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风云:马皇后德冠后宫,钟离意据理力谏

东汉风云:马皇后德冠后宫,钟离意据理力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36 更新时间:2024/2/20 4:00:05

话说马皇后正位中宫,尚无子嗣,只有马皇后前母姊之女贾氏亦得选列嫔嫱,产下一男,取名为炟,皇后爱炟如己出,抚养甚勤,尝语左右道:“人未必定自生子,只怕爱养不至呢!”后来又因皇子不多,每加忧叹,见有后宫淑女,辄为荐引,既得进御,待遇尤优。阴太后尝称她德冠后宫,故命立为后。平时便能诵《周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喜阅周官董仲舒书,持躬节俭,但用大练为裙,不加缘饰。每月朔望,诸姬入朝,见皇后袍衣粗疏,反疑是绮縠制成就近注视,方知是寻常粗帛,禁不住微笑起来。皇后已知众意,随口解嘲道:“这缯特宜染色,所以取用,幸勿多疑。”后宫莫不叹息。明帝尝欲试皇后才识,故意将群臣奏牍,令皇后裁阅,皇后随事判断并有条理,独未敢以私事相干。有时明帝出游,皇后辄谓恐冒风寒,婉言规谏。一日,车驾往游濯龙园,六宫妃嫔,多半相随,唯独皇后不往,妃嫔等素蒙皇后爱护,俱请明帝召皇后同行,明帝笑道:“皇后不喜逸乐,来亦不欢,不如由她自便罢!”后来,皇后闻明帝之言也不以为愠,但遇明帝游览,往往称疾不从。是时,国家全盛,海内承平,明帝政躬有暇,屡至濯龙园消遣。园近北宫,因欲增筑宫室,与园相连,当下传谕有司,召集工匠,大加兴筑。适值天气亢旱,盛夏不雨,尚书仆射钟离意,特诣阙免冠,上疏切谏道:伏见陛下以天时小旱,忧念元元,降避正殿,躬自克责。而比日密云,终无大润,岂政有未得天心者耶?昔成汤遭旱,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耶?使民疾耶?宫室荣耶?女谒盛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窃见北宫大作,人失农时,此所谓宫室荣也。自古非苦宫室小狭,但患人不安宁,宜且罢止,以应天心。臣意以匹夫之才,得叨重禄,擢备近臣,不胜愚款,昧死上闻。

