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被灭三族的遗腹子,居然成为大唐王朝第一智将

一个被灭三族的遗腹子,居然成为大唐王朝第一智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4 更新时间:2024/1/17 1:03:57

如果你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知道里面有个射手叫百里守约,而这个百里守约原型就是大唐第一智将裴行俭,因为裴行俭又称裴守约,人称百里守约。而在评书《隋唐演义》里他是裴元庆的化身。裴行俭出身很高,出自河东裴氏,裴行俭父亲是裴仁基,在隋朝官至左光禄大夫,其兄裴行俨,为隋末猛将,跟随着杨广远征高句丽。此时的裴氏一门可谓是前途无量。但大隋的国运国运到头了。天下大乱,最终裴仁基满门死于王世充之手,万幸的是有一小妾侥幸逃脱,被人所救。后来生下的孩子就是裴行俭,是裴仁基的遗腹子。就此靠着家族力量,逐渐成长起来。

裴行俭少年时代凭借先辈功勋被委任为弘文生。太宗时被任命为左屯卫仓曹参军。当时他的顶头上司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可以说,裴行俭深受苏定方的影响,一老一少延续着另类传承,大漠孤月见证着他们的交替,裴行俭学到苏定方的精髓,多年之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高宗李治继位之后,由于裴行俭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已经是长安县令裴行俭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但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里大放异彩。

公元680年,东突厥头领阿史那伏念犯境,边境二十四个州接连宣布反唐,高宗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统兵二十万讨伐突厥,裴行俭刚刚上任就挨了当头一棒,行军副大总管曹怀舜私自出兵,但不幸在横水大败。事后曹怀舜流放岭南,而此时58岁裴行俭的大军兵力不足五万。而东突厥兵力号称40万,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对于裴行俭来说,这一仗并不好打。在这种情况下,裴行俭在得知阿史那伏念的老婆孩子以及粮食都囤积在老巢金牙山的时候,立即让副将何加密出通漠道,程务挺出石地道,兵分两路奇袭老巢金牙山。得知情况后,阿史那伏念立即回兵救援,半路又被裴行俭伏击,阿史那伏念几乎全军覆没。在此情况下,阿史那伏念只能带领全部落二十多万人投降。裴行俭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承诺只要阿史那伏念投降,就可以保他不死。

二十多万名叛军重新归附,唐高宗厚赐裴行俭。这位大唐第一名将,完成了从遗腹子到大唐第一智将的转变,而且是文武兼备。但就在此时却有人却开始暗害裴行俭,当时的宰相裴炎论起来还是同族,却对裴行俭的殊荣满怀嫉妒,他在唐高宗面前挑起争端,坚称应该处死阿史那伏念。而裴行俭未经皇帝许诺善自留下阿史那伏念性命。裴炎对此向高宗说这种人必然要杀,以儆效尤,高宗李治采纳了裴炎意见,就此,阿史那伏念等二十四人被押赴刑场时,裴行俭就此心灰意冷。裴行俭不是惋惜阿史那伏念的死,他叹息着说杀掉这些降将只怕以后没人敢再投降了。从此,心灰意冷的他借口生病再不露面。

公元682年,十姓突厥的车薄叛乱,高宗又让裴行俭任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准备领兵出征。但出师未捷身先死,裴行俭就在的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后来颜真卿建议追封名将六十四人设太庙祭奠,裴行俭光荣上榜,宋朝设庙七十二名将,裴行俭再次上榜。不愧是大唐第一智将。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更多文章

  • 国之兴亡不在国之富,而在百姓苦乐,且看短命隋朝遗留给盛唐财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朝为啥短命,隋朝短命王朝在历史上的影响,隋朝短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贞观十一年唐朝名臣马周就曾感言:“(隋朝)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单这一个隋朝仓库的粮食,就叫处于盛世的唐王朝受用到“贞观”十几年间。如此奇特景象,推测一下隋朝文帝时的巅峰年间开皇之治的“富庶”,必须说,国之富足超乎想象。隋文帝完成了一统南北大业后,经过近二十年励精图治,耕地面积已突破五

  • 唐太宗是如何防范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玄武门事件真相,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后做了什么,玄武门之变67集

