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勾践忍辱负重灭吴国,成春秋霸主盛极一时,为何后来却再无音讯?

勾践忍辱负重灭吴国,成春秋霸主盛极一时,为何后来却再无音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96 更新时间:2024/1/19 10:47:42

众所周知,古代一直以来都像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论是君的雷霆之怒,还是朝臣们的群起攻击,都让人难以承受。

更别提几个国家之间的对抗了,一夜之间就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人韬光养晦,隐忍多年取得成功。

而有的人横行霸道,骄傲放纵,最终走下神坛,自古以来,就有“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它激励着我们要发奋图强,在困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var1]

而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勾践,忍辱负重多年,成为一代春秋霸主,让越国一度站上了世界的巅峰。

但是后来却突然销声匿迹了,一向强盛的越国却没有坚持下去,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我们所不了解的?

当时的勾践还是年轻气盛,听说吴王在练兵准备攻打越国,于是打算先发制人,在吴国还未反应过来时就攻打回去,准备给吴王来个措手不及。

[var1]

但是没想到吴国早在上次战争中就已经有了防备之心,带着一支精英团队,将勾践团团包围,让他无路可走。

就在勾践处于深深的忏悔中时,文臣范蠡提出一个建议,说这吴国有一大臣贪财好色,可以对他进行贿赂。

于是,勾践派大臣文种去拿着金银财宝贿赂吴国大臣,就这样,吴国大臣随着文种一起去拜见吴王。

在面对吴王时,文种说出勾践可以带着妻儿到吴国为奴的请求,那个被贿赂的吴国大臣也在一旁劝着。

[var1]

但是相国伍子胥却非常反对,他认为勾践和范蠡等人精明强干,这次宽恕了他们,恐怕是养虎为患。

可吴王心中不是这么认为,一方面他还沉浸在打胜仗的喜悦之中,另一方面想着敌国的君王匍匐在自己脚边的情景,别提多痛快了。

他潜意识地觉得越国已经就此磨灭了,而且君王都在自己这边当人质,能翻起什么大浪,于是吴王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就这样,吴王从越国撤兵了,勾践带着妻儿和范蠡来到吴国为奴,吴王为了羞辱勾践,让他们夫妻俩住在坟墓旁边喂马。

[var1]

勾践虽然心中不服,但是也装作很顺从的样子,在吴王出门前,都会主动在前面牵着马,做着一切奴仆该做的事情。

所谓人心不可测,谁能知道勾践心中怎么想的,只是看他的表现,吴王就相信他十分忠诚于自己了,在三年后,就让勾践回到越国了。

回到越国后的勾践立志要报仇雪恨,他为了不忘记这段耻辱的过去,每次吃饭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的味道。

他不仅要记住这苦味,还将自己睡的床铺都换成了草席,再也没穿过绫罗绸缎的衣服,而是穿着粗布制做的衣裳,每日下田耕地。

[var1]

他和妻子和百姓们同甘共苦,一起下地,一起织布,激励着全国上下的百姓们一定要重振旗鼓,共创辉煌。

因为越国在那次的战争中失去的人太多了,于是勾践鼓励生育,还救济贫苦的百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无疑是位好君王了。

除此之外,他加强了士兵们的训练,提升了军队的战斗能力,在历经十年的艰苦奋斗后,越国终于成为一个泱泱大国,国富兵强再也不是梦。

[var1]

而这时的吴国却日益衰败,吴王沉迷于酒色,到处攻打强国,兵力耗尽,也完全不考虑民间的疾苦。

只顾贪图享乐,而且身边的大臣早已被勾践收买,在他天天吹耳边风的情况下,吴王早已溃不成军。

这时,胜负其实已经很明了了,准备充分的勾践在攻打吴国时毫不费力,最后吴王羞愧难当,拔剑自杀,忍辱多年的勾践也终于报仇雪恨了。

述(最多18字

最终,勾践成为春秋一代霸主,在他的励精图治下,越国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大强国。

他日益勤勉地处理朝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再加之他为了不在好生活的条件下迷失自我,甘愿过苦日子,以此来记住自己三年的屈辱。

越王勾践统治期间,推出“五政”的措施,让百姓们人人都安居乐业,不用再忍受战争带来的痛苦。

而当勾践死后,这个兴盛的王朝也随之覆灭,逐渐销声匿迹,那个曾经争霸春秋的王朝也不再存在。

[var1]

原因是当时越国内部开始发生内斗的情况,王侯贵族们之间也都互相不对付,没有团结一致的心,又怎么能齐心协力的攻打别的国家?

而又有楚国、齐国的虎视眈眈,他们在双方的挑拨下,让越国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征战,消耗兵力,最终能轻松攻打越国。

处于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越国的兵力大不如从前不说,国体的根本也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

[var1]

在他们大肆地用兵攻打下,又因为没有一位好的谋略者在旁指导,所以这些兵力就有去无回,很快就抵挡不住强国的进攻。

而越国的最后一位君主没有立太子,他死后,让本来就内讧的越国更加大乱,朝中一时间没有一个主心骨,而是你争我吵的,都想上位做君王。

最后越国彻底被瓦解,只能居住在边境向人家俯首称臣,而勾践三年的屈辱和十年的努力奋斗都在一夕之间化为虚有。

[var1]

最后总结下来,就是因为内讧的太厉害,导致越国没有办法合起伙来共同抗敌,又因为没有战略的出兵征战,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越国的灭亡。

就这样,那个曾经站在巅峰的春秋霸国,成为人们的茶余饭后之谈,成为了一个传说。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他经历了别人吃不了的苦,在不断的忍耐和努力下,最终取得胜利。

