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军入寇,崇祯问首辅如何击退敌人,答:找100个僧人,念经退敌

清军入寇,崇祯问首辅如何击退敌人,答:找100个僧人,念经退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80 更新时间:2024/1/17 15:41:50

为了保卫北京,崇祯加强了辽沈方向的防御,建立了密集的堡垒群。皇太极发现,再想从明朝那里捞到好处,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当时正值小冰河时期,我国整体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偏居于东北的满清也概莫能外。为了度过经济危机,皇太极决定绕过山海关,穿过察哈尔蒙古的驻地,从张家口插入华北,进行大规模的杀掠。这种行动被满清称为入口之战。

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派阿济格等领兵出战,这是第一次入口之战。俘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崇德四年(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三月,清军第二次入口,他们横扫直隶,渡过运河,一路打到了山东,攻破济南府,克城败敌,俘人口二十五万余人。

皇太极见入口作战收获极大,抵抗极其微弱,于是决定发动第三次入口作战,给明朝一个致命一击。皇太极派遣大将阿巴泰等人率领两翼大军,分别从界岭口及黄岩口毁墙而入,长驱南下。八旗军一路杀掠,战无不胜,如入无人之境,又一次杀到北京城下,杀死、俘获了无数汉人。

清军的入寇让崇祯十分震惊,于是他招来文武百官,询问他们退敌之策。朝会上,崇祯询问首辅周延儒:“爱卿有何退敌之策?”周延儒本是一介儒臣,曾连中会元和状元。从表面上看,周延儒精通儒学,诗词皆工,可谓是才高八斗;但实际上,周延儒不过是只会坐而论道的腐儒,并无治国之才。在承平之世,周延儒或许还能做个太平首辅;但在战乱之世,这种庸官只会误国。

清军入口之时,周延儒正在杀猪宰羊,操办自己的五十大寿,因此他并没有谋划御敌之策。如今兵临城下,皇帝问到了他的头上,他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关闭城门,戒严京城。听了周延儒的“计策”,崇祯冷冷地说:“你关闭城门,城内的人倒是安全了,那城外呢?”

面对帝王的逼问,周延儒被吓得汗流浃背,因为他知道,这位苛刻的皇帝随时都可以要他的命。于是他语无伦次地说:“咱们可以找一百个僧侣、道士、阴阳术士,选择个黄道吉日,在石虎胡同摆个道场,筑台祭天,诵经念佛,求上天保佑,让神灵帮我们退敌!”

听到这里,崇祯勃然大怒,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亲之信之的首辅竟然只有这种水平,他或许会后悔,为何一定要杀掉袁崇焕。于是,崇祯厉声道:“我要御驾亲征,与那个洪台吉(也就是皇太极)决一死战!”周延儒很清楚,这不过是皇帝的气话,实际的意思是想让他来领军。事到如今,周延儒只好硬着头皮跪倒,请求道:“臣愿代往”。崇祯冷笑道:“那您老就即刻出发吧!”

无奈之下,周延儒不得不点兵招将,第二天就出发了。之后,周延儒带兵驻扎于通州,观望形势。当时,通州城外到处都是清军,他们刚在山东抢掠了一番,当地的府库和百姓财产早就被清军洗劫一空。他们慢条斯理地打包好财物和奴隶,正准备退回关内享受。而周延儒呢?不仅不派一兵一卒前去解救百姓,而是与各营将士们轮番饮酒,根本不敢出战。

为了避免皇帝怪罪,周延儒天天在城楼上发炮,虚张声势吓唬清军。一开始,清军还有所忌惮,后来他们发现周延儒只放空炮,不出兵,于是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清军大摇大摆地押着俘虏经过通州城,城外哀鸿遍野、哭声震天,简直如同人间地狱。一个月后,大部分八旗军士兵都退出了国境,周延儒趁机出击,杀掉了几个掉队的满洲人。

而周延儒呢?他每天谎报军情,说自己天天都在打胜仗,皇太极摄于皇帝的天威,没命地逃跑。崇祯不明就里,被周延儒“凯旋”的消息欺骗得心花怒放。他在宫中大摆宴席,庆祝胜利。清军退却后,周延儒“光荣”地回到京师,崇祯亲自离开宝座迎接,他握着周延儒的手说:“你就是朕的召虎、裴度啊!”论功行赏时,崇祯对周延儒大加赏赐,赐予他银币蟒服,加太师之职。对此,周延儒非常有自知之明地推辞了,崇祯非常感动。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锦衣卫们最终探查出了事情,揭露了周延儒谎报军情的真相。崇祯平生最恨别人欺骗自己,袁崇焕就是因为自己夸口“五年平辽”,才身陷凌迟之刑。如今周延儒又来他欺骗他,简直是十恶不赦。他亲自下诏,逮捕了周延儒和几个亲近之党,并将以严刑拷打,尽得周延儒奸贪之实,并立即将他逮捕归案。1643年冬季,周延儒被囚禁于一间破庙,又饿又冷。一天黎明,崇祯下了一道圣旨,将周延儒赐死。机关算尽反自误,庸碌无能的周延儒终以害人害己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一生。在清朝主编的明史中,周延儒被写入了《奸臣传》。