    从李世民玄武门篡位登基到唐玄宗玄武门政变,短短九十年间,唐朝就发生了四次玄武门政变,所以陈寅恪先生通读唐史后,曾有感慨:“自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然此皆诉诸武力,公然决战者”。可见唐朝皇位争夺之残酷。但这都是李世民开启的,怨不得

  • 安史之乱后,由于这个节度使的归顺,为大唐续命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末48节度使一览表,唐节度使,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

    电影的主人公聂隐娘的任务就是为了刺杀魏博节度使,我们都知道这个历史小说是以具体的历史为原型而编写出来的。可见编写此书的人对于当时魏博节度使的痛恨,那么在历史上这个人到底干了什么事情?导致当时的人民群众对他如此痛恨。这就不得不提到安史之乱了,当时唐朝为了尽快平息安史之乱,将一些投降的叛军将领封了官职,

  • 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晋的统一,七年级上册历史西晋的短暂统一,三国到西晋初期统一原因

    本来是司马昭想篡位登基,但没有想到碰见一个真汉子,不愿为汉献帝第二的高贵乡公曹髦,亲自带兵要踏平司马昭,但曹髦死于司马昭之手,司马昭虽然权倾朝野,但公然弑君,也就别想篡位了,从251年-265年,司马家族在短短14年间便更换了4位3辈皇帝,司马昭只能留给儿子司马炎了。那司马家为何能篡位,又为何国祚如

  • 李建成作为太子,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为何却输给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决战

    要确定的一点是,玄武门之变不是偶发世界,背后涉及到唐朝两大政治集团和关陇集团与世族寒族之间博弈,而李渊始终在两头之间搞平衡,只不过后来玩脱了。所谓权谋,武力都是为此服务的,背后都站立着庞大的政治集团。在这场博弈中,只能是你死我活。无论谁最后赢了。另一方肯定也是户灭九族,换言之,李建成上位,李世民的结

  • 朱元璋叫明太祖,李渊只能叫唐高祖,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中他们都非常出名,只不过他们的经历不一样,那么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两位,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朱元璋,他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当时属于白手起家,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辛辛苦苦建立了明朝。他是一个从底层上位的人。起初朱元璋非常穷,后来推翻了元朝,所以才让朱元璋有机会建立明朝。他没有任何人的助力,只是依靠自

  • 狄仁杰一语惊醒武皇帝,使她下定决心,立儿为太子,李唐得以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出身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四个月后,为酷吏来俊臣诬以谋反

  • 王马共天下标志着东晋门阀制度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晋的门阀政治,田余庆讲东晋门阀政治,东晋门阀全文免费阅读

    得到消息的司马睿龙颜大怒道,王敦侍宠生骄,无人臣之礼必生擒之。司马承见王敦造反,立即带领军队进攻王敦后路,王敦立即让部将进兵长沙与司马承对决。司马睿调回代渊,刘隗回军建康护卫京师。这时候,满朝文武都十分紧张,刘隗回京第一件事,就是上奏斩杀在建康的王导。司马睿不同意。但王导也十分尴尬,虽说东晋衰弱,但

  • 武则天为了登基做皇帝杀了李唐皇室众多子弟,为何退位后无人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称帝,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是个严重的挑战,在此之前简直是不可思议。历来都是男子称帝,女子都是受统治、受压迫的存在。武则天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杀了众多李唐皇室子弟后,登基称帝在位几十年,国泰民安,得到很多人的拥护。虽然82岁时被迫退位,但无人敢于对她不敬。武则天的退位,不是皇家之间你死我活的

  • 魏征一生进谏无数,死后李世民竟要砸他的墓碑,究竟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李世民要砸了魏征的墓碑,魏征进谏,魏征死后李世民怎么评价的

    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有很多为国家征战沙场的武将,也有不少以文治国的的贤良忠臣,当然也有直言进谏的良臣,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名相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为他直言进谏,辅佐太宗共同建立了贞观之治的大业。太宗皇帝是历史上难得的开明君主,他知人善任,任贤受谏。魏征每次面对太宗之时,都言辞犀利,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