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人人厌弃,到高不可攀,商人吕不韦的一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从人人厌弃,到高不可攀,商人吕不韦的一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61 更新时间:2024/1/22 13:46:52

[var1]

吕不韦的籍贯,是今天的河南,他是战国末年一位颇具经济头脑的商人,由于他的眼光非常独到,心思异常活络,所以存下了许多家财。但是我们也都知道,中国自古便重农抑商,认为商人不事生产,只会牟取暴利,于国家经济无甚作用,所以有士农工商的排行中,商人都被排在最后一位,尽管他经济实力很强,但仍然不受当时的重视。吕不韦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尴尬地位呢?所以他也急需摆脱这种不受重视的身份地位。

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被他等到了机会,原他来无意中曾结交了一位秦国送来的质子——嬴子楚。子楚的祖父是那时秦朝的国君,他的父亲被立为储君,拥有二十多个儿子,因为子楚也没有什么特长,不受重视,所以被送来了赵国当作人质。但就是这样平平无奇的一个人,吕不韦却认为这是自己必须要抓住的一个机会,认为只要抓住了子楚,那么自己的前途将无可限量,所以他便有意地去讨好子楚,送给他金银财宝,提供他衣食住行。

[var1]

大家想一下,作为一个秦国来的人质,本来在自己国家就已经不受待见,那么来到赵国之后又能有什么好的处境呢?吕不韦这一做法对子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无论是表面还是心里对吕不韦这个人都是感恩戴德,然而让他感激的事情还在后面!吕不韦慷慨激昂地为子楚分析了他当时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祖父年事已高,他父亲继位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只要被父亲认可,那么被立为储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此一来,子楚当秦国国君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子楚父亲信任的人——膝下没有子嗣的华阳夫人,并竭尽全力地去讨好她,让她多吹吹枕边风,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旁边的子楚听到这里,心中也是汹涌澎湃,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就将此事全权交给吕不韦负责。接下来吕不韦就倾尽自己的万贯家财,全力支持子楚结交豪门,还为他打通各路关系,重金讨好说服华阳夫人。总而言之一句话,为了子楚,也为了自己的前途,鞍前马后地忙上忙下。

[var1]

吕不韦的行为放在今天的社会中,就好像是为了自己家的艺人能够出名而忙前忙后的金牌经纪人。事实证明吕不韦的眼光确实是正确的,他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子楚最后当上了秦国国君,而他的身份自然也水涨船高,一下子从商人摇身一变成了一位高不可攀的大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吕不韦的这条弃商从官之路走得是既艰辛,又精彩,简直令人拍案叫绝。不久之后,子楚就因病去世,而吕不韦的身份并没有因此受到一点儿地撼动,反而是更加稳固,到秦始皇嬴政继位的时候还要尊称他一生“仲父”。

此时,他的身份和地位已经达到了顶峰,如果他能够就此罢手的话,那也会是名垂千古的一位忠臣。但是,此时他已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满脑子只有安逸享乐,全然不将秦始皇放在眼里,但是忘记了一件事,或者是从来没有在意过:时过境迁。如今已经不是对他言听计从的子楚的天下,而是在中国历史上即将崭露头角的一位新帝王的天下,所以他的下场可想而知——饮毒自尽。吕不韦的一生真可谓是成也权力,败也权力。

[var1]

实际上,后世有一个说法,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孩子。虽然《史记》上也有类似的记载,但是笔者却持不同意见。原因之一,吕不韦当时是要依靠子楚的身份去往上爬,如果事情一旦败露,被子楚发现自己孩子的父亲另有其人,还会心甘情愿听他的吗?那岂不是功亏一篑,他为何要铤而走险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原因之二,据历史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是一位身份贵重的女子,又怎会与吕不韦这样的商人有所往来呢?原因之三,当时的人对秦始皇存在偏见,因为当时他实行严刑峻法,修筑长城,劳民伤财,百姓颇多微词,于是,在他出身这件事情上故意抹黑也是情有可原的。

[var1]

吕不韦的前半生无疑是非常精彩励志的,可是后半生却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导致自己一命呜呼,下场不可谓不惨。也希望大家可以在生活中能够对事事保持清醒判断,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你们认为呢?

