则挑选出精骑一万,每人携带20天的口粮,连夜出发,向铁山疾驰而去。

三月初一,天降大雪,李靖率一万骑兵趁雪夜越过阴山。虽然因降雪的缘故路滑难走,但也正得益于此,唐军一路之上没有被突厥游骑发现,顺利接近了颉利的营地。此时,颉利因为唐俭前来,以为唐太宗中了他的缓兵之计,加之营地四周大雾弥漫,他便不做戒备,在帐中酣然大睡。唐军先锋苏烈率二百骑衔枚疾进,借助大雾掩护直扑颉利大帐。离大帐只有七里的时候,突厥兵才发现唐军,急忙吹号发出警报。李靖见状,遂将令旗一挥,唐军官兵一齐高声呐喊,迅速展开攻势。

睡梦之中的颉利听闻喊杀之声,知道唐军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于是赶紧爬起床来跑路。就在这时,苏烈所部长驱直入,一下子冲了过来,把颉利的随从、侍卫杀了个精光。颉利仓促之间见四面都是唐军,加之喊声震天,以为突厥兵马都已溃散,只好单枪匹马落荒而逃。他一逃,突厥顿时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唐军趁机大杀特杀,斩首万余级,生俘十余万,缴获牲畜二十万头。厮杀之时,唐俭等人也趁乱脱险而走。不久后,李勣率主力部队赶到,将失去指挥的突厥部队分割包围,再次俘获五万余人。

颉利在阴山被击败后,仓皇向西逃窜,意图投奔吐谷浑可汗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将大多叛逃,其子叠罗施也与他走散。不久,身边只剩下数十骑的颉利可汗迎头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军。一番激战后,唐将张宝相将颉利可汗擒获。昔日强悍一时的东突厥汗国,就这样惨遭唐军铁骑“闪击战”的碾压,乖乖接受了灭亡的命运。

阴山一战,是大唐崛起的关键一役。由此,困扰中原王朝达700余年的北方安全问题暂告解决,大唐的疆域由此达到阴山以北六百余里的广大地区,势力范围更是临近贝加尔湖。而更重要的是,此战的胜利,使唐帝国的威名远播塞外,西部、北部及东北地区四十余部族先后前来归附,唐朝由此获得了极其安定的外部环境,为“贞观之治”这一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森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白居易竟然用「纳什均衡」将李白套下了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01“三无”人员的白居易靠尊杜贬李完成上位公元722年,就在李白驾鹤西去10年之际,白居易来到了这个世界。可是,环目四顾,辞工卓绝的李白身影无处几乎不在,已被诸如孟浩然等公认为超凡脱俗的“滴仙”,他要走豪放派的创作之路,几乎不可能逾越李白这座唐诗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想及此处,白居易不禁心里一片冰凉。身

  • 狸猫换太子中的一代奸妃刘娥,为何不效仿武则天,实现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娥个人简历,刘娥的儿子,刘娥太后病重在床

    《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大反派刘太后刘娥,并不是民间故事里塑造的那个为夺人子,不惜下毒手灭口的“一代奸妃”。她是宋真宗的皇后、北宋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在她几十年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里,她也拥有吕后、武后那样至上的权力,而且非常喜欢穿天子服装,对权力表现出了极度的渴求。然而,她最终也没有效仿武则天,实现

  • 对于这位盛唐国宝级诗人李白,你真的了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吗,李白一口吐出半个盛唐原句,李白半个盛唐完整版

    文:师若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行》说到唐朝,我们通常对之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盛唐。而盛唐不仅指唐朝综合国力的强盛,同时也指文化领域的空前繁荣。史学上把唐高宗永徽年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约650年~820年),这段历史称为“盛唐”。此时的唐朝国家

