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与北宋并列的南唐到底有没有机会统一南方,并与北宋形成对峙

与北宋并列的南唐到底有没有机会统一南方,并与北宋形成对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732 更新时间:2024/1/19 6:25:41

南唐根本没有条件完成统一南方的机会,而且就本身而言更是昏聩之极,公元953年的大旱,南唐不仅无力救灾,南唐的饥民只能“偷渡”到后周之地买粮食和讨饭,而后周为了收买人心,干脆在边境开仓放粮,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南唐的军队却去抢夺饥民从后周方面领到的救济粮。此事让南唐百姓对南唐朝廷彻底失望,后周大军南下之际,江北的百姓纷纷奉牛酒以迎王师。

南唐很像后世的南宋经济很发达,但军事很拉胯。南唐武德太差,还不如东吴。从开国皇帝李昪开始就没有进取之心,就一心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当守家之犬。李昪之所以选择敛兵自守,除了自身能力不足之外,再就是由于篡夺的政权本身存在着极大的先天不足。由于惧怕有人效仿,因此开始限制和弱化。当时时中原大乱,南唐各个方面确实不错,而南唐君臣无能,再好的地盘也没用,最后就只能是人家的盘中餐。以至于热衷对外扩张的秘书郎冯延巳暗中嘲笑,说李昪是只知道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田舍翁”。公元951年,南唐趁楚国内乱,灭亡楚国。这是李昪唯一一次对外武力扩张,但也就在这这一年,郭威称帝,建立了后周。943年李昪驾崩,两年之后,后周开始进攻南唐,三年饮马长江,南唐中主李璟对后周称臣。

南唐疆域辽阔,是十国里疆域最为广大的国家。而且占据的又都是富庶之地。机会还是有的。当时中原正好是后晋时期。此时中原大乱,契丹主进兵侵扰中原。随后就是契丹兵入开封,中原无主按,说此时南唐紧邻后晋。这是多好机会,南唐此时也看到了机会,立即出兵讨伐后晋,但与后晋军交战,南唐方面三战皆败,几乎全军覆没。也许正是通过安州之战,南唐看到了南北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南唐彻底断了进取中原之心,南唐虽是十国之中版图最大的割据政权,但屏障的不过是长江天险。

南唐本身的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虽然灭了王闽、马楚两国,居然不能实际控制两地,这个古今中外中仅见。就在南唐军队深陷马楚泥潭的同时,后汉大将郭威于公元950年发动政变,正式建立起后周政权,南唐不仅在南方一无所获,又一次错过了北上的良机。后来闽地听调不听宣了。处于独立态势。后来失去淮南以后,南唐的灭亡已经基本上确定了。王闽、马楚之战得不偿失,而且极大损耗了南唐原本就空虚的国力。。公元955年八月,柴荣命同意了王仆撰写的《开边策》,也就是先取南唐江北诸州,得江北,江南易取。取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定的战略规划。

当年十一月,柴荣领兵攻取南唐江北之地。此时的南唐立即部署防御,但由于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两军在淮河一线的交锋中,南唐军队大败,而南唐水师几乎是全军覆没。前线的败报令李璟失去再战的信心,连忙派出使者面见柴荣请降。面对岌岌可危的局面,李璟只能是自去帝号,割江北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给予岁币请求后周罢兵。柴荣原本不想同意,但由于契丹北上,柴荣最终同意了南唐“割地、输帛,去国号”的求和。丢失了江北十四州之地的南唐已如风中之烛,不过是苟延残喘。

最终在赵匡胤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强硬要求之下亡国了。公元975年三月,宋军主将曹彬攻至金陵城下。十一月十二日,大军开始从三面攻城,二十七日,宋军破城。而后主李煜除了“最是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更多文章

  •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被杀,大臣们疑惑不解,武则天是如何解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宰相为什么要杀武则天,武则天被杀,武则天秘史宰相

    在三国时期,有人向曹操敬献了一些酥,曹操尝了之后觉得非常好吃。于是在酥盒上面写了一个合字,将这盒酥给诸位大臣,大臣们不解其义。后面杨修将这个盒中的酥点给大家分了。大家都不知道该不该吃这个点心,也不知道曹操究竟是什么意思。杨修见大家如此困惑,便给他们解释。把曹操写的这个合字分开,就是一人一口。这盒酥是

  • 除武则天、慈禧以外,还有一位女人能跟她们媲美,并且很少有人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慈禧对比,武则天厉害还是慈禧太后厉害,武则天与慈禧相隔多少年

