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民国美男子、人生大赢家,四任老婆各有各的好,真心服了!

他是民国美男子、人生大赢家,四任老婆各有各的好,真心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73 更新时间:2024/1/30 5:07:24

在从政功绩上,他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民国外交界的不倒翁”,甚至做过5个月事实上的国家元首(摄阁总理);

在历史地位上,他凭借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为山东主权问题据理力争这一得意之作,留下了一个爱国的好名声;

在个人形象上,他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与梅兰芳、汪精卫一起被誉为当时的“中国三大美男子”;

在婚姻生活中,他先后娶过四位妻子,不仅每一次结婚都对他大有裨益,使他实现了利益最大化,而且每一位妻子对他都是真爱,尤其是最后一任更是有情有义,陪伴他走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在人生长度上,他享寿98岁,无疾而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

可以说,无论是事业、爱情,还是金钱、美女,以及相貌、名声、寿命,这个人啥都不缺,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绝对是人生大赢家。

那么,此人究竟姓甚名谁?他就是民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顾维钧

仔细研究这个人一生的足迹,你会发现一个让人大跌眼镜但又非常耐人寻味的事:他所经历的四次婚姻,前三次居然都是帮助他通往名利场的跳板!结婚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迈向人生巅峰的垫脚石而已。不信请看——

顾维钧的第一次婚姻是典型的旧式包办婚姻。那时他才12岁,就已经跟父亲同事张衡山10岁的女儿订立了婚姻之约。此女名叫张润娥,其父精于医术、颇有家资,更神奇的是据说他很会看相,一眼看到顾维钧便断定他长大后必然飞黄腾达,因此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

在顾维钧中学毕业后,家道中道,生活困顿,他那位善于持家的岳父及时伸出了援手,不惜变卖自己的家产,拿出钱来供女婿读完大学,接着又资助他到美国去自费留学。

1908年顾维钧回国探亲,老于世故的张衡山坚持让他和女儿把婚事给办了。当时顾维钧已经接受了新思想,对张润娥这位早就指定好的妻子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学业还没完成呢,不能半途而废,先把婚结了再说吧。

但他们结婚后,岳父又联合顾维钧的父亲共同提出,把你媳妇儿带到美国去,当你的陪读,顺便照顾你的生活。顾维钧无奈,只得带站张润娥一起去美国完成学业。

可是顾维钧心中对这位妻子始终没有真正的爱情,只是把她当妹妹看,两人之间也没有新婚夫妇的甜蜜热烈,而是相敬如宾。据说他们从新婚之夜起就没同床睡过,到美国后也是分居两地。总而言之,顾张二人的婚姻可说是有名无实。

1911年,顾维钧与到美国后思想渐渐开明的张润娥经过友好协商,签订了离婚协议。后来张润娥回国,顾维钧则顺利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

1913一年后,顾维钧也回到国内,找到他1908年起就认识并对自己颇为欣赏的民国外交总长唐绍仪,请他在袁大总统面前代为引荐。唐绍仪便推荐他当了袁世凯的英秘书。再加上顾维钧自己也挺争气,逐渐开始展现其才华,唐绍仪越来越自然器重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顾维钧结识了唐绍仪的女儿唐梅(又名唐宝钥),双方一见倾心,从此形影不离。不过,不知道是时代不同还是小编的审美水平有问题,从这位唐梅小姐的照片来看,小编并不觉得她漂亮啊。顾维钧看上唐小姐,很难排除政治联姻的嫌疑。

不管怎么说,顾维钧认定了自己要想跃入龙门,借助唐氏家族的力量是一条捷径。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1913年,顾维钧与唐梅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婚礼。男方有才有貌,女家有权有势,羡煞旁人!从此,顾维钧在北洋军阀政府中的政治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后来,就连顾维钧自己也不得不是承认,如果没有第二任岳父唐绍仪给刚进入政坛时的自己撑腰,他的仕途绝不会如后来这般顺风顺水。

1915年,顾维钧果然迎来事业的春天,出任驻美公使一职,携夫人唐梅远渡重洋。可惜的是,他们俩的婚姻,只能说是有缘无福。在美期间,唐梅不幸染上西班牙流感,竟然丢下一双年幼的儿女,就此撒手人寰。