更多文章

  • 山海经中的人物,被甲骨文证明真实存在,为商朝立功却因女人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于商朝甲骨文的资料,山海经的3个预言,山海经记载的人物

    [var1]商人的剧照身于现世,彼时境茂,自是大相径庭,商贾盛行,较之士农,地位之高、评价之盛,不复以往。取之金银铜币,数字金币以便捷之利通行于各行之间,上至能源金融、下至柴米油盐,商贸不断,无所不可谋之以利。然非现于今世,方有商贾之道,上古之时,早已发迹,何谓言商,盖自殷商,开行贾之首者,为商之族

  • 商鞅之死:会记仇的人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之死简介,一个记仇的人有多可怕,大秦帝国第一部商鞅

    商鞅之死是很多原因导致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曾经得罪过秦孝公之子嬴驷,埋下祸根。秦孝公一死,即位的嬴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商鞅。从商鞅之死可以看出,会记仇的人有多可怕![var1]商鞅,本名公孙鞅,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信奉并精通法家刑名之学。卫国弱小颓败,公孙鞅为施展自己才学,实现自己的人生抱

  • 为何战国打了几百年仗都不缺粮,诸葛亮却总缺粮?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借粮,长平之战赵国是缺粮吗,2023会缺水缺粮吗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刘氏王朝日渐落寞,朝廷的无能从而导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相继分地而治,三国鼎立的局面也自此形成。说起三国,那么不得不提的就是三国中的蜀国,蜀国的众多名将一直在后世流传,其中便有关羽、张飞、子龙等猛将,但不得不说的还是蜀国的谋士诸葛亮。诸葛亮比起郭嘉等同一时期的谋士,谋略不相上下,但

  • 作为秦国的大功臣,商鞅为何会被处以极刑?因为他得罪的人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鞅对秦国的贡献,商鞅到底得罪了哪些人,秦国商鞅军功

    [var1]商鞅,本是助秦国富强的有才之士,然而在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就被人指认犯有谋反罪,随后战死于彤地。更惨的是,商鞅的尸身被带回咸阳以后,依然遭受了车裂,而他的全家也被诛杀了。笔者以为商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遭遇,原因有三:第一、商鞅的自保能力不够,所以他在失去秦孝公这个庇护以后,很快就成了众矢

  • 一代名将突袭至前沿后,因接纳军卒谏言,成就功业,比肩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廉颇图片,廉颇老矣全文,相如与廉颇的故事

    一、奉命出征,停驻不前。当时赵国的名臣蔺相如、廉颇、乐乘等人都认为,出兵阏与,路途遥远难行。而且,阏与地形狭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var1]平原君赵胜则认为,韩国与赵国唇齿相依,如果不出兵相助,秦军灭亡了韩国后,就可能挥军侵赵。那时,赵国就可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令赵惠文王一

  • 战国四公子的这些行径,乏品位损形象,可谓自私、无耻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四公子评价,如何评价春秋战国四公子,历史上真正的战国四公子

    但是,他们的有些作为,却难以与他们的光辉形象挂钩。一、为了一句实话,孟尝君滥杀无辜。孟尝君田文贤能的名声传到秦国后,秦昭襄王就非常想见一见他。当秦昭襄王邀请孟尝君到秦国相见时,孟尝君的宾客们怀疑其居心不良,就极力劝说、阻止孟尝君前往秦国。于是,孟尝君没能成行。公元前299年,为了齐国的利益,齐湣王派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楚汉传奇韩信萧何,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评价

    在韩信成为谋略家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刘邦的得力助手——萧何,与萧丞相的相遇,让韩信在刘邦面前大显身手,但也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var1]韩信的能力有了施展的舞台,他的权力也在日益扩大,让他的伯乐有了忌惮之心,对韩信下了黑手,并在韩信死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冷冷的4个字,至今

  • 他是勾践复国的最大功臣,放着大官不当跑去经商,还成了春秋巨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帮助勾践复国的人最后结局,勾践复国后几年死的,勾践几岁才能复国

    很多人都知道范蠡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智慧与谋略非一般人所能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政治家与军事家的身份之外,还是一个非常有经商头脑的商人,是一个大土豪,范蠡也是最早的财神原型人物。可是,在范蠡最初的人生计划里,并没有经商这一说,若不是因为政治上不得志,最后才逼不得已而从了商。

  •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后继有人,终成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秦王嬴政的真实事迹

    成蟜是秦庄襄王子楚从赵国的邯郸返回秦国后生养的小儿子,是秦王嬴政同父异母之弟。不管怎么说,嬴政是嫡子,也是嫡长子,承继王位自在情理之中。但是,在兼并六国之前,嬴政的王位也曾受到过挑战。一、作为后援,成蟜率军伐赵。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辅佐国政的相国吕不韦命令蒙骜、张唐率领五万大军攻打赵国。随

  • 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等人穿越到三国,他们会选择跟谁打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括真的纸上谈兵吗,赵括真的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将领吗,纸上谈兵赵括真的一无是处吗

    话说蜀国军师诸葛亮正在全神贯注地“观星”,他掐指一算,喃喃道,“这次时空大乱,蜀国今晚必有怪事发生,望各位将军做好准备。”话音未落,一道冷箭就“嗖”的一声,从诸葛亮的鬓角飞了过去,还顺道射下了他的几根头发。“何人敢伤害我家丞相?看我不把他戳成筛子!”张苞一个箭步,挺着丈八矛,瞪圆虎眼,怒发冲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