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公子的这些行径,乏品位损形象,可谓自私、无耻到了极致

战国四公子的这些行径,乏品位损形象,可谓自私、无耻到了极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1/16 10:01:03

但是,他们的有些作为,却难以与他们的光辉形象挂钩。

一、为了一句实话,孟尝君滥杀无辜。

孟尝君田文贤能的名声传到秦国后,秦昭襄王就非常想见一见他。当秦昭襄王邀请孟尝君到秦国相见时,孟尝君的宾客们怀疑其居心不良,就极力劝说、阻止孟尝君前往秦国。于是,孟尝君没能成行。

公元前299年,为了齐国的利益,齐湣王派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襄王见到了心仪已久的孟尝君后,立即委之以宰相重任。

[var1]

但不久,秦昭襄王因一些朝臣的挑拨而怀疑田文的忠诚。于是,秦昭襄王就囚禁了田文,并欲除掉他。

后来,困境中的田文在宾客们的“狗盗鸡鸣”式的帮助下,幸运地逃离了秦国。

在返回齐国的路途中,孟尝君田文经过赵国时,得到了平原君赵胜的礼敬和款待。赵国的民众听说齐国的贤士田文来了,都想一睹其风采。

可是,当人们见到田文时,都大笑不止:“始以薛公(孟尝君)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

赵国的民众万万没想到,天下闻名的孟尝君竟然如此矮小,与他们心目中想象的孟尝君大不相同。

[var1]

这原本是一正常现象,民众好奇而已。再说,你一个有才德的名人怎能与一般民众计较?可是,田文听了大为恼火,田文的宾客也愤怒异常。随之,他们大开杀戒,“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这是什么行径?为一句“实话”而残杀几百名无辜的民众,乃至毁掉了一个县。这就他们的雄视天下的胸怀?

二、为了不当言行,平原君草菅人命。

在战国时期的诸多公子中,平原君赵胜也被称之为贤德之士。聚集到他门下的宾客有好几千人。

可是,有一天,赵胜发现门客少了许多,就着急地追问其中的原因。

这时,一个门客告诉他,因为您的美妾嘲笑了那个瘸子后,您没有兑现诺言,杀死您的美妾。所以,有些人认为您眼中只有美色而没有士人,就心生不满,不告而别了。

[var1]

随之,赵胜明白了。他忙不迭地让人斩杀了他的那个嘲笑瘸子的美姬。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赵胜的一所宅院,处在居民区。一天,一个一瘸一拐的人出外打水,被赵胜的一位美丽的侍妾在楼上看到了。于是,那位美妾就忍不住冲着打水的瘸子哈哈大笑起来。

遭到嘲笑的瘸子随即找到赵胜,并郑重地向他谈了自己的诉求:我虽然是个残疾之人,但也不应该被人耻笑。可是您的一位姬妾却肆无忌惮地嘲笑我。为此,希望您杀了她,从而树立您在士人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平原君赵胜听了瘸子的话后,微笑着答应了。但赵胜认为那瘸子的要求太过分、太离谱,随即也就一笑了之了。

不久,赵胜的门客们听说了这一事件后,不少的宾客就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平原君赵胜,导致其门客大量减少。

[var1]

当赵胜杀死了那一美妾,将其头颅献给了那个瘸子,并向他深致歉意后,那些离开的门客,又渐渐地回到了赵胜的身边。

为了一个不当的言行,就草菅人命,这又是什么行为?这样建立起来的信誉真实、有价值吗?只能说,这样的信誉充满了血腥!

三、为了兄妹亲情,信陵君擅杀大将。

战国时的魏国走向衰落之时,出现了一位多次挽救魏国于危难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就是崇礼尚贤、急人之所急的魏无忌。

[var1]

公元前257年,在秦国军队的强力进攻下,赵国危在旦夕。于是,在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的多次要求下,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率领十万大军援助赵国。

秦昭襄王得知魏国出军援赵后,就恐吓魏安釐王:不得救援赵国。否则,就出兵攻打魏国。魏王自知实力远不如秦国,就吓得赶紧命令晋鄙驻军邺城,观成败,然后见机行事。

得知魏军停驻不前的赵胜,迫切地对信陵君说: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于是,为了赵国,为了姐姐,魏无忌就偷取了魏安釐王调动军队的兵符。

到了前线后,魏无忌假传魏安釐王的命令,欲代替晋鄙指挥大军,但引起了晋鄙的怀疑。情急之下,魏无忌暗示自己的随从朱亥杀死了晋鄙。

[var1]

杀死了晋鄙的魏无忌,率领整合后的八万魏国军队,全力抗击秦军。最终,秦军被迫撤离而去。于是,赵国之危解除了。

为了解救赵国,窃取兵符,擅杀忠心事魏的大将,这种行径怎么理解?救援唇齿相依的、姐姐存身的赵国,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取了晋鄙的性命?他可是在忠实地执行魏安釐王的命令!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如此行事,可谓不道!

