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回眸清朝:融合历史的华服,穿出自己的个性

回眸清朝:融合历史的华服,穿出自己的个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4/7 0:33:20

那华丽的锦缎之下,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是一个朝的故事。

定鼎中原,满汉服饰的融合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虽然定鼎中原,可是其服饰还是保留了本民族的习惯,当然既然入主中原,那就一定会有化的融合。

想融入一个文化圈子,如果没有相近的地方,那将是一场文化灾难。与其说是清朝征服了明朝,定鼎了中原,还不如说是互相成就了一个融合的文化。

汉民族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无论谁进入这个圈子,就会被慢慢的融合在一起,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女真人在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多年征战后,终于入主中原时,服饰也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入关后的满族人也不是非常迅速的融入了汉文化,也有一个互相仇视,互相隔阂的过程,最后才发展成一个互相包容,互相学习的时代。

刚刚进入中原的满族统治者,基于“首崇满洲”的政治目的,除了本民族的人遵守满族服饰的习惯外,也强制汉人遵守满人的服饰习惯,剃发易服以保持新王朝的尊崇地位。

清代女性服饰

毕竟是民族融合的时代,加上理念分歧,清代的女性服装,汉族与满族发展情况有了一些差别。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康熙年间的贵族妇女喜欢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

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乾隆年间,街市上花红柳绿热闹非凡,偶有夫人出门,所穿已经不同于之前的深色衣袍,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

这段时期的清代人崇尚浅色衣衫,尤其是镶粉色边的浅黄色衫等,下边配绣着各类花边的裙子和裤子。也有人喜欢在衣服的外面系橘黄色带子,带子垂在腰胯两侧,长度与外衫齐,行动处自有一种风流。

所以时代与时尚总是有一个轮回,比如现在穿的喇叭裤、阔腿裤,在八十年代的街头巷尾也不少见,可是经过一个时代审美的变迁,有一段时间这样装扮被视为落后,可是又经历的一些时尚人士的复古风尚,那些被认为落后的装扮又变成了浓浓的复古风格。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女子的裙子上不再绣花样了,但裙子底部会镶一道黑色栏杆,栏杆上用金色、红色等绣着牡丹芍药等富贵花色。衣服袖口处也会镶白边,白边上用全彩的丝线绣满和裙底栏杆上同样的富贵花色。

也有人喜好流苏垂底的风流,这时期的女子就开始喜欢复杂的花样了,一些闺中巧手,在制作刺绣前,先将绣线用鲜花汁液浸泡,不同的丝线用不同的花朵,浸泡后再将这些丝线晾干。用这些丝线做成的服饰,自带淡淡的花香。

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来,女人爱美,爱精致,是从古至今的传承,只要有条件,就会在爱美这件事情上发挥极大的想象力。光绪中期时,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

到晚清时,那些时髦的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清末还有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就是,旗人与汉人的装饰正在逐渐趋一致,导致很多时候很难分辨他们。旗装用上了汉装才有的立领,汉人女子也不再是典型的衣裙装扮了,人们仅能从裹足和发型处可以区别满族女性和汉族女性。

所以在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下,女性总能找到美的共同点。女子们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发挥出对美的想象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她们总会为美而活。大家都说女为悦己者容,但是谁又能说她们不是为自己而装扮的呢?美也可以成为一种爱好啊。

清代男性服饰

男性的衣服比起女性从来都简单很多,没有过多繁杂的装饰,这也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气。清代男装主要是长袍和马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不曾见过的。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古时称"缺裤"),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皇室贵族为便于骑射,着四面开衩长袍,即衣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平民则着左右两侧开衩或称"一裹圆"的不开衩长袍。

"一裹圆"是一种休闲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满清时期长袍外面的马褂身长不过膝,袖宽且短。衣服上的佩饰比较琐繁,一个金银牌上垂挂着数十件小东西,如耳挖子、镊子、牙签,还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枪之类,佩挂饰物在清代已经形成风尚。

男装中以褂最为盛行,马褂是旗人男子四种制服之一。四种制服为礼服、常服、雨服和行服,而马褂即行服。

清代三百年的历史,融合了满汉的精华,自成一派。特别是女性,能在任何一处展现美的地方,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品味来。服饰从一开始的遮挡风霜,到后来的个性风尚,也是人类在开拓视野时的成长,以及与文明对话的契机。

更多文章

  • 和珅得宠空前绝后,明明很贪婪,就是不办他,乾隆内心你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临死前一晚才知乾隆用意,乾隆跟和珅坐囚车全集,和珅给乾隆送美女

    先说看得见、信得过。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乾隆帝小三十九岁,容貌俊美。满洲正红旗人。十来岁时,有幸进皇宫咸安宫官学,学习儒家经典和满洲、蒙古文字,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出身满洲,便做了宫廷三等侍卫,开始进入仕途。这个差事给和珅接近乾隆帝提供了机会,是和珅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还有一个特殊

  • 金枝玉叶就幸福吗?清朝公主的婚姻太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最漂亮公主,金枝玉叶公主,金枝玉叶昭华公主最后和谁在一起

