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是个好爸爸、好老板,可惜简历被野心家儿子改得面目全非!

李渊是个好爸爸、好老板,可惜简历被野心家儿子改得面目全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50 更新时间:2024/2/22 16:05:15

李渊才是太原起兵的首席设计师

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后来继任帝位的李世民都被塑造成起兵反隋的头号功臣,而李渊只是一个陪衬的角色,对太原起兵一事多次予以推脱、阻挠。似乎他只是因为内逼外迫、无可奈何才跟着李世民一起造反。事实果真如此吗?不能排除是李世民继位之后为美化自己形象而在史书中对其父功劳予以贬抑的结果,对此史家早有论断。

比起上述两种被篡改可能性很大的史书,《大唐创业起居注》这部可信度较高的第一手史料,对李渊的描述则是胸怀济世匡国之略、经纶天下之心。太原起兵不仅是由李渊亲自策划主导的,而且是正因其指挥有方才使这次起事大获成功。此外,他在起兵之前早已经安排长子建成在河东一带暗里结交民间俊彦,让次子世民在晋阳附近秘密招募各路豪杰,并且为反隋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可见,无论是太原起兵还是后来的灭隋建唐都是高祖早就确立的志向,是经过了审慎的观察和谋划而实施的。

没有李渊架桥铺路,哪来大唐盛世?

从李渊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他出身豪门、身在高位,却很重情义,接待各界人士,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据说跟他见过一面的人,十年八年他都不会忘掉,可见他作为朋友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的人。作为一名官员,李渊为人圆滑世故,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因为出身关陇贵族,为免隋帝猜忌,只得故意纵酒纳贿,以示其无觊觎皇权之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渊七岁就袭封北周唐国公的爵位,隋朝建立后历任各种要职。这无疑在人脉资源、创业资金、政治经验等方面都为李氏家族后来开创基业打下了极其重要的软性基础和硬性基础。

在为官的历程中,李渊经历了数次生死危机的关卡,每每都能化险为夷,这种官场中磨砺出来的老练为他暗中积蓄力量,起兵、建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李渊是一个重视骨肉亲情的好爸爸

同样是父亲,刘邦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惜舍父弃子,李渊在这方面却显得亲情脉脉。在太原起兵前,李世民考虑到父亲征伐突厥失利,隋炀帝必将以此问罪,劝父亲尽快起兵。而李渊却以其时李建成尚在河东,当时起兵有可能会给建成带来杀身之祸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表示必须等到几个儿子会齐了才会造反。可见作为一个父亲,他不惜自己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保全孩子性命的深沉父爱。

对于儿子们之间的权利斗争,李渊展现出了老牛舐犊之柔情。唐朝建立后,他眼看着长子建成和次子世民越来越激烈和尖锐的夺位之争,痛在心头。虽然身处帝王之家,他和所有普通的父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子之间能够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对李建成计划鸩杀李世民的行为,也只是斥责李建成说,你弟弟向来不会喝酒,从今以后你也不要再晚上喝酒了。不难想象,他这样的说的用意,并非不重视这件事,只是希望淡化处理,给建成幡然悔悟的机会。他甚至产生过安排李世民居洛阳,自陕以东由其统驭,仍建天子旌旗之类的想法,希望通过这种分割地盘的方式,维持儿子们之间的和谐局面,既能保全建成的太子之位,又能让世民得到安慰。这种为人父母在平衡子女关系上的用心良苦出现在一个帝王身上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李渊是个能力极强的好老板

李渊是一个富有远见的君主。他虽然早有吞并天下的雄心,但在太原起兵之时,面对众多臣僚和李世民的多次进言,他却决不盲动,而是谨慎谋划、周密准备。直到大业十三年,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时,才果断起事,杀王威、高君雅,外联突厥,西进长安,最终成就不世之功。

李渊也是一个有非同寻常谋略的政治家。太原起兵时,他不像李密等人打出“诛灭暴隋”的旗号,也不效仿他们纷纷称帝的举动,而是始终打着“尊隋”的旗号,更容易博得一些隋朝旧将的归顺和忠心。

他又是一位非常明察时势、胸怀宽广、能屈能伸的政治家。他为现实利益考虑,既能放下身段向突厥求援,为稳住的后方创造条件,也能谦卑措辞推举李密作盟主,以牵制隋军主力。李唐之所以最终能够夺取天下,与李渊出色的政治家素养是大有关系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渊还是一个颇有武略的军事家。他不仅自身军事素质过关,精于骑射,而且善于用兵。比如在平定“历山飞”之患时,面对兵力敌众我寡的局面,他通过合理调度谋划,巧妙排兵布阵,最终大获全胜。

由此可见,作为一家的唐朝公司的开创者,李渊无疑是一位能力极强、业绩突出的好老板。

李渊的简历被野心勃勃的儿子改得面目全非

如果没有李渊苦心经营多年打下的底子,根本不可能成就光耀千秋的大唐盛世,李世民这个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当然也就无从谈起。然而,李世民为了自己能当上皇帝,不顾父亲的感受、无视骨肉亲情,把大哥建成和四弟元吉以及十个侄儿全都杀掉,后来又对父亲行逼宫退位之事。也就是说,老子铺好路,儿子强行开车上了道之后,却把老子一脚踹开,还把老子创业的历史改得面目全非,目的只是为了掩天下人之口,让自己继位看起来更具合法性和合理性。

