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孔子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为什么孔子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4/1/21 18:53:38

[var1]

1、“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这句话的含义

这里要纠正题主的说法,这句话不是孔子所说,而是比孔子更早一百来年的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郭偃所说,郭偃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首席大夫,一手主导当时晋国社会改革,后人将其变法精华称为“郭偃之法”。“郭偃之法”中就有这句原文“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意思是: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那些世俗的偏见。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三百多年以后,公孙鞅入秦,力主秦孝公在秦国实施变法,但遭到了甘龙杜挚等贵族代表人物的极力反对,公孙鞅就引用了这句话驳斥甘龙、杜挚,打消了秦孝公的疑虑,让秦孝公欣然同意公孙鞅的变法,由此揭开秦国由弱变强的序幕。

[var1]

2、“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这句话的正确性

“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成就大事业的人不要去同民众商量”。从古至今的历史足以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一是“众”代表的是大多数芸芸众生,就是普通人。什么叫普通人呢?就是现实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既没有超人的学识、智慧,也没有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就是着眼于自己一日三餐和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说这样的普通人是绝大多数;二是“成大功者”,这就是引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弄潮儿,是我们所说的英雄人物,比如刘邦朱元璋等等开国皇帝,他们来自于普通人中间,但又因为身上的卓越不凡的能力和气质,而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他们对时代、对社会、对未来有着深邃的见解和谋划。他们要做的大事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去同普通人商量,商量了反而坏事,普通人不懂,反而会变成强有力的阻挠势力。

[var1]

3、“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作为做大事、成大业的人,要真正成为引领时代发展、引领社会进步的英雄人物,首先就必须要有远大志向。不立志,难以成大事。只有先立下远大的志向,才会在这个志向的感召和鼓舞下,认准目标,排除万难,坚持方向,永不放弃,用尽所有的力量朝着既定目标迈进;其次,成大功者必须要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所以,立志以后,就要用尽所有的精力努力学习,努力练就自己过人的本领,有真才实学,才具备成功的硬性条件;再次,成大功者还必须要有过硬的谋略和能力。有志向,有才学,没有谋略和能力,还是难以将理想变为现实;最后,虽说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但必须要从“众”中吸取营养,获取第一手资料,把众多的普通人的意见和智慧集中起来,而不是脱离“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徐福东渡找到了长生药,为何却不回秦国?原来长生药人人都吃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徐福的长生经,历史上的徐福真的找到了长生药吗,徐福为什么出海寻长生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皇帝都企图让自己的阳寿能和开创的宏图霸业一样长,而这就要靠长生不老之药来实现。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就是这类故事里的典型案例。[var1]故事的另一个主角就是徐福,他受命找寻长生药的故事在中国和日本都广为流传。徐福原本的身份是战国时期的方士,类似于如今的算命道士。因此,能言会道的

  • 世人皆知廉颇负荆请罪,却鲜有人知长平之战后,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负荆请罪”的故事可谓是非常经典,以至于被收入了我们国家的教材之中。在这篇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敢爱敢恨且知错能改的廉颇形象,也将这位战国重臣优良的品格牢牢地刻在了后世读者们的心中。而这篇故事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好奇,希望了解这故事的后续。在负荆请罪之后,以骁勇善战,品性优良而在历史上留下“战神”之名

  • 重耳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最应该感谢的是他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时期重耳简介,春秋5霸大结局,重耳老婆

    重耳一看不好,就带着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等人开始流亡,饱受颠沛之苦,最后来到齐国。[var1]齐桓公对他很好,不但给了他华丽的观邸,骏马二十匹,还把公主齐姜嫁给了他做妻子。重耳乐坏了,十二年前出来,现在已经五十五岁,终于有了安逸的环境,天天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什么雄心壮志救万民于水火,都忘了

  • 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合纵”抗秦行动,失败于秦军偷袭计划的泄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合纵抗秦是谁提出的,历史上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六国合纵抗秦电视剧

    一、正欲抗秦,燕国突然进犯。当秦王得知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安釐王相继去世时,就派蒙骜率大军伐魏,接连攻取了酸枣等多座城池。赵悼襄王闻知后,深感不安,就与众朝臣商议抵御强秦之术。老将庞煖认为,应恢复以前的“合纵”抗秦之策。[var1]就在这时,北部边关守将派人奏报,燕国为洗雪前期的栗腹(燕国的相国)

  • 从商鞅到张居正,中国古代历朝变法者,为何结局都比较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居正变法具体内容,张居正变法成功原因,张居正变法失败之谜

    [var1]笔者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毋庸置疑的是,改革变法都是对既得利益者蛋糕份额的触动,阶级固化,利益固化是自古便存在的现象,改革的必然下场,就是给自己寻找到了大量的政治对手,这些人对变法者的仇恨,随着变法的深入而与日俱增。其次,无论是商鞅还是张居正,变法的背后都是统治者的全力支持,可以说变法是

  • 他是强盗的祖师爷,曾将孔子骂得不能还嘴,死因成千古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何称孔子为乞丐祖师爷,孔子竟然是海盗祖师爷,强盗的祖师爷

    看过《武林外传》的各位,一定对吕秀才辩死姬无命这一片段尤其深刻。天天将孔老夫子挂在嘴边的吕秀才,偶像正是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老夫子,但即便是好辩的孔圣人,竟也曾被一介江洋大盗辩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一千零一夜》中有四十大盗便可以驰骋沙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支九千名强盗组成的队伍,横行天下,看

  • 韩信用几千士兵击溃20万敌军,只因用了这一阴招,千年来早已失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死前道破一个秘密,韩信军事手段,韩信的计谋有多厉害

    [var1]要说韩信是刘邦手下带兵打仗排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了。韩信不仅擅长用兵,而且它的战略思想也是极其有智慧的。最为后人熟知的莫过于韩信的背水一战了。也就是这场战役以数千万人大败号称20万大军的赵军。这场战争也是最为后人熟知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var1]当时韩信带领数万汉军,越过太

  • 勾践忍辱负重灭吴国,成春秋霸主盛极一时,为何后来却再无音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勾践老婆图片,勾践媳妇被马爷欺负的视频,勾践死于谁手里了

    众所周知,古代一直以来都像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论是君王的雷霆之怒,还是朝臣们的群起攻击,都让人难以承受。更别提几个国家之间的对抗了,一夜之间就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人韬光养晦,隐忍多年取得成功。而有的人横行霸道,骄傲放纵,最终走下神坛,自古以来,就有“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卧薪尝胆的故事相

  • 此人用贸易战玩转春秋,诸葛亮是他的铁粉:一生治国就靠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治国,诸葛亮治国之道全文,商人治国从贸易到战争的逻辑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生狂傲,每以两人自比,一是管仲,一是乐毅。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什么要以管仲自比呢?其实呀,管仲有一个特质,堪称诸葛亮之榜样与恩师。说这个特质之前,咱们先草草叙述一下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var1]诸葛亮用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激将法。那就是,想用谁,先羞臊羞臊谁。诸葛亮

  • 当年战国七雄的首都,现在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有哪七雄,当年战国七雄的首都现在怎样了,战国七雄都是现在的哪里

    一、齐国的首都:临淄当年,姜子牙被分封到齐,建立了齐国,首都就是临淄,有着长达八百余年的齐国首都的历史。临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不但是齐国故都,而且是汉代齐王首府,三国为青州治所,隋、唐为大郡驻地,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1970年设立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北部,总面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