    清朝后宫制度森严,皇子、公主都不是由生母养育,他们自小都是在嬷嬷们的看管下长大,一年到头很少见到自己的额娘。使他们从小就享受不到天伦之乐。宫中规矩繁多,嬷嬷们对她们严加管教,使得这些公主们的性情大多十分懦弱。公主在成年之后,就要离开宫廷嫁到夫家去。这原本是一件非常喜庆的事情,逃离宫廷繁文缛节的桎梏对

  • 视死如归,谭嗣同为啥却向光绪建议卖掉新疆、西藏?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谭嗣同和光绪,谭嗣同的千古名句,民国史有记载谭嗣同吗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获成功。而今中国没听说因变法而流血......如有流血,请自嗣同始!”谭嗣同想用自己的鲜血,来激励4万万同胞奋起救国,被捕入狱后,仍然谈笑自如,毫无畏惧,临死前又在监狱墙壁题下了那首非常著名的绝命诗《狱中题壁》。谭嗣同身上向死而生的勇气,连康梁二人都自愧不如,事后梁启超评价其

  • 张作霖出身草莽,为何后来却能成为北洋军阀最后一个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作霖时期的军阀派系,张作霖成北洋最后一个统治者,张作霖鼎盛时期的势力

    张作霖出身绿林却能有这个成绩,和他擅长地方和军队建设有很大关系。在军阀混战时期,各路大帅为了争权夺利都是大肆扩军。扩军就需要军费,因此军阀搜刮地皮也是不遗余力,很多地方的田赋都已经预收到了几十年之后。比如四川的广安到1935年时,田赋已经预收到了1990年。而另一方面军阀混战就有失败者,大多数军阀并

  • 雍正王朝里,如果十三爷登基,四爷会像十三爷那样帮助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十三爷适合做皇帝吗?其实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十三爷是有名的“侠王”,他古道热肠,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眼里不容沙子,看不惯不平事儿,没什么心眼,手腕也不足,这就让他失去了做皇帝的条件,政治家需要很强的手腕和谋略,这些十三爷都不具备。十三爷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小说原著里有说,他的母亲在没有入

  • 雍正王朝:“狼覃”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为何康熙没交给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说的狼覃是啥,雍正王朝的历史事件,雍正王朝雍正杀了几个人

    关于这支“狼覃部队”,仅仅在热河事件出现过,之后一直再没有出现,那么,这支只听命于康熙的“私人武力”,为何康熙没有提前交给雍正,进而帮助雍正顺利登基呢?而在热河事件出现之后,这狼覃的支部队究竟又去哪了呢?关于这个问题,要先了解一下狼覃此人的背景,又是怎样的一个存在?狼覃是康熙非常信赖的支持者其实“狼

  • 康熙年间,聪慧姑娘嫁给傻女婿,靠一招飞鸟戏蝶,逆转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的女婿,康熙年间野史,在历史上康熙有蒙古女婿吗

    编辑有读者会问,为什么姑娘会找一个傻子呢?原来,姑娘也是小家碧玉,父母都是读书人,晚年得女,非常宠溺。姑娘能诗会文。可惜13岁时,父母双亡,寄养在伯父家中。伯父是势利小人,把姑娘当成了摇钱树。傻子家是全县最有钱的,伯父攀上这门亲,将姑娘早早嫁出去。编辑看到这么雅致的姑娘,傻子一家自然高兴。成亲当天,

  •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回忆康熙,康熙见乾隆完整版,康熙儿子是乾隆吗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康熙皇帝自16岁实操朝政大权,于忧患之中强有力地开拓疆土、平定战乱、稳固皇权。在数十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了盛世的景象。自己登基之初,就标榜了一个词为“仁政”。殊不知步入晚年后,康熙开始变得仁慈。吏治败坏、政务荒废,好不容易创造出的盛世局面开始消退,直到孙子乾隆即位。

  • 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其实唱的不是康熙,而是郑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对郑成功评价,向天再借500年康熙王朝主题曲,康熙王朝最霸气的片头曲

    2001年,一部《康熙王朝》走入人们的视线,距今已有19年。看过该剧的人们或许已经模糊了剧情,但是绝对不会忘记那首铿锵有力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那一声声高歌仿佛是对命运不甘的嘶吼,让人愈发敬佩起这位康熙大帝。 可是你知道吗?康熙在位61年,乃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更是开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

  • 康熙为什么不提前把雍正扶上台,自己做太上皇,避免九子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九龙夺嫡,江华雍正九王夺嫡结局,康熙为什么要传位给雍正

    在历史上,自愿把皇位让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的很少很少。做太上皇都是事出有因,被逼无奈。比如唐朝的李渊,是被儿子玄武门政变逼下台的。南宋高宗,他倒是自愿当太上皇,把皇位给了养子,那也是内外交困,外有强大的金军入侵,内有战、和两派搞得他不安生。他退位做太上皇,可依然掌握着朝政,这样的太上皇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