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一战,元军以少胜多,南宋最后的精锐全军覆没,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南宋终于灭亡了,元朝统一了整个中国。
但是谁也不会想到,有一个普通的南宋小兵侥幸逃生,89年之后这个小兵的外孙灭掉了元朝。
历史就是这么神奇,某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却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掀起巨大的风浪。
这个小兵太普通了,史料上只记载着他姓陈。
连他的外孙,明太祖朱元璋也不知道他具体叫什么,只知道他是淮扬人士,而名讳和出生年月完全不清楚。
我们暂且就叫他陈小兵吧。
南宋末年,这个陈小兵投军了,他恰好就投在南宋大将军张世杰的军中。陈小兵不过是千万士卒中的一个,他在营伍之中的记载完全是空白。总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头兵而已。
崖山一战,陈小兵也参加了。
这一战,是南宋生死存亡之战。南宋小朝廷被元军一路驱赶,败退到了广东江门的海边。再退,就真的只能远遁海外了。
此时的南宋王朝,就如大海之中的小小扁舟,摇摇欲坠。宋端宗落水不久就死了,只好由他的弟弟,卫王赵昺继位。
卫王赵昺登基时只有7岁,一个王朝的存续就压在他幼小的肩膀之上。很可惜,他承担不起这千钧的重担。
宋军的统帅张世杰下令把上千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
宋军把修筑的房屋全部烧毁,以示坚持抵抗的决定。
只可惜,张世杰没有把守住出海口,被元军的一字长蛇阵包围
元军统帅张弘范派重兵把守崖山沿岸,他要切断宋军的水源。
他成功了,宋军水师的淡水只能坚持一周。没有了水,大军只能喝海水。喝得全军上下呕吐腹泻,军心已经到了溃散的边缘。
起初张弘范想火攻宋军的连船,不过张世杰事先在船上涂上了淤泥,元军的火攻没有成功。
但张世杰的小聪明也只是延缓了南宋失败的时间而已,该来的还是来了。
二月初六,天降大雨,元军发动了最后的进攻。
混战之中,几艘南宋的船只都被攻陷了。而南宋的船都连在了一起,元军就一路杀到了宋军的中军。
宋军崩溃了,越来越多的人在紧张恐惧中陷入了混乱。
见局面不可收拾,张世杰想带着小皇帝逃跑,陆秀夫没同意,他觉得跑不出去,小皇帝要是落到元军手里,要受尽一番屈辱。
陆秀夫在自己的妻子儿子自尽之后,对小皇帝说
“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裕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说完,就抱着小皇帝带着玉玺跳入滚滚大海。
张世杰突围之后,回想多年戎马生涯,悲从中来,他说
我为赵氏。已力竭了。一君亡,又立一君,今又亡。
说完这句话,张世杰也自尽了。
在这场混乱的战役里,陈小兵也和大多数人一样陷入突如其来的恐慌之中。炮声、喊杀声、惨叫声,环绕在他的耳边。
他的战友有的死于元军的刀枪之下,更多的是溺死在大海之中。
陈小兵的运气比较好,没死在战火之中,也没淹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陈小兵逃到了岸上。上岸了的陈小兵,还是很怕,元军还在岸上四处搜捕溃散的宋军,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下一秒。
陈小兵的运气确实比较好,他碰到了自己军中的小头目。此人已经投降了元军,他念在同袍之前,偷偷把陈小兵藏了起来。
元军觉得俘虏太多了,船上搭载不了这么多人,于是下令把后来这批人都给丢大海里。
这个小头目大概是陈小兵的好友,还是想法子把陈小兵藏在船底,还给他投喂吃喝。小头目把干料从船板的缝隙中偷偷丢下去;喂水的时候,小头目就去踩船板,陈小兵听到了就张嘴在“板隙受浆”
一条船就那么大,陈小兵藏不了几天,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正在陈小兵觉得这次必死无疑的时候,海上起了狂风暴雨,元军的船被吹得东倒西歪,眼看就要沉了。
平时陈小兵大概在军中爱搞一些巫术,这次他豁出去了,说自己有办法让风浪平息。只见他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过了一会,果然风平浪静。
陈小兵的运气是真好,这一次他又逃过一劫。
元军觉得这个人有点能耐,也就没杀他,给他吃喝。船到通州,把他送上岸,给放了。
陈小兵上岸之后,没再当兵,大概是厌倦了打打杀杀。他跑到了盱眙津里镇,在这里结婚生子,继续靠跳大神,搞巫术谋生。
陈小兵没有儿子,但是有两个女儿。
陈小兵后来的人生平平淡淡,再无波澜,活到了99岁
二女儿嫁给了一个姓朱的人家,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其中一个儿子就是朱元璋。
不知道陈小兵有没有给他的外孙们讲起当年崖山那悲惨的一幕。
1368年,朱元璋灭掉了元朝。这一年距离崖山海战整整八十九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追封外祖父为扬王,立庙设祠,还亲笔写了《扬王行实》和《祭外祖扬王文》
陈小兵于崖山海战中幸存,他的外孙却灭掉了元朝。
如果陈小兵死于崖山,那么中国接下来的历史又会怎样呢?
历史的轮回真是奇妙,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回响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