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合纵”抗秦行动,失败于秦军偷袭计划的泄露

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合纵”抗秦行动,失败于秦军偷袭计划的泄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68 更新时间:2024/1/16 15:16:16

一、正欲抗秦,燕国突然进犯。

当秦王得知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安釐王相继去世时,就派蒙骜率大军伐魏,接连攻取了酸枣等多座城池。

赵悼襄王闻知后,深感不安,就与众朝臣商议抵御强秦之术。老将庞煖认为,应恢复以前的“合纵”抗秦之策。

[var1]

就在这时,北部边关守将派人奏报,燕国为洗雪前期的栗腹(燕国的相国)兵败之耻,拜赵国人剧辛为大将,出动十万兵马进犯赵国。

二、欲行“合纵”,先除后顾之忧。

燕国进犯,使得赵国君臣只好先将“合纵”抗秦之事放一放,立即商议迫在眉睫的燕国入侵之事。

就在众说纷纭,一时间难有定论之际,老将庞煖提议道,让代郡守将李牧率领本部,向庆都一线进军,以断燕军后路;自己率领一支大军正面阻击,然后两厢夹击,可大破燕军。

同时,庞煖还认为,近些年来,燕、赵多有争斗,彼此不谐和。如果这次能击败燕军,逼降燕国,除却后顾之忧,即可全力践行“合纵”抗秦之策。

[var1]

赵悼襄王听闻后,认为庞煖考虑全面,思虑周到,决定依庞煖之计而行。同时,赵王鼓励老将军庞煖努力向前,力克燕军;然后,相机联盟各国,打击秦国,以解赵国存亡之忧。

随之,赵悼襄王诏命李牧按计划行动,庞煖与乐乘、乐间率军进驻东垣,迎击燕军。

燕、赵两军对接后,燕军即主动进击赵军,但初战失败了。之后,燕军主帅剧辛亲自率军迎战庞煖。结果,两军混战至天晚,也未分输赢,只好各自收兵回营。

[var1]

燕、赵两军暂时收兵后,剧辛得知赵将李牧正率军袭击自己的后路,就命令燕军各部虚设营寨,悄悄地回撤。探知燕军撤退的庞煖立即率赵军追击,于胡卢河大败燕军。燕军主帅剧辛被迫自刎而亡。

之后,庞煖汇合李牧之师,一起乘胜追击溃逃的燕军。进入燕境后,赵军夺城占地,势不可挡。面对赵军的强大攻势,燕王喜不得不向赵军求和。随之,别有他图的庞煖接受了燕王的乞降,率得胜之师回国了。

三、五国联盟,毁于秦军泄密。

庞煖得胜回国后,立即建议赵悼襄王,趁燕国已被降服之际,“合纵”列国,抗击强秦。赵悼襄王正欲如此,随即派人联系韩、魏、楚、齐等国,并力进击秦国。

除依附秦国的齐国、刚被赵国打残的燕国没有参加外,屡遭秦国侵犯的韩、魏、楚三国,连同在夹缝中生存的卫国都响应赵国的倡议,并一致同意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为上将,统帅五国联军。

[var1]

当联军集结完毕之后,庞煖、黄歇与各军主帅商议决定,取道蒲坂,由华州向西,出其不意,奔袭渭南,扣打潼关。然后,再徐图进取。于是,五国联军,兵分五路,进军渭南。

秦王得知五国联军犯境,立即诏命相国吕不韦率军迎击。吕不韦随即命将军蒙骜、王翦、桓齮李信内史腾各率领五万大军,出潼关三十里,分立五大营寨,迎击五国军队。

这时,大将王翦谏言吕不韦:近些年来,除远在南方的楚国外,韩、赵、魏等国与我国多有战争,了解熟悉秦国的作战情况。现今,我们如果集中精锐之师,全力突袭楚军,楚军必败。楚军一败,其它各国定会望风而溃。

吕不韦仔细考虑了一下王翦的建议,认为切实可行,随即悄悄地抽调精锐,集结整合,准备于晚间袭击楚军。

[var1]

可是,就在秦军准备夜袭楚军的当天,秦军内部出了问题。秦军督运粮草的牙将,因没能按时完成押运任务,大将李信欲依军令斩杀他。后在他人的劝解下,督粮牙将虽然免于一死,但是被李信命人责打了百余鞭。

被鞭打后恼恨不已的督粮牙将,一气之下,就叛逃到楚军大营,把秦军将于夜间偷袭楚军的计划告知了春申君黄歇。

闻知秦军即将偷袭楚军,黄歇大惊失色。惊恐之余,黄歇暗想,向各国军队通报情况,商议应对之策,已然来不及了。于是,黄歇就置其他四国军队于不顾,悄悄地率领楚军班师回国了。

当秦军按计划袭至楚军大营时,楚军营寨内已经空无一人。率军突袭的王翦见楚军已经逃遁,知道计划泄露了。无奈之下,王翦就挥军袭击就近的赵军营寨。

[var1]

不料,赵军营寨坚固难攻。得知秦军前来偷袭后,庞煖亲自临阵指挥,导致秦军无法突破赵军营寨。待至天亮时,得知情况的韩、魏、卫三国,立即整合军队救援赵军。秦军见赵军的援军到来,只好无功而返。

秦军撤退后,庞煖疑惑楚军没有动静,命人前去一看才知道,楚军早已不见踪影。韩、魏、卫三国见楚军已经撤走,就也要求班师回国。于是,“合纵”抗秦的军事行动失败了!随之,庞煖叹息着说:“合纵”之事,今后休矣!

