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才华横溢的吴起为何频繁跳槽?你对待感情的态度决定了人生高度

才华横溢的吴起为何频繁跳槽?你对待感情的态度决定了人生高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87 更新时间:2024/2/5 1:46:55

吴起在鲁国就职的时候,齐国曾进攻鲁国,鲁国人本想让吴起做将领,但一想到他的妻子是齐国人,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鲁国人这么做也有情可原,吴起最好的做法就是避嫌,春秋战国时代,两国交战是常有的事情,今天打明天没准明天就好了。

但是吴起不这么想,况且他当时非常想建功立业,为了让鲁国人不再怀疑他,他杀掉了自己的妻子。

[var1]

这种做法非但没有改变鲁国人的想法,反而让对方更加厌恶吴起。毕竟,一个连妻子都不爱的人又怎么可能爱别人、忠于国君呢。

再加上吴起本是卫国人,家里很有钱,却因为多年来不得志,家产全被他耗尽了,因此收到乡里人的冷落,冷酷的吴起一怒之下杀了三十多个嘲讽自己的人,然后起身去了鲁国,并对母亲誓不出人头地就永不回卫国。

对比下韩信受胯下之辱,吴起显得很有魄力,但是他走的时候把老母亲留在了卫国,卫国有许多吴起的仇人,可吴起却把母亲留在那里,这不是把母亲往火坑里推吗。

后来母亲去世了,至于是怎么死的,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很有可能是因为儿子不再身边,她得不到照顾而死。吴起听后也不回去奔丧,这也让他的老师曾参非常不满,于是就和他绝交了。

母亲的死和妻子的死都让鲁国人鄙视吴起,于是鲁国国君就辞退了他。

[var1]

这一次,吴起再生气他也不敢拿鲁国的国君来泄私愤了,幸运地是,不久后魏国急需用人,魏文侯提拔了他,并连克秦国五座城池。

本来吴起在魏国的仕途很顺利,可是有才能的人一向招人猜忌,即使时娶了魏国公主的公叔痤也害怕他。

公叔痤听从了仆人的建议,便拉着妻子在吴起面前演戏,让妻子羞辱他。当时公叔痤建议魏国国君将别的公主嫁给吴起,吴起看到公主都这么蛮横,哪还敢娶。

吴起就不想想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你就不错了,况且还是个公主,公主比较傲娇也很正常,娶回家慢慢磨合不就行了。

在当时,结婚本就没有感情基础,有的只是利益,娶了公主对他以后的职业生涯也有利,再说古代夫妻的感情都是结了婚后再培养的。可吴起偏不这样做,毕竟他没什么感情,又不敬畏婚姻。魏国国君因此而猜忌他。

[var1]

于是吴起只好去了楚国,楚悼王一向敬佩吴起的才华,吴起也没让他失望,一到楚国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变法。

吴起这人一向冷酷无情,从变法的内容中就能看出来。

春秋末期,贵族与国君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贵族的权力越来越大,时常威胁各国国君的地位。

吴起便裁减了楚国无关紧要的官员,废除公族中关系疏远亲属的特权。

事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做的太过决绝了,这让楚国贵族非常恨吴起,楚悼王一死,他们就联合起来杀死了吴起。

吴起是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所以这促使了他不停地往上爬,甚至连母亲和妻子都可以抛弃。但一个人再有才华却无情无义,他的才华将变得一文不值,一旦他的才华被用完后,他就会被人猜忌。

[var1]

现实中有许多人也一样,他们的才华还不如吴起,却和吴起一样刻薄寡恩,抛妻弃子,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

如果你遇到这种人,也要尽早远离,一旦他们对你热情,那也是要警惕。

吴起曾帮助生了毒疮的士兵吸脓,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放声大哭,因为她知道吴起这么做是想让他的儿子感恩,然后去战场上赴死,士兵的父亲就是这么死的。

所以,一个坏人对你好,有时并不是出于善心,而是要压榨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自比管仲,那刘禅比得上齐桓公吗?还真有人做了认真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和哲学家。管仲在辅佐齐桓公之前,曾经支持齐桓公的政敌、哥哥公子纠,而且差点杀了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但是鲍叔仍然苦苦建议齐桓公启用管仲,说,管仲是天下奇才,若要称霸天下,则非管仲不可。[var1]齐桓公不计前嫌,听从了鲍叔建议,任命管仲为齐相。管仲按照法家

