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var1]
[var1]
[var1]
[var1]
讲到秦始皇的军队不得不讲到秦始皇的军事实力。秦国的军队当时在诸侯国之中是最强大的。其他六国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即使六国联合也不一定能打得过秦始皇的军队。
秦始皇对六国的战术用的是分而击之。战国时期名将辈出六国之中,不会没有人看不到这一点。而正是因为六国看到了这一点,看到了秦始皇遇到战术是分而击之。于是六国合某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用同样的战术来分化秦始皇的军队。因为明明知道即使合伙也打不过秦始皇的军队。还不如顺水推舟,让秦始皇一个一个占领。而自己保存有生力量。因为城池既然占领肯定要有军队守护。这也正巧妙的分化了秦始皇的军队,以便于以后的反攻。
据统计,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小城池有1000多个。就算不按当时的那么多城池来讲,毕竟一些城市很小。按现在中国的来统计有334个地级市。地级市应该算是比较大的城市。必须得有军队来守护,还不算一些县城,县城算起来更多也就是说,秦始皇在当时,把六国占领完之后。要守护的城池,最起码在400个左右。
每个城市按照2000士兵守城的话即使两班倒也得4000士兵。也就是说,秦朝虽然占领了六国。但是只是守卫城池就得160万士兵。而秦国当时只有500万人左右。
[var1]
[var1]
即使秦始皇朝一部分新兵一部分老兵控制。最起码也得剩1/4的新老兵吧。这样也得40万士兵,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士兵不能只是去守城,还得守边疆吧。守卫国都的军队,也更多一点吧。
所以说,六国的诸侯正是利用了秦始皇分而击之的兵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抓住了秦始皇兵力虽然强大,但兵力不足的根本问题。既然个人都能想到这一点。那么,六国诸侯肯定也不会下不到。更何况当时还有谋圣之称的张良存在。再看看期末时期,乱世中的那些人物一个比一个厉害。但是为什么在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一个都没出现呢?所以说秦始皇的战术是对的,但是六国的战术比他更高明而已。
总体来说,秦始皇输得并不冤枉。