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搞分封,能长治久安400多年,为何汉朝搞分封,刚开局就内乱

周朝搞分封,能长治久安400多年,为何汉朝搞分封,刚开局就内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84 更新时间:2024/1/15 11:59:04

周朝刚建立那会儿,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但是其中有53个都是姬姓诸侯国。这就比较有意思了,等于说,老姬家在公司里还是占大头。

反观汉朝的分封就没有这样的特色,刘邦把异姓王基本都给消灭干净了。他还和大臣们杀白马立誓:非刘姓不得封王。因此汉朝初年,除了老刘家以外,只有一个无足轻重的长沙王吴芮为异姓王。等于说老刘家垄断了分封制度。

那么这两者之间各有怎样的利弊呢?

一、相对来说,周朝的分封制更加合理。

解决家庭矛盾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出去跟外人打一架。这便是周朝分封制的特色所在。

周朝之所以能稳定400多年,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分封制更加合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异姓王和同姓王之间,是可以互相制衡的。

首先,周朝自己实力强劲。中央军拥有绝对的战斗力,否则地方诸侯们也不会听朝廷的调遣。这是周朝的立国之本。

此外,姬姓诸侯们,和异姓诸侯们,可以相互制衡。如果异姓诸侯想篡夺姬姓江山,那老姬家的53个诸侯都不会答应。

同样的道理,老姬家的地方诸侯,想要推翻朝廷自立为天子,这事儿也会遭到异姓诸侯们的强烈反对。

他们这两大派系互相制衡以后,自然是中央朝廷渔翁得利了。

汉朝初年本来是有异姓王的,可惜刘邦把这帮异姓王给消灭了。导致汉朝只剩下了同姓王。这么一来问题可就大了。

同姓王一家独大以后,自然是要联合起来去找中央的麻烦的。为啥?因为人家也有继承权,凭什么要一直听朝廷的话呢?自己完全也可以做天子嘛!

所以说,汉景帝时期,汉朝立马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所立的都是异姓王,又会怎样呢?那对不起,这个王朝就更惨了。可以参考一下西楚霸王项羽的分封情况。

项羽在夺取天下以后,分封天下诸侯,所封的基本都是异姓王。结果自己屁股还没坐热乎,就被异姓王们群起而攻之了。

由此可见,全都封同姓王不靠谱,全都封异姓王也不靠谱。反倒是同姓王、异姓王一起分封,才能保证整个集团的稳定。

二、周朝的分封更细致,汉初的分封比较粗犷。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周朝分封了71个诸侯国,当时天下才多大点地盘?除了中原地区以外,四周都是夷狄。这么点大的地方,分出了71个诸侯国,你觉得这些诸侯国的实力能有多强?

汉朝就不同了,首先地盘比周朝的时候大太多了。其次就是分封的数量,刘邦分封过18个诸侯国。但是其中异姓王基本都被他给消灭了,到最后只剩下了10个老刘家的诸侯王。

这10个诸侯王的实力非常强大,这种分封简单粗暴,使得个别诸侯的实力非常强大,足以和朝廷相抗衡。比如说吴王刘濞,地盘大,税收多,还占着天然的盐场,这样的诸侯王,是真心不好管理。

周朝的诸侯王比较多,因此很难团结一起来合伙对朝廷干些什么勾当。即使他们互相串联,一旦其中有一个诸侯王反水,那他们的计划就会彻底宣告破产。

汉朝的诸侯王就不同了,他们的数量比较少,哪怕只有两三个诸侯合起伙来,就能跟朝廷对着干。没法子啊,人家有这个实力。

由此可见,即使要搞分封,也不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多分一些诸侯,每个诸侯的占地面积小一点,拥有人口少一点,那他们拿什么去跟朝廷对抗呢?

