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夺得天下后,用这几招为自己合法即位正名,真是用心良苦!

朱棣夺得天下后,用这几招为自己合法即位正名,真是用心良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41 更新时间:2024/1/27 1:59:23

朱棣入主南京之后,接下来所要做的事情,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即位为帝了!但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朱棣原本就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得位不正,这就注定了他很难收服天下人心。因此,他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使得天下人对他即位心服口服,并忠诚于他,为此,他也是处心积虑、费尽心思,真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全盘否定建文帝的统治,收买人心

朱棣在夺得天下之后,就将建文帝的统治全盘否定掉了,主要表现在:首先,凡是建文帝时期遭到贬谪的官员,朱棣统统给予官复原职;其次,凡是被建文帝削藩削去爵位的藩,朱棣统统给予恢复王爵和俸禄;第三,凡是建文年间所推行的各项改革,朱棣统统予以取消;最后,凡是建文年间制定、与太祖皇帝朱元璋所定下的法律法规相悖的,朱棣统统予以废除。

朱棣此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收买被建文帝贬谪的官员和遭到削爵的藩王的人心,充分赢取他们的信任;另一方面,他实际上就是要昭告天下:我朱老四才是真正领会太祖皇帝治国思想的人,大家忠诚于我就行,我将在太祖皇帝思想光辉的指引下,带领大家奔向更加富强的明天!

匆匆宣布建文帝死讯,断绝观望派和建文忠臣死党的念想

我们前面说过,朱棣进入宫中后,建文帝就随着一场大火离奇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任凭他们怎么找,就是找不到任何踪迹。

而当时的情况是,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的燕军一路南下,最南边也就打到了南京城,南京以南的半壁江山中,还有很多地方的势力还处于观望的态度,另外也有一部分建文帝的忠臣死党不甘于失败,图谋东山再起,妄图复辟。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建文帝真的丧生于大火中,倒也罢了,反正死了一了百了!可朱棣怕就怕建文帝万一真的没死,而是通过某种特殊渠道逃出宫,逃往南方去了,那就糟了!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建文帝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皇帝的身份,振臂一呼、召集兵马,自然会有很多人响应,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到时叔侄之争的烽烟必然再起,胜负还未可知呢!

因此,朱棣才在建文帝生不了人、死不见尸的情况下,就匆匆宣布建文死讯。

而他此举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可以告诉持观望态度的各方势力,大家不要再观望了,建文帝已经死了,现在由我朱老四当政,大家效忠我就行,给你们升官发财!另一方面,也可以告诉建文帝的死党忠臣们,你们的主子已经死了,大家不要再心存幻想、妄图复辟了,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篡改出身背景,以图即位名正言顺

虽然《明史》中一再提及,朱棣是由马皇后所生,也就是说他是嫡子身份。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并非是马皇后的嫡子,而是其他妃嫔所生,并且他的生母还很有可能是地位卑微的妃子。关于这点,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和傅斯年两位先生都做过详细论述,在此不赘述!

也就是说,朱棣篡改了关于他出身的这段历史,他将自己庶子的身份改成了嫡子身份。而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迎合《皇明祖训》的要求,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

明太祖在位时期,就已经对帝国继承人的身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还将这种要求明确写进了《皇明祖训》中。《皇明祖训》规定,皇位必须按照“嫡子即位、长幼有序”的方式继承。可朱棣既非嫡子、也非长子,根本就没资格合理继承皇位,如果他敢公然违背太祖遗训,强行即位的话,势必得不到臣民的真心拥戴!

因此,为了自己能够合理合法、名正言顺的即位,朱棣选择了篡改出身,违心地向马皇后跪拜,认其为母亲,而将自己真正生母的身份彻底抹杀!

