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深夜批奏折,宫女送来宵夜,他却下令:拖出去砍了脑袋!

朱元璋深夜批奏折,宫女送来宵夜,他却下令:拖出去砍了脑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25 更新时间:2023/12/20 3:44:14

但除了伟岸光明的一面,朱元璋还有阴暗的一面,他是一个非残忍的人,某次,他深夜在批阅奏折时,一个宫女送进来膳食点心,他居然勃然大怒,竟被他拉出去砍头,这是为什么?

在建立大明帝国后,朱元璋一手废除了宰相制度,将繁重的政务包揽一身,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这就无形中加重了朱元璋的工作量,他经常会批阅奏折到深夜,但人的经历毕竟是有限的,每逢深夜,朱元璋也会觉得又困又饿。

这一日,朱元璋批阅奏折又到了深夜,正觉得困乏难耐之时,一个小宫女端着一碗煮好的粥送到了他的寝室,以便让朱元璋深夜能吃点东西,稍微的补充一下。

按理说,深更半夜,一碗温粥,对忙了半天的人来说是一个比大鱼大肉还应景的美食,朱元璋也是很高兴,接过来就尝了一口,温度刚好,粥也煮的稀烂,一口下去,顿时身心通泰。

但是还没第二口,朱元璋眉头一皱,想起来一件事,就将粥碗放下,把宫门外守候的宦官给叫了进来,下了一个残忍的命令!

将这个送粥进来的宫女拖出去砍头!

这下,让宦官们和这个小宫女一脸懵,这是为什么呢?只是单纯的送碗粥,不曾想,却惹得哈UN搜嘎好难过大怒,自己身家性命都丢了!

但是宦官们也不敢问,只能按令行事,最终,拖着这个连连求饶的宫女,就执行了砍头之刑罚!

你说这小宫女冤不冤?要我说是真的冤,本身送粥就是为了讨皇上开心,没想到弄巧成拙,让皇上龙颜大怒,还平白丢了性命!

朱元璋并非所谓的暴君,不是那种肆意乱杀的人,但为就和这个送粥的宫女过不去呢?甚至还要杀了她呢?

根据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两点:

1、为自身安全考虑

皇宫大内,戒备森严,寻常人等根本是进不去的,更何况是皇帝的寝宫,没有皇帝的命令,谁敢私自进去?

这个小宫女无论是出于好心还是别有目的,总之进入了不该进的地方,这还了得?这可是直接面对皇上,如果送粥的不是一个宫女,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刺客,恐怕朱元璋就凶多吉少。

深更半夜,如果有刺客,你让朱元璋当时去哪里找救兵?再加上刺客来是出其不意,一击必杀,如果真的是刺客,大明朝就又要选新皇帝了!

因此,为了安全考虑,不得不杀!

2、粥是谁送的?

要知道,这皇帝的嫔妃不止一个,向来后宫争宠是封建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朱元璋也不例外。

虽说朱元璋有最爱的马皇后,但是他的妃子也不少,尤其是马皇后死后,众多妃子都蠢蠢欲动,那皇后的位置,可是空着,指不定是谁的呢!

因此,找机会向朱元璋多多示好,去主动关心,说不定就会让朱元璋龙心大悦。

有心的妃子们知道,朱元璋有深夜批奏折的习惯,因此,亲手诸葛粥,安排个小宫女送过去,这不就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吗?

只可惜,朱元璋不是一般的皇帝,对于妃子们的这一套早已看透,他用行动让那些不安分的妃子明白,不要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不然后果严重!

于是,送膳食的宫女就成了朱元璋子向妃子们传达自己态度的工具,告诉那些妃子们,做嫔妃,还是安分一点的好。

只可惜了那个无辜受死的小宫女!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朱元璋的多疑和不信任任何人,才导致了一个送膳食的宫女被砍头,朱元璋の成长经历和历程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在他看来,外界有很多威胁到自己控制的人和事,这些情况,朱元璋不得不将警惕心提的更高一点。

更多文章

  • 宋代僧人真开放!娶妻生子开妓院,他们竟都不落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代僧人医疗服务,宋代和尚,宋朝的僧人有多厉害

    这不是又想...当又想立...吗?根据《鸡肋编》记载,“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家室,故其妇女多嫁于僧。”大致意思就是在岭南地区,僧人靠聪明才智,多经商致富,以至于非常受当地妇女欢迎。同时,在《癸辛杂识》里,更是记录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说当时杭州附近有一座名叫明因寺的大尼

  • “己巳之变”中袁崇焕为何进京勤王,而不是围魏救赵去攻打盛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袁崇焕是明末一个充满争议的人,但是即使从最乐观的角度来说,袁崇焕击退后金军的几次战役,要么是守城战,要么就是依托城池和对方作战,不用担心对方抄后路。而在空旷地带野战的话袁崇焕可真没把握。“己巳之变”中袁崇焕回援以后在蓟镇守在城里不敢阻挡后金军偷越,也是因为出城和后金军野战实在没把握,所以只能据城死守

