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晋南北朝的皇后制为何如此戏剧?尼姑和“保姆”,立或不立

魏晋南北朝的皇后制为何如此戏剧?尼姑和“保姆”,立或不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39 更新时间:2023/12/15 20:23:13

而在我国古代,皇后制度成为了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朝历代对于皇后十分的重视,毕竟其是六宫之主,需要发挥着母仪天下的作用。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后制度却十分儿戏。纵观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会发现那个时代的皇后要么就是不立要么就是多立,另外这些皇后要么就是出家削发为尼,要么就是“保姆”,种种荒诞性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皇后册立及皇后制戏剧化的表现

01.不仅立还多立皇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后制度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皇后的多立或者不立,这其中还有不少的故事。例如,在东吴末帝孙皓在位的时候,由于他十分好色,喜爱美女,但是当时已经开始立了一位皇后,这样自然会被皇后管束或者不方便自己行乐,于是其就开始多立皇后了,希望能够不受嫡妻的约束。

同样对于多个皇后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之中也有先例,传说之中的舜就曾娶帝的二个女儿作为自己的正妻,因此在这里孙皓或多或少有所借鉴。所以在之后的历史之中,魏晋南北朝往往出现了多位皇后的现象。

02.崇尚原配,夫妻情深,索性不立皇后

除了多立皇后之外,有些皇帝干脆直接不立皇后,这又是为什么呢?似乎与前代有所不同,毕竟在汉代无论皇帝在位多久,都必须立一个皇后,这样才能够达到所谓的阴阳协调,因此早立皇后是老祖宗就已经定下的规矩,如:汉昭帝刘弗陵,虽然只有十一岁,但是早早便册立了皇后上官氏。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有些与众不同,不仅仅不早立皇后,而且还直接不立皇后。

魏晋时期有孙皓这样的大猪蹄子,也有难得的痴情种。司马睿就十分的痴情于自己的嫡妻,为了自己的嫡妻氏甚至终生不娶,不立皇后,只为了表达对于妻子尊宠和思念,因此将妻子追谥为“敬皇后”,可以看得见的深情。一往情深深几许,自从司马睿不立皇后之后,到了南朝时期,不立皇后的现象更加频繁。

比如:梁武帝萧衍对于自己的嫡妻就十分的尊敬,在妻子因病去世后,萧衍也是难以掩盖的心痛,为了这件事情常常是夜不能寐,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给自己的妻子追谥为“德皇后”,可能深情都会继承,文帝萧纲对于自己的嫡妻王灵宾也十分宠爱有加,夫妻二人成为了当代夫妻的典范。

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倒是多了许多痴情男儿,但是这背后真是是这样吗?最是无情帝王家,帝王不立皇后的背后又有怎么样的故事?

03.醉心佛教学法,北朝起皇后出家为尼

除了以上的多立和不立皇后之外,魏晋时期的皇后也很荒诞,有些皇后直接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选择出家为尼。这在古代首先是大忌讳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古人断发那么就是对于父母的不尊重,而且古人强调孝悌,这首先就是大不孝了。

另外皇后和皇帝本就是一体,如果皇后不爱自己的身体也就意味着大不敬了。在《如懿传》中,如懿的断发则意味着自己的心死,借此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和失望,看着皇帝表现就知道,这种大不敬的行动直接宣布了其没有入住皇陵的资格。

相反在魏晋时期,这些皇后一点都不注重儒家的这一套,而是十分的信仰佛教文化,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之下,如文明冯太后就曾在长安建立了一座庙,用来集福,而且其作为当时的当权者,不仅仅大修佛寺,而且在晚年的时候直接出家为尼。

另外根据《北史·后妃传》的记载,其中从拓跋魏入主中原到隋亡北周这个时间段算起的话,这段历史之中一共有17位后妃出家。在北魏根据史书的记载,在31位皇后之中,就有7位出家为尼等。这些可都是中国古代皇后之中出家为尼最多的时代,也成为了众人觉得最为荒诞戏剧的时代。

04.子贵母死下替代皇后的“保姆制”

而另一方面在魏晋南北朝,由于吕雉的影响,人们对于皇后也十分忌惮,因此这个时候还出现了“子贵母死”这一制度。在这个时候储君的降临或许就是其母亲生命的结束,但是没有母亲,孩子由谁来养呢?