篡改《太祖实录》,强化自己即位的合法性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每当新皇帝即位,都要将上任皇帝在位期间所发生的事编录成书,这既是政治任务,也是一种传承,而对于后世来说,这些就是第一手资料,准确度很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建文帝在即位后,按照惯例,也组织史官对爷爷朱元璋统治时期的言行语录和所发生的事进行了整理,编成了《太祖实录》。

我们可想而知,建文帝的史官们,在写到关于朱棣的情况时,对他的出身背景等一些关键内容只可能是照实来写,由此而写出的史料自然就成了他合法即位最大的障碍;更何况,当时“靖难之役”已经发生,朱棣已经牢牢背上了“反贼”的罪名,史官们在编写《实录》时,自然不会对“反贼”笔下留情,由此也必然会留下一些极不利于朱棣的内容。两相作用之下,建文时期所编的《太祖实录》怎么可能满足朱棣的要求?

因此,朱棣为了强化自己即位合法性,他篡改了《太祖实录》!被他篡改后的《太祖实录》中,朱棣摇身一变,成了马皇后的亲生儿子,确立了她嫡子的身份,凡是对他不利的内容,也统统被他删除。

同时,在被篡改的《太祖实录》中,朱棣还加入了大量小说的写法,并且描绘了这样一种场景:太祖皇帝朱元璋生前总是在各种场合对朱棣赞赏有加,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对朱标朱允炆父子则是反复训斥,大有恨铁不成钢之势,尤其是在临终前还多次念叨起他,并且多次询问他的下落,有意传位于他,可阴险的朱允炆却用卑劣的手段夺走了原本属于他的皇位,让人不由得对朱允炆痛恨有加,也为可怜的朱老四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重夺原本属于他的皇位而感到欣慰,觉得好人终有好报!

实际上,朱棣之所以要构筑这么一个男主受尽欺凌,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咸鱼翻身,终于得到一个完美结局的画面,无非就是要争取更多的舆论支持,让更多的人认可他,并最终臣服于他的统治。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强化自己即位的合法性。

结语

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朱棣所使用的这些手段,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可是,历史终究是历史,任你如何遮掩、如何篡改,都改变不了既成的事实。虽然朱棣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地去证明了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但依然是漏洞百出,依然遮盖不了他篡位的事实,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朱棣终究还是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位。而历史也证明,他固然得位不正,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好皇帝,大明王朝在他的统治下,发展到了空前的巅峰,威服四海天下、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被称为是“永乐盛世”!他的丰功伟绩,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明史》

《太祖实录》

《皇明祖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窝囊的隆庆皇帝,在继承了嘉靖王朝以后,用此办法创造了晚明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嘉靖隆庆,隆庆皇帝是嘉靖第几个儿子,嘉靖皇帝为什么不喜欢隆庆

    其实我们可以从他小时候来看这件事,他小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储君,因为他既不是皇后生的,也不是长子,他排行老三,所以压根就不可能轮到他来做皇帝。可是他的俩哥哥都病死了,他莫名其妙地做了太子。他老爸嘉靖皇帝是个长寿之人,足足活到了六十岁,做了四十五年的皇帝,而他也熬到了二十九岁,这才登基继承了嘉靖王朝。这二

  • 为了权力制衡,朱瞻基反其道而行,打破了朱元璋构筑的权力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看见过朱瞻基吗,朱瞻基谈朱元璋,朱瞻基和朱元璋之间是什么关系

    文官集团的形成朱元璋在废除中书省制度后,面对成倍增长的工作量,经常批阅奏折到很晚,将劳动模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慢慢呈现出了不堪重负的局面,朱棣虽然也是一个精力极度旺盛的君王,但和他爹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为了减轻一定的工作量,他开始设立内阁,但此时的内阁,只是作为朱棣的

  • 明朝贪污驸马的结局如何?朱元璋廉政不是空话,惩治贪官从不手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惩治贪污驸马,朱元璋赐死驸马欧阳伦哪一集,朱元璋查驸马完整版

    农门起义出身的朱元璋,既看过老百姓被搜刮的痛苦,也懂得治国守业的艰辛。因此其在位的时候,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法治法规,就是为了避免走上元朝朝堂“蛀虫”遍地有的老路,让朱家天下延续的长久一些。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贪污之事几乎是零容忍,算是那个时代的“反腐倡廉”的先锋皇帝了。虽然智慧之人认为:水至

