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大贪官和珅3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3个确实高明

清朝大贪官和珅3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3个确实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62 更新时间:2024/3/10 6:34:08

影视剧虽然能将角色演绎得生动形象,但难免与历史有些出入。根据史书记载,和珅高大英俊,风度翩翩,情商和智商都极高,近乎完美,很难找出缺点。甚至有人如此评价,倘若没有他,康乾盛世也许就不复存在。和珅在当官时不贪科举和赈灾所得的钱财,第三点更显高明。

清朝时期和珅在一众官员中地位最高,权势最大,嗜钱如命这个病也不算是秘密。乾隆心知肚明,也知道这背后隐藏的猫腻,但依旧选择任用他,就连嘉庆皇帝将其赐死,没过多久心里便是十分的后悔。

归根究底,主要是因为和珅执着的性格,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轻易改变或者放弃。他既爱钱也贪钱,这一点嗜好人尽皆知,但是与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会一直坚持两个原则。

比起贪钱,和珅更喜欢花钱,尤其是在皇帝和国家面前,他每次都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出手阔绰。亲自处理的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不计其数,例如干旱、洪涝、疾病等,为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寻医治病、提供粮食、修建住所,将他们妥善安置。

这就是为什么乾隆对于和珅的贪钱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十分信任他的为人处世,也很放心他去解决问题。和珅并不是吝啬的守财奴,本质上算是劫富济贫,在外人眼里他财大气粗,实际上没有多少财富,因为花钱如流水,有时候还会倒贴,但是自己并不会在意这些。

此外,和珅还相信“盗亦有道”的说法,贪财也有讲究和道理,有些钱拿多少都无碍,而有些钱碰不得一分一毫。因此乾隆时期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和珅功不可没。

然而他在嘉庆年间被陷害处死后,清朝内部便开始滋生腐败。官员们拉帮结派,行贿受贿,呈现一片混乱的景象,清朝也由巅峰时期走了下坡路,江河日下。和珅坚持将“三不贪”设为自己的底线,而且坚决不去触碰,为人处世向来秉持着原则和节操。

他因此受到满朝武百官以及皇帝的喜爱敬重,甚至被一些人当做榜样去膜拜追崇。即使是狂放不羁、舌战群儒的纪晓岚,在他面前也会有所收敛。如此一来,和珅能在官场混迹多年,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也就不足为奇。

虽然在众多影视剧中,会有意刻画和珅见钱眼开的性格特征,将贪官这一形象演绎得栩栩如生,但是他出众的才华和能力也不可忽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他绝对是国家栋梁,年纪轻轻却成熟稳重,考虑周到。

身为臣子,他处处为黎民百姓着想,在推动国家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博览群书,和珅见识广阔,面对任事都能做到处之泰然,从容自由。他也能分清主次,孰轻孰重,所以格外重视国家大事,将其摆在首位。

和珅对清朝存在的弊端心知肚明,也知道百姓与人才在建设国家、巩固统治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他不仅不觊觎赈灾和科举考试的钱财,还禁止任何人从中搞鬼,大肆敛财,甚至自己出钱维护其安宁稳定的秩序。

基本上每一次赈灾都能看见和珅的身影,他忙碌于安抚人心,提供救济物资,从头至尾都亲力亲为,使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遭受苦难的百姓们也心满意足,没有出现抱怨抗议或者暴动的现象。

再一结合当时清朝的财政能力,肯定要投入不小的精力和财力,可见和珅自己在赈灾方面花了不少钱。但是这些真实的故事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较多的痕迹,史书中也只是粗略记载,一笔带过。

他不仅主动要求担任主考官一职,还严格监视考场秩序,严禁徇私舞弊等现象发生。他甚至资助家境艰苦的寒门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即使被一些人认为是在培养势力,为自己铺路,和珅也不闻不问。因此乾隆时期的科举考试向来公正平等,也从中选拔出不少贤能才子替国家出力做事。

除了赈灾与科举,他也坚决不对办事的钱抱有想法。众所周知,官场向来与利益紧密相连,无论大事小事都得花点银子。和珅也会帮别人办事,如果没有办成便分文不取,更不会坐地起价。

总结: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凡事都设立一个界限,路才能走得长远。和珅之所以成为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在官场中如鱼得水,主要也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三不贪”原则。

他当时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深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令众人羡慕又嫉妒,但是没有走上歪路,一味巩固自身势力。而是一心一意为国家和皇帝着想,将一己私利放在其次地位,这就是他与众多官员最大的不同。

更多文章

  • 乾隆一生作诗4万首,只有一首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写了4万多首诗,乾隆一生作诗100首,乾隆唯一一首被载入书本的诗

    现代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人们可以通过看小视频、看快手和抖音来解闷,而在古代的时候,没有这些先进的装备,皇帝就只能自己找找乐子,例如在清朝时候,皇帝们最为喜爱的体育娱乐便是骑射打猎,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文艺娱乐便是练字写诗了。我们之前说过,这位皇帝几乎每天都要做诗,而乾隆皇帝一共活了89岁,我们排除其嗷嗷