  • 秦国扫灭六国后,六国国君的下场如何?秦始皇的做法很反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后怎么处理六国君王,秦始皇灭六国秦国死了多少军队,秦始皇灭六国让世人记住了秦国

    “秦有天下,始创郡县。”秦始皇,灭六国,一统中原大地,让纷纷扰扰的华夏大地重归和平,将天下化为一家。继往开来,丰功伟绩!但是秦始皇死后毁誉参半,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一名暴君,生灵涂炭。在《过秦论》中学者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是在批评秦朝经历二世便灭亡的原因在于历代皇帝不施加仁义之政策,以至于

  • 秦国统一天下之谜:《史记》中司马迁曾四次提到一个神秘“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迁史记资料,秦国最可怕的预言,司马迁真实预言

    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其中洋洋洒洒的文字,确实点出了中华历史之变迁,看破了王朝更迭之奥妙。值得一提的是,史记中的文笔非常精彩简练,同时他又开创了史官对于君王进行点评的魄力。正如汉武大帝中所演绎的那样,汉武帝被司马迁气的吐血,但依旧还是保留了他的作品,由此可见,对他是多么尊重。[va

  • 楚国墓葬中发现越王勾践剑,专家不解,郭沫若看后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令人疑惑的不仅是为什么时隔两千年此剑还是这么锋利,还有这把剑的来历,考古人员在这把剑上发现了八个铭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鸟篆文。考古专家陈振裕等人看了半天,也只认出几个字。他们立刻叫来了当时的文字专家方壮猷先生,经过仔细的查看,方先生也只认出六个字,“越王,自作用剑”,至于第三、四

  • 历史上地位最高的三个人,皇帝见了也要下跪,其中一人是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代皇帝跪拜孔子,祭拜孔子的皇帝有哪些,历代皇帝给孔子的封号

    [var1]第一位:孔子孔子被誉为“圣人”,不仅仅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在我国古代每个朝代的帝王都会对孔子进行祭拜册封。[var1]孔子是唯一一个和帝王祖先同等级“大祀”的人,皇帝见到孔子自然会下跪行礼。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到孔庙孔

  • 此国不在战国七雄之列却实力强大,打过晋、齐、赵,不落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北平山一处普通的农家田地,一位农民像往常一样在田地里劳作。可是这一次,他在劳作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瓦片,很明显是古代的东西。这位农民不敢怠慢,赶紧向上级部门报告。专家来到现场后发现,这竟是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瓦片,接着便是保护性地发掘。[var1]也许是天长日久,地下古陵渐渐浮出

  • 康熙祭拜孔子不愿下跪,大臣盖住一个字,康熙立马磕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清朝时满族的人民建立的一个国家,因此那个时候就出现了很多的民族矛盾,但是由于汉族的历史文化和传承都不是满族所能够相比的,所以那个时候的清朝统治者发起了学习汉族文化的热潮,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矛盾,促进民族的大融合,我们大家所知道的康熙皇帝就是一位主张学习汉文化的皇帝。其实康熙皇帝也就是表面说

  • 南越国国王问汉使:我与汉帝谁贤明?汉使一顿奚落,国王却很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越国给汉武帝的信,南越贤明君主图片,西汉时候的南越王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使臣,使臣肩负着国家的重任,使臣与对方君王如何说话、如何处理突发情况,有时会决定两国之间是长治久安的和平还是血流成河的战争。汉朝初建时有一位著名的使臣陆贾,成功地完成了使命,使南越国臣服,这其中离不开陆贾的善于观察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南越国国王赵佗是个传奇人物,先祖是赵国王族,秦

  • 他是吴国第一谋士,为什么当不了丞相?孙权一句话道破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孙策死前托弟时,更有“外事委周瑜、内事委张昭”的嘱托。张昭也竭尽诚心,“率群僚立而辅之”,兢兢业业辅佐孙权,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是东吴的第一谋士和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但从孙权222年建立吴国到229年正式称帝,直至236年张昭去世,十五年间,吴国两次任命丞相,

  • 韩原之战:晋惠公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被生擒的大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原之战晋惠公被俘虏,韩原之战完整版免费,韩原之战

    就算是大国跟小国之间发生战争,也很少出现小国国君被生擒的记录。为什么这次晋惠公居然会马失前蹄?[var1]春秋军队的性质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先说一下春秋时代的军队。与后世不同,春秋所采取的兵制是贵族义务兵役制度。在那个时候,当兵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只有贵族阶级能够胜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时的兵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