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原之战:晋惠公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被生擒的大国君主?

韩原之战:晋惠公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被生擒的大国君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52 更新时间:2024/2/5 1:44:17

就算是大国跟小国之间发生战争,也很少出现小国国君被生擒的记录。

为什么这次晋惠公居然会马失前蹄?

[var1]

春秋军队的性质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先说一下春秋时代的军队。与后世不同,春秋所采取的兵制是贵族义务兵役制度。在那个时候,当兵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只有贵族阶级能够胜任。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时的兵员数量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战争的规模并不算太大。没有后来战国时期那种,几十万人规模的大会战。

并且这个制度导致当时各国军队的素质非高,恐怕比今天的军队素质还要高一些。

[var1]

因为都是贵族出身,都能读书明理,所以作战的士兵们是明白谁是正义的一方,谁是非正义的一方,没有后来那些农民兵那样好糊弄。如果自己的国家作为侵略的一方,那么国家军队的士气将会受到严重的挫折。所以那个时代是最讲究师出有名的。

理亏的晋国人

在秦晋两军交战的时候,当时秦国士气高涨,而晋国本国军队非常没有底气。

晋惠公本来是秦穆公一手扶持,登上国君之位。可是他上位成功之后,却撕毁了当初许诺给秦穆公的好处。所以秦穆公忍下了一口恶气,秦国上下也一直憋着一口气,要报复一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过了三年,晋国发生了大饥荒。那个时代的史官惜墨如金,凡是能够被记录下来的饥荒灾难事件,必定是异常惨烈的那一种。

[var1]

于是,晋惠公厚着脸皮姐夫秦穆公求助。当时,秦国上下为此事发生了一次大辩论。

有人说,要不要趁这个机会落井下石,狠狠地教训一下晋国?

可是秦穆公的大臣百里奚说:晋国国君有不对,可是晋国的人民又有什么罪呢?如果我们落井下石,那就是让晋国人民站在晋惠公那一边,有理也变没理了。不如援救晋国,收获他们的人心。

秦穆公当机立断,发动举国之力援助晋国,史称泛舟之役。

史记:冬,晋荐饑,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汎舟之役”。

[var1]

过了第二年,秦国也发生了这样的大灾难,秦穆公也派人向小舅子求助。可是没想到,晋国这边也发生了,到底是落井下石还是援助秦国的大辩论。

当时很多人都说秦国去年救了我们。现在人家有难,我们自当守望互助,以此来收获秦国的好感。可是晋惠公跟他手下的大臣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人品极度败坏。

他们说秦晋两国是敌人,援助敌人,那是养虎遗患,不如趁机落井下石。

史记: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无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

[var1]

于是就爆发了这一次的韩原之战。战争刚一开始,晋国这边的军队士气低落,毕竟前年才刚刚吃了人家的粮食,今年就去落井下石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反而是秦国这边,对于白眼狼晋惠公那是恨得咬牙切齿,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火气,要教训一下这个卑鄙小人。

战争一开始双方连续决战三次,三次晋国都是大败。最后,晋国军队被秦国一路追赶,跑到一个韩原的地方。到了这个地方,真正的好戏登场了。

内鬼作祟

四年前,也就是晋惠公上位的那一年,他派人改葬了自己的大哥太子申生。

这个时候,晋国内部有一个叫做狐突的人做了一个梦。

[var1]

在梦中,太子申生告诉他:我这个弟弟不是个东西,我打算把晋国的社稷献给秦国。

狐突在梦中告诉太子申生:你弟弟不是东西,惩罚他就行了,不要祸害晋国呀。

太子申生说:你说得有道理。七天后你到某地去,那里会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

第七天,狐突到那儿遇到了一个占卜的人,根据卦象得出,晋惠公要在一个叫做韩的地方栽跟头。这件事情就逐渐在晋国被传了开来。

史记:秋,狐突適下国,遇大子,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无礼,得请于帝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对曰:“臣闻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乎?且民何罪。失刑乏祀,君其图之。”君曰:“诺。吾将复请。七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而见我焉。”许之,遂不见。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

[var1]

所以,后来秦穆公生擒了晋惠公之后,也告诉晋国的大臣,我这么做就是为了实现你们晋国的那个一梦啊。

春秋时代的古人说话,都采取孔子那种春秋笔法,搞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以然。我们还是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这个梦吧。

这梦当然没有那么回事。狐突说他做梦,难道你真的能到他的梦中去验证真伪吗?

按照笔者的估算呢,很有可能是这样的:当年晋惠公上位之后,曾经许诺了晋国国内贵族很多空头支票。上位之后呢,他又翻脸不认人,甚至还大开杀戒。

[var1]

这些人一直都憋着劲要收拾他。而当时以国内贵族的实力发动政变,不足以做到这一点,只能借助外国势力,当时周边的国家,也就只有秦国能够做到。

甚至,他们已经设置好了作战地点。将来一旦发生战争,就在这里让晋惠公栽一个大跟头。

为什么他们会选择韩原这个地方呢?从后来战争的记录来看,韩原这个地方是一块泥泞之地,不适合战车狂奔。晋惠公后来被生擒,就是因为他的战车陷在的泥土里头不能自拔,所以才被人家给围住。

古代在开战之前要选定一个驾驶员,通常都是通过占卜来决定的。当时占卜的结果选定了一个叫做庆郑的人,也就是反对落井下石的那位。

[var1]