  • 清朝时期的东珠是什么,和珅的第一条死罪,就是私藏吉林东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顾念和珅这些年来对乾隆皇帝忠心耿耿,也算是忠诚侍奉,所以嘉庆皇帝为他保留了全尸,赐一条白绫。在嘉庆皇帝列数是和珅,几大罪状之时,其中有一条是私藏东珠,那么东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成为和珅死罪中的一条呢?在满清朝廷中,东珠其实就是最高规格的珍珠,东珠和寻常珍珠相比较来讲,更加晶莹剔透,更加大一

  • 黑龙江无意挖出清朝诰命夫人墓,遗体下有黑色物体,揭开悲惨遭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代诰命夫人,诰命夫人被取凤冠,上元观衡氏诰命夫人

    引言“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李白《自代内赠》由于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土葬,所以,中国出土的墓葬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过,并不是说什么古代墓穴都会被专家用来考古,毕竟古墓是古人长眠的地方,即便是考古也会打扰他们的休息。中国对于古墓的挖掘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只有当墓穴遭到盗墓贼破

  • 她是乾隆最疼爱的女儿,丈夫犯下死罪,乾隆流泪赦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真乾隆与假乾隆,乾隆最疼爱的女儿,历史上乾隆皇帝最疼爱的女儿

    乾隆皇帝认为富察氏宽容大度,并且还很有才华,如果和她一起谈论古今之事,可以从她身上学到很多独特见解,只是她去世的太早。不仅如此富察氏为乾隆皇帝生下的孩子也都夭折,只剩一个女儿成年以后就出嫁了。不过出于对富察氏的宠爱之情,乾隆皇帝就把这种宠爱加倍的放到了这个女儿身上,这位备受乾隆皇帝宠爱的公主就是固伦

  • 孝庄拥有美貌和智慧,为何皇太极却不宠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封建历史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满清王朝曾经出现过两位站在权利中心的女人,一位是孝庄太后,一位是慈禧太后。这两个女人虽然站在权力中心,但是因为各自的选择不同,所留给历史的评说也不尽相同,慈禧太后一世污名,而孝庄太后却被称为了杰出的女政治家。自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之后,他为了加强手中的权力,因此便

  • 清朝官员上朝是什么样的?个个威风凛凛,和珅真实样貌十分出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上朝和乾隆戴一样的帽子,和珅什么时候上朝的,纪晓岚和珅上朝

    今天就针对历史上清朝官员上朝的一种现象来和影视剧中的一些情况进行比较,同时也比较一下一些著名影视剧清朝人物和历史人物的区别,看看影视剧和历史形象差距有多大,也让喜欢历史的朋友一起来探讨一下清宫戏演绎中的一些良莠。一、影视剧中的清朝朝会相信喜欢清宫戏的朋友对《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影视剧都不会陌生

  • 和珅为官之道有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三点更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和纪晓岚相比,他简直是大清王朝的蛀虫。可是乾隆皇帝作为康乾盛世时期的帝王,他绝对不是一位毫无作为的君王,他能够任用和珅,并且十分的信任,由此就能看出,大家对于和珅的看法是有偏见的。和珅虽然是一个贪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也不是在所有的钱财面前都贪得无厌的。和珅作为清朝乾隆时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

  • 九门提督职权多大?嘉庆为何提升其官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九门提督,是清朝的官职之一,它在历代皇权的更迭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知道九门提督有多重要,首先需要搞明白的是,什么是九门?九门就是北京的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这九座城门可以说涵盖了整个北京的范围。那么,九门提督职权多大?嘉庆为何提升其官衔

  • 雍正王朝中李卫有兵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李卫在考场上自报家门,从十一岁跟着万岁爷,是现在的江苏巡抚。江苏巡抚管理的是省内的政务,可以调动的是自己的标兵两营,大概是2000人左右。巡抚对于军队的控制力度不大,他实际上还是一个文官,在调兵的时候还要得到朝廷的调令之后才能调动军队。而在舞弊案之中,李卫其实是在去赴任江苏巡抚的路途之中,他调派的不

  •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尧为什么让九爷下跪才肯放十名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九爷侍卫,雍正王朝九爷给年羹尧下跪,年羹尧为什么要杀九爷的侍卫

    这十名侍卫皆是皇亲国戚,有一个还说自己是和硕公主的儿子来着,雍正将他们派去前线,一来是想锻炼锻炼满族新锐,而来也能监督年羹尧。雍正对年羹尧的不信任来源于他曾经对老八有过示好,年羹尧即将出任陕甘总督之前,就曾经背着四爷去找了老八,四爷因此还颇为恼火,让年羹尧跪了一天,直到他给四爷端了洗脚水才和解。年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