其实汉武帝时期采取推恩令,就是这么个办法。让诸侯们不断裂变,实力成倍地削弱,自然就没实力跟朝廷对抗了。

三、周朝的中央,占据绝对权威。

很多人觉得东周时期的周天子,就是一个摆设,还得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们的脸色行事。的确是这样,东周的周天子已经不能称之为天子了,可以称之为吉祥物。

可西周的周天子,地位就不一样了,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天下共主。那么为啥西周和东周差距如此之大呢?主要是因为周天子的实力完全不同。

东周的开国之君周平王姬宜臼,是申国、许国等诸侯国们,共同扶植起来的。周平王不仅没什么兵权,甚至连政权都没有,只能听诸侯国们吆喝。

西周的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那是正儿八经从战场上夺取来的天下。可以说,纵观当时整个天下,没有一个集团能斗得过西周集团,这就是西周天子地位超然的主要原因。

西周开国的时候,周天子手握重兵,而且朝廷的地盘也大,虽然分封了71个诸侯国,可中央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的赋税、人口和军队。

反观汉朝,情况就有点儿不同了。汉朝初年,一共有54个郡,其中皇帝所直接管理的,其实只有15个郡。剩下39个郡,居然都分封给了为数不多的诸侯王。

也就是说,天下三分之二的资源,都在诸侯王们手里。其中老刘家的诸侯王又占据了主体,一旦他们联合起来,那就是用天下三分之二的力量,去攻打天下三分之一的力量。所以说诸侯王们的实力强悍,使得汉朝皇帝的实力相对弱小了很多。

总结:分封就是毒疮,早点挤破早点爽。

说实话,封建时代,最大的弊端就是分封制。这玩意儿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你想啊,诸侯国内部不需要听朝廷的,只需要听诸侯国的,这还得了?这不就是搞分裂嘛!

一代两代人之间还好说,大家是亲戚,关系比较好。可时间长了呢?一旦关系疏远了以后,诸侯国就成了国家统一的重大阻碍。任何地区,任何人都不应该在统一的国家内部搞特权阶级,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周朝看似和平了400多年,实际上周天子的影响力,从一开始就受到了限制。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国内,可以为所欲为,周天子也很无奈。周天子的辐射范围,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实际上辐射不到诸侯国。

汉朝一开始就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这未必不是好事。诸侯王早晚要反,周朝到了东周,周天子不就憋屈得跟个小媳妇儿一样吗?

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以后,诸侯王们被打服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使得诸侯国不断分裂,最终走向灭亡。中央也才能真正意义上统治整个天下。

更多文章

  • 妲己睡前的“坏习惯”,纣王很是喜欢,现代女子都不轻易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妲己水池迷惑纣王,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纣王和妲己吻戏王丽坤

    相传当年的商纣王在祭奠女娲娘娘之时,因为觊觎女娲娘娘的美貌,因此遭到了女娲娘娘的愤恨,但是由于大商王朝气数未尽,因此女娲娘娘只得派出妖狐去迷惑商纣王,而苏妲己正是妖狐转世,在苏妲己的帮助下大商王朝逐渐灭亡而被西周取代。苏妲己拥有美貌的外表,但是却有一副蛇蝎心肠,她魅惑商纣王之后,又出现了许多酷刑,比

  • 长平之战白起建议趁机灭赵,范雎使出阴谋,白起落得悲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范雎为什么害白起,白起范雎,长平之战白起能打败赵国吗

    [var1]估计白起接手后的秦兵伤亡,主要在刚开始诱敌下了点本钱,以及赵括刚发现被包围那几天突围最狠的时期,后期赵军攻势迟缓,被包饺子固守待援之后,在秦军占地利的情况下,损伤惨重的可能性真不大。赵括战死的方式也能看出点情况,他不是被秦兵杀死的而是被乱箭射死的,突围都到不了短兵相接的程度,又何谈给秦军

  • 不算开国君主熊绎,楚国还有哪几位明君?800多年仅出4个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楚国十大昏君,楚国最贤明的十大君主,楚国有名的昏君和明君

    楚是春秋战国时的超级强国。据史料所载,楚国在最盛之际曾带甲过了100万,土地面积超了100多万平方千米,总计持续了800多年,还传了42位国君。不过比较悲催的是,到了战国末期,楚却把大好资源浪费得殆尽,终于公元前223年被王翦所灭。按大多数人的观点,楚之悲剧完全在于国君的不作为,因为楚国本来硬件不错

