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后世我们华夏影响最大的,则是汉与唐两个朝代。在汉朝时,我国北击匈奴,西通西域,这些举措都大大扩展了汉朝在国际上的威望。而在这样的冲突中,汉朝和西域匈奴等紧密结合,且逐渐将原本战国时期延续的民族区分打破,形成了华夏新的民族——汉民族。从此汉民族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的主体民族,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则是唐朝,如果说汉朝是华夏历史上对内部贡献最大的时期,那么唐朝就是华夏历史上为华夏的国际地位取得最大贡献的时期。隋朝的灭亡缘于隋朝对于民众的剥削,国家是极其的富有,而民众则是相当的贫穷,最后在隋炀帝的残暴之下毁灭。
唐朝就是这样在隋朝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李氏家族崛起于陇西地带,是当地的贵族,常年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战斗,甚至还和北方的胡人联姻,拥有了一些突厥血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李氏家族才能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加之他们和隋朝王室的血缘关系,作为皇亲国戚的大唐就继承隋朝成为华夏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
唐朝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开始便开始了自己的繁荣之路,
唐太宗
吸取了前朝隋朝灭亡的经验,
倾囊薄赋
,善于纳谏,他甚至还任用了前对手太子李建成的臣子魏征,于此开始了唐朝的第一个治世“
贞观之治
”。
而在此之后,他的后辈们沿着他的路不断前进,就算是篡唐改周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也励精图治,终于在唐玄宗时期到达了整个华夏的第一个盛世“开元盛世”。
而整个唐朝相比于其他的大一统朝代最为不同的是,唐朝的开放程度是完全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汉朝时期由于北方有强大的
匈奴王国
,所以几乎没有和外国交流,汉朝与外国之间主要是和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周边交流。
而之后的宋代和明朝,由于受外族的祸乱较多,所以这些王朝对于外族都十分警惕,以此衍生了他们的对外态度。他们甚至对于外国人都采取一种封闭态度,这种态度深深扎根在他们的思想之中,以至于造成了晚清的悲剧。
而唐朝的开放在我们看来就相当的难能可贵了,唐朝的军力强大,打败了北方的突厥民族,唐太宗甚至被突厥奉为“天可汗”,加上李氏家族也并非是纯粹的汉人家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唐朝人有着无比的骄傲,所以不惧与任何民族交流,毕竟天下第一的国力,成就了万国来朝,四方来贺的盛世伟业。
开放到什么程度呢?在唐朝,是不存在民族之间的相互歧视的,就算你是个外国人,在唐朝也能当官。最著名的就是来自日本的阿倍仲麻吕,他的中文名叫做晁衡,他在唐朝读书,参加科举,最后甚至一度做到唐朝的卫尉官职,可算是个大官。
他写过好多诗,和李白是至交好友,最后还埋葬在唐朝,如果不说他的国籍的话,没人会不相信他是一个大唐人。唐朝的首都长安,在那时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大都市,他同时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在长安,你可以看见黑白黄三色人种,白色大概是经过丝绸之路来唐朝贸易的波斯人,而黑色就是跟随贸易而来的奴隶“昆仑奴”。这在公元六世纪到七世纪可是一个奇观,同时期的欧洲甚至还没有形成民族国家的认同,日耳曼民族还在努力建设国家,处于宗教的控制之下。
结语:而唐朝的开放只建立在它的强大上,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退,就连丝绸之路都因为战乱废弃,杜甫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如此。就此之后,我们在华夏古代史上就再也见不到这样开放的盛世了,属实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