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武将没有地位,到底谁该为此负责

宋代武将没有地位,到底谁该为此负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63 更新时间:2024/2/7 23:04:20

太祖夺得天下后,就用“杯酒释兵权”的戏码,把与他一起打下江山的人解了兵权,这实际上就是宋代“重轻武”的开始。

或许他这一行为受到了后世的诟病,好像从此之后,大宋朝就开始了重文的国策,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是仅仅靠赵匡胤好像也完不成这样重大的事情,后面也有策划的过程,那么这个策划过程又是怎么进行的呢?

一、

赵匡胤其实是有野心的,只是他要登基,总要找个好点的理由吧,就像很多人被推举为领导总是会推迟一番,赵匡胤也是如此。

他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坐在陈桥驿的军帐之中,而他的弟弟赵光义赵普指使将士们,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

随后众人高呼“万岁”,赵匡胤肯定是要推辞一番的,说点客气话,但是手底下的将士无比倔强,非要让他登基做皇帝,于是赵匡胤很勉为其难的做了皇帝。赵匡胤被周恭帝授予节度使的地方,正好在宋州,于是就有了国号“宋”。

想必这一事件大家都比较熟悉了,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以及“黄袍加身”。

赵匡胤虽然坐上了皇位。但是她心里是不安稳的,他日夜担心自己的皇位收到挑战,他害怕武将集团学自己的样子,也来个黄袍加身,毕竟和自己一起浴血奋战过,他是清楚这些人的实力的,于是在昼夜不安之时,他还忍不住找了一个人商量此事。

赵匡胤召来赵普,这个人精明强干,精通治国之道,赵匡胤问赵普,我怎么能做一个安稳的皇帝呢?我想制止这无休止的战争。

赵普是个聪明人,他看出了赵匡胤话里的意思,于是他说,从唐末以来,这些事情的症结在于藩镇太重,只要削减这些力量,天下就可以安定。

赵普说了这些后,赵匡胤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开始了重视文官,削弱武将权利的国策,其实这个还是算赵匡胤自己的意思,赵普不过是顺着他的话说下去了而已。

赵匡胤为了让武将集团的实力弱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不得不说,这样虽然少了对于皇位的威胁,但是却给宋代的军事力量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以至于后来在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屡次败北。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他组建大量的中央禁军,“以守京师,备征戍”。而这些禁军以赵匡胤统领的后周禁军为班底,同时又在地方军队中挑选身体强壮、骁勇善战者进入中央当禁军,以加强中央禁军的战斗力。

虽然,当时也在外地部署了一定数量的禁军,以牵制中央禁军,但战力强的将士都调到了中央禁军中任职,无疑直接削弱了戍守军队的战力。例如:赵匡胤时期,50%的禁军屯驻在京城,另50%的禁军戍守各地。

一切都好像在他的掌握之中,可是这样的策略却是真正打击了宋朝的军事力量。

他给予将门子弟清闲的职务,可是这要是遇到大的战争,还怎么进行战斗,这也是他所忽视的结果。

宋朝军事力量的羸弱,追根溯源还要从国策开始,所以一个好的开端,才会好的结果,历史从来都是有因果的。

如果没有宋太祖的多疑,没有他担心武将集团对自己的威胁,如果他不和赵普一起商量怎么削减军事力量,哪里有后来的军事羸弱,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步步妥协。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刚建立大明,为何就下令将这个姓氏子孙世代为奴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氏,朱元璋为什么不放过这个姓氏,朱元璋罚谁子孙世代为奴

    第一朱元璋的愤恨,源自于宋末元初的一个叛徒南宋嘉泰年间,福建泉州有一户人家,主人姓蒲,祖上是中东人,一直做的是东西方贸易生意.于大约11世纪举家迁入广州居住,开始经营船舶生意.随着南宋末年广州的局势越来越混乱,蒲氏在广州生意日渐惨淡,无奈之下,当时的家主蒲开宗便率全家迁徙至福建泉州,继续从事以大宗香

  • 朱元璋深夜批奏折,宫女送来宵夜,他却下令:拖出去砍了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宫女吻戏,朱元璋临死前下了一道圣旨,朱元璋暗示吴风杀宫女

    但除了伟岸光明的一面,朱元璋还有阴暗的一面,他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某次,他深夜在批阅奏折时,一个宫女送进来膳食点心,他居然勃然大怒,竟被他拉出去砍头,这是为什么?在建立大明帝国后,朱元璋一手废除了宰相制度,将繁重的政务包揽一身,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这就无形中加重了朱元璋的工作量,他经常会批阅奏折到