这个时候通常交给皇帝的奶妈,因此也就是由保姆来抚养太子,并且“保姆”需要发挥起的是太子生母的作用,这样一来,皇帝奶妈的地位就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比如太武帝的保姆窦氏,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奴隶。由于她被选为太武帝拓跋焘的“保姆”,从此她的人生就开始一路的高光,不仅仅人生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而且在拓跋焘成为皇帝之后,为了表示对于窦氏的感恩,对于她非常尊重,甚至以“保太后”相称。

而原有的皇后无辜的死去,代替她们存在的只是小小的“保姆”很奴婢,不得不让人觉得可悲可笑,而这可悲可笑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呢?

二、戏剧化效果背后的皇后制

01.多立与不立主要都是要排除外戚势力膨胀

其实无论是多立皇后还是不立皇后,最终都是为了排除外戚干政,看似深情的表面,其实背后终究是为了加强皇帝的中央集权。在两汉时期,由于外戚专权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这些外戚们私下勾结各种势力,造成了对于皇权的威胁。这些事情都给魏晋时期的各个皇帝提了一个醒。

因此不立皇后则完全杜绝了这种外戚干政的事情出现,这样就避免了权力的纷乱,而另一方面多立皇后则将权力分散了,避免权力过于其中,这样皇后之前就形成了互相牵制的关系。可见,多立与不立,看似专一情深的背后,只是为了稳固自己政权统治的借口。

02.皇后出家变成常态,子贵母死下的保姆制离不开帝后的权力纷争

无论是看到汉代女性权力的空前扩大,还是原本少数民族之中女性地位的拔高,这都表明其实无论是皇后出家还是子贵母死的保姆制度,其背后都是源自对于女性权力的恐慌和紧张心理。

建立在北魏的鲜卑拓跋部,其民族妇女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一些,而且在北魏母系氏族制的遗风依然浓厚,因此这些妇女在社会生活中依旧有很高的地位。所以为了担心这些妇女的崛起,对于皇后也十分的忌惮,害怕自己的江山会被颠覆。

由此可见,在哪个时代皇后出家也是为了避免没有必要的纷争,要么就是保命要紧,如果不是自己的儿子坐上了皇位,那么自己还是一死,如果自己能够出家,那么自己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自己的儿子也能够得到皇位,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还不如出家当尼姑划算。

03.封建王朝不同的统治方式和崇尚的文化特点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处于少数民族多个国家统治的状态,而少数民族自然对于汉文化接触很少,所以多几个皇后和少几个皇后对于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另外对于中华的传统礼仪也根本不放在眼里,所以宇文赞即位后仍然多立皇后并且广纳嫔妃,这就大大的反应其根本不把一些礼仪制度放在眼里。

而且在这个时代始终是多个国家共存,或者是动乱的时代,很难得到彻底的统一,即使统一,时间也非常短,因此对于礼仪制度也不是十分看重,而在魏晋时期黄老思想更是主流思想,人们往往随心所欲,自然想干嘛就干嘛,有几个皇后全凭自己说的算。

可见,这些荒诞戏剧性的皇后制度下,并不是这些皇后真的淡薄名利也不是所谓的一往情深,终究是利益的纠结,但是也不排除真爱的情况下。这些荒诞和戏剧性的皇后制度也成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独特的风景线。

三、结语

历史不断向前,如今一夫一妻制度深得人心,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也让人羡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或许皇后的立或者不立都已经不重要了,想必这些女子一生的追求也是不想卷入帝王之家的纷争,只是想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长厢厮守地整天黏在一起,即使没有一呼百应的奴仆,但是有着细水长流的爱情,足够可以惊艳一段时光,也足够让许多人羡慕和向往。因此漫步于魏晋南北朝的这段历史,你会发现看似荒诞戏剧的一面,背后是多么的心酸。

更多文章

  • 作为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怎么会流落岭南,当了40年奴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宗李治不惜背负骂名也要娶自己父亲的女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缔造了武则天的神话故事,李治有很多儿子,但都被武则天控制,更严重的是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作为皇家后代,竟然沦落为奴仆,流浪岭南四十多年,这都要败武则天所赐。武则天能够从感业寺回到皇宫一方面是她自己在其中的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李治的喜爱。在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政绩出色,为什么有人很少提及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高宗李治简介,唐高宗李治是多大死的,还原真实的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628年-683年)字为善,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嫡子,长孙皇后所生。唐朝第三位皇帝21岁登基。在位34年。李治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没有之一),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雄才伟略睿智不凡。李治在位最大的政绩就是对关陇集团的打击。门阀政治被极大削弱。政治影响力大幅度降低,寒门政治得到了极大提高

