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王朝1566》中,作为未来皇帝的裕王,为何非和严嵩过不去呢

《大明王朝1566》中,作为未来皇帝的裕王,为何非和严嵩过不去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15 更新时间:2024/1/15 21:22:25

实际上,裕王朱载垕严嵩,不得不争,也不得不斗!

1、严嵩一党与裕王党早已结仇

这里要说的就是皇位继承人问题,在剧中,裕王是嘉靖唯一的一个儿子,但实际上,嘉靖帝一共有四个儿子,裕王只排在了第三,但机缘巧合下,欲望成为了皇太子唯一的人选。

仿佛在明成祖朱棣制后,皇位继承人一直就处于人丁单薄的状态,这其中,以弘治帝、正德帝以及嘉靖帝最为明显,一夫一妻的弘治帝只有朱厚照一个儿子,而朱厚照更绝,直到驾崩,一个子嗣都没有留下,不得已才从堂兄弟中,找到了维拉跌嘉靖帝继承皇位。

到了嘉靖帝时代,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朱载基刚出生两个月就夭折,次子朱载壡在三岁时被李伟皇太子,谁知道活到了十四岁就去世了,于是皇太子的人选就不得不在三子裕王朱载垕和四子景王朱载圳两人之间产生了。

相对而言,嘉靖帝显得更为宠爱景王一些,于是,谄媚的严嵩大肆发扬他冲程额特点,成为了坚定的拥景派,但作为清流一派的徐阶,坚决主张立长原则,也就是裕王,就这样,朝廷中的大臣逐渐分为两派。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两派人马明争暗斗,相互攻击,围绕着皇位继承人展开了残酷的政治斗争,最终,嘉靖帝下定决心,命景王出京,立裕王为太子,这才结束了这场战争。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严嵩可是没少给裕王放冷箭、下黑手,两个党派之间不知道结下了多少仇恨,这些情节,均是《大明王朝1566》这个故事发生的前提,因此,裕王倒严,是有先天仇恨的。

2、嘉靖帝的平衡之术下,岩松叶不得不站在裕王的对立面

嘉靖帝朱厚熜是个什么人?无论是剧中,还是历史上,均是一个城府极深,喜欢掌控大局,看着下面你争我斗场面的人,他的执政秘诀,简而言之就是平衡党争。

嘉靖帝原本只是一个藩王,一夜之间突然成了帝王,毫无根基的情况下,经历了为对抗杨延和而培养张聪、咢桂,为制衡夏言而纵容严嵩,乃至到为打压严嵩而默许徐阶,这就是嘉靖帝的驭下之道。

因此,在朝堂上,是必须有两个水火不容的党派的,这是嘉靖帝必须要看到的了局面,严嵩和裕王,也是必须对立的,这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严嵩心里十分的明白,他所处的位置和需要做什么事情,他也注定了不能与裕王党有除争斗之外的交际,这一点,裕王也十分明白,他同样知道,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需要什么,愿意看到什么。

那就斗吧,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3、天家无父子,裕王不得不斗

在古代的帝王之家,一直有“天家无父子”的说法,意思就是皇帝和储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像是政治上的对手,皇家最不好当的,就是太子,尤其是有一个像嘉靖帝这样聪明的皇帝父亲。

很多人会疑惑,既然已经成为太子了,安分守己一点,等到嘉靖驾崩,皇位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历史上有很多在成为太子后,依然被废除、乃至杀掉的太子,汉武帝时代,就因怀疑太子趁着自己年老病危,意图夺权,从而导致汉武帝痛下杀手,将培养多年的接班人给杀掉;包括后世的康熙帝,也曾两次废太子,直到临终才指定四子为继承人。

作为以武断著称的嘉靖帝,难道就不会怀疑裕王有任何其他想法吗?当然会,只不过在他看来,一切都在其掌控之中,因此,裕王为表忠心,除了对嘉靖帝向来恭顺以外,那就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与严嵩斗了。

只有斗了,才能让嘉靖看到局面还在他的控制之下;也只有斗了,才说明自己和严嵩不是一个阵营的,斗得越狠,嘉靖帝就越放心。

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斗!

总而言之,裕王积极地参与倒严运动,一方面是为了在自己登基后提前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让嘉靖帝放心,自己是一个让他安心的继承人,在加上严嵩曾经因为拥立景王而与裕王结下不少梁子,这新仇旧恨算到一起,岂有不斗之理?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乔装打扮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了什么?崇祯脸色苍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皇帝八字考证,崇祯皇帝为什么叫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测字算命的故事说明什么

    人在重大变故的时候、都会莫名的怀疑自己,然后就会无来由地相信外力,崇祯也不例外,面对垂死的大明,他还抱有一线希望。眼看李自成就要打到北京了,明朝朝不保夕,朱由检也预感到自己将要万劫不复,他每天过得提心吊胆,真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据说,某一天朱由检穿着常服溜达出皇宫,打算给明朝的前途算上一卦,看看今后

  • 因为爱情,明英宗朱祁镇废除了历来已久殉葬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英宗朱祁镇后期做了什么,明英宗朱祁镇复仇,朱祁镇殉葬制度