  • 宋代僧人真开放!娶妻生子开妓院,他们竟都不落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代僧人医疗服务,宋代和尚,宋朝的僧人有多厉害

    这不是又想...当又想立...吗?根据《鸡肋编》记载,“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家室,故其妇女多嫁于僧。”大致意思就是在岭南地区,僧人靠聪明才智,多经商致富,以至于非常受当地妇女欢迎。同时,在《癸辛杂识》里,更是记录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说当时杭州附近有一座名叫明因寺的大尼

  • “己巳之变”中袁崇焕为何进京勤王,而不是围魏救赵去攻打盛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袁崇焕是明末一个充满争议的人,但是即使从最乐观的角度来说,袁崇焕击退后金军的几次战役,要么是守城战,要么就是依托城池和对方作战,不用担心对方抄后路。而在空旷地带野战的话袁崇焕可真没把握。“己巳之变”中袁崇焕回援以后在蓟镇守在城里不敢阻挡后金军偷越,也是因为出城和后金军野战实在没把握,所以只能据城死守

  • 明朝危亡的时候,为何说真正有骨气的人是一群下山道士而非文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骨气,明朝文臣一览表,明朝历史上的悲惨事件

    (一)文官图财众所周知,明王朝是亡于经济体系的崩溃,中原连年旱灾,民不聊生,外汇资源短缺,银币资源不足,货币流通困难,使得王朝经济萎靡不振。而明王朝既要支付给文官集团大量的俸禄,还要养活庞大的皇亲国戚集团,经济上压力本来就很大。明熹宗曾与魏忠贤试图进行改革,以增加士族税收的方式提升国家的财政实力,却

  • 宋高宗年间真假帝姬案中的柔福帝姬到底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帝姬被宋高宗处死,帝姬是不是真的帝姬,柔福帝姬被处死真相

    赵构知道此事以后也将信将疑,于是找了旧时的宫人太监冯益、宫女吴心儿去辨认。经过辨认,冯益、吴心儿都回复说样子确实挺像,而且问起以前宫中的旧事,也能回答上来。只有一个地方可疑,就是这个女子是大脚,不像柔福帝姬。对此那个女子解释是一路奔波导致脚变大了。赵构觉得也有道理,所以最后兄妹相认,把她接回宫中,封

  • 岳飞被害后,他的家人后来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岳飞家人最后怎么样了,岳飞被害谁发现的,岳飞被杀后家人都被流放了

    只能说“天日昭昭”,英雄、奸臣都自有安排。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腊月二十九把岳飞和长子岳云、将军张宪在风波亭勒死。三人被害时,岳飞年仅三十九岁,岳云只有二十一岁,而张宪也不过二十几岁。当岳飞和长子岳云遇害后,他的夫人及其余几个儿子,结局又如何呢?岳云和岳雷是岳飞第一任妻子

  • 明太祖朱元璋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为何综合水平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自贫寒之身而起,最终建立了大明帝国。从年少时参军到一方诸侯,再到一国之君,这其中经历了无数的战争,每一场战争都是他成长的机会,若说他什么也没学,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但学了,并且学得透彻,学的彻底!文学造诣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小时候能吃饱就已经不错,就谈不上什么学习了。幸亏在小时候,父亲曾送

  • 雍正王朝:弘历是如何赢得康熙的圣心,得到了本该属于太子的如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见弘历,康熙看中弘历,康熙与弘历的精彩对话

    那么,弘历为何最终会得到这柄象征着权利的如意呢?首先,十全宝宝弘历马屁拍的好啊,对着康熙一顿猛夸,又给了康熙一个“第一巴图鲁”的称号,这些话从成人口中说出来还自罢了,但从一个孩童口中说出来,听起来就尤为悦耳动听了。其次,弘历背后有邬思道这个智近于妖的高人指点,在狩猎之前,邬思道给弘历单独进行了一番考

  • 雍正王朝:为何胤祥在军队里威望高,一呼百应?几个动作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对胤祥有多好,雍正王朝胤祥有多大权力,十三王爷胤祥与雍正

    从邬思道口中的十三爷从邬思道的口中得知,老十三曾在古北口训练,擅长笼络士兵,士兵遇到困难时,老十三更是疏财仗义,所以他一直受到士兵的敬重。老十三曾经率军作战,这些中层将领大多数都是老十三带出来的,属于老十三的血统,也曾被老十三提拔。邬思道说:“可别忘了,十三爷的外公可是克尔克蒙古大汗。”意思是十三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