明帝览疏,当即答谕道:“汤引六事,咎在一人,其冠履,勿谢。”钟离意乃整冠而退。是日,即下诏停止工作,减省不急,果然天心默应,即沛甘霖。一次,明帝赐降胡十缣,尚书郎误十为百,转交大司农。大司农登入计簿,复奏上去,被明帝察破过误,顿时大怒,立召尚书郎入责,将加笞杖。钟离意慌忙入谒,叩头代请道:“过误乃是小失,不足重惩;若以疏慢为罪,臣当首坐。臣位大罪重,郎官位小罪轻,请先赐臣谴便了!”说罢即解衣待缚。明帝闻言怒始渐平,仍令衣冠如故,并贷免尚书郎。汉明帝素好讥察,发人隐私,每遇大臣有过,辄加面斥,近侍尚书以下,且亲手提曳,不肯少恕。尝因事怒斥郎官药崧,甚至自执大杖,欲加敲扑;药崧惧走床下,明帝怒甚连声疾呼道:“郎出郎出!”药崧答道:“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紧急时,尚能韵语,却是绝好口才。明帝听着倒也转怒为笑,掷杖赦药崧。药崧才出床下,谢恩乃去。但朝臣唯恐忤旨,莫不惴栗,独钟离意犯颜敢谏,屡次封还诏书,同僚有过失被谴责,辄为救解。明帝亦知他忠诚,终因直道难容,出为鲁相。钟离意本会稽郡山阴人,以督邮起家,至鲁相终身。药崧河内人,性亦廉直官终南阳太守。虎贲中郎将梁松,永平初已迁官太仆,梁松恃势益骄屡作私书,请托郡县,致被明帝发觉,饬令免官。梁松尚不知改省反阴怀怨望,捏造飞书,讪谤朝廷,结果,事发坐罪,下狱论死。终为马伏波所料。先是明帝为太子时,常与山阳王刘荆,令梁松持取缣帛往聘郑众。郑众性独持正,既与梁松晤谈,便慨然答道:“太子储君无外交义,就是藩王亦不宜私交宾客。旧防具在,还请为我婉辞!”梁松复劝驾道:“长者有意,不宜故违。”郑众正色道:“犯禁触罪何如守正致死?”遂将缣帛却还,不肯就聘。及梁松罹死罪,梁松友连坐多人。郑众虽与梁松相识,终因却聘一事,得免干连,明帝且召郑众为明经给事中,再迁郑众为越骑司马,仍兼给事如故。当北匈奴又乞请和亲,明帝特遣郑众北行,持节报命。南匈奴须卜骨都侯,闻知汉与北庭修和,内怀嫌怨,意欲叛汉。因通使北匈奴,请他发兵相迎。郑众出塞后,探悉情形,遂缮好奏牍,嘱从吏驰递阙廷,大致谓宜速置大将,防遏二虏交通。明帝乃命就塞外置度辽营,命中郎将吴棠行度辽将军事,出驻五原;再遣骑都尉秦彭出屯美稷,监制南北两匈奴。郑众径诣北庭,见了北单于,长揖不拜,北单于面有愠色,左右喧呼道:“汉使何不下拜!”郑众勃然答道:“郑众为汉臣,只拜天子,不拜单于。”北单于益怒,令左右曳众出帐,派兵围守,不与饮食。郑众语虏众道:“单于不欲与大汉和亲倒也罢了;既欲和亲应该优待汉使。须知和亲以后,谊关甥舅,不啻君臣,奈何与使人为难呢?如必迫郑众下拜,郑众宁可自杀,不愿屈膝。”说着,拔出佩刀意欲自刎。虏众不禁慌张,一面劝郑众息怒,一面转报单于。单于恐郑众或自尽,有碍和议,乃改颜相待,更遣使人随郑众还都。朝议又拟遣郑众往报,郑众不愿再行,因上书陈请道:臣伏闻北单于所以要致汉使者,欲以离间南单于之众,坚西域三十六国之心也。又当扬汉和亲,夸示邻敌,令西域欲归化者,局促狐疑,怀土之人,绝望中国耳!汉使既到,便偃蹇自骄;若复遣之,虏必自谓得谋,其群臣之劝虏归汉者,亦不敢复言。如是则南庭动摇,乌桓亦有离心矣。南单于久居汉地,具知形势,万一离析,必为边害,今幸有度辽之众,扬威北陲,虽勿报答,不敢为患。惟陛下裁察!

明帝览书,不肯照准,仍令郑众即日北往。郑众复上言道:“臣前奉使北庭,不为匈奴下拜,单于尝遣兵围臣,幸得脱免,今衔命再往,必见陵折。臣诚不忍持大汉节,屈膝毡裘,如令臣为匈奴所屈实损大汉威灵,故请陛下俯察愚忠,收回成命!”明帝依然不听,一味专制。郑众不得已出发,途中尚再四上书,固争不已,惹得明帝性起竟饬使召还,系郑众下狱。后来,因匈奴使至,面问郑众与单于争礼情形,匈奴使臣据实对答,且言郑众意气壮勇,不亚苏武,明帝乃赦免郑众之罪,遣归田里。 (本篇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嫌弃胡人进贡的动物,把它送去喂虎,不料老虎却伏地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看不上胡人进贡的动物,汉武帝吃老虎吗,汉武帝讨厌胡人进贡动物

    古语说,“虎啸山林百兽寂”。老虎在人们的心中就是名副其实的百兽之王,和老虎头上那王字形的纹路所显现的一样,老虎所及之处,所有的动物都不敢出声。但是发生在汉代的一个故事,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汉武帝时期一个来自西域的胡人曾带来一头凶猛的狮子,这头狮子直接让养在皇宫虎豹园里的老虎俯首称臣,还没开打就认了输

  • 曾与袁绍为敌的刘备,为什么会受到袁绍出城二百里相迎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感叹袁绍战败,真实刘备实力和袁绍的实力对比,刘备忽悠袁绍

    有一句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放到汉末三国时期也极为适用。就比如曾经与曹操为敌的张绣。张绣曾经与曹操为敌,杀曹操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爱将典韦,这仇结得太深了,后来张绣要投降曹操,曹操的态度是什么呢?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官渡之