    患难之间,方显真情要说明英宗朱祁镇这个人,在政治上,没有能可圈可点之初,登上皇位后,宠信大太监王振,致使朝纲混乱,边境不宁。使得平息了数百年的瓦刺,大举进攻明朝。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却又使几十万大军惨遭围剿,自己也被瓦刺俘虏,成为了阶下囚,差一点就让明朝重演当年宋朝的“徽钦二帝”的惨剧。若非有

  • 朱高炽在位不过数月,为啥名气大噪,背后不止是厚道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高炽在位多久,朱高炽在位1年怎么了,朱高炽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作为在位仅十月的帝王,却在历史上有着不错的记载,号称明初三大盛世的仁宣之治便有着朱高炽一份力,可以说评价颇高。事实上,早在靖难之时,作为世子的朱高炽就显露了自己的仁厚来,以万人之军抵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围攻,这里头不仅是听取意见,也是善抚士卒的结果。此后,朱棣数次北征蒙古,作为监国太

  • 宋代武将没有地位,到底谁该为此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武将谁最强,宋代武将排行榜,宋朝用什么手段制约武将

    宋太祖夺得天下后,就用“杯酒释兵权”的戏码,把与他一起打下江山的人解了兵权,这实际上就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开始。或许他这一行为受到了后世的诟病,好像从此之后,大宋朝就开始了重文的国策,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是仅仅靠赵匡胤好像也完不成这样重大的事情,后面也有策划的过程,那么这个策划过程又是怎么进行的呢

  • 朱元璋刚建立大明,为何就下令将这个姓氏子孙世代为奴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氏,朱元璋为什么不放过这个姓氏,朱元璋罚谁子孙世代为奴

    第一朱元璋的愤恨,源自于宋末元初的一个叛徒南宋嘉泰年间,福建泉州有一户人家,主人姓蒲,祖上是中东人,一直做的是东西方贸易生意.于大约11世纪举家迁入广州居住,开始经营船舶生意.随着南宋末年广州的局势越来越混乱,蒲氏在广州生意日渐惨淡,无奈之下,当时的家主蒲开宗便率全家迁徙至福建泉州,继续从事以大宗香

  • 朱元璋深夜批奏折,宫女送来宵夜,他却下令:拖出去砍了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宫女吻戏,朱元璋临死前下了一道圣旨,朱元璋暗示吴风杀宫女

    但除了伟岸光明的一面,朱元璋还有阴暗的一面,他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某次,他深夜在批阅奏折时,一个宫女送进来膳食点心,他居然勃然大怒,竟被他拉出去砍头,这是为什么?在建立大明帝国后,朱元璋一手废除了宰相制度,将繁重的政务包揽一身,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这就无形中加重了朱元璋的工作量,他经常会批阅奏折到

  • 宋代僧人真开放!娶妻生子开妓院,他们竟都不落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代僧人医疗服务,宋代和尚,宋朝的僧人有多厉害

    这不是又想...当又想立...吗?根据《鸡肋编》记载,“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家室,故其妇女多嫁于僧。”大致意思就是在岭南地区,僧人靠聪明才智,多经商致富,以至于非常受当地妇女欢迎。同时,在《癸辛杂识》里,更是记录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说当时杭州附近有一座名叫明因寺的大尼

  • “己巳之变”中袁崇焕为何进京勤王,而不是围魏救赵去攻打盛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袁崇焕是明末一个充满争议的人,但是即使从最乐观的角度来说,袁崇焕击退后金军的几次战役,要么是守城战,要么就是依托城池和对方作战,不用担心对方抄后路。而在空旷地带野战的话袁崇焕可真没把握。“己巳之变”中袁崇焕回援以后在蓟镇守在城里不敢阻挡后金军偷越,也是因为出城和后金军野战实在没把握,所以只能据城死守

  • 明朝危亡的时候,为何说真正有骨气的人是一群下山道士而非文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骨气,明朝文臣一览表,明朝历史上的悲惨事件

    (一)文官图财众所周知,明王朝是亡于经济体系的崩溃,中原连年旱灾,民不聊生,外汇资源短缺,银币资源不足,货币流通困难,使得王朝经济萎靡不振。而明王朝既要支付给文官集团大量的俸禄,还要养活庞大的皇亲国戚集团,经济上压力本来就很大。明熹宗曾与魏忠贤试图进行改革,以增加士族税收的方式提升国家的财政实力,却

  • 宋高宗年间真假帝姬案中的柔福帝姬到底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帝姬被宋高宗处死,帝姬是不是真的帝姬,柔福帝姬被处死真相

    赵构知道此事以后也将信将疑,于是找了旧时的宫人太监冯益、宫女吴心儿去辨认。经过辨认,冯益、吴心儿都回复说样子确实挺像,而且问起以前宫中的旧事,也能回答上来。只有一个地方可疑,就是这个女子是大脚,不像柔福帝姬。对此那个女子解释是一路奔波导致脚变大了。赵构觉得也有道理,所以最后兄妹相认,把她接回宫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