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吴国第一谋士,为什么当不了丞相?孙权一句话道破玄机

他是吴国第一谋士,为什么当不了丞相?孙权一句话道破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41 更新时间:2023/12/25 13:00:22

孙策死前托弟时,更有“外事委周瑜、内事委张昭”的嘱托。张昭也竭尽诚心,“率群僚立而辅之”,兢兢业业辅佐孙权,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是东吴的第一谋士和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但从孙权222年建立吴国到229年正式称帝,直至236年张昭去世,十五年间,吴国两次任命丞相,群臣每次都举荐张昭,孙权都不同意。

[var1]

孙权建立吴国之初,第一次设置丞相时,群臣推荐张昭,孙权拒绝的理由是:“现在是多事之秋,丞相这个位子事多责重,让张公担任丞相,太累了,这并不是真正地优待尊敬他。”

第二次不同意让张昭任丞相时,孙权的理由是:“我并不是不想用他,但丞相事情烦杂,而张公性情刚烈,他的话要是不采纳,他就会和人产生怨愤矛盾,这样对他没有好处。”看得出,这才是孙权不用张昭为相的真正原因。对此,时人和后世都不理解孙权,《三国志》作者陈寿就评论说:“此明权不及策也。”——孙权不用张昭为相,说明孙权不如其兄孙策高明。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纵观张昭其人,确如孙权所言“此公性烈,所言不从,怨咎将兴”。在孙权看来,张昭虽然才谋过人,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为人处事,未必是丞相的最佳人选。为什么这么说呢?

[var1]

首先是肚量小,太愿意较真,和同事难以相处。我们常说“量小非君子”、“宰相肚里能撑船”。张昭性格刚直,哪怕是一句玩笑或者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也会较真理论一番。有一次孙权举办宴会,让诸葛恪给大臣们斟酒。张昭已经喝多了,诸葛恪劝他再喝一杯,张昭很生气地说:“这哪里是敬仰老人的礼节!”搞得气氛很尴尬。

孙权见状,就对诸葛恪说:“看你能不能理论过张公,不然就罚你喝了这杯酒。”于是诸葛恪说对张昭说:“过去师尚父九十岁了,还带兵作战,不说自己老了。现在,领兵打仗,陛下请您在后;喝酒吃饭,请您在前,这怎么能说是不敬老呢?”张昭一时语塞,只好把一杯酒喝了下去,从此对诸葛恪耿耿于怀。

[var1]

有一天,孙权和诸葛恪、张昭等大臣在殿中议事,看见一群头部是白色的鸟从门口飞过,孙权不认识这种鸟,就问诸葛恪:“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诸葛恪如实回答:“这是白头翁”。当时在座的张昭年纪最大,一头白发,以为是取笑他,就说:“陛下,诸葛恪是在骗你,如果真叫白头翁的话,是不是还应该有白头母呢?”诸葛恪听后反驳道:“如果鸟也有对称的话,我们都知道鹦母这种鸟,那一定也会有鹦父了?请问张老将军能打到这种鸟吗?”张昭无言以对。

性格刚直、敢于直谏本是优点,但张昭胸无城府,不讲究说话艺术,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情形,都是“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有时候还当面顶撞皇帝,让孙权很不舒服,这也是孙权不愿意任他为相的原因之一。孙权喜欢饮酒,一次庆功宴上,孙权喝多了,还一个劲地强迫大臣喝酒,并让人把酒泼洒在群臣身上取乐。张昭见了,一幅很生气地样子,酒也不喝就气冲冲地走了,搞得孙权很难堪,就派人找回张昭说“我只是想和大家高兴高兴。”张昭当着众朝臣的面不客气地说:“当初商纣王饮酒作乐,后来的结果您应该知道吧?”孙权听了,只好宣布结束宴会。

[var1]

在孙权看来,张昭虽然忠直敢言,但在关键时刻,却是谨慎有余,胆小怕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赤壁之战,孙权和周瑜、鲁肃等人都主张与刘备联合,迎战曹操大军。张昭却极力劝说孙权投降言和,孙权盛怒之下拔刀砍了桌子,张昭才不言语,后来果然大胜曹操。

还有一件事颇能说明张昭谨慎有余,胆量不足。甘宁投降孙权后,为了立功,要求征黄祖,取刘表,并请自任先锋。孙权觉得可行,准备实施。张昭却说,这样做必定会给国家带来混乱。甘宁很不服气地说:“陛下委托给您治国重任,您却因为担心生乱而只知道居守!”孙权见状,就对甘宁说:“我已经答应你,你只管好好准备,只要攻克黄祖,就算你的功劳,不要受张公的话影响。”当时东吴众将也都不服张昭的言论。后来,孙权命甘宁为先锋出征黄祖,果然大获全胜。

[var1]

不管是赤壁之战,还是出征黄祖,张昭作为谋臣,提出自己的意见,都是职能所在。尽管在有些国家大事上,孙权不听张昭劝谏,但他深知张昭的忠诚,也肯定张昭的智谋,只是,在孙权看来,乱世治国,更需要智谋和胆量、勇气相结合,一味守成谨慎,未必能立得住脚。张昭是个不可多得的谋士和忠臣,但不是一个称职的丞相。所以,孙权不用张昭为相,说明孙权还是很懂一些用人之道的。

