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史绝不会告诉你的李建成:他是史上被黑得最惨之人!

正史绝不会告诉你的李建成:他是史上被黑得最惨之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8 更新时间:2024/1/30 11:14:26

然而,如此完全否定李建成真的可信吗?要吹一个人,就把他吹上天;要黑一个人,就把他黑成非人类。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有太多这样的极端。李建成也是受害者之一,甚至是史上被黑得最惨之人,一口沉甸甸的黑锅背了1300多年,古往今来都没几个人为他说几句公道话!

一、贞观君臣篡改国史,李建成面貌全非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血溅宫门,杀兄逼父,当了太子,三个月后自己做了皇帝。在变乱中,李建成之子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李元吉之子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等幼儿都被残忍杀害,李世民还命人在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他们的名字。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渊去世,尸骨未寒之时,唐太宗就迫不及待地要看国史,谏议大夫朱子奢坚决反对说:“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

号称纳谏如流的唐太宗,拒绝了朱氏的意见,坚持要看国史。又授意自己的谋臣房玄龄和专事曲笔献媚的许敬宗,删改已经修成的《高祖实录》、《今上实录》。房、许等人遂将李世民大逆大道的弑史逼父过程,美化成“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式的壮举。李世民通过这种手段,抹杀了唐高祖和李建成对创唐的贡献,大书特书自己的功劳,甚至造父命说:“时太宗功业日盛,高祖私许立为太子”,以证明夺取储君之位是名正言顺的。《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的唐初部分基本取材于国史,沿袭了错误,以至于就以歪就歪,谬传千古。正所谓:失败者没有资格说话,后世能看到的文字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文字。李建成的含冤负屈告诉人们:历史其实很扯淡。

二、李建成创唐军功卓著,不应抹杀

李渊晋阳起兵后,即命建成、世民西击西河,“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往返九日,遂平西河。“师归,帝(指李渊)闻,喜曰:‘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是日,即定入关之策。”(《大唐创业起居注》卷1)对如此重要的西河之役,《新旧唐书》本纪中仅记为“命太宗将兵徇西河,下之。”完全抹杀了建成、世民配合甚笃、抚士民甚恭的史实,而《新·旧唐书·隐太子传》只记李建成“引兵略西河郡”一句,使人难明真相。

西河之役后,李渊率兵入关,遭到隋霍邑守将宋老生的重兵阻止。霍邑之役开始,时遇霖雨,补给困难,李渊欲退回晋阳,建成、世民共同劝阻,建议使用引蛇出洞之计,渊欣喜曰“尔等筹之妙尽。”于是“遣大郎二郎(即建成、世民)各将数十骑逼其城行视战地”,且命他俩“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而诟之。”宋老生果然出战,唐军大胜。对于此役及其后的长安之战,《新·旧唐书》本纪均把一切功劳都记在李世民一人头上,极力贬低李渊、李建成;而在李建成传中,又避而不谈此事。

建唐后,李建成的军功主要是抵御突厥,镇压刘黑闼。据《旧唐书·高祖本纪》粗略统计,从武德三年至武德八年的六年中,建成八御突厥进攻。尽管记载简单、支离破碎,但它还是反映了一个事实:建成北御突厥,是李世民中原逐鹿取胜的必要条件,且直接保卫了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巩固唐王朝的后方基地和统一中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李建成搜罗经国治世之才,智识非浅

早在晋阳起兵前,李洲就要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世民于“晋阳密招豪友”,他们都“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1)

对此,《高祖实录》将世民如实称为“折节下士,推财养客”,却把建成歪曲为“常与博徒游,故时人称之为任侠。”这些对建成虽属歪曲之词,但也透露了这样的信息:“任侠”中就有打抱不平、结纳豪杰的内容。

建成的东宫府也的确聚集了大量人才,王珪、魏征、韦挺等都颇具韬略。武德五年,魏征、王珪曾劝建成“结纳山东豪杰”,建成认真实行了;在镇压刘黑闼时,魏征建议他抚优俘虏以示大唐恩惠,建成欣然采纳,可见他不像项羽那样,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建成死后,王、魏辅佐唐太宗,励精图治,为中国历史的前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李建成仁厚宽简,非残忍之徒

武德二年,唐高祖派李建成去接应安兴贵,正遇酷暑,而建成“驰猎无度,士卒不堪其劳,逃者过半。”查《资怡通鉴》及《旧唐书》其他有关部分均无此记载;又唐太宗既然敢于篡改国史,对此也能伪造。从西河乏役来看,建成是善于抚士的。玄武门之变时,建成当场被杀,东宫府属冯立感叹说:“岂有生受恩而死逃其难乎!”大批东宫士卒为建成战死,可见建成并不是残酷虐待士兵的。

他对李世民的一些态度,也说明建成不是残忍之徒。“初……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遂止之。”若建成真是个“无毒不丈夫”的残忍之徒,听其杀世民,再陷罪于元吉,难道说不通吗?由此看来,司马光说建成“仁厚”、“宽简”,德妃说建成“仁孝”、“慈厚”,并非不实之辞。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建成、世民在创唐过程中“固协谋而戮力与偕矣!”,建成之功不应抹杀;八御突厥,业绩非小;搜罗人才,智识非浅;仁厚宽简,非残忍之辈。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固然应该肯定,但他篡改国史,隐蔽聪明,对后代造成恶劣影响,也必须予以澄清。(老王不卖瓜)

