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称为明代第一首辅的男人,到底有什么故事?又有什么样的魅力值得后人如此称赞呢?今天我们就来浅浅地说上一番。
张居正,湖广江陵人,降生于江陵县一个穷秀才家,并没有任何显赫的家世。出生前,他的祖父曾经做梦梦见过一只白乌龟,于是就给他取名叫“白圭”,与龟字谐音。
说来不得不浅夸一下张居正祖父的预示梦,确实很准。“圭”是什么呢?在古代,这是帝王们举行典礼时才能拿的一种玉器,“张白圭”这个名字寓意着什么样的未来?也就值得细细品一品了。
张白圭长到五岁时,就能过目成诵,下笔成文,私塾的老师叹为观止,就叫来了张白圭的父亲说:这孩子可以不用学了,等他再长大些,你就带他去参加考试吧。
过了几年,张白圭去参加了乡里的秀才考试,当时的考官时荆州知府李士翱拿起张白圭的考卷后,忍不住的赞叹道:“国器啊,国器啊!”。
张白圭在秀才考试中脱颖而出,李士翱就召见了他们父子,并给张白圭将名字改叫了张居正,让他第二年就破格去参与举人考试,那年,张居正才12岁。
举人考试如期而至,张居正一路过关斩将,靠着自己的才华征服了一介考官。当时的湖北大臣顾璘看完张居正的文章后,更是激动地解下了自己腰上的犀带送给了他,并告诉他:“你今后是要系玉带的,现在就先委屈用着这一条吧!”然后目送着张居正离开。
毋庸置疑,张居正最后通过了层层考试,并取得了亮眼的名次,年少成名。在23岁那年,张居正进入了翰林苑当差,后来又当了皇子裕王的讲师。
嘉庆末年,裕王登基。在这期间,张居正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断升职,隆庆六年时,就进入了内阁担任次辅大学士的岗位。
后来,隆庆帝驾崩,留下了孤儿小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寡妇李太后,张居正看准时机,联合李太后和万历皇帝的大伴太监冯保一起干掉了当时的首辅高拱,自己顺理成章的当上新任首辅了。
万历皇帝登基时年纪还很小,但他知道自己身为皇帝,天下就是惟他独尊,这世间除了还在位的皇太后外,他所需要的尊敬的人只有他的老师张居正先生。
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的教育可以说是非常尽心尽力的,除了严格的安排课表,让小万历每日熟读并背诵《大学》和《尚书》外,也要求他多学习以往君王的历史。
他还担心小皇帝看不懂史书,就亲自编撰了一本《帝鉴图说》给他看。书中减少了许多晦涩的文字,而是大量使用插图,让小万历能够轻松地读懂其中的道理。
在张居正的严厉督导下,小万历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除了功课外,张居正也非常注重小万历的品德培养。
他告诉小万历,作为君王,应该带头节省,不应该过于铺张浪费,至于那些珠玉玩好,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你若是相当一代明君,就不该在这上面倾注太多的关注。
在小万历心中,张先生是自己的老师,也像自己的一个严父,更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标杆,是他长大后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万历登基时,明朝已经走过了200个年头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层出不穷,国库空虚,官僚形式主义等等,形势非常严峻。面对这个烂摊子,张居正出具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启了为期十年的万历新政。
首先,面对缺钱的难题,张居正先是从人出发,他厉行节俭之风,要求从皇帝到基层的官员,一律杜绝大吃大喝,一改奢靡之风。
其次,他不断开源,先是全国性的丈量了土地,让大地主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隐瞒拖欠税收。并且让交税不明的地主补齐过往税款,偷税漏税者一律重罚。
随后,他又实施了税收货币化的政策。在以往,百姓交税都是用粮食和布匹等实物,这样不仅给百姓增加了负担,也增加了存储的成本。
张居正就下令,从今以后一律折成银两收缴,大大地减少了物资浪费,也让百姓松了好大一口气。
新政实施后第二年,朝廷的财政情况就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府库充盈。
官僚们不干活、混日子,张居正就制定了相当于现代的kpi考核的“考成法”。官员们干什么活,什么时候干完,干到什么标准都有考核,如果干不好除了扣钱外,也会被罢官免职。一来二去,官员们的工作效率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总的来说,万历年间第一个十年能够有那百事转苏,欣欣向荣的景象,首辅张居正功不可没。
辅佐万历十年,张居正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连轴转一样的工作,终于因劳成疾,在他五十七岁那年病逝了。
彼时,饱受张居正打压的权贵们群起而攻之,找出种种张居正居心不轨的“证据”,在万历面前好一通弹劾。他们找出证据说,张居正虽然表面忠心,实际贪污受贿,私下敛财的金额非常巨大。
年轻的万历皇帝此时已经全然忘记了张先生的教育之情,只记得张居正在位时自己像个透明吉祥物的委屈。
听见有人弹劾他,就派人抄了张居正的家,夺了他身前的一切荣誉,还逼得他的长子上吊自杀,然后将他其余家眷全部充军流放。
没有了张居正,新政自然也就废止了,之前以一己之力为明朝续命60年的成果也在一夜之间报废。
随着万历皇帝开始放飞自我,国家局势急转直下,内忧外患。明代走向没落的结局也正是在万历的这一番骚操作中,埋下了一颗萌芽的种子。
要说人走茶凉,张居正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诠释。一个对明王朝如此衷心的人,一个对万历皇帝呕心沥血的人,即使得罪天下人依然不改初心实施新政的人,在自己的学生那居然落得如此下场,实在让人心寒。
每次读起张居正,都不由得为他感叹,沉浮半生,殚精竭虑,实在太过令人惋惜,死后被清算,是他的悲剧,更是大明王朝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