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俗语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充分说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生性多疑,稍有不慎臣子就有可能落得人头落地的下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众多皇帝中尤为多疑,这可能与他自幼出身在社会的底层,吃尽各种苦头有很大关系。虽然朱元璋凭借自身的努力与运气当上了皇帝,但是仍然十分多疑,很多时候大臣们闲聊,朱元璋都觉得他们是笑话自己的过去。
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和树立威信,创造了很多残酷的刑罚。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几乎将开国功臣都杀光了。然而,如果大家细细研究明朝初期的历史,应该都知道那些被朱元璋杀死的开国功臣并不都是被冤枉。在朱元璋起杀心之前对于那些开国功臣也是有过多次旁敲侧起,奈何那些大臣仗着自己有功根本无视朱元璋的敲打,丝毫不知收敛才引来杀身之祸。
还记得朱元璋在马皇后生日的时候,特意将开国大臣都请到皇宫赴宴。要知道这些开国大臣平日里都过着十分奢华的日子,每日三餐都是山珍海味、美酒佳酿,根本不记得从前的那些苦日子。所以当这些大臣接到朱元璋的邀请之后,都十分兴奋,觉得皇帝肯定会请他们美餐一顿。
然而,当这些大臣来到皇帝精心为他们准备的宴席上,瞬间呆住了。眼前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美味佳肴,反而是最普通的青菜和豆腐。朱元璋并不是故意在这些开国大臣面前哭穷,做这样的宴席只是为了告诫臣子要谨守本分、一清二白。
显然这些开国功臣并没有领会到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他们看着面前的青菜和豆腐,根本不想动筷子。朱元璋看着大臣们面面相觑,心里很是失望,自己的一番苦心并没有人能够理解。随后朱元璋让下人撤去青菜、豆腐,又命人重新摆上燕窝、红烧兔肉、鼋汁狗肉等大菜。开国功臣看到重新摆上的都是肉菜,这才十分开心地吃起来。
不过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众大臣并不全是糊涂之人,刘伯温就是难得的明白人。当他看到下人重新摆上兔肉、狗肉的时候,心里顿觉要大难临头。刘伯温看着别的大臣吃喝得十分尽兴,自己却无法下筷子,便只好向皇帝表示自己身体不舒服,然后直接告退了。
徐达与刘伯温的关系向来不错,他看到刘伯温的态度明显不对劲,于是主动提出要送刘伯温。徐达借着送刘伯温的机会,便询问刘伯温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他。刘伯温便将皇帝的心思告知徐达,原来皇帝让下人后摆上的几道菜根本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
看来皇帝对诸位开国大臣骄奢淫逸的态度已经十分不满,这次恐怕也是最后一次警告。如果这些大臣不能明白皇帝的意思,仍然不知收敛的话,那么恐怕离死期也不远了。刘伯温的一席话让徐达惊出一身冷汗,后来徐达跟在皇帝身边一直小心翼翼,最终得以保住老命。
朱元璋因为出生贫苦,小时候为生活颠沛流离,根本没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而文化水平很低的朱元璋反而更注重咬文嚼字,明朝初期死于此原因的文人比比皆是。因为朱元璋自己姓朱,他便要求所有与朱同音的字都得避讳,所以那个时候的猪只能叫豕。甚至因为朱元璋姓朱,明朝时期的猪都不允许杀。
朱元璋得知沈万三十分富裕,甚至民间传言其富可敌国,朱元璋听说之后便对其心生不满,甚至萌生了杀掉沈万三的念头。尽管朱元璋已经是皇帝,但是也不能平白无故地杀人,总得给沈万三扣上一个罪名,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将其杀掉。
而为了顺利杀掉沈万三,朱元璋亲自宴请沈万三,在桌上特意摆上了一道红烧猪蹄。待沈万三前来赴宴,朱元璋便指着红烧猪蹄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虽然沈万三很清楚这是一盘猪蹄,但是却不敢说,因为一旦说出“猪蹄”这两个字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不得不说沈万三还真是一个明白人,很清楚皇帝想要杀掉他,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十分惊慌。在皇帝提出问题之后,沈万三灵机一动,告诉皇帝这道菜叫“万三蹄”。听到这个菜名后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并邀请沈万三一起进餐,沈万三侥幸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