  • 秦始皇输得并不冤!对六国用分而击之战术!没想到六国技高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能灭六国,秦始皇征战六国琴书,秦始皇杀六国贵族

    [var1][var1][var1][var1][var1]讲到秦始皇的军队不得不讲到秦始皇的军事实力。秦国的军队当时在诸侯国之中是最强大的。其他六国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即使六国联合也不一定能打得过秦始皇的军队。秦始皇对六国的战术用的是分而击之。战国时期名将辈出六国之中,不会没有人看不到这一点。而正

  • 宋国原本打败了晋国,车夫却把宋国主帅拉到晋营,反胜为败,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国怎么打败晋国,宋国为什么打败晋国主帅,宋国和晋国强大吗

    华元长大后做了宋国的大夫。华元很忙,除了掌管国政,还要率兵抵抗周围国家的攻伐,同时还要身兼外交官的职务,与各诸侯国打交道。总之,华云是宋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var1][var1]当时,晋国和楚国都想称霸,谁都不服谁,年年征战。两个大国交战,夹在中间的宋国也跟着遭殃。华元深知唯有劝说晋楚两

  •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本姓韩,他是怎样从姓韩的穷人变成姓宋的富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氏家族详细资料,宋氏三姐妹归为韩姓吗,宋氏家族三姐妹三兄弟的历史

    [var1]宋耀如本来名叫韩教准,出生于1863年2月,小名阿虎,他的父亲韩鸿翼是当时广东海南文昌县的一位的商人,韩鸿翼中年后染上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家境因此日渐贫穷窘迫。这时阿虎的前景是惨淡的。(注:1988年以前海南是属于广东省的一部分。)但天无绝人之路,是金子就会遇到好机会。1875年,阿虎的舅

  • 秦国被晋国压制几百年,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为什么打不过晋国,秦国和晋国什么关系,晋国为什么能压制秦国200年

    很多年了,关中一直都没有这种坏天气,或许是苍天对人间的感应,雄才伟略一生的秦穆公,此刻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秦穆公去世,陪葬的人达到一百七十七个,这比秦武公的六十六个陪葬者,提升了一个数量级。[var1][var1][var1][var1]回顾秦穆公的一生,功绩颇多,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将河西纳

  • 1909年最强刺客,三枪击毙伊藤博文,曾经被中韩日三国寻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伊藤博文不死能阻止侵华吗,日本伊藤博文死于哪一年,伊藤博文第一次被刺杀

    [var1]原来日本前首相,时任朝鲜统监伊藤博文的专列,已经进站,他将和俄国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会面。这天,早上9时30分,人群中突然传来3声刺耳的枪声。喧闹的人群瞬间四处逃散,场面炸了锅。没错,正是伊藤博文身中三枪,血溅五尺,轰然倒地。行刺者是谁?在中国的国土之上,只见这个人镇定自若地丢掉手枪,从怀

  • 历史上鼓励生育的办法有哪些?你要生了三胎,勾践免费给你请奶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胎生育政策最新文件,关于三胎生育政策的幽默说说,菏泽三胎有生育补贴吗

    我们都知道,古代是没有计划生育的。因为古代人日子过得苦,寿命很短,穷苦人家能活到三四十已经算不错了,所以人口压根就多不起来。可是封建朝廷需要他们种粮食,需要他们参军,需要他们搞建设。这么短寿命能干嘛呢?因此多生孩子就成了重要的方法之一,年龄达不到,那就数量来凑好了。但是穷苦人家的人,哪可能无缘无故就

  • 商鞅是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只因有些变法内容至今还适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变法最大的成就,评价历史上商鞅变法,商鞅的变法富国强兵的措施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对旧制度的摒弃和对新制度的运用,每个时期都会被时代特征打上浓重的烙印,战国时期也是如此,它的烙印就是浓重的奴隶制色彩,这也是限制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大阻碍,只有打破了这点,诸侯国才会有强盛的希望。当时的战国七雄,几乎都看到了这点,也都尝试着变法,但是只有一个诸侯国完美地做到了,就是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