读者朋友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原之战:晋惠公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被生擒的大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原之战晋惠公被俘虏,韩原之战完整版免费,韩原之战

    就算是大国跟小国之间发生战争,也很少出现小国国君被生擒的记录。为什么这次晋惠公居然会马失前蹄?[var1]春秋军队的性质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先说一下春秋时代的军队。与后世不同,春秋所采取的兵制是贵族义务兵役制度。在那个时候,当兵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只有贵族阶级能够胜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时的兵员数

  • 屈原的“谏臣”形象,在两汉文人的作品中,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屈原这一课中屈原的形象,趣谈屈原形象,屈原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屈原最初是作为楚国仕途失意的士大夫身份出现在文人视野当中的。不过,两汉士人在审视屈原的同时,同时还沾染了自身的情感色彩。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屈原被士人塑造成为忠臣、谏臣、节士等诸多文学形象。这些形象的生成与变迁,与两汉士人身份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var1]实际上,以屈原为谏臣,是两汉人依据自己的

  • 韩国称“千机箭”是自己发明的,美国纪录片实力打脸:中国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国纪录片全集完整版,超级大国韩国纪录片,韩国看中国军事纪录片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对文化十分重视,中国的历史都是有记载的,毕竟中华上下五千年不是空口无凭,但是有些国家随意篡改历史,还把很多本来不属于自己国家的人物、事件、还有一些特有的发明,都说成是自己国家的。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国家就是如此,这个国家就是韩国,中国所过的端午节、以及成吉思汗、朱元璋

  • 此人是孔子后代中爵位最高的人,可拜见孔庙时却被果断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孔府孔庙的资料,孔庙拜孔子注意事项,孔子后代现存最大辈分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他的思想一直指引着中国人,因此时至今日,我国在国外设立的学院也称为孔子学院。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圣人,除了其自身的才华和思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的推崇。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于国家的控制权。于是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后虽然朝代时有更迭

  • 韩信用8个字解释项羽为何会失败,而郭嘉却只用了1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原话,历史上韩信如何击败项羽,韩信与项羽的最后决战

    [var1]众所周知,楚汉之争的时候,一开始刘邦是处于绝对的弱势的,而项羽不仅有着天下最强大的兵力,个人能力还极强,看起来胜负似乎早有定论。可是刘邦这个人就像牛皮糖一样,无论项羽把他按在地上摩擦多少次,他都能弹起来,继续向项羽发起进攻。最终在众多诸侯王的帮助之下,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逼得后者乌江自刎

  • 老师为何不主动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代价实在太惨烈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你知多少,蔺相如简易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相关资料

    但为什么课文之中没有提到蔺相如的后续呢?老师也没有主动提及,因为代价实在是太惨烈了。准确来说,这件事就是“完璧归赵”的后续,如今看来,真正说明了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甚是让人细思恐极。[var1]从完璧归赵的故事来看,有时候昏君加上美人会毁掉一个国家,但和氏璧的存在,几乎同样是让赵国付出了沉重的代

  • 作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部分,楚国女性日常服装有哪些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国女子服饰,楚国皇帝服饰文案,有楚文化的现代服饰

    服饰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社会文化的代名词。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是由当地天然的地理环境、纺织业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群体的审美取向综合形成的。而楚国女性常服作为物质形态的楚文化传播媒介,透过服装可以直观的感知楚人的日常生活,而纹饰、款型、用色等方面间接体现了当时楚国的经济实力、社会环境与民风习俗。[

  • 人非圣贤,就是先贤孔子,也忍不住说了这句流传至今的脏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圣贤之道,孔子为什么喜欢七十二圣贤,孔子的圣贤小故事100字左右

    [var1]孔子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把受教育的权利带到了平民之中。但就算是圣人,也并非完美无缺,孔子也有不少事情被世人诟病,比如诛少正卯,比如说了句流传至今的脏话。孔子的一生,门下收有学生3000多人,其中贤名在外地有72位。就像现在一样,那么大的学生基数,自然有听话的,也有不

  • 鲁国存国八百年,它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鲁国是现在哪里,鲁国之法,庆公不死鲁国不安

    [var1]齐鲁恩怨话说在周朝还是强盛的时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代表周王朝的软实力,征伐代表的周王朝的枪杆子,鲁国所在的山东地区原来属于东夷族,跟华夏族一向不对头,周王朝成立之后,派姜太公和周公带领军队来这个地方殖民,当然你也可以叫分封。由于周王朝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地区,受限于那个时代的交通条件,

  • 最让韩信敬佩的谋士是谁?韩信出兵赵国时曾被此人吓出浑身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十大谋士,韩信打赵国视频完整版,韩信灭赵国视频

    公元前二零四年的时候,是汉高祖统治时期,韩信和张耳带领着众将士翻越太行山去攻打赵国,赵国那边派出了二十万军队在太行山附近守着,与韩信他们应战。当时他们在井陉守着,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土门关。井陉这个地方是从山西进入河北的必经之地,他的地势特点很好,中间低,两边高,当时陈余将军提出来,在这里守着,他们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