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鸿门宴”项伯为何要力助刘邦脱险?并非因私废公,只是路线错误

“鸿门宴”项伯为何要力助刘邦脱险?并非因私废公,只是路线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47 更新时间:2024/1/11 12:19:28

项羽的两个叔父自然成了他的领路人,可惜的是在跟随项梁反秦的道路上,项梁在定陶之战中被章邯击败,他自己也力战而亡。

此时项羽只剩下项伯一位叔父了,他也一直矜矜业业地扶持着项羽,希望项羽能让他们西楚项氏一族再现辉煌。

既然是辅佐项羽称霸,那为何还要去帮助刘邦鸿门宴脱险?

项伯以前可一直矜矜业业的辅佐项羽,却唯独在鸿门宴上一直维护刘邦,这是为何?这就要从项伯和张良的关系说起了。

项伯早年杀人而犯命案,多亏张良将其救下。所谓再造之恩不言谢,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鸿门宴。当年各路诸侯相继约好,谁先入关谁就为关中王。要想率先入关,从东至西是最快的一条捷径。项羽当然想要向西而去,可是这个任务却被盟主楚怀王指派给了刘邦。

项羽被分派到了北边,这可是个硬骨头,不仅有秦军主力在此把守,而且大将章邯也是在此。击败他们自然耽误了不少时间。而此时刘邦早已进入了关中,还先与百姓进行了约法三章,给了百姓一个良好的印象。

而反观项羽,不仅坑杀了二十多万降兵,入关之后还大肆烧杀抢掠。刘项水平孰高孰低,百姓最明白。

扯远了,再回到刘邦入关之后的两个月,这个时候项羽已经到了函谷关,可是刘邦却派人据守此处。

恰逢这个时候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暗中告诉项羽刘邦准备关中称王。这还了得,项羽可不是好惹的主,尽管长途奔袭到此,军队又都是各路诸侯拼接而成。可是项羽还是发出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命令,准备休整一夜,第二天攻打刘邦。

项伯一听到这个消息,连夜赶至霸下,告诉张良,项羽明天就会进攻,劝张良离去。然而张良也不是背信弃义之人,他觉得在如此紧要关头抛弃刘邦是不义之举,因此便将项羽的计划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就害怕了,立马命人摆上酒席,给项伯赔礼道歉,说大哥你知道,你家大王肯定对我有误会。之所以会占据函谷关是想替项羽拦下其它想先进关的各路诸侯,至于进军关内则是想事先替各位清点财务,方便平分。

刘邦说得头头是道,肯定是说服了项伯,否则项伯也不会愿意回去之后替刘邦周旋,否则任凭刘邦如何收买,项伯都不会动心。毕竟现在项羽才是诸侯中最有资格称霸的人,一旦称霸他项伯能少得了荣华富贵。

所以项伯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想帮项羽夺取天下,但是好友不能不救。

再加上刘邦的一番密语甜言。项伯在酒饱饭足考虑再三后最终还是替刘邦求了情。但是项羽却摆下鸿门宴,要求刘邦第二天必须到场。

刘邦在手下一众谋士的的建议下,最终还是选择动身前往项羽营中,第二天鸿门宴上范增不断暗示项羽对刘邦下杀手,然而项羽却迟迟下不了手。一方面是碍于叔父的面子,毕竟昨晚才被叔父说通。其二是刘邦毕竟参与过灭秦大战,这样大张旗鼓的杀掉刘邦肯定会直接暴露自己意图削蕃的企图,到时候被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可就不太妙了。

双拳难敌四手这个道理,他项羽还是知道的。否则像项羽这么杀伐果断之人怎么可能就此放过刘邦这个快成气候的大敌,无论如何,这是他项羽自己的决定,最后结果不能全推到项伯身上。换句话说,项伯的建议,也是出于一片公心,是为了项羽能够收服人心,刘邦死活着实与他无关,可能在项伯的心目中,也就是早死晚死的区别,刘邦晚死的结果要比早死的结果对项羽称霸天下更有利,这也是一种最正常的“路线错误”。

拿不出办法、左右为难的他只能看着激进派和保守派的内斗,想要他们替自己拿主意。双方在这场鸿门宴中打的好不热闹,范增几次示意项羽没反应之后,便找来项庄舞剑,看似助兴实则意在沛公。然而项伯很快便发现了范增的意图,立马上前助兴舞剑。将原本刺杀刘邦的一剑给挡了下来。最终还是保守派棋高一招,救下了刘邦。范增气得破口大骂。

毕竟大家多数人都认为项羽已是最大赢家,刘邦目前还不足为惧,不需要过早暴露削藩意图,只需慢慢瓦解其它势力即可。也正是如此刘邦才得以逃过一劫。

而刘邦也正是通过项羽这个人的性格,料定他不会在鸿门宴上杀掉自己,所以才敢来鸿门宴,否则即使有项伯替他周旋,只要项羽铁了心要杀他,刘邦还是死路一条。

正是因为鸿门宴逃过一劫才让刘邦渐成气候,到了后来与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争霸,最终成功夺取天下。而项伯因为早期帮过刘邦,日后自然也没有遭到刘邦的刁难,还将其封侯,赐为刘姓,并且将项氏一族的有功之臣也进行了封侯。后来惠帝继位三年,项伯才寿终正寝。