四、为了后世荣华,春申君移花接木。

春申君黄歇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楚考烈王重用,因而位至宰相。

在忠心辅政的过程中,有一件事令黄歇感到不安。那就是,楚考烈王虽然拥有众多姬妾,但一直没有王位继承者。

[var1]

正当春申君黄歇为楚考烈王没有王储而发愁之际,赵国人李园带着他的漂亮的妹妹来到了楚国。

不久,善于钻营的李园成了春申君黄歇的侍从。随之,李园把自己的妹妹献给了黄歇。

当李园得知自己的妹妹有了身孕后,就开始谋划着如何让自己的妹妹换个主,成为楚考烈王的妃子。

于是,李园的妹妹就根据哥哥的教导,劝说黄歇把自己献给楚考烈王:

“今君相楚二十余年,而王无子,……,则楚更立君后,……,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楚国尽可得”。

也就是说,这样一来,一则可解决楚考烈王的后代问题;二则黄歇可得到更大的荣华富贵。否则,楚考烈王百年之后,黄歇将难以再拥有宰相大权和封地。

随之,利令智昏的黄歇把已有身孕的、李园的妹妹,以移花接木的蒙骗方式进献给了楚考烈王。不久,楚考烈王就有了后继之人。

[var1]

倍受楚考烈王重用的春申君黄歇,就这样回报了楚考烈王。此举哪还有德行可言,可谓无耻,可谓不德!

综上所述可知,战国时期,诸如“战国四公子”之类的一些所谓的名人贤士,为了个人一时的名位、身价,为人处世的手段、方法之残酷、卑劣,甚至血腥,令人不寒而栗、不可思议。可谓自私、无耻到了极致!

主要参考文献:《史记》、《越绝书》

更多文章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楚汉传奇韩信萧何,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评价

    在韩信成为谋略家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刘邦的得力助手——萧何,与萧丞相的相遇,让韩信在刘邦面前大显身手,但也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var1]韩信的能力有了施展的舞台,他的权力也在日益扩大,让他的伯乐有了忌惮之心,对韩信下了黑手,并在韩信死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冷冷的4个字,至今

  • 他是勾践复国的最大功臣,放着大官不当跑去经商,还成了春秋巨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帮助勾践复国的人最后结局,勾践复国后几年死的,勾践几岁才能复国

    很多人都知道范蠡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智慧与谋略非一般人所能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政治家与军事家的身份之外,还是一个非常有经商头脑的商人,是一个大土豪,范蠡也是最早的财神原型人物。可是,在范蠡最初的人生计划里,并没有经商这一说,若不是因为政治上不得志,最后才逼不得已而从了商。

  •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后继有人,终成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秦王嬴政的真实事迹

    成蟜是秦庄襄王子楚从赵国的邯郸返回秦国后生养的小儿子,是秦王嬴政同父异母之弟。不管怎么说,嬴政是嫡子,也是嫡长子,承继王位自在情理之中。但是,在兼并六国之前,嬴政的王位也曾受到过挑战。一、作为后援,成蟜率军伐赵。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辅佐国政的相国吕不韦命令蒙骜、张唐率领五万大军攻打赵国。随

  • 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等人穿越到三国,他们会选择跟谁打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括真的纸上谈兵吗,赵括真的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将领吗,纸上谈兵赵括真的一无是处吗

    话说蜀国军师诸葛亮正在全神贯注地“观星”,他掐指一算,喃喃道,“这次时空大乱,蜀国今晚必有怪事发生,望各位将军做好准备。”话音未落,一道冷箭就“嗖”的一声,从诸葛亮的鬓角飞了过去,还顺道射下了他的几根头发。“何人敢伤害我家丞相?看我不把他戳成筛子!”张苞一个箭步,挺着丈八矛,瞪圆虎眼,怒发冲冠。“经

  • 白起被称战神,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会被秦昭襄王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白起为什么被秦昭襄王赐死,大秦帝国白起被赐死,历史上秦国白起之死的真正原因

    [var1]后来许多人因为如果不是范雎怂恿秦昭襄王,白起可能不会被赐死,而邯郸保卫战也会有另一个结局,秦国统一的时间也可能会提前。那是正处于战乱当中,七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两个国家可能今天是盟友,明天就会变成敌人。如果说秦国是虎,那么赵国就是狼,当时的长平之战就是这两个实力非常强大国家之间的对打,

  • 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霸,为何众说纷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5霸大结局,春秋九霸,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霸

    春秋书籍《春秋》、战国书籍《孟子》、东汉书籍《风俗通义》和唐朝书籍《史记索隐》都记载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春秋书籍《墨子》、战国书籍《荀子》记载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西汉书籍《四子讲德论》记载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

  • 神农为何叫“神农”?战国竹简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竹简故事,炎帝和神农的故事,神农是不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人物

    然而,随着地下文物不断出土,深埋地下的古代文献,也在不断地改写认知,战国竹简中的“神农”,就改写了我们的认知,原来神农之神未必是指神灵、天神,而也可能是一个非常简单朴素的意思![var1] 神农与炎帝未必是同一个人 神农炎帝是上古之人,但神农、炎帝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实际上是一个谜团。司马迁在《史记

  • 战无不胜的大秦帝国居然在战国的时候也曾被打的割地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于大秦帝国的历史资料,大秦帝国历史真实情况,大秦帝国鼎盛时期

    [var1][var1][var1]

  • 马陵之战,庞涓临死前为何会怒吼“遂成竖子之名”?这六字道出他真正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陵之战庞涓吸取教训,马陵之战庞涓是个什么样的人,庞涓哪里人

    [var1]当时距离桂陵之战过了十三年,魏将庞涓正在率兵攻打韩国,韩国就向齐国求救。之后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不得不率军回援大梁。但魏国的魏武卒骁勇善战,而齐国军队却有怯懦之名,孙膑担心齐军在正面战场不是魏军的对手,就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庞涓感叹齐军怯懦,还

  • 长平之战后赵国很弱,为何还是能击败燕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国长平在哪

    [var1]第一,赵国虽然被秦国消耗了实力,但并没有到谁都可以消灭的地步。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自从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尽管长平之战败了,而且是惨败,但不代表赵国就成了软柿子,谁都可以打。尤其是在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了防止秦国的继续进攻,国内则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