    可是那些帝王并不会被后世诟病,就是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别人才会觉得她的行为不当。那么在历史中还有一位女性,她既是前朝的执政者,又是太后,拥有着双重身份。她辅佐幼主,指点江山,而且在朝堂上能够杀伐决断。即便她回到深宫大院,依旧是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她就是北魏时期的冯太后,也是拓跋弘的嫡母。可是在历史中

  • 李世民一场别出心裁的春晚让天下人颂声一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经典视频,李世民最霸气的表演,李世民令人动容的瞬间

    二、唐时有个姓卢的读书人,屡试不中,大半辈子过去了,却和仕途无缘。不曾想迟暮之年金榜题名,被封为校书郎。后来晚年又娶妻崔氏。这崔氏是个闷骚型的才女,因两人年龄相差悬殊,老夫少妻在一起总是不那么协调,不仅有了点怨气。话说又有一日,老卢办事不力,自讨无趣,惹恼了崔氏。这小娘子立马起身披衣下床,送给老卢一

  • 汉朝七国之乱和明朝靖难之役都是清君侧,为何有不一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力主削藩。景帝召集群臣讨论。晁错曾任太子家令,在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把晁错当成可以倚重的智囊。景帝即位后,晁错更受宠信,景帝对他言听计从,故而朝堂之上多群臣附和削藩,只有窦婴一人反对。于是景帝下诏: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

  • 李清照:她爱喝酒、赌博,但她还是一个好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清照喝酒吗,千古才女李清照简介,李清照描写喝酒的词

    宋神宗元丰七年,婴儿清脆的啼哭声响彻了山东章丘明水镇的一户人家,婴儿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朝太学正,大文豪苏轼的得意门生,“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是后人对他在文坛中坚地位的肯定,也许连他自己也未曾想到,他最流芳百世的前缀竟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父亲。李氏一族,虽然在山东不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但在当地是很有名

  • 朱棣控四夷制天下、恩威并施的思想对历代统治者产生了积极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真人照片,朱棣1-46集电视剧,朱棣和朱允炆

    一方面,唐末藩镇割据以来,分裂的局面长达三四百年之久;长年的战争和动乱使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痛苦不堪。饱经战乱的各族人民都热切期盼着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局面,期盼着一个统一的强盛国家。 蒙古蒙元政权虽说统一中国,但是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除了蒙古人,其他民族的穷苦百姓生活潦倒,备受压迫

  • 朱标到底有多恐怖,25个兄弟不敢和他争皇位,没死朱棣都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标要是没死朱棣还敢反吗,朱标不死为何朱棣不敢反,朱标没死朱棣会视朱标为对手吗

    01 朱元璋死后,继承皇位的是他的孙子朱允炆,后来,朱棣又抢走了侄子的皇位。其实,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为了激起孙子和儿子间的矛盾,而是因为他最中意的继承者比他走得还早。他也知道,如果的确是那个人继承了皇位,日后还是会落到孙子手上,他只不过是跳了一步而已。而那个原本的继承者,就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

  • 朱元璋笃信算命术,对生辰八字一样的人起杀心,此人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八字格局,朱元璋找相同八字的人是真事吗,朱元璋对蓝玉起杀心

    在科技极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于命运的信仰非常执迷,无论是贫穷的老百姓,还是皇室贵族亦是如此。而我国算命术最早从公元1300年左右算起,那个时候比较盛行的是占星和占卜。在汉朝时期算命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开始以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为基础进行推算。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出生于贫寒世家的草根皇帝,对于算命占卜术

  • 朱元璋多次设宴,心中却暗藏杀机,群臣中仅有两位是明白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宴请群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朱元璋晚年怒斥群臣,朱元璋杀群臣完整版

    自古俗语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充分说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生性多疑,稍有不慎臣子就有可能落得人头落地的下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众多皇帝中尤为多疑,这可能与他自幼出身在社会的底层,吃尽各种苦头有很大关系。虽然朱元璋凭借自身的努力与运气当上了皇帝,但是仍然十分多疑,很多时候大臣们闲聊,朱元璋都觉得他们是笑话

  • 朱元璋与汤和关系非同一般,可后辈的下场并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对汤和怎么样,朱元璋汤和吃烧烤,朱元璋晚年探望汤和

    古代血缘关系密切,朱元璋子女众多,所以与群臣结为亲家很普遍。在这种背景下,汤和的二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第十子鲁王朱檀。洪武十八年三月,鲁王夫妇离开南京,前往自己的封国山东。另外,有史料洪武二十年“册信国公汤和女为鲁王檀妃。”这里说法很多,其中鲁王之前便有一妻,只是朱元璋为巩固关系,让鲁王娶了汤和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