这对顾维钧来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被打倒,而是振作精神,化悲痛为力量,在接下来的巴黎和会大显身手、大展风采,不仅为国争光,也走向了人生巅峰。

当然,像顾维钧这么优秀的人才,生命中注定不会缺少女人。

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顾维钧结识了荷属爪哇华侨首富黄仲涵的女儿黄蕙兰。

这位黄小姐虽然有个阔爸爸,家底非常厚实,但长相却不怎么样。顾维钧对此也不太满意,奈何此女确实是富豪千金,这位“中吃不中看”的黄小姐确实让顾维钧有些犯难,一时犹豫不决。

有趣的是,顾维钧居然去找到一位在欧洲颇有名气的星卜家,支付了一英镑作为酬劳,请他占卜一下他与黄蕙兰结婚的后果。星卜家煞有介事的折腾了半晌,告诉他,这是一对好姻缘,一定大吉大利——后来这段姻缘被人调侃为“一磅缘”。

顾维钧居然还真信了,随即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他几乎每天都派人给黄蕙兰送去鲜花,有时一天上门去问候好几次。再加上他自身本身就是个帅哥,黄蕙兰的心逐渐被打动了。虽然后来其父在了解顾维钧婚史后大为不满,理由是此人太穷,已婚两次,还有两个小孩子。但顾维钧不屈不挠,加大追求力度,黄父无可奈何,只能任其“抢”走女儿。

1920年10月21日,顾黄大婚,娘家陪嫁之阔绰令人咋舌。从此,黄蕙兰不仅成为顾维钧在外交场上的得力助手,也成为他坚实的经济后盾,助他在事业方面更上一层楼。

但二人的婚姻却在维持了36年后终告破裂,理由是顾事业心太强,缺乏对黄的关心照顾,这对有缘无趣的伴侣于1956年平静地分手。

平心而论,顾维钧的前三次婚姻或多或少都难以排除利益考量的因素,而他的第四次婚姻就成为一段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纯情之旅。

1959年,71岁的顾维钧与51岁的浙江宁波人严幼韵结为夫妇。他们虽然老来才相伴,却也是真正的老伴。两人携手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相濡以沫。当然,更多的是年轻了20岁的严幼韵在照顾顾维钧。

其实早在19世纪30年代,顾严便已熟识。50年代在纽约,双方互相见面的机会多了,而当时顾维钧与黄蕙兰已成僵局,他与严幼韵的交往便越来越频繁,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结婚后定居海牙。

严幼韵是一位勤于理家、善于治家而又热情好客、有情有义的女主人,婚后她便把主力精力放在照顾较为年长的丈夫身上。直到1985年11月,顾维钧无疾而终,享年98岁。

看完顾维钧这四次婚姻的经过,你觉得如何?是否心服口服?

更多文章

  • 配享太庙是一种什么荣誉?清朝仅26人获此殊荣,他是唯一的汉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太庙26人是谁,清朝太庙为啥有11个人,清朝入太庙的都有谁

    太庙在古代皇帝的宗庙,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这种供奉祖宗的地方在夏朝时就有了,自秦汉之后,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就叫太庙,历代皇帝都要下跪磕头烧香的。作为皇帝自己家的祖庙,里面供奉的都是皇帝的父母一类人,受后代皇帝的磕头跪拜也是当之无愧的,不过后来为了褒奖一些功臣,允许非皇帝亲族或是远亲的人配享太庙。这些

  • 玉米地发现千年古墓,盗墓贼分赃火并,专家:西周罕见古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顺德西周古墓,最近考古发现西周古墓,韩城梁代村西周古墓

    不过说盗墓风险小,也只是与打家劫舍相对比得出来的结论,盗墓贼所要承担的风险同样是非常大的。首先就是在盗墓中出现的危险,盗墓贼自然是不可能和考古队一样堂而皇之的对古墓进行挖掘,而是选择掩人耳目的打盗洞。盗洞是非常有可能坍塌的,再加上墓中的一些机关暗器,所以盗墓贼的死亡率其实也非常的高。只不过当时我国民