更多文章

  • 东汉风云:马皇后德冠后宫,钟离意据理力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马皇后正位中宫,尚无子嗣,只有马皇后前母姊之女贾氏亦得选列嫔嫱,产下一男,取名为炟,皇后爱炟如己出,抚养甚勤,尝语左右道:“人未必定自生子,只怕爱养不至呢!”后来又因皇子不多,每加忧叹,见有后宫淑女,辄为荐引,既得进御,待遇尤优。阴太后尝称她德冠后宫,故命立为后。平时便能诵《周易》,好读《春秋》

  • 汉武帝嫌弃胡人进贡的动物,把它送去喂虎,不料老虎却伏地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看不上胡人进贡的动物,汉武帝吃老虎吗,汉武帝讨厌胡人进贡动物

    古语说,“虎啸山林百兽寂”。老虎在人们的心中就是名副其实的百兽之王,和老虎头上那王字形的纹路所显现的一样,老虎所及之处,所有的动物都不敢出声。但是发生在汉代的一个故事,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汉武帝时期一个来自西域的胡人曾带来一头凶猛的狮子,这头狮子直接让养在皇宫虎豹园里的老虎俯首称臣,还没开打就认了输

  • 曾与袁绍为敌的刘备,为什么会受到袁绍出城二百里相迎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感叹袁绍战败,真实刘备实力和袁绍的实力对比,刘备忽悠袁绍

    有一句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放到汉末三国时期也极为适用。就比如曾经与曹操为敌的张绣。张绣曾经与曹操为敌,杀曹操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爱将典韦,这仇结得太深了,后来张绣要投降曹操,曹操的态度是什么呢?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官渡之

  • 张飞在赤壁之战前有什么显著的战绩,令天下人都称他为万人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飞一生的三个战绩,赤壁张飞吼叫,赵云张飞赤壁大战

    张飞本人的传记说他少与羽俱事先主。那刘备之前经历的一堆战事他肯定有参与,结果陈寿说完三爷的出生直接就划到当阳长坂,搞得好像张飞那时才开始正式参战一样。个人评价可能有偏颇,但一堆人,尤其是敌对阵营的定评必然有所依据。可惜评价归评价,敌对阵营显然不可能对敌将的丰功伟绩也大书特书。但实际上,张飞最早被按上

  •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官渡之战以后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呢?官渡之败对于袁绍来说自然是伤筋动骨,可以说在各个层面严重打击了袁绍势力,但还没到一蹶不振的地步,蜀汉户口尚不及冀州一州,也能在荆州丢失、夷陵惨败、南中叛乱之后再度振兴,屡屡北伐曹魏,袁绍为何不能东山再起呢?况且相对而言,官渡之败的损失可能还比不上高欢的

  • 吕后死后她为什么没有被汉文帝清算,否认其合法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后死后谁当皇帝,吕后秘史,王立群讲吕后全部视频

    为什么会这样呢?诸吕都被清算了,吕后为啥没有呢?毕竟汉文帝和吕后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吕后剧照其实铲除诸吕,和否认吕后的合法性,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高后崩,合葬长陵。禄、产等惧诛,谋作乱。大臣征之,天诱其统,卒灭吕氏。按照历史的记载,汉朝的官方版本中这样说:吕后死后,吕禄、吕产这些人发动叛乱,

  • 古人是怎么看待刘邦杀异姓王功臣的?竟然编排了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杀的异姓诸侯王,刘邦为什么要杀异姓诸侯王,刘邦斩杀功臣之谜

    这个小故事就是:韩信、彭越、英布转世,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瓜分了汉家天下,而刘邦、吕后变成了汉献帝和伏皇后,被曹操欺压了一辈子。故事发生在汉灵帝时期,故事主角叫司马貌,字重湘,是益州蜀郡的秀才。因为汉灵帝时朝廷腐败、卖官鬻爵,司马貌空有一身才学,到五十岁都没取得功名。于是有一天,司马貌愤慨于命

  • 庞德在曹操阵营中大放异彩,如果与马超交手,胜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为何离开马超,庞德 马超,马超马腾庞德组合如何

    一、不减吕布之勇的马超。 在《三国演义》中,前有吕布,后有马超,这两人都是以勇力著称。在潼关之战的时候,曹操就对马超评价道,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在那一战中,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险些命丧战场。曹操看着驰骋沙场的马超,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曹操之所以这样评价马超,是因为马超和吕布一

  • 如果马谡按照诸葛亮的布置丢失了街亭,诸葛亮还会惩罚马谡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谡听诸葛亮的话会守住街亭吗,老三国马谡守街亭,马谡丢街亭三维地图

    一、马谡失守街亭的原因。 马谡失守街亭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没有遵从诸葛亮的部署造成的。诸葛亮在派马谡守街亭的时候,是让他依托街亭原有的城寨,挡路扎营,抵抗张郃。但是马谡却没有守卫街亭的城寨,而是把军队拉上了南山。南山上没有水源,张郃经过观察发现了这个情况,派兵断绝了蜀军的汲水之道。马谡的部下由于缺

  • 刘备出身是织席贩履之徒,他是怎么从一介草根逆袭为一方君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刘备是草根,刘备的一生主要事迹

    一、织席贩履的出身。 在历史记载中,刘备的血统十分高贵,是中山靖王之后。在和曹操一起到许都的时候,刘备和汉献帝论起辈分,还得到了皇叔的称呼。可是在他年幼的时候,家境已经败落。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刘备和母亲相依为命,依靠贩履织席为业。这一点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因此刘备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