  • 金匮之盟成北宋最大笑话?杜太后背了黑锅,赵光义野心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太宗赵光义简介,历史对宋太宗赵光义评价,宋朝金匮之盟事件

    最初是在赵王王镕手下做事,虽然取得了不少战功,也被王镕所认识,却没有得到提升。在一次突击战中,赵弘殷得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李存瑁的赏识,随后便跳槽成为了老李家的人。李存瑁是大英雄,他的父亲就是沙陀大军最杰出的首领李克用。所以赵弘殷能够得到李存瑁的赏识,那是非常难得事情。当时的唐朝已经被朱温给灭了,

  • 明朝锦衣卫纪纲,但凡有点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于凌迟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明朝锦衣卫纪纲,如何评价明朝锦衣卫,明朝的锦衣卫到底有多可怕

    01毛遂自荐纪纲(?-1416年),山东临邑(今属德州)人。纪纲自幼习武,精于骑马射箭,武艺超群,做事勇猛果敢,善于变通,遇事总能随机应变,然而,纪纲性格,有着腹黑的一面,这也为他最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建文元年(1399年),在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政策的步步紧逼下,不甘束手待缚的燕王朱棣在封地北平振臂一

  • 明朝太监看上守寡皇后,直闯寝宫,不料却被皇帝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太监的历史故事,明朝太监陈洪,明朝掌印太监顺序介绍

    要说太监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宫中,内心极度空虚寂寞也是情有可原,但由于身体缺陷,他们并不能有自己的家庭,于是便产生了“对食”的说法,意思是太监可以找宫女结成临时的伴侣,从而彼此获取心灵慰藉,明朝还将这种组队关系给发扬光大了,就例如魏忠贤吧,他找到了明熹宗的奶妈客氏对食,并借其权势将自己捧为了当时无人

  • 清朝那些事:雍正为什么要杀弘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杀弘时,雍正儿子弘时谁演的,雍正赐死弘时是真的吗

    其实弘时之死可以从三个原因说起: 第一个原因:雍正偏心所致,按理,弘时应该被立为储君,因为他的岁数大,又是三阿哥,比弘历大七岁,自古立长不立幼,弘时自认为自己胜算在握,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雍正秘密设立了弘历为储君,这使的弘时极度不满。雍正万万没想到自己秘密设立储君的消息居然外露,但是这个天机却是自

  • 清朝这三个职业上不了台面,称为下九流,谁知到如今富得流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下九流是哪9个行业,下九流一览表,清朝未入流官职

    在古代的时候,有的职业是不受欢迎的,比如商人,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但是到了今天,往往做商人的,最赚钱。清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我们在很多影视剧里面都了解过,清朝前期比较开明,到了中后期就民不聊生了。在清朝历史上,有的职业比较贵贱,不受人欢迎,被称为下九流,但是到了今天,他们往往受到人们

  • 清朝辫子到底有多脏?英国一女子回忆:气味让人呕吐,吃不下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辫子有多臭,成都清朝辫子帅哥,美女剃清朝辫子视频

    因此,在这种观念的熏陶下,古代人在成年以后便不能再动自己的头发,头发是很神圣的,也不能轻易被别人触摸。哪像我们现在现代人,想剪头发就剪头发,想染发就染发,丝毫没有那些所谓的束缚。还有什么所谓的“摸头杀”,我们可不认为摸别人的头发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但这种数千年沿袭下来的习惯,随着大明王朝的没落,清军

  • 清朝第一个死后不火化的妃子,历经五朝,竟用皇后规格封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第一位死后还封妃的是谁,清朝皇帝死后会火化吗,清朝皇后死后30年不葬

    寿康太妃,博尔济吉特氏,来自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是一位出身高贵的蒙古公主,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冰图郡王孔果尔。 当初正逢努尔哈赤崛起之际,建州女真受到了来自海西女真的巨大威胁,叶赫部落纠集了九部联军进犯建州女真,结果却被英明神武的努尔哈赤杀得大败而归。有时候,弱者喜欢屈服于强者,此后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