更多文章

  • 诗仙李白被谁气的要“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白黄鹤楼,李白第3次进长安,诗仙李白有什么变化

    李白的诗好到什么地步呢?历来都称“李杜文章万口传”。所谓“李杜文章万口传”,就是说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齐名的,才华不相上下。而诗圣杜甫对李白也是备加敬重和赞扬的。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是这样称赞李白的: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

  • 专家发掘安禄山墓,发现一盘英文磁带,对盗墓贼的做法佩服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曲阳田庄大墓是在2011年发现,并且在2012年发掘完毕,但是因为早期的时候墓葬遭到了损毁,所以碑文这些东西全部丢失了,但是根据墓中的壁画,还有残留的文物,许多专家坚定地认为,这就是安禄山墓。这座大墓如同迷宫,有十个耳室,一个巨大的主墓室,而且是穹顶的结构,这座古墓的规格已经超越了清朝慈禧的陵墓,人

  • 李渊是个好爸爸、好老板,可惜简历被野心家儿子改得面目全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渊简历,李渊逼迫杨侑禅位,李渊临死遗言全集

    李渊才是太原起兵的首席设计师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后来继任帝位的李世民都被塑造成起兵反隋的头号功臣,而李渊只是一个陪衬的角色,对太原起兵一事多次予以推脱、阻挠。似乎他只是因为内逼外迫、无可奈何才跟着李世民一起造反。事实果真如此吗?不能排除是李世民继位之后为美化自己形象而在史书中对其父功劳予以贬

  • 他是唐初最有才的人,李世民一天见不到他就想他,不是魏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和魏征对比照片,李世民和魏征的小故事,魏征李世民的典故

    但这些人中,没有一个能像他那样,让李世民一天见不到他就想他。此人就是马周。马周最早是中郎将常何家的一个门客,地位不高,也就是混吃混唱的那种。他是怎么被李世民发现的呢?那是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这可把常何难住了。他是个武将啊,哪里全写文章

  • 一座隋朝千年古墓,出土玻璃瓶香水,棺上刻这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古代四大古墓,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墓,隋朝十大古墓

    “穿越”这个似玄幻又与科学相关的问题,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试想如果能穿越回古代,那该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泡古代的美女,随便拿回一件东西到现代都成了古董。许多人看来“穿越”只是一种想象,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实并非如此,在我国就有许多被怀疑是“穿越”的事件,尤其是在出土的千年古墓中,有很多疑似穿越的东

  • 古代大臣上朝:唐朝坐着、宋朝站着、明清下跪,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皇帝下跪称臣,唐朝不下跪吗,宋朝官员要下跪吗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是这发展着就越来越倒退了吗?其实这也是从整体的生活水平以及思想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在每个朝代中,对官吏来上朝也是有规定的。比如在唐朝,那只有五品以上的,才能来上朝,上朝的位置,也是官越大的,离皇帝也会越近,而得到了明朝,是不管什么级别的都要来上朝的。而到了清朝时,京官四品以上都要

  • 鲁迅原准备写杨贵妃,为何去了西安一趟连叹三声弃笔不写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此事,从郁达夫在1926年第1卷第2期的《创造月刊》上发表过一篇短文中就可以看出,的确不假。文章的题目叫《鲁迅设想的〈杨贵妃〉腹案》。原文是这样的:“朋友的L先生(指鲁迅,引者注),从前老和我谈及,说他想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情来做一篇小说,他的意思是:以玄宗之明,哪里会看不破安禄山和她的关系?所以七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来年问斩,最后回来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放死囚回家的故事是真的吗,李世民放回的囚犯回来后杀了没有,李世民打仗最后死了多少人

    纵观整个历史的发展,皇家子弟能来到皇帝位置的,有人是完全无辜的吗?所有人豪掷千金潇洒快活的时候,风险也会随之而来,朝廷大臣无一幸免。凡是有这个想法的人,其他人在他眼里不过是数字。各种屠杀和清洗,无辜的人必然会受其牵连。但李世民却成为其中的“另类者”,把政变的影响缩小到了极限。 特别是自己当上皇帝后,

  • 隋唐四大猛将,他能与李元霸抗衡,他是李世民不怀疑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谁能与李元霸抗衡,李世民押送李元霸去江都,李元霸跟李世民关系

    罗士信,他被称为隋唐第一猛将,天生神力,是当时唯一能与李元霸抗衡的人。在潍水战役中,敌方刚刚摆好阵,他就骑马冲进阵中,连杀数人,还斩下一人首级悬挂于长矛之上,在敌军阵前来回巡走,何其嚣张。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这样描述他:士信行则先锋,反则殿,有所获,悉散戏下有功者,或脱衣解马赐之,士以故用命。然持法

  • 李世民临死前问武则天:朕走了,你如何?武则天8个字救下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死时武则天说了哪8个字,武则天给李世民说的话,李世民和武则天谁先当皇帝

    纵观我国五千年历史,能坐上皇位的女子寥寥无几。由于当时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根本没有资格走进朝堂,都是由男性来掌握政权,管理国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不仅成功登基,还成为了如今人人皆知的一代女皇。 不过,她也是历经了无数难关,才登上皇位。其中一次危机,是李世民临终前问她:“我走了,你应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