做任何事情,都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人生没有绝对的一帆风顺,有时也会充满坎坷,只要我们不轻言放弃,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的鞭策自己,警醒自己。

[var1]

而越国覆灭的原因也告诫我们,盛极必衰,不要随意挥霍一个前人带给我们的辉煌背景,而是要齐心协力的共同对抗外敌,团结才是力量。

更多文章

  • 此人用贸易战玩转春秋,诸葛亮是他的铁粉:一生治国就靠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治国,诸葛亮治国之道全文,商人治国从贸易到战争的逻辑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生狂傲,每以两人自比,一是管仲,一是乐毅。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什么要以管仲自比呢?其实呀,管仲有一个特质,堪称诸葛亮之榜样与恩师。说这个特质之前,咱们先草草叙述一下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var1]诸葛亮用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激将法。那就是,想用谁,先羞臊羞臊谁。诸葛亮

  • 当年战国七雄的首都,现在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有哪七雄,当年战国七雄的首都现在怎样了,战国七雄都是现在的哪里

    一、齐国的首都:临淄当年,姜子牙被分封到齐,建立了齐国,首都就是临淄,有着长达八百余年的齐国首都的历史。临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不但是齐国故都,而且是汉代齐王首府,三国为青州治所,隋、唐为大郡驻地,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1970年设立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北部,总面积6

  • 信陵君窃符救赵,留居赵国后,被赵胜嫌弃。并不是平原君忘恩负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胜个人资料,赵豹和赵胜,赵胜被判几年

    随之,赵孝成王及平原君赵胜,将信陵君魏无忌迎请进都城邯郸,礼之以上宾,并予以大加封赏。受宠于赵国,遗罪于魏国的魏无忌,自知魏安釐王不会轻易饶恕自己,故而不敢回归魏国,就留在了赵国。擅自调用的魏国大军,魏无忌只好让将军卫庆率领回国,并代其向魏安釐王请罪。[var1]魏无忌留在赵国后,他在魏国的众多门客

  •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曾出土一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还毒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膑被挖去膝盖骨图片,孙膑女装,孙膑庞涓36集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曾经有一批新出土的竹简,则向我们揭示了这其中的秘密。原来,孙膑也不单单就是那么一个受害者而已,他所做下的事情,设下的计谋可远比剜骨头要更残忍。那么,孙膑到底设下了怎么样的毒计?又是发生了什么令孙膑成为了废人?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var1]将门之后想了解孙膑这个人,最

  • 为秦王嬴政的一统大业建言献策的贤士,有可能在百余年前就存在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根据《史记》的有关记载,战国时期有两个叫尉缭的人。他们都是魏国人,都是政治家、军事家。[var1]根据史料,两个尉缭的见解几近相同,都反对非正义战争,支持“诛暴乱、禁不义”的正义战争。而且,他们都有远离人世,遁于荒山的经历。因此有些人认为,这两个同名的尉缭,可能就是一个人。但是,这两个人分别生

  • 信陵君为何是战国四公子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四公子信陵君,信陵君与赵国关系,历史对魏国信陵君的评价

    [var1]信陵君贵为王公子嗣,但是却极爱招贤纳士,而且从不在意他人出身只问有无才能,渐渐的信陵君爱才之名传遍四海,前来投奔于他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其中真正改变信陵君一生的却是一个叫候赢的老人。[var1]候赢出身低微年高七十,素有贤明,信陵君在听闻之后亲自前往与其结交,为其牵马,终于收服这位名士之心

  • 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不缺粮,为何孔明总缺粮?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时期的七雄现状,孔明在陈国绝粮七天是什么意思,战国七雄第199关怎么过

    [var1][var1]据相关史书记载,可以对比看出其中差异,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实行的兵制不同,战国时期国家实行的兵制是全民皆兵,战国时期全民在打仗的时候不存在任何特例,一旦战争爆发,全国男子都要上战场。一旦不需要打仗的时候,这些士兵就可以解甲归田,继续投身农业生产当中,为国家生产力贡献自

  • 中国第一支特种部队,助吴起碾压十倍于己的秦军,最后为何没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起郭艳梅照片,吴起袁军,吴起啥时候解封

    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往往都是伴随着战争与血腥的。尤其是乱世之中,想要生存只能迫不得已的参与乃至发动战争。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纵观史今,任何一个名将战神都是从血与火的战场中一步步历练出来的。但是名将再怎么运筹帷幄,也得有军调遣;战神再怎么勇猛善战,也得有兵士跟随。历朝历代的名将手下都是掌握着一支

  • 她是孔子的绯闻女友?连朱熹都要劝学生不要八卦孔子的感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查找孔子或朱熹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孔子的资料和朱熹的资料进行整理,孔子的婚姻史

    [var1]文:不言[var1]南子——一位与孔子有过一次交集的女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子见南子”的一段往事。朱熹对他的学生们说:“此是圣人出格事,而今莫要理会它。”按照朱熹的说法,孔子见南子做了出格的事,有损圣人形象,他鼓励学生们关注圣人的言行,不要纠缠于绯闻。《论语·雍也》开篇著:“子见南子,子路

  • 她是春秋时期第一美女,因招惹孔子而落得荡妇之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据说,南子生性淫乱,嫁给卫国国君卫灵公为夫人,后因宋国公子宋朝容貌俊美,于是便和他私通。史书称她”美而淫“,换句话说,就是生活作风有严重的问题。[var1]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曾访问过卫国。关于这次会见,从历史记录上看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会面时,按礼制在两人间挂了一道帷帐,南子身着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