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16 更新时间:2024/2/4 20:53:01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朝代的兴衰荣辱都在更迭着。

胜者为王,败者寇。在君王拥有绝对权威的古代,为夺皇位而发生的大战不在少数。即便在两代君王都堪称贤明温和的唐朝,也是经过多次兵戎相见之后,才坐稳了自己的皇位。

唐高祖李渊的天下从隋朝手中夺下。尽管身为隋朝臣子,眼见朝代更迭的机会到来,还是抓住机缘起义造反,打下了属于李家的天下。

而唐太宗李世民,则不得不从父亲和兄弟手中夺回原本就允诺给他的天子之位。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逼迫父亲李渊立其为太子,最终顺利继位。倘若不造反,太子之位极有可能落入其长兄李建成手中,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和性命,李世民只好带兵向父亲造反。

李世民敢于与父亲兵戎相见,才换来了坐上皇位的机会。而反观明朝时期,朱棣在历经几个兄长去世之后,仍然轮不到继位的机会。处境比起李世民更加惨淡,几乎永无出头的机会。然而,同样被逼到绝境的朱棣,为什么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归根结底,他的实力和谋划,都远远比不上李世民,更何谈有抢夺皇位的资本。

生不逢时

唐朝虽为李渊建立,但天下几乎是由李世民打下来的。最初提出起义造反的也是他,倘若不是李世民先行提起建议,并且推动李渊造反的话,恐怕李渊还是老实地为隋朝镇守太原,镇压其他的起义军。

虽为次子,但大哥李建成实力远不如他。在太原正式起步之前,李渊自认实力不足,还是将希望寄托在李世民身上。为了让李世民安心带兵打天下,他甚至提前立下“圣旨”:待推翻隋朝称帝之后,李世民将为太子

要知道,按照昔日的嫡长子继承制,李世民将受制于兄长,没有被立褚的机会。有了父亲的承诺之后,他用足心思在行军打战上,只为在新朝代建立之后,他也能被确立为继位者。

李渊起义时,三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攻打敌军时都立下了大功劳,足以成为日后的资本。

但朱元璋起义时则不同,由于出身贫寒,甚至还在寺庙当过一段时间和尚,朱元璋很晚才娶上媳妇。他挥师造反时,几个孩子年纪都非常小。等到建立明朝之后,太子朱标只有13岁,至于朱棣更是年幼,在当时仅有8岁。

由于年幼,朱元璋的几个孩子都从未参与到起义造反的过程中去,整个天下都是由朱元璋自己带兵打下来的。相比于李世民,朱棣及其兄弟都可谓是“生不逢时”。

倘若生得早一些,在建朝之前足以跟随父亲行军打仗,还能在日后为自己积攒一些实力资本。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两个朝代确立继位者时,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

虽然立谁为太子,日后继位,选择权都在天子手中。但李世民足以动摇甚至断绝李渊其他的选择权,而朱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朱元璋将继位权让给其他人。

实力悬殊

发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看似已走投无路,但实际已暗地里积攒许多实力。当时李建成对李世民崛起深感担忧,恐影响他的太子之外,于是联合弟弟李元吉,乃至宫里的嫔妃一起向李渊吹风,多次诋毁李世民,让李渊对这个儿子也有了很深的不满。

到了这时,李世民已经不得不反了。倘若他不下定决心发动政变,那么等李建成继位之后,倒霉的将会是他自己。

无奈之下李世民决定与父亲和兄弟正面对抗,在玄武门杀了兄弟,侧面逼宫。

造反成功的根源在于,李世民当时的实力已经足够让李渊低头,将太子之位重新还给他。毕竟,当年带兵冲锋陷阵打天下,为建立唐朝立下最多功劳的便是他。

建朝之后,李渊同样将大量的兵权交给了李渊,实际上李世民手握的资本已远远高于父亲。

再加上发动政变之前,李世民早已打通了内部。负责玄武门关卡的士兵,早已被李世民收买。能够顺利打入玄武门也让李世民更有勇气迈出这一步。

至于朱棣,只能说毫无起义向朱元璋造反的能力。

朱元璋其人,虽出身贫寒艰苦,也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更是艰难得来的东西,更是不会轻易拱手让人。从和尚到平民,再到造反成功顺利称帝,朱元璋耗费了太多心血。