自此以后,各诸侯国再也没有过联合抗秦的实际行动。

主要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卷六》、《战国策》

更多文章

  • 从商鞅到张居正,中国古代历朝变法者,为何结局都比较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居正变法具体内容,张居正变法成功原因,张居正变法失败之谜

    [var1]笔者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毋庸置疑的是,改革变法都是对既得利益者蛋糕份额的触动,阶级固化,利益固化是自古便存在的现象,改革的必然下场,就是给自己寻找到了大量的政治对手,这些人对变法者的仇恨,随着变法的深入而与日俱增。其次,无论是商鞅还是张居正,变法的背后都是统治者的全力支持,可以说变法是

  • 他是强盗的祖师爷,曾将孔子骂得不能还嘴,死因成千古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何称孔子为乞丐祖师爷,孔子竟然是海盗祖师爷,强盗的祖师爷

    看过《武林外传》的各位,一定对吕秀才辩死姬无命这一片段尤其深刻。天天将孔老夫子挂在嘴边的吕秀才,偶像正是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老夫子,但即便是好辩的孔圣人,竟也曾被一介江洋大盗辩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一千零一夜》中有四十大盗便可以驰骋沙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支九千名强盗组成的队伍,横行天下,看

  • 韩信用几千士兵击溃20万敌军,只因用了这一阴招,千年来早已失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死前道破一个秘密,韩信军事手段,韩信的计谋有多厉害

    [var1]要说韩信是刘邦手下带兵打仗排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了。韩信不仅擅长用兵,而且它的战略思想也是极其有智慧的。最为后人熟知的莫过于韩信的背水一战了。也就是这场战役以数千万人大败号称20万大军的赵军。这场战争也是最为后人熟知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var1]当时韩信带领数万汉军,越过太

  • 勾践忍辱负重灭吴国,成春秋霸主盛极一时,为何后来却再无音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勾践老婆图片,勾践媳妇被马爷欺负的视频,勾践死于谁手里了

    众所周知,古代一直以来都像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论是君王的雷霆之怒,还是朝臣们的群起攻击,都让人难以承受。更别提几个国家之间的对抗了,一夜之间就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人韬光养晦,隐忍多年取得成功。而有的人横行霸道,骄傲放纵,最终走下神坛,自古以来,就有“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卧薪尝胆的故事相

  • 此人用贸易战玩转春秋,诸葛亮是他的铁粉:一生治国就靠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治国,诸葛亮治国之道全文,商人治国从贸易到战争的逻辑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生狂傲,每以两人自比,一是管仲,一是乐毅。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什么要以管仲自比呢?其实呀,管仲有一个特质,堪称诸葛亮之榜样与恩师。说这个特质之前,咱们先草草叙述一下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var1]诸葛亮用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激将法。那就是,想用谁,先羞臊羞臊谁。诸葛亮

  • 当年战国七雄的首都,现在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有哪七雄,当年战国七雄的首都现在怎样了,战国七雄都是现在的哪里

    一、齐国的首都:临淄当年,姜子牙被分封到齐,建立了齐国,首都就是临淄,有着长达八百余年的齐国首都的历史。临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不但是齐国故都,而且是汉代齐王首府,三国为青州治所,隋、唐为大郡驻地,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1970年设立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北部,总面积6

  • 信陵君窃符救赵,留居赵国后,被赵胜嫌弃。并不是平原君忘恩负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胜个人资料,赵豹和赵胜,赵胜被判几年

    随之,赵孝成王及平原君赵胜,将信陵君魏无忌迎请进都城邯郸,礼之以上宾,并予以大加封赏。受宠于赵国,遗罪于魏国的魏无忌,自知魏安釐王不会轻易饶恕自己,故而不敢回归魏国,就留在了赵国。擅自调用的魏国大军,魏无忌只好让将军卫庆率领回国,并代其向魏安釐王请罪。[var1]魏无忌留在赵国后,他在魏国的众多门客

  •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曾出土一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还毒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膑被挖去膝盖骨图片,孙膑女装,孙膑庞涓36集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曾经有一批新出土的竹简,则向我们揭示了这其中的秘密。原来,孙膑也不单单就是那么一个受害者而已,他所做下的事情,设下的计谋可远比剜骨头要更残忍。那么,孙膑到底设下了怎么样的毒计?又是发生了什么令孙膑成为了废人?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var1]将门之后想了解孙膑这个人,最

  • 为秦王嬴政的一统大业建言献策的贤士,有可能在百余年前就存在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根据《史记》的有关记载,战国时期有两个叫尉缭的人。他们都是魏国人,都是政治家、军事家。[var1]根据史料,两个尉缭的见解几近相同,都反对非正义战争,支持“诛暴乱、禁不义”的正义战争。而且,他们都有远离人世,遁于荒山的经历。因此有些人认为,这两个同名的尉缭,可能就是一个人。但是,这两个人分别生

  • 信陵君为何是战国四公子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四公子信陵君,信陵君与赵国关系,历史对魏国信陵君的评价

    [var1]信陵君贵为王公子嗣,但是却极爱招贤纳士,而且从不在意他人出身只问有无才能,渐渐的信陵君爱才之名传遍四海,前来投奔于他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其中真正改变信陵君一生的却是一个叫候赢的老人。[var1]候赢出身低微年高七十,素有贤明,信陵君在听闻之后亲自前往与其结交,为其牵马,终于收服这位名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