  • 山西发现西周大墓,墓中出土一洗手盆,专家借此发现消失千年古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山西大河口西周墓,考古发掘西周古墓,考古挖掘西周大墓图片

    因为这座古墓已经被盗了多次,所以古墓中的文物丢失了大半,还有不少的文物已经损坏,这个考古人员的发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发掘的过程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个鸟形的盆子,专家将其命名为青铜鸟尊,这个东西在古代,是专门用来洗手的,但是能用得起这个的,身份地位也一定不低。专家将青铜鸟尊带回来了博物馆,进

  • 暴雨冲出千年古墓,出土玉扳指引出商朝花木兰,揭开商朝灭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碧玉扳指,商朝考古发现,商朝有古墓出土吗

    本身这件事对于工地来说绝对不算是什么好事,毕竟大雨导致了工地的停工,这对于按时完成工期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但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虽说工地的负责人在因为这场大雨而非常忧虑的时候,考古队却是乐开了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雨的冲刷,工地的土地中竟然冲出了大量的文物。工人们对于这么多的文物自然是不敢

  • 作为信陵君头号粉丝的刘邦,究竟是怎么看待魏安釐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为什么崇拜信陵君,刘邦哪年去找信陵君,刘邦信陵君照片

    刘邦祭祀完魏无忌回到长安,补发了一道命令: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上面这些人,除了信陵君,其他人是因为皆绝无后,也都是称帝王的人,只有魏无忌是有后人,而刘邦竟然亲自代劳祭祀了,七国帝王多了去了,他刘邦眼里只有魏无忌,刘邦

  • 为何刘邦只用了一代人就完成了秦国六代人努力才达成的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能打败巅峰秦国吗,刘邦灭秦国,秦国六代君王统一天下

    为何刘邦那么快就能完成了呢?难道说刘邦一个人比秦国七代君王都厉害吗?刘邦为什么能完成秦国几代君主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统一呢?[var1]其实刘邦之所以可以在短短时间里完成统一大业,所面临的的环境和时局与战国时期并不相同,可以说并不能一概而谈。自从周天子东迁以后,礼崩乐坏,诸侯之间互相吞并,到战国之时逐

  • 为什么汉文帝登基后能够成功将齐国一分为七,齐国不反抗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齐哀王刘襄去世后,其子齐文王刘则即位,在刘则的在位时期,汉文帝开始了对齐国的第一次肢解。汉文帝从齐国划出了城阳郡和济北郡两个郡,分别封齐哀王刘襄的弟弟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为城阳王和济北王。齐文王元年,汉以齐之城阳郡立硃虚侯为城阳王,以齐济北郡立东牟侯为济北王。这就和当年的吕后分割齐

  • 战国四大名将 为何只有他能独善其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四大名将怎么来的,战国四大名将事迹,战国时期的十大名将

    论起战国时期会打仗的著名将领,一致公认的有四个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前面两位都是当时秦国的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打垮了赵括领衔的赵国军队,却因为坑杀了40万战俘而受到历代的指责。后来又在秦国攻打赵国邯郸时,称病不愿担任秦军的指挥官,对秦昭王的调遣响应不积极而被赐死,自刎而亡,一代战神落得悲惨下

  • “天将降大任”的孟子,为何终其一生周游列国,却都无法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子周游列国简介,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孟子周游列国完整视频

    然而与生后风光无限相对应的是,孟子生前却颇不如意。尽管其早就名扬天下,周游列国且都无一例外受到了礼遇,但各国国君却无一人采用他的理论主张用来治国。以致于这位一心“入世”的大师最后彻底心灰意冷的“出世”,转而著书立传了。孟子的遭遇,是其生不逢时?还是这些国君都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而或是还有什么其他因素呢

  • 为什么秦国灭韩后,没有五国攻秦,而齐国灭宋却引发了五国伐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国灭宋,大秦帝国之崛起齐国灭宋,齐国vs秦国

    [var1]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燕军,并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经过济西之战,五国大军大败齐军,乐毅率领燕军乘胜攻克齐国72座城池,差点就消灭了齐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齐国消灭宋国引发了五国伐齐,秦国消灭了韩国后,其他五国没有联合起来进攻秦国呢?一具体来说,三家分晋后,韩国在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