尽管是自己的亲儿子,朱元璋也不愿将太多的权力交出去。当时几个儿子虽都被封为藩王,镇守一方,但要想挑战朱元璋,实力依然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朱元璋在儿子心中的形象极为威严。朱元璋在世期间,朱棣虽对不能继位之事感到不满,也不敢有所反应。

等到朱元璋去世,皇太孙继位之后,朱棣才对自己哥哥的儿子下手,最终历经曲折才将帝位夺来。

朱元璋虽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在称帝之后非常重视教育,让儿子都接受了传统的儒学教育。彼时几个皇子年纪尚小,在系统的教育之下,对孝道更加敬重。

父亲在世时,朱棣自然是不敢造次。李世民虽也是忠孝两全之人,但他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变得更加聪明。当时李渊在李建成教唆下对他已有不满,倘若他不先对父亲动手。结局只能任人宰割。

性格不同

同样身为皇子,李世民和朱棣在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别。

李世民跟随父亲造反时,年纪还很轻,长年累月征战沙场,使他得到了很快的锻炼。战场上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果断做出判断和决定才能赢得战局。

因此,在日后的处事过程中,李世民做事从不拖泥带水,得知兄弟有意害他,且父亲也开始猜忌冷落之后,他当机立决开始谋划造反。

而朱棣则不然,身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自幼生活在等级森严的皇宫里,已养成了隐忍、善于伪装的性格。

排行第四,原本毫无继位可能,朱棣或许还能看开。但在三个哥哥接连去世之后,皇位竟还是与他无缘,落到了侄子手中。此时朱棣已心有不满,但藩王夺帝位尚未有成功之例,朱棣不敢像李世民一样短时间内便发起行动。

更为重要的是,朱元璋心思缜密,强势逼人,不似李渊当时几乎已被架空。朱棣当时已隐忍多年,暗暗蓄力,也不用急于一时,等到朱元璋去世之后再来造反,会更有利于他。

从朱棣登基后就急于修史、迁都等种种行动可以看出,他也怕地位来路不正遭人诟病。相比于李世民,他少了果断和豁出去的决心。也正是因为这样,李世民敢于和父亲叫板,朱棣在朱元璋在世时,却丝毫不敢有造反之心。

更多文章

  • 袁天罡到底有多厉害?一生三次预言无人能破解,关于武则天很准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天罡与武则天,袁天罡对武则天的影响,老版武则天袁天罡片段

    古代中国还有三本神奇著作,也是与占卜算卦方面有关的论述与技能,被称为三大“妖书”,分别是:《奇门遁甲》、《鲁班书》、《推背图》。今天要讲的这位大师,便是三大“妖书”里面的其中一本《推背图》的创始人之一:袁天罡。他堪称中国古代第一风水大师,他曾经对历史历程有过三次预言,至今无人能破解。说起袁天罡,估计

  • 他做皇帝失败透顶,却是一个艺术全才,与南唐李后主有的一拼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后主的才华,南唐后主李煜和小周后,历史上最不靠谱的四个皇帝

    但是它的军事外交相比之下就不是很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宋朝重文轻武,赵匡胤黄袍加身上位就决定了他将会对于武将产生忌惮,因此宋朝军事外交弱也是不可避免的,军事不行宋朝的版图也就没有汉唐的版图大。不过宋朝不像其他朝代重农抑商,也不像唐朝有宵禁,所以整个宋朝的经济繁荣,文化也是达到鼎盛时期,宋徽宗就是在这样重

  • 隋文帝为何在四个月之内,就能统一分裂280余年的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到底有多可怕,隋文帝 如何四个月 统一,隋文帝如何建国