  • 明朝危亡的时候,为何说真正有骨气的人是一群下山道士而非文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骨气,明朝文臣一览表,明朝历史上的悲惨事件

    (一)文官图财众所周知,明王朝是亡于经济体系的崩溃,中原连年旱灾,民不聊生,外汇资源短缺,银币资源不足,货币流通困难,使得王朝经济萎靡不振。而明王朝既要支付给文官集团大量的俸禄,还要养活庞大的皇亲国戚集团,经济上压力本来就很大。明熹宗曾与魏忠贤试图进行改革,以增加士族税收的方式提升国家的财政实力,却

  • 宋高宗年间真假帝姬案中的柔福帝姬到底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帝姬被宋高宗处死,帝姬是不是真的帝姬,柔福帝姬被处死真相

    赵构知道此事以后也将信将疑,于是找了旧时的宫人太监冯益、宫女吴心儿去辨认。经过辨认,冯益、吴心儿都回复说样子确实挺像,而且问起以前宫中的旧事,也能回答上来。只有一个地方可疑,就是这个女子是大脚,不像柔福帝姬。对此那个女子解释是一路奔波导致脚变大了。赵构觉得也有道理,所以最后兄妹相认,把她接回宫中,封

  • 岳飞被害后,他的家人后来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岳飞家人最后怎么样了,岳飞被害谁发现的,岳飞被杀后家人都被流放了

    只能说“天日昭昭”,英雄、奸臣都自有安排。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腊月二十九把岳飞和长子岳云、将军张宪在风波亭勒死。三人被害时,岳飞年仅三十九岁,岳云只有二十一岁,而张宪也不过二十几岁。当岳飞和长子岳云遇害后,他的夫人及其余几个儿子,结局又如何呢?岳云和岳雷是岳飞第一任妻子

  • 明太祖朱元璋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为何综合水平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自贫寒之身而起,最终建立了大明帝国。从年少时参军到一方诸侯,再到一国之君,这其中经历了无数的战争,每一场战争都是他成长的机会,若说他什么也没学,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但学了,并且学得透彻,学的彻底!文学造诣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小时候能吃饱就已经不错,就谈不上什么学习了。幸亏在小时候,父亲曾送

  • 雍正王朝:弘历是如何赢得康熙的圣心,得到了本该属于太子的如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见弘历,康熙看中弘历,康熙与弘历的精彩对话

    那么,弘历为何最终会得到这柄象征着权利的如意呢?首先,十全宝宝弘历马屁拍的好啊,对着康熙一顿猛夸,又给了康熙一个“第一巴图鲁”的称号,这些话从成人口中说出来还自罢了,但从一个孩童口中说出来,听起来就尤为悦耳动听了。其次,弘历背后有邬思道这个智近于妖的高人指点,在狩猎之前,邬思道给弘历单独进行了一番考

  • 雍正王朝:为何胤祥在军队里威望高,一呼百应?几个动作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对胤祥有多好,雍正王朝胤祥有多大权力,十三王爷胤祥与雍正

    从邬思道口中的十三爷从邬思道的口中得知,老十三曾在古北口训练,擅长笼络士兵,士兵遇到困难时,老十三更是疏财仗义,所以他一直受到士兵的敬重。老十三曾经率军作战,这些中层将领大多数都是老十三带出来的,属于老十三的血统,也曾被老十三提拔。邬思道说:“可别忘了,十三爷的外公可是克尔克蒙古大汗。”意思是十三爷

  • 腹黑的乾隆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和弟弟的?为了地位防范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和弟弟,乾隆的精明与狠毒,乾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但当他即位后,心理就发生了变化。在现代人看来,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可古人不这么认为。这项职业虽然有风险,但身处其中的人还是非常痛快的,这也是武则天为啥放弃太后位置不坐,却偏要去当女皇,等到她被张柬之撵走后,容颜瞬间衰老了。乾隆曾这样说过:盖权者,上之所操,不可太阿倒持。就是说他要揽下所有的权力,不给

  • 孝庄太皇太后为何要选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嫁给康熙当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孝庄进索尼府见赫舍里,康熙皇后赫舍里氏,康熙赫舍里吻戏视频

    康熙8岁登基,当时年幼尚不能亲政,所以朝中的一切军政事务皆由他的四大辅政大臣来做决定,四人分别为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顺治之所以把四人安排为辅助大臣,一方面是想用他们之才辅助年幼的康熙;另一方面又想让他们互相压制,不给各自独享大权的机会。事实上,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最为活跃,而且鳌拜逐渐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