  • 张飞在赤壁之战前有什么显著的战绩,令天下人都称他为万人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飞一生的三个战绩,赤壁张飞吼叫,赵云张飞赤壁大战

    张飞本人的传记说他少与羽俱事先主。那刘备之前经历的一堆战事他肯定有参与,结果陈寿说完三爷的出生直接就划到当阳长坂,搞得好像张飞那时才开始正式参战一样。个人评价可能有偏颇,但一堆人,尤其是敌对阵营的定评必然有所依据。可惜评价归评价,敌对阵营显然不可能对敌将的丰功伟绩也大书特书。但实际上,张飞最早被按上

  •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官渡之战以后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呢?官渡之败对于袁绍来说自然是伤筋动骨,可以说在各个层面严重打击了袁绍势力,但还没到一蹶不振的地步,蜀汉户口尚不及冀州一州,也能在荆州丢失、夷陵惨败、南中叛乱之后再度振兴,屡屡北伐曹魏,袁绍为何不能东山再起呢?况且相对而言,官渡之败的损失可能还比不上高欢的

  • 吕后死后她为什么没有被汉文帝清算,否认其合法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后死后谁当皇帝,吕后秘史,王立群讲吕后全部视频

    为什么会这样呢?诸吕都被清算了,吕后为啥没有呢?毕竟汉文帝和吕后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吕后剧照其实铲除诸吕,和否认吕后的合法性,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高后崩,合葬长陵。禄、产等惧诛,谋作乱。大臣征之,天诱其统,卒灭吕氏。按照历史的记载,汉朝的官方版本中这样说:吕后死后,吕禄、吕产这些人发动叛乱,

  • 古人是怎么看待刘邦杀异姓王功臣的?竟然编排了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杀的异姓诸侯王,刘邦为什么要杀异姓诸侯王,刘邦斩杀功臣之谜

    这个小故事就是:韩信、彭越、英布转世,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瓜分了汉家天下,而刘邦、吕后变成了汉献帝和伏皇后,被曹操欺压了一辈子。故事发生在汉灵帝时期,故事主角叫司马貌,字重湘,是益州蜀郡的秀才。因为汉灵帝时朝廷腐败、卖官鬻爵,司马貌空有一身才学,到五十岁都没取得功名。于是有一天,司马貌愤慨于命

  • 庞德在曹操阵营中大放异彩,如果与马超交手,胜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为何离开马超,庞德 马超,马超马腾庞德组合如何

    一、不减吕布之勇的马超。 在《三国演义》中,前有吕布,后有马超,这两人都是以勇力著称。在潼关之战的时候,曹操就对马超评价道,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在那一战中,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险些命丧战场。曹操看着驰骋沙场的马超,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曹操之所以这样评价马超,是因为马超和吕布一

  • 如果马谡按照诸葛亮的布置丢失了街亭,诸葛亮还会惩罚马谡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谡听诸葛亮的话会守住街亭吗,老三国马谡守街亭,马谡丢街亭三维地图

    一、马谡失守街亭的原因。 马谡失守街亭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没有遵从诸葛亮的部署造成的。诸葛亮在派马谡守街亭的时候,是让他依托街亭原有的城寨,挡路扎营,抵抗张郃。但是马谡却没有守卫街亭的城寨,而是把军队拉上了南山。南山上没有水源,张郃经过观察发现了这个情况,派兵断绝了蜀军的汲水之道。马谡的部下由于缺

  • 刘备出身是织席贩履之徒,他是怎么从一介草根逆袭为一方君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刘备是草根,刘备的一生主要事迹

    一、织席贩履的出身。 在历史记载中,刘备的血统十分高贵,是中山靖王之后。在和曹操一起到许都的时候,刘备和汉献帝论起辈分,还得到了皇叔的称呼。可是在他年幼的时候,家境已经败落。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刘备和母亲相依为命,依靠贩履织席为业。这一点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因此刘备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草根。

  • 萧何对不起哪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何个人简介,韩信临死前萧何大喊哪三句话,陈平与萧何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很多人就是由这幅有趣的对联,开始了解韩信,也开始了解西汉初期那众多风云人物的。今天要说的,就是韩信的这位所谓“知己”萧何,一个把韩信推向帅坛,后来又把韩信引入地狱的人,他真的适合用“知己”来称呼吗?我觉得不应该,萧何与韩信,根本是两种人,完全不同。萧何只是想利用韩信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