    正是因为隋炀帝杨广的荒淫无道,所以才使得大唐王朝出现更加得民心,但是大隋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君王,他能够凭借着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就能够统一已经分裂了两百八十多年的中国。北周宣帝沉迷享乐,在其位不谋其事,甚至很多天不去上朝,大臣们都找不到他的影子,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其暴虐的人,不信任大臣,对

  • 李建成手中的王牌大将,李世民都忌惮不已,为何会起兵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李建成和李世民反隋

    真正让唐朝进入到强盛和繁荣时代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而唐太宗李世民能够登上皇位全凭着震惊古今的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李世民派兵秘密埋伏在玄武门附近,等李建成和李元吉骑马到来时,提前埋伏好的士兵突然冲出来,混乱之中杀死了两人。这使得李世民成为了李渊唯一一个能够继承皇位的皇子,在这种情况下,李渊

  •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到底有多开放?不存在民族之间的相互歧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而对后世我们华夏影响最大的,则是汉与唐两个朝代。在汉朝时,我国北击匈奴,西通西域,这些举措都大大扩展了汉朝在国际上的威望。而在这样的冲突中,汉朝和西域匈奴等紧密结合,且逐渐将原本战国时期延续的民族区分打破,形成了华夏新的民族——汉民族。从此汉民族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的主体民族,一直延续至今。第二则是唐朝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好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放死囚回家的故事是真的吗,李世民放走390个死囚,李世民放回的囚犯回来后杀了没有

    在《沁园春·雪》这首诗中将唐太宗李世民与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和宋太祖赵匡胤并列在一起。可见李世民的政绩是十分卓越的。这其中就有一件事,那就是他登基之初,释放了390名死囚回家过年,并约定回京后再问斩,那最后有多少人回来了?一、李世民的成长经历自三国曹魏时期开始九品中正制成为了选官的标准。所谓九品中

  • 河朔三镇:三座独立军镇,为何主导了唐王朝的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平定河朔三镇,历史上的河朔三镇,北宋时期河朔三镇

    藩镇割据的现象以及河朔三镇的形成节度使的出现造成了大唐王朝深刻的社会矛盾,它的出现削弱了唐朝的中央集权,这对于封建王朝对皇权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更重要的是,节度使的出现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也导致了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安禄山因为深受唐玄宗的喜爱,所以称为三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

  • 武则天儿子墓惨遭被盗,盗墓贼留下的壁画,专家研究后:大唐真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唐武则天,武则天墓三次被盗,洛阳武则天壁画

    文/小先生众所周知,在墓室当中绘制壁画最早是从西周时期开始,内容多为菱形方格纹。等到秦汉时期,则是出现了诸如女娲伏羲图、狩猎出行图等人物画像,不过这一时期主要盛行的还是画像砖。而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壁画则是风行海内外,除了之前的那些图像之外,出现了大量的墓主人图像和关于墓主人生活的图像。而等到唐

  • 中东“武则天”:18岁嫁仇人之子做二房,今却将卡塔尔王朝踩脚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70岁武则天晚年生活,她是外国武则天嫁给仇人的儿子,土耳其帝国的武则天

    莫扎年幼时,父亲不满卡塔尔元首哈利法垄断国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行为,就与众人联合抗议哈利法的敛财行为。不幸的是,莫札的父亲被捕入狱,莫札与母亲不得不逃亡国外避难。年幼的莫扎吃尽了生活的苦头,但也打磨出莫扎坚韧不拔的意志,她努力读书,顺利考进卡塔尔大学。优异的成绩、倾城的美貌一下子就让莫扎成为校

  • 隋唐时期形势动荡,为何李渊能立于帝位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影响力甚广的唐代,我们关注点的从来不是开国皇帝李渊,而是他的后辈唐太宗李世民,无可厚非的是因为唐太宗著名的“贞观之治”。反之,在这样的历史观念下,李渊在国家的治理方面显得就不那么出色。世人对待有才能的君主是十分爱戴的,对于李世民在治理朝堂以及领兵打仗方面的能力,自然是十分认可的,因此也自然会大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