更多文章

  • 他是唐初最有才的人,李世民一天见不到他就想他,不是魏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和魏征对比照片,李世民和魏征的小故事,魏征李世民的典故

    但这些人中,没有一个能像他那样,让李世民一天见不到他就想他。此人就是马周。马周最早是中郎将常何家的一个门客,地位不高,也就是混吃混唱的那种。他是怎么被李世民发现的呢?那是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这可把常何难住了。他是个武将啊,哪里全写文章

  • 一座隋朝千年古墓,出土玻璃瓶香水,棺上刻这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古代四大古墓,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墓,隋朝十大古墓

    “穿越”这个似玄幻又与科学相关的问题,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试想如果能穿越回古代,那该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泡古代的美女,随便拿回一件东西到现代都成了古董。许多人看来“穿越”只是一种想象,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实并非如此,在我国就有许多被怀疑是“穿越”的事件,尤其是在出土的千年古墓中,有很多疑似穿越的东

  • 古代大臣上朝:唐朝坐着、宋朝站着、明清下跪,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皇帝下跪称臣,唐朝不下跪吗,宋朝官员要下跪吗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是这发展着就越来越倒退了吗?其实这也是从整体的生活水平以及思想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在每个朝代中,对官吏来上朝也是有规定的。比如在唐朝,那只有五品以上的,才能来上朝,上朝的位置,也是官越大的,离皇帝也会越近,而得到了明朝,是不管什么级别的都要来上朝的。而到了清朝时,京官四品以上都要

  • 鲁迅原准备写杨贵妃,为何去了西安一趟连叹三声弃笔不写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此事,从郁达夫在1926年第1卷第2期的《创造月刊》上发表过一篇短文中就可以看出,的确不假。文章的题目叫《鲁迅设想的〈杨贵妃〉腹案》。原文是这样的:“朋友的L先生(指鲁迅,引者注),从前老和我谈及,说他想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情来做一篇小说,他的意思是:以玄宗之明,哪里会看不破安禄山和她的关系?所以七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来年问斩,最后回来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放死囚回家的故事是真的吗,李世民放回的囚犯回来后杀了没有,李世民打仗最后死了多少人

    纵观整个历史的发展,皇家子弟能来到皇帝位置的,有人是完全无辜的吗?所有人豪掷千金潇洒快活的时候,风险也会随之而来,朝廷大臣无一幸免。凡是有这个想法的人,其他人在他眼里不过是数字。各种屠杀和清洗,无辜的人必然会受其牵连。但李世民却成为其中的“另类者”,把政变的影响缩小到了极限。 特别是自己当上皇帝后,

  • 隋唐四大猛将,他能与李元霸抗衡,他是李世民不怀疑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谁能与李元霸抗衡,李世民押送李元霸去江都,李元霸跟李世民关系

    罗士信,他被称为隋唐第一猛将,天生神力,是当时唯一能与李元霸抗衡的人。在潍水战役中,敌方刚刚摆好阵,他就骑马冲进阵中,连杀数人,还斩下一人首级悬挂于长矛之上,在敌军阵前来回巡走,何其嚣张。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这样描述他:士信行则先锋,反则殿,有所获,悉散戏下有功者,或脱衣解马赐之,士以故用命。然持法

  • 李世民临死前问武则天:朕走了,你如何?武则天8个字救下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死时武则天说了哪8个字,武则天给李世民说的话,李世民和武则天谁先当皇帝

    纵观我国五千年历史,能坐上皇位的女子寥寥无几。由于当时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根本没有资格走进朝堂,都是由男性来掌握政权,管理国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不仅成功登基,还成为了如今人人皆知的一代女皇。 不过,她也是历经了无数难关,才登上皇位。其中一次危机,是李世民临终前问她:“我走了,你应该如何

  • 西域高昌王国是怎样被唐朝灭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打高昌原因,西域古国高昌,高昌王国与西域都护府

    高昌是汉人创立的西域独立王国高昌位于天山南麓、西域东部。早在西汉初年,汉王朝即在此设戊己校尉,镇守屯田。此后一直到西晋,高昌都是中原王朝的领地。后来建置的高昌郡,又先后隶属前凉、前秦等中原和河西政权。公元460年,汉族流亡者创建了独立的高昌王国。40年后,麴氏高昌建立,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独立的汉人政

  • 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刘伯温巧用一首诗保命,今此诗几乎人人会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临死时说刘伯温,朱元璋为何杀掉刘伯温,朱元璋电视剧刘伯温之死

    推荐语:人生在世不要轻易的去看不起任何人,你不知道在一个转身的距离他会不会奋起直追,赶在你的前头。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平平无奇的小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王者的故事。朱元璋能够从一个乞丐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足见他的能力。但也正是因为这一路走来不容易,朱元璋的步步为营也养成了他谨小慎微的个性。朱元

  • 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国的历史,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不是中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为什么很少提元朝历史,元朝历史电影,七年级历史元朝的统治

    我们看过的电视剧中,关于元朝的少之又少,除了《成吉思汗》、《建元风云》等少量几部外,有关元朝的电视剧就很少出现,而且这几部都是描写元朝初年还是蒙古时期的电视剧,对于忽必烈之后的电视剧就更是难寻,这不经让我们要问到底元朝是不是中国的历史。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看法,有说是也有说不是的,说是的是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