此人曾经反对晋惠公落井下石惹毛了他。而晋惠公也已经感觉出来有点不对劲,所以非但不用他,甚至连自己的战马都替换掉,用郑国的战马来驾车。

没想到这正落入了人家的算计,郑国的战马根本就不适应晋国的气候和战场。果不其然,就在战场上出了事。

史记:壬戌,战于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之。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秦获晋侯以归。

在内外势力夹击之下,晋惠公荣幸地成为了春秋时代最高级别的战俘,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啊。

更多文章

  • 屈原的“谏臣”形象,在两汉文人的作品中,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屈原这一课中屈原的形象,趣谈屈原形象,屈原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屈原最初是作为楚国仕途失意的士大夫身份出现在文人视野当中的。不过,两汉士人在审视屈原的同时,同时还沾染了自身的情感色彩。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屈原被士人塑造成为忠臣、谏臣、节士等诸多文学形象。这些形象的生成与变迁,与两汉士人身份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var1]实际上,以屈原为谏臣,是两汉人依据自己的

  • 韩国称“千机箭”是自己发明的,美国纪录片实力打脸:中国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国纪录片全集完整版,超级大国韩国纪录片,韩国看中国军事纪录片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对文化十分重视,中国的历史都是有记载的,毕竟中华上下五千年不是空口无凭,但是有些国家随意篡改历史,还把很多本来不属于自己国家的人物、事件、还有一些特有的发明,都说成是自己国家的。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国家就是如此,这个国家就是韩国,中国所过的端午节、以及成吉思汗、朱元璋

  • 此人是孔子后代中爵位最高的人,可拜见孔庙时却被果断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孔府孔庙的资料,孔庙拜孔子注意事项,孔子后代现存最大辈分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他的思想一直指引着中国人,因此时至今日,我国在国外设立的学院也称为孔子学院。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圣人,除了其自身的才华和思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的推崇。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于国家的控制权。于是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后虽然朝代时有更迭

  • 韩信用8个字解释项羽为何会失败,而郭嘉却只用了1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原话,历史上韩信如何击败项羽,韩信与项羽的最后决战

    [var1]众所周知,楚汉之争的时候,一开始刘邦是处于绝对的弱势的,而项羽不仅有着天下最强大的兵力,个人能力还极强,看起来胜负似乎早有定论。可是刘邦这个人就像牛皮糖一样,无论项羽把他按在地上摩擦多少次,他都能弹起来,继续向项羽发起进攻。最终在众多诸侯王的帮助之下,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逼得后者乌江自刎

  • 老师为何不主动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代价实在太惨烈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你知多少,蔺相如简易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相关资料

    但为什么课文之中没有提到蔺相如的后续呢?老师也没有主动提及,因为代价实在是太惨烈了。准确来说,这件事就是“完璧归赵”的后续,如今看来,真正说明了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甚是让人细思恐极。[var1]从完璧归赵的故事来看,有时候昏君加上美人会毁掉一个国家,但和氏璧的存在,几乎同样是让赵国付出了沉重的代

  • 作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部分,楚国女性日常服装有哪些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国女子服饰,楚国皇帝服饰文案,有楚文化的现代服饰

    服饰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社会文化的代名词。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是由当地天然的地理环境、纺织业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群体的审美取向综合形成的。而楚国女性常服作为物质形态的楚文化传播媒介,透过服装可以直观的感知楚人的日常生活,而纹饰、款型、用色等方面间接体现了当时楚国的经济实力、社会环境与民风习俗。[

  • 人非圣贤,就是先贤孔子,也忍不住说了这句流传至今的脏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圣贤之道,孔子为什么喜欢七十二圣贤,孔子的圣贤小故事100字左右

    [var1]孔子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把受教育的权利带到了平民之中。但就算是圣人,也并非完美无缺,孔子也有不少事情被世人诟病,比如诛少正卯,比如说了句流传至今的脏话。孔子的一生,门下收有学生3000多人,其中贤名在外地有72位。就像现在一样,那么大的学生基数,自然有听话的,也有不

  • 鲁国存国八百年,它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鲁国是现在哪里,鲁国之法,庆公不死鲁国不安

    [var1]齐鲁恩怨话说在周朝还是强盛的时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代表周王朝的软实力,征伐代表的周王朝的枪杆子,鲁国所在的山东地区原来属于东夷族,跟华夏族一向不对头,周王朝成立之后,派姜太公和周公带领军队来这个地方殖民,当然你也可以叫分封。由于周王朝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地区,受限于那个时代的交通条件,

  • 最让韩信敬佩的谋士是谁?韩信出兵赵国时曾被此人吓出浑身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十大谋士,韩信打赵国视频完整版,韩信灭赵国视频

    公元前二零四年的时候,是汉高祖统治时期,韩信和张耳带领着众将士翻越太行山去攻打赵国,赵国那边派出了二十万军队在太行山附近守着,与韩信他们应战。当时他们在井陉守着,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土门关。井陉这个地方是从山西进入河北的必经之地,他的地势特点很好,中间低,两边高,当时陈余将军提出来,在这里守着,他们肯定

  • 康熙拜祭孔子,却站立不下跪,大臣挡住碑上一字后,康熙赶紧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中国,他对整个世界的文明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孔子被誉为天下读书人的老师,古时候小孩上学堂,第一节课之前就是拜孔子像。孔子死后,人们十分怀念孔子,为了纪念孔子,百姓每年都会给孔子祭祀。但是问题来了,在封建王朝,皇帝就是天,那么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