  • 唐太宗为快速恢复人口,竟采取这样的方法,绩效显著人口数量翻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预测2022死亡人口和出生人口,中国人口到2080年有几亿人口,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文:票非人 隋朝末年大战乱,人口从4600多万,锐减至1000多万。人口减少这么多,并不是因为打仗全死了,而是国家控制的注册人口减少了。人口是赋税的来源,是恢复生产的力量,没有人可不行。唐太宗即位后,对户籍人口十分关注。他想法设法尽快恢复人口。主要办法有两个:一是赎回外流的人口。隋末战乱时,中原人口

  • 唐代最有气节的名将段秀实,铁骨柔情,无畏生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段秀实大唐名将,武威段秀实,段秀实视频全集

    安史之乱后,昔日辉煌的大唐日渐衰落,四夷不朝且渐起觊觎之心,不时前来骚扰边关,其中处于西陲的吐蕃军更是时常来犯。公元763年,大将白孝德调任邠宁节度使,坐镇邠州,固守京都,唐代宗为确保长安安全,又派大将郭子仪第三子郭晞亲率朔方军协助防御邠州,然而朔方军打仗厉害,但军纪极差,虽说军营驻扎在邠州城外十里

  • 史上最「悲剧」的皇后,好心包庇一个人却因此断送了西晋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晋皇后最后的下场,西晋丑陋皇后,西晋为什么杀皇后

    说起西晋,我们都知道是个短命王朝。一般认为“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而这场战乱正是由贾南风引起的。但追根溯源,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自始至终就是个悲剧。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事还得从杨文宗说起,他是曹魏时期的通事郎。魏晋时期的杨氏一族可是个大族,也算是家族显赫。他有两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叫杨艳,

  • 千古奇案:武则天到底有没有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掐死了谁的女儿,武则天秘史小翠被掐死了,老梁武则天掐死亲生女儿

    王皇后的死不是武则天造成的首先王皇后的死以及王皇后被贬入冷宫,其实和武则天没有任何的关系,是因为长孙无忌落马,长孙无忌掌管着朝堂当中的权力,处处拿捏皇帝,所以皇帝和长孙无忌两人属于针锋相对的人,两人之间的博弈谁赢了谁就能够真正的成功,王皇后是他们两人之间的棋子。如果是当时的长孙无忌赢过了李治,那么王

  • 出人意料!唐太宗加倍赏赐「羞辱」一番,反贪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反贪的措施,唐太宗霸气宣言,唐太宗赏赐美女给大臣

    提起贪污犯,老百姓恨得是牙根痒痒,大有食其肉、寝其皮的想法。但是,自有官员以来,就存在贪腐行为,这是无法根除的。历朝历代都对贪腐是深恶痛绝,但是屡禁不止!一提起反贪,人们自然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和雍正帝。二人均可谓是铁腕反腐,实行霹雳手段。朱元璋起于草莽,深谙民间疾苦,所以对于贪官有种异常的愤恨之情。

  • 五代十国流行认干儿子,不料干儿子们专门害干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干爹祝福干儿子的话语,干儿子刺杀干爹完整版,干爹送干儿子礼物

    五代十国是大乱世,不仅政治乱了,连人间的纲常都乱了。各地的军阀们都流行认干儿子,本意是利用成年的干儿子打天下,岂料干儿子一多,势必要和亲儿子争权夺利,于是乎,天下更乱了。大家且看几个关键词:关键词一:成就最大的干儿子五代的干儿子成就最大的,自然是后周世宗柴荣。后周太祖郭威是柴荣的姑夫,柴荣自幼在姑姑

  • 李世民的穷追猛打、重视骑兵、以己为兵等用兵之道,助推唐朝创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的三次用兵,李世民的三次对外大规模用兵,唐朝李世民动画

    那么,李世民在军事上有哪些独到之处呢?一、立足全局,洞察分析,冷静应对。李世民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战争全局意识,能根据全局清楚地认识到下一步该怎么办,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对策。晋阳起兵后,李渊率军进击长安受阻于霍邑时,便有退兵之意。当时只有李世民一人坚持不同的意见。他从战略全局出发,分析了将士们的情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