更多文章

  • 刘伯温被杀后,王阳明的祖先立下一条祖训,对心学产生深厚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王阳明的出身是相当好的,他的父亲王华是当时为人称道的状元郎,官拜南京吏部尚书,后面又被封为了“新建伯”,可谓是位高权重。但是王阳明父亲王华是王家近百年来首次为官的后裔,王华的为官实在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而王阳明的家族也有着相当奇特的祖训,这条祖训不仅影响了王阳明家族近十代人,也深深地影响了王阳明后

  • 朱允炆下旨:勿使朕背杀叔之名!表面看着仁慈,其实藏着必杀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允炆的真实下场,朱允炆抢皇位,朱允炆下落揭秘

    相比于能力卓越的朱棣,朱允炆的能力差之甚远,更何况当时嫡长子已死,便是改为立贤也不会有太大的非议。这个谜团困扰了很多人,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却很简单,他想要立一个仁孝之人为帝,这从朱标这个人便可看出来。作为朱元璋的继承人,朱标一直在接受朱元璋的教育,他也在从小的教育之中学会了仁慈宽厚,这些品质正是朱元

  • 明朝历史上很精彩“心理战”:大臣骂皇帝,为何还能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大臣怼皇帝,明朝历史上的悲惨事件,明朝大臣打架事件

    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历代王朝的一个主旋律。但在大臣眼里“伴君如伴虎”,遇到暴虐的皇帝或者猜疑心较重的皇帝,大臣日子不好过,他们胆战心惊,随时怕脑袋搬家。而儒学几千年教诲,在历代王朝的大多数臣子眼里,皇帝永远都是天,作为臣子永远都要“尊天”。但在明朝时,有一个大臣因为痛骂皇帝,最后“刀架在脖子上”了

  • 成吉思汗几百位妃子,基本上都是抢来的,为何从来不怕被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吉思汗抢了多少妃子,成吉思汗的几个妃子,成吉思汗最厉害的皇后

    根据史书记载,这些人分别居住在4个斡儿朵之中。斡儿朵其实就是行宫,只是和我们的砖墙土瓦不同的,这些都是营帐群。每一处都住着若干成吉思汗的妃子,和我们的后宫很像。成吉思汗到底有多少妃子?他们都是怎么来的?非常明确记载的有39人,最后被封为皇后的有23人。当然成吉思汗的皇后还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清朝的时候

  • 功臣欲娶30个美妻,成吉思汗便征服一盛产美女的部落,道:随你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娶了多少美女,成吉思汗到底娶了多少个妻子,成吉思汗最聪慧的妻子

    豁尔赤是成吉思汗手下的谋臣,是他手下少数几个有点文化的人物,经常为成吉思汗提出合理性的意见。豁尔赤很有眼光,他一眼就看出成吉思汗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原本是札木合的族弟,但是以其智慧的眼光和远见卓识,早在成吉思汗·铁木真最弱小的时候就投奔了他。豁尔赤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和许多中国的谋士一样,十分擅长给人

  • 朱元璋为什么屠杀功臣,而不是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杯酒释兵权视频,朱元璋杀功臣的真正原因,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历史评价

    在这个问题上,宋太祖选择了不烹,而明太祖则选择了烹。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没有“烹”开国功臣,那些对皇位有着明显威胁的功臣,依然要想办法解决。于是,赵匡胤选择了另一条消除隐患的方法——杯酒释兵权,也就是花钱将开国功臣的兵权买走。这个钱怎么花呢?且看赵匡胤是怎么“劝”功臣的:“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

  • 1644年,明朝皇帝因内战自尽,5年后英国一国王也因内战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老牌帝国英国,并没有像明朝那样出现大饥荒。但英国却在17世纪时,内战内乱不断民。我们都知道英国是老牌帝国,国王世袭到现在。其实古代英国王朝也被推翻过,也出现无国王真空期。与明朝崇祯同时期的国王查理一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历史有时很相似,通过时间和事件对比来看,查理一世比崇祯皇帝早生11年,而这两

  • 中国千年技术:印度不认识,波斯没重视,欧洲偷学成吉思汗没偷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打到波斯了吗,波斯帝国和成吉思汗谁厉害,成吉思汗统治波斯

    日本通过向唐朝学习了中国很多制度和技术,每年都会派遣唐史到中国来,所以现在日本在饮食、建筑、服装等方面都有唐朝有影子。除了国家主动来学,我国古代的技术还通过一种人来传播,这种人就是古代看不起商人。这些商人大都是古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他们通过我国丝绸之路,把中国一些技术带到国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

  • 陈友谅败给朱元璋一点都不冤,就是能力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陈友谅打不过朱元璋,朱元璋陈友谅之妻吻戏,朱元璋击败陈友谅

    陈友谅是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陈汉开国皇帝。和朱元璋一样,陈友谅出身也不高,如果说朱元璋是开局一个碗,那陈友谅就是开局一张网。二人也都是红巾军的分支。但陈友谅的地位高于朱元璋。个人出身,陈友谅也高于朱元璋,毕竟也当过县吏。在参加天完军(压过大元的意思)以后,屡有战功,得以执掌三军。

  • 明代观山太保是怎么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观山太保简介,明朝有没有观山太保,观山太保免费观看

    毕竟黑无常身上的那块腰牌让人一目了然,看起来很明显是明朝皇宫下发的那种特制产品,原本只是一群盗墓贼,结果瞬间变得高大上了起来。虽然这个影片也是根据小说鬼吹灯改编而来,可是观山太保这种职业在明朝真实存在吗?而且他们的身份在明朝中又是相当于什么样的职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的聊一聊。从小说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