  • 李勣作为凌烟阁“吊尾车”,为何能成为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有意思的是,徐茂公虽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却有历史原型,他的原型就是徐世勣,是唐朝名将之一,所以真正的“徐茂公”不仅能掐会算,还能排兵布阵领兵作战。徐世勣,字懋功,因为曾被李世民赐姓李,便改为李世勣,后来为了避李世民的讳,于是改为李勣。同时也是因为改名的原因,与李勣同一时期的秦叔宝、尉迟恭等人,经过

  • 玄武门之变,明明有两支军队勤王护驾,为何李渊还是将大权交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李渊不阻止玄武门之变,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渊的侍卫哪去了

    曾经的三兄弟如今只有李世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兄弟之间已经变成你死我活的斗争。李渊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虽然有两支军队勤王护驾,但是最后还是将大权交了出去。李渊这么做是爱子心切还是被逼无奈呢?之所以说玄武门之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是因为当时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局势,对于李世民极度不友好。李建成、李

  • 作为李渊你将如何处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避免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帮李世民杀李建成的原因,李渊为什么喜欢李建成讨厌李世民,李渊认可李世民杀李建成

    李渊做为大唐的开国皇帝,他的能力是极其出色的。只不过被李世民篡改了。在大唐开国功臣里,但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李渊立太子太早,使得过早地形成了太子党,后来李渊扶持李世民与太子权力过大不无关系。应该说,在大唐开国中。宗室里面立功最大的无疑就是李世民。立国以后李世民被赐予巨大的权力,甚至是开衙建府(天策府)

  • 假如嬴政、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生活在同一时代,谁能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李世民,朱元璋都是大军事家,大政治家。但必须要看他们处于那个时代背景,如果是处于汉末,隋唐时代,朱元璋必然出局。因为,无论汉末还是隋唐都是军阀氏族,世家门阀的时代。根本不会有朱元璋这样寒门的任何机会。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朱元璋不会有任何机会。这是曹操与李世民的时代,是他们的政治舞台。朱元璋被抛弃

  • 此战,使突厥分裂,上表称“圣人可汗”中华天子兼异族国君的首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突厥历代可汗,突厥可汗是否真实存在,武则天时期突厥可汗

    隋开皇元年(581年)十二月至二年十二月,突厥沙钵略可汗率军进攻隋朝的战争,是为隋朝开国对外第一战。突厥为古代居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游牧民族。自6世纪中叶以来势力强盛。北周、北齐均送以厚礼,并与之和亲。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十二月,刚篡位的突厥沙钵略可汗(名摄图

  •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离不开他的英明,更是因为他有一位贤内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贞观,李世民的治国之才,通过贞观之治评价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他文武双全,从小就娴习武艺,精通骑射,能够“百步穿杨”,并且在文学上有很大的造诣。相信大家都了解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手段很是残忍,弑父杀兄,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不得不说,李世民的上位,造福了百姓,唐朝曾出现了一番极盛景象。而作为李世民的妻子文德皇后,更是让人赞

  • 他是隋朝宗室,能干有才又颜值爆表,为何却落得含冤而死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奇清因何含冤入狱,含冤惨死的十大历史名将,含冤而死

    杨慎矜是隋炀帝的玄孙,是隋朝皇室的直系后裔。隋朝皇室的人有个很让人羡慕的特点——长得好看。《隋书》在为他们立传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美姿仪”、“美容仪”、“美凤仪”的记载。 史官都是惜墨如金,做大事的人。能让他们不厌其烦地用这样美好的词汇来形容这个家族成员的长相,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的确颜值

  •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除了“弑兄”外,还干了一件卑鄙无耻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干了什么,经典传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抢大嫂

    在古代的时候每个朝代都有一个进行观星算命的部门,在唐朝这个部门叫做太史局。这个部门在古代非常的流行,皇帝大臣们经常会命令他们观天象,窥探未来命运。而在一千多年的某一天,太白金星突然闪耀在正南方五位这里,过了几天之后太白金星又闪耀在这里。而这样的现象也是让古人啧啧称奇。